從小我就生活在一種家暴的氛圍中,父母打架是三天兩頭的事。
更精確的說,是我父親在打我母親,我母親本身就瘦小,毫無還手之力。但是,打完之後他們可能過兩天就和好了,然後過幾天又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再次打起來,周而復始,直到家裡最小的我讀到了小學二年級,這種家庭暴力才停止了。
我九歲才讀書,直接上的一年級,沒有幼兒園、沒有學前班,這樣算來,10年裡我一直目睹著這種暴力,並且偶爾被傷及。
那年,大年初一。我大概六七歲的樣子,父母因為一件小事,母親多嘮叨了幾句,兩個人又打起來了,記得特別清楚,父親拿起凳子上的皮帶直接朝母親打了過來,姐姐哭著去攔著父親,我蹲在母親身邊哭得不知所措。母親一邊哭一邊罵著父親怎麼,當時父親忽然就暴怒了,手裡的皮帶被姐姐搶走了,父親可能是氣急了,拿著傍邊的小凳子朝母親砸了過去,當時,還太小,也不知道我在想什麼,蹲在母親身邊的我看到父親那砸起凳子的時候,我撲到了母親身上。
當凳子砸到了我頭上,才止住了這場暴力。
我還記得,當時父親是拿菸絲來給我止的血,傷在了我後腦勺上,頭髮被剪短了一大片。年初二,父親帶著有傷的我去了外婆家走親戚,記憶懵懵懂懂,只記得外婆說,兩夫妻再怎麼吵架都不能傷了孩子........
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暴力在一些比較偏遠落後的地方是家常便飯,基本每個村子裡都存在著為數較多的現象,每個人都會覺得正常。
長大後,我才發現自己的問題,發現自己對於婚姻保持著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並不覺得到了一定年齡就該找個人結婚了,一直到現在,我一直覺得婚姻不是必須品,或許是因為童年原因吧,也或許是我一直沒有遇到一個能讓我有想結婚衝動的人。
雖然沒有結婚的想法,但我還是會談戀愛。
談戀愛的時候,有時候會吵幾句嘴,吵急了,我可能就會生一天的悶氣,不理對方,如果對方再說幾句好話我就不生氣了。
但是,如果吵得比較厲害的時候,對方跟我說,我們最好冷靜一下,分開一段時間,這是我特別不能接受的。當時我可能會不管不顧的說出一些傷人傷己的話。
而後,冷靜了一天,我會覺得這是對方給予我的暴力,這種暴力的傷害不亞於家庭暴力的傷害。家庭暴力或許第二天對方還會覺得愧疚,給你塗藥、做好吃的賠罪,至少你能看得到。
而冷暴力,是對方對你不聞不問,當你不存在一樣,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對方是否是在歡呼著慶祝自由時間,還是對於對方來說不痛不癢,他不會關係你的狀態。
我特別不喜歡這種感覺,感覺被丟棄一樣,等他冷靜完了之後再把你撿回來,可是人不是物品,感情更不是能隨手丟棄的。
在遭遇過兩次後,我會學著刺蝟把自己保護起來,並且尋找著其他退路,我再也沒有義無反顧的勇氣去愛一個人,因為這我讓我想起我的童年,在一個暴力中長大的童年。
而這種冷暴力,讓我學到了很不好的東西,我會想辦法把這種暴力原路還回去給對方,又或者在其他對方讓對方感受到跟我一樣的傷害,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兩個人有矛盾,冷靜一兩天足夠了,然後再開誠布公的談談矛盾的所在,而不是把對方置於不顧,不聞不問,放任自流。
家庭暴力遭受的是身體上的傷害,冷暴力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受到的侵犯和傷害。
我一生都在治癒我的童年,我不願意在心理上再受任何傷害,哪怕自己變成刺蝟,哪怕,後退撤離。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泛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