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小肚雞腸愛發牢騷,結果被李淵處決的劉文靜,真不值得

2020-12-19 星海滄瀾客

劉文靜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發牢騷,後來他是被唐高祖李淵處決的,而導致他被唐高祖李淵處決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太愛發牢騷。

其實劉文靜剛開始是晉陽縣令,他和當時晉陽公的宮監裴寂關係很好,可以說是莫逆之交。有一次他們倆人在一起聊天時,裴寂說如今家道中落卻還生逢亂世。結果劉文靜安慰他說,沒事,只要以後咱倆聯手,沒有咱們做不了的事。此時雖然兩人是莫逆之交,但在後來,他倆卻鬧到了以生命為代價的地步。

果然,他們的機會來了,能夠領導他們闖出一番事業的人出現了,那就是太原留守李淵父子。當時因為李密和楊玄感搞事情,劉文靜雖然啥都沒做,但他因為和楊玄感是親戚,所以也被隋煬帝無緣無故投進了大牢。李世民知道後,趕緊來看他的這位很要好的朋友,而且就在獄中,他和李世民商量了舉兵反隋的事。

後來,因為李淵對太原舉兵遲遲不肯表態,於是劉文靜和裴寂想出來了一個辦法。他倆請李淵來晉陽宮喝酒,趁機將李淵灌醉,然後在派幾個晉陽宮的宮女去去服侍李淵。結果後來李淵醒來以後,裴寂和劉文靜就拿此事要挾李淵,說晉陽宮是皇帝的行宮,宮女是皇帝的侍女,如今李淵在晉陽宮又是喝酒,又是讓宮女侍奉他,這可是大逆不道啊,沒辦法,李淵只能被迫起兵。

但在正式進駐關中時,李淵他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剷除隋煬帝的眼線。原來隋煬帝也不放心李淵父子,於是就在他身邊安插了王威和高君雅兩個眼線,此前這兩人已經暗中察覺到李淵存有異心,所以為了防止他倆去向隋煬帝報信,剷除二人勢在必行。

李淵將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叫來商討事宜,結果劉文靜帶著一個叫劉政會的地方官員來,說要舉報幾個人。於是李淵讓王威把劉政會的舉報奏摺拿上來,結果劉政會不給,說他要舉報的人就是王威等人,李淵於是過去打開奏摺一看,果然,他舉報的內容是王威等人勾結突厥。王威和高君雅百口難辯,打算逃走,結果被圍在門外的李世民軍隊抓住了。

也活該王威和高君雅倒黴,沒想到剛把他倆抓起來以後,突厥真的來侵犯了,這不就生米煮成熟飯了嗎,罪名坐實,那沒辦法了,於是王威和高君雅就被處決了,終於,隋煬帝埋在自己這邊的眼線被剷除了。

李淵正式起兵了,但他這時卻不得不考慮一下他身後的突厥,因為一起兵,後方空虛,突厥有可能就會趁虛而入,所以他派劉文靜去遊說突厥,李淵暗自交代劉文靜,遊說突厥的時候,希望他能向突厥多借一些馬,少借一些兵。劉文靜帶著李淵的囑託出發了。

在見到突厥的時候,劉文靜說,長安城破的時候,長安城內的所有錢財都歸突厥所有,只要他們在李淵起兵期間不要搞事情就行,突厥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並借了他2000匹馬和500名士兵,於是劉文靜帶著這些物資回來了。

突厥果然說話算數,在李淵攻打長安城期間,沒來搗亂。解決了後顧之憂的李淵開始全力向長安推進。而劉文靜作為舉兵的主要將領之一,也是衝在前面,立下了赫赫戰功。尤其是在和屈突通作戰時,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原來屈突通當時和劉文靜作戰時,屈突通太厲害了,劉文靜的三座大營硬生生的被屈突通佔領了兩座,要不是對方臨時決定吃飯放鬆了警惕,劉文靜這次小命可能都要丟了。好在後來劉文靜趁著對方吃飯的瞬間,從後面偷襲,才將敵軍擊敗。

在唐建國以來,裴寂被唐高祖李淵看得很重,他的官職也比劉文靜高,這讓劉文靜非常不爽,他覺得他比裴寂優秀多了,為啥李淵如此重視裴寂,而不重視他,於是,日後再朝堂上,劉文靜就經常和裴寂鬧矛盾,吵架,這讓李淵很反感。

