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戰功卓著不輸秦瓊,還救過李世民,為何畫像卻沒被列入凌煙閣?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李建成與弟弟李元吉,逼退父親李淵奪得皇位的。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為了犒賞當初幫助自己的功臣,特別設立了凌煙閣,裡面存放了24位幫助他奪得皇位的功臣畫像,按照功勞大小以此排位,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第一,秦瓊最末,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秦瓊能夠排進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後,已經算是唐太宗仁厚了!唐太宗時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類似由國家授予的榮譽稱號。能夠進入這個名單,把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不僅僅是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保證」。只要不謀反、不犯十惡不赦的大罪,這個家族的數十代富貴是完全有保證的。
-
凌煙閣系列:隋唐好漢秦瓊小傳(下)
雖然同是投唐,可是程咬金和秦瓊兩個人此時的情況卻大為不同:程咬金的家不在洛陽城裡,所以絲毫沒有後顧之憂;秦瓊的妻兒卻都還留在洛陽城內,秦瓊這麼不管不顧的一跑,他的妻兒老小就都落到了王世充手裡。王世充一向心狠手辣,這時在兩軍陣前又栽了這麼大一個跟頭,又怎麼可能手下留情?所以最後秦瓊的妻兒老小都被王世充殺害了。此時的秦瓊,顯然就已經比程咬金更多了些悲壯色彩。
-
唐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五位齊魯籍人士都是誰?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表彰和紀念當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修建了一座凌煙閣,請當時的大畫家閻立本繪畫,書法家褚遂良題詞,將為唐帝國建功最大的二十四名臣子的等身畫像置於凌煙閣,據說太宗晚年經常獨自前往凌煙閣,追憶當年與兄弟們金戈鐵馬一起打天下的崢嶸歲月,久久不願離去。
-
秦瓊這麼有名氣,為什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排在了倒數第一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我相信這首詩都聽說過,這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一首詩,其中的凌煙閣就是指的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上有秦瓊等二十四人的像。那麼秦瓊名氣這麼大,排名一定很靠前吧!很多人都為秦瓊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而鳴不平,但是實際上秦瓊被排最後一名屬於恰到好處,而長孫無忌排名第一,也屬於實至名歸,無人不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比較複雜,因為這裡面有好幾股勢力,既有文臣宰輔,又有元帥戰將。李世民也是根據選出的這二十四個人的功勞、官職、資歷還有個人感情評定的。
-
劉文靜是大唐開國功臣,手握免死金牌,為何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在唐朝開國功臣中,劉文靜這個名字其實很一般,遠沒有長孫無忌、魏徵這些來的厲害。但實際上,他的地位要高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中的任何人。因為,他是李淵起兵的核心成員,是大唐立國的主要策劃人,屬於李唐王朝的奠基人。當初李淵起兵晉陽,核心骨幹除了幾個兒子以外,最為倚仗兩個人,一個叫劉文靜,另一個則叫裴寂。
-
程咬金最強一戰,換成秦瓊尉遲恭,早就身首異處了!
唐初,有很多赫赫有名、驍勇善戰的大將,他們為唐朝的建立及其穩定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以凌煙閣上的二十四人最為著名。其中論武藝,唐初猛將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秦瓊和尉遲恭,隨著各種演義的流行,他們的故事早已經家喻戶曉。其實秦瓊和尉遲恭的名聲之所以高,與他們曾經救過李淵和李世民的性命非常相關。事實上,真要說起武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將軍,卻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個人就是程咬金。程咬金也是凌煙閣名將,唐初著名的開國功勳,曾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被封為盧國公。
-
他是千古名將,戎馬半生為李淵打天下,李世民將他畫像掛在凌煙閣
對於一個戰功赫赫的秦瓊來說,他是一代豪傑,並且早已看過了在朝中的左右廝殺,也明白了帝王家的無情,所以在一開始,李世民和李建成想要拉籠秦瓊,弗所一方的時候,他並沒有動心,而是一直保持著一個中立的態度,所以在兩個人無論怎樣的爭鬥,秦瓊都沒有做出任何一方的選擇,而是選擇了互相幫助,並且一直保持著一個中立的態度。而就在李世民成功的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之後,李世民登上了皇位,秦瓊也是一直在家稱病,直到去世的。
-
李世民說願意割身上的肉給秦瓊吃,為何在凌煙閣把秦瓊排最後
《長孫無忌傳》上寫的是「六月四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這裡沒有提秦叔寶,並不是秦叔寶沒有參與,而是他沒有進入玄武門,因為他掌控著軍隊守在外圍,以防發生更加激烈的戰爭而已。
-
唐朝:秦瓊比程咬金要厲害,為何最後卻混的沒有他好?原來如此
唐朝:開國名將秦瓊比程咬金要厲害,為何最後卻混的沒有他好?原來如此古時候的大臣逝世之後,皇帝會根據大臣在世時的功績來追封官職,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蓋棺定論吧,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只有等到他死了才能被公平客觀的評定。
-
凌煙閣二十四人都有誰?他們都有什麼功績?排第一的是誰?