有一次,劉文靜和他的弟弟在一起喝酒,結果劉文靜喝醉了,於是他拔出腰刀,砍在一根柱子身上,並說以後一定要處決了裴寂。後來,因為家事,家裡請來了一個法師做法,因為宮中是不允許請法師的,所以他做得比較隱匿。但沒想到這兩件事都被他此前一直很寵愛的一個小妾看到了。小妾近來被冷落了,所以她打算告狀。

只不過小妾出不了宮,於是,她趁著有一次她哥哥來看他,把這兩件事告訴了他哥哥。結果,他哥哥就一路上告,後來告到了李淵那裡,李淵聽到後非常生氣,於是立刻把劉文靜抓了起來,然後派人去審訊他。

唐高祖李淵此時體現出了他的心機,因為他派去審訊劉文靜的人,正是裴寂和蕭瑀,這不明擺著要置劉文靜於死地嗎,果然,在被打了一陣以後,劉文靜開口說出了原因。

原來是他羨慕嫉妒裴寂,他覺得自己的功勞比裴寂要大得多,李淵卻封給他的官沒有裴寂大,所以他覺得不公平。再一次酒後失言以後,就說出了不該說的話。

因為李世民和劉文靜關係很好,而且蕭瑀也是秦王府的人,所以他二人都來為劉文靜求情。結果裴寂卻給李淵吹耳旁風,再加上李淵很討厭劉文靜小肚雞腸,愛和別人鬧矛盾的性格,後來,劉文靜還是被處死了。就這樣,劉文靜因為自己愛發牢騷,小肚雞腸,再加上他的小妾的背叛,終於被李淵處決,即使他立下赫赫戰功,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後世認為,其實劉文靜的死因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處決劉文靜,以此來震懾秦王李世民。因為劉文靜是秦王府李世民的人,而李淵是偏袒太子李建成的,所以為了防止秦王李世民搞小動作,於是處決他的愛將劉文靜,以此來起到震懾秦王的效果。

另一個李淵處決劉文靜的原因是他懷疑劉文靜和突厥圖謀不軌,因為劉文靜曾經出使過突厥,突厥曾告訴他,讓李淵直接當皇帝,不要在打著隋朝的旗幟了。結果李淵沒有聽突厥的。但有一次,差點發生了兵變,那些士兵當時說如果李淵不聽突厥的話,他們就發動變亂。這正好和劉文靜給李淵提的建議很像,所以李淵就十分懷疑這是不是劉文靜搞的鬼,因此後來把他處決了。

總的來說,劉文靜的死感覺有些憋屈,要不是他肚量小,碎碎念,說不定熬一段時間就會得到李淵的賞識,但他小肚雞腸的毛病實在改不了,後來只得因為這個小毛病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相關焦點

  • 這群人和李淵打響了反隋的第一槍,為何三分之二進不了凌煙閣?
    可問題是自己與裴寂的關係一般,這樣膽大的話也不敢一下子就露呀。於是,劉文靜(之前因為一些政見很受李世民認可)給李世民支了個招——曲徑通幽。所謂曲徑通幽就是先搞定裴寂,然後再讓裴寂來影響和帶動李淵。而且李世民目前的自身實力不但已經遠超皇太子,甚至李淵都不太好駕馭。這些年來,李淵不是沒有過擔心,也不是沒有採取過制約,但奈何李世民死死地攥住軍權不丟且又權謀高超。一句話,陽謀陰謀都鬥不過這個「唯缺太子身份」的兒子。
  • 劉文靜是大唐開國功臣,手握免死金牌,為何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在唐朝開國功臣中,劉文靜這個名字其實很一般,遠沒有長孫無忌、魏徵這些來的厲害。但實際上,他的地位要高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中的任何人。因為,他是李淵起兵的核心成員,是大唐立國的主要策劃人,屬於李唐王朝的奠基人。當初李淵起兵晉陽,核心骨幹除了幾個兒子以外,最為倚仗兩個人,一個叫劉文靜,另一個則叫裴寂。
  • 玄武門之變前,劉文靜曾經,由於淺水原戰敗被免職
    玄武門之變前,劉文靜曾經,由於淺水原戰敗被免職!後來他在李世民消滅薛仁果的勢力後雖然又重新官拜民部尚書,但前途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與此同時,他的好友裴寂卻是平步青雲,官居宰相。兩下一對比,原本就因為淺水原失利而耿耿於懷的劉文靜心理更加難以平衡。唉!當年太原起兵,我殫精竭慮,出謀劃策,幫助大軍攻城拔寨,雖不敢說居功至偉,卻也是眾人皆知。
  • 唐高祖李淵其人其事:假裝胸無大志
    所以,不久就找了個藉口把李淵又調回到自己身邊。李淵知道楊廣不放心自己,只好尋思著想個辦法,好躲過災禍。怎麼辦?裝瘋?算了,像孫臏那樣把狗屎當糖吃想想都覺得噁心,而且也犯不著,萬一楊廣覺得養個瘋子親戚沒必要提前砍了就更慘了。要麼天天在家種菜澆花?也不行,劉備用過這招,容易被看穿,而且從當時曹操的反應來看似乎也沒見到什麼效果。那還有什麼辦法呢?
  • 晉陽起兵的主謀是李淵還是李世民?他們各起什麼作用?
    晉陽令劉文靜滿腹韜略,他認為李世民是胸懷天下之人,有漢高祖、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便深相結納,二人無所不談。於是劉文靜將自己的大計和盤託出,世民聽完之後大笑道:「君言正合我意!」 他們又怕李淵不同意,所以結交李淵的好友,晉陽宮副監裴寂,利用晉陽宮宮女給李淵設下美人計,逼李淵就範。
  • 李淵的造反,是因中了李世民的美人計,真相到底是什麼?
    說到唐高宗李淵,他在治國方面確實也很有一套,但是讓他最出名的還是因為武則天的,畢竟一個女人成為了兩朝皇帝,並且是兩父子的寵妃,這在古代並不多見。此事正中李淵下懷,但李淵的特殊身份使他不便在羽翼豐滿之前跟武士彠一拍即合,只是委婉地表示如真有成功的那一天,「當同享富貴耳」。李淵對隋煬帝也心懷不滿,早已萌生起兵反隋之意。在鎮壓農民軍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暗中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
  • 長得再好看,愛發牢騷,也只想讓你閉嘴
    因為工作太累,生活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心情不好,看不慣的東西太多?但是說白了,又有誰生活中是順風順水的呢?大家不都是在和自己的生活做鬥爭嗎。不久彤彤就和樓下公司的一個小帥哥在一起了,兩個人成雙入對出現在寫字樓裡,別提多養眼了。但是倆人在一起不到兩個月,就分手了。因為跟這位仙女接觸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跟她在一塊非常難受,仙女可能下凡不適應,看不慣的東西太多,太愛發牢騷了。
  • 李世民凌煙閣畫像二十四人,秦瓊程咬金都在上面,為何沒有劉文靜裴寂?
    但是為何在這些人之中最初跟著李世民立下汗馬功勞的劉文靜和裴寂都沒有,反而魏徵這種後投降李世民的上去了呢? 特別是裴寂、劉文靜等高祖李淵的左膀右臂均榜上無名,其實最主要有個原因就是他們未參加玄武門之變。除了魏徵外,其他人或多或少均與玄武門之變存在聯繫。玄武門之變為李世民登上儲位前的最後一搏,凌煙閣功臣中絕大多數人員在玄武門之變的籌備、策劃、執行中出力甚多。
  • 李淵就打好了基礎
    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率兵十萬進攻隋朝的東都洛陽,不克而還,設三路伏兵於三王陵,擊敗隋將段達。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廢黜楊侑,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六月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軍大將軍,晉封秦王。