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已然四十多歲。人過中年,就會逐漸變得懷舊。尤其是像他這樣,早年四處徵伐,登基後生活卻逐漸被政務填滿,變得枯燥無味的君主。於是,他便叫來大畫家閻立本,讓他繪製了二十四幅功臣畫像,並將其掛在凌煙閣表達紀念。
-
秦瓊做了什麼?李世民將他封為護國公,他的畫像也排列在凌煙閣
秦瓊做了什麼?李世民將他封為護國公,他的畫像也排列在凌煙閣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在我小的時候,有關秦瓊的故事就聽到了很多,那個時候,真的非常佩服那些英雄好漢們。李密率領瓦崗軍,想攔截宇文化及,結果被流箭射中墜馬,多虧秦瓊拼死救回。後來王世充來攻打瓦崗軍,李密被王世充打得大敗,逃走了,秦瓊等人,被王世充勸降。到了後來,秦瓊感覺王世充這人太過虛偽,不值得追隨,於是就同程咬金等人商量好了,在王世充跟唐軍對陣的時候,離開了王世充。投奔了唐軍,李世民授予他馬軍總管的職位。
-
秦瓊和尉遲恭敬德的結局告訴我們:居功不可自傲、為人保持低調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武將,他在戰亂時期叱吒風雲,戰無不勝,在和平時期,自己稱病不出,讓自己獨以善終,他就是秦瓊秦叔寶。在隋末唐初這段歷史裡,如果問誰是最強武將,恐怕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李元霸,宇文成都這些人,但我要告訴你,這些都是虛構的,如果從正史來看,毋庸置疑是秦叔寶。 這二位門神曾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大將,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
這群人和李淵打響了反隋的第一槍,為何三分之二進不了凌煙閣?
這是了不得的榮耀和恩賜啊,比起後來李世民搞的「臨淵閣24畫像」可實惠的多。李世民是誰自然無需多說。裴寂和劉文靜怎麼能和秦王一個等級呢?因為裴寂、劉文靜和李世民一樣,都是促使李淵晉陽起兵的最先三隻火把。不過要是沒有李世民的參與,估計李淵、裴寂不一定會把劉文靜納入私人「小圈子」。但李世民一參與,情況就發生變化了。年青的李世民是最早有反隋的野心(李淵也有,但顧慮多一點)。他看到裴寂和父親的關係好,就想託裴寂給父親「打打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有兩人姓長孫,一個是長孫無忌,另一個是?
唐朝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為了表彰昔日打天下的功臣閣老,特意下詔令畫師繪出二十四功臣畫像,置於太極宮三清殿旁的凌霄閣內。這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由來。
-
西遊記中出現的幾個凌煙閣中的人物
同年入凌煙閣。 西遊記中夢裡斬龍王的就是他。龍王因為延誤雨期,點數,極為恐俱,立即進宮乞求唐皇李世民保命,李世民念其是開國元勳,恩準免去死罪。第二天李世民設計請執行監斬的魏徵丞相進宮下棋,行刑時刻已到,魏徵無計脫身,末了,伏案酣睡,夢斬金角老龍。頃刻,血淋淋的龍頭滾人皇宮。
-
兩大門神秦瓊和尉遲恭多次換老闆,最終李世民是怎麼收服他們呢?
隋末唐初,大唐起事之初,其直接嫡系只說有才能的文有劉文靜,長孫無忌等,武將有殷開山,李神通,馬三寶等。其中,劉文靜為李淵起事策劃者之一,長孫無忌不用說了是李世民的髮小,武將殷開山,李孝恭都是親戚,這個馬三寶本是山,後被李世民的姐姐李婉娘(這是個女中豪傑)收服,屬於秀才中會武藝的。
-
歷史上的程咬金,跟演義小說裡的有哪些不同?
程咬金的前幾代人,都是地方州郡官員,曾祖程興,曾經做過北齊的兗州司馬,祖父程哲,做過北齊的黃州司馬,父親程婁,做過隋朝的濟州大中正。這是一個典型的地方土豪家庭,雖然不能和那些世家大族相比,但也和出身貧寒沾不上邊。程咬金這樣的出身,自然沒有去販賣私鹽賣耙子。隋朝和唐朝中前期,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沒有實行食鹽專賣的時代,本來也就沒有私鹽的概念。
-
李世民奪了秦瓊和尉遲恭的兵權,卻重用程咬金,這是為什麼呢?
秦瓊和程咬金,就離開王世充,投奔大唐而來。李淵把秦瓊和程咬金派到李世民麾下效力,讓他們成了天策系虎將。尉遲敬德原本是劉武周部將,被秦瓊擊敗之後,也投奔李世民。尉遲敬德為李世民出生入死,三次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成了李世民最信任的虎將,沒有之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
凌煙第二十四,畫像能鎮龍王,李世民奪天下的利器之一!
其中執鐧者即是秦瓊。執鞭者是尉遲敬德。那麼其中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畫像為何能鎮得住涇河龍王呢?那麼這其中的一個人就特別值得給大加說一說了,那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二十四位秦叔寶!秦瓊(571—638)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初是隋朝來護兒部將,後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張須陀戰死,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驃騎。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於619年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