  • 李淵與李世民——被政治扼殺的親情!
    而更讓李淵始料未及的是,到了貞觀三年春天,李世民的「掌摑行動」就突然升級——將裴寂放逐,給劉文靜平反,並且毫不留情地公開抨擊武德舊政。這一切已經不止是在抽耳光了,它們更像是一記記重拳狠狠地砸在李淵的心上。
  • 公元619年李淵派李世民出馬,不費力氣便收復了平原
    大業十一年(615 年),隋場帝任命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奉命討捕「盜賊」。儘管都被稱為「盜賊」, 但是對於一般的盜寇如毋端兒、敬盤陀等,李淵都能手到擒來,毫不費力;但對於北方擁有精兵鐵騎的突厥,李淵卻是大傷腦筋。
  • 李世民殺兄娶嫂,卻為什麼不敢殺了父親李淵?
    緊接著,李世民帶兵入宮,讓尉遲恭去給李淵擔當警衛,他則勸降了宿衛軍,頂住了太子黨軍隊的進攻,一起控制了大局。事後,李淵在眾大臣的勸誡下,改立了李世民為皇太子,並且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626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 李淵是怎麼大權旁落的,為什麼沒人幫李淵?
    後來帝國建立後,按照嫡長子繼承制,他立了李建成為太子,但也沒有因此而冷落了在軍事上表現優異,且立有大功的李世民,使得秦王府的勢力越來越強,特別是天策府選官員的權力,等同於在中央朝廷外,還有另外一個小朝廷的存在。筆者認為,李淵或許就是太相信親情之間的羈絆,才忽略了他這種操作會對帝國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極影響。
  • 他因為陪妃子喝醉了酒,誤上了龍床,被迫造反,卻建立了強大王朝
    在當時,因為隋煬帝的腐敗,讓整個隋朝變得民不聊生,而當時又因為李淵喜歡結交朋友,而且具有令人信服的辦事能力,這也因此讓隋煬帝起了疑心,李淵不得已開始尋花問柳,收取賄賂,以斷了隋煬帝的疑心。李淵表面上貪汙腐敗,暗下卻廣納賢士、收取民心。李淵之所以能夠輕易的建造一個帝國,更多的是李世民私下為他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收容各種人才,因為李世民知道隋朝馬上就要滅亡了。
  • 曾國藩說愛發牢騷的人更容易生活不順
    植弟因為生病而落下了功課,面對這樣的結果他的反應比較平靜。而溫弟則一直自視甚高,認為自己的文章寫得好,本來抱有很大的希望,結果沒想到卻名落孫山,因此滿腹牢騷。溫弟原本就心氣極傲,他曾經在京城住過一段時間,本想考取功名,卻無功而返。他回家的時候,覺得無顏面見父母,因此想要到肉店買一個豬肚蒙到頭上才敢進門。
  • 復旦教授:下一代想起我們的時候除了雞腸狗肚和垃圾山還有什麼?
    在下一代想起我們的時候,除了互相間那種雞腸狗肚的爭鬥,除了看見我們在談車子、談房子、談票子、製造一座龐大無比的精品垃圾山,我們還能留給他們一些什麼樣的更值得紀念的東西?復旦教授:下一代想起我們的時候,除了雞腸狗肚的爭鬥和一座龐大無比的精品垃圾山,還能留下什麼?
  • 歷史上真正的李淵,到底是什麼樣的?能建立唐朝只是因為兒子好?
    而李淵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很大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生了李世民這個好兒子。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淵成了歷史上幾個大一統王朝當中,最沒存在感的一個開國皇帝。相比之前,其他朝代的開國君主,往往都極為有名。反倒是他們的兒子,名氣小了很多。 事實果真如此嗎?
  • 十八路反王大起義,天命最終歸父子齊上陣的唐王李淵 |隋唐史話連載04
    李淵立即派劉文靜出使突厥,給始畢可汗送去金帛,還把李淵的紅旗改為紅白狼頭旗,表示臣服突厥,並且與始畢可汗約定,將來同突厥共定京師後,長安土地歸李淵,子女財帛歸突厥。始畢可汗喜出望外,立即遣使晉陽,送馬千匹。大業十三年(617)七月,李淵正式建立了獨立政權,自稱大將軍,開府置官。任裴寂為長史,李建成為隴西公兼左領軍大都督,李世民為隴西公兼右領軍大都督。
  • 遇上愛發牢騷的同事怎麼辦?
    它是辦公室政治最棘手的挑戰之一,無論是格子間的普通員工還是坐在套間裡的高管階層都逃不過它的侵襲:如何與職場中愛發牢騷的人打交道。  一般來說,最好是敬而遠之,不過在如今以團隊為基礎的職場中會很難,因為大家往往都是在小組中緊密合作的。  亞特蘭大企業培訓公司Professionalism Matters創始人布朗利(Dana Brownlee)說,如果想保持中立,只是聽對方說話並頻頻點頭,很容易會惹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