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我相信這首詩都聽說過,這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一首詩,其中的凌煙閣就是指的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上有秦瓊等二十四人的像。
那麼秦瓊名氣這麼大,排名一定很靠前吧!而事實上秦瓊排了個倒數第一,至於第一是誰,當然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長孫無忌啦!
具體排名: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徐茂公)、秦瓊。
很多人都為秦瓊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而鳴不平,但是實際上秦瓊被排最後一名屬於恰到好處,而長孫無忌排名第一,也屬於實至名歸,無人不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比較複雜,因為這裡面有好幾股勢力,既有文臣宰輔,又有元帥戰將。李世民也是根據選出的這二十四個人的功勞、官職、資歷還有個人感情評定的。而秦瓊在這幾方面都處於劣勢,所以當然會排名最後,長孫無忌都是第一,當然綜合也是第一。
1、按官職排名
李世民評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時候是貞觀十七年,這時候很多功臣都已經去世了,像李孝恭、杜如晦、魏徵等人。所以李世民對於活著的人是按其最高官職計算的,死後的人是按追贈的官職算的,並且一般追贈的官職都比生前的大,所以很多死後的功臣排名並不低。
活著的裡面長孫無忌官位最高,其實也正常,本來唐朝文官的品級都會比武官的高。再加上武將基本上沒有正一品的,長孫無忌是司徒,屬於正一品,所以排名最高。
然後是房玄齡,他是司空,也是正一品,比長孫無忌的司徒排名低一點。但是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死後也追封了司空,本著死者為大的原因,他們都排在房玄齡之前,位列二三四,房玄齡排第五。再往後就是有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職務的高士廉、尉遲敬德,特進職位的李靖、蕭瑀,輔國大將軍的段志玄、劉弘基,尚書左僕射的屈突通等等。
而秦瓊死前最高的職務是左武衛大將軍,屬於正三品武官,死後的徐州都督最多也是正三品。所以以官位而論,秦瓊可以說是二十四功臣裡面最低的一個,排名倒數很正常。秦瓊官位低的原因主要是李世民上臺後,秦瓊就沒有再立過大功,多年的徵戰傷病太多,官位停滯不前。
2、按功勞來說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評定的,那麼肯定玄武門之變的參與者功勞是最大的,就像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恭、侯君集這五人就是一等功,排名自然靠前,尤其是長孫無忌功勞可以說是第一。秦瓊雖然在舊唐書中有記載參加了玄武門之變,但是在個人傳記中,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我認為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秦瓊可能被李元吉抽到軍營準備應戰突厥。
《舊唐書·太宗本紀上》:「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六月四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
其實我一直覺得秦瓊是李淵的人,因為當年秦瓊投靠李唐時,是李淵把秦瓊分到李世民那裡的,並且秦瓊立了大功,李淵很讚賞秦瓊。不僅賜給秦瓊金瓶,還慰勞秦瓊說:「你不顧妻兒遠道而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更何況是賞賜一些僕婢和財帛呢。」
李淵能說出這樣的話,秦瓊自然很感動,所以秦瓊和李淵的關係甚至比和李世民的關係還好。史書中幾乎沒有記載秦瓊和李世民有過多的交往,玄武門之變時,也都是尉遲恭和長孫無忌等人勸說李世民發動政變,並沒有秦瓊什麼事,秦瓊在玄武門之變中也和隱身了一樣。
再看秦瓊在玄武門之變後,封賞並沒有參加政變的人多,所以秦瓊大概率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評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肯定會考慮自己的嫡系,也就是積極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心腹,就像侯君集,能力不如秦瓊,一樣排名靠前。就和宋江梁山好漢排位次,和宋江走的近的自然排名靠前。
有人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有很多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一樣排名比秦瓊高啊!這是因為正史中的秦瓊遠沒有演義中的秦瓊那麼厲害,正史中秦瓊就是一個先鋒猛將,不能稱為統帥,秦瓊基本上都是跟隨李世民出徵,屬於戰將,兵法什麼的,和李靖根本沒法比,跟魏徵這樣的能臣更沒法比。再說秦瓊確實在後來身體不行,沒怎麼立功,徵討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開疆擴土的戰爭都沒參加,自然影響了排名。
3、再看資歷
秦瓊最早是隋朝的官員,跟隨來護兒鎮壓過瓦崗軍,後來兵敗不得已投降了李密,成為了瓦崗寨的一員。再後來秦瓊又投靠過王世充,因為覺得王世充為人不行,才投靠了李唐。所以秦瓊並不是晉陽起兵時最早投靠李淵的,資歷自然差很多。
當然資歷是一回事,就像尉遲恭,人家也是降將,但是排名依然靠前,那是因為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元吉,立了大功,並且多次勸說李世民儘早下決心,屬於李世民的核心班底。秦瓊自然就差很多,既不是最早跟隨李唐的,又不能算李世民的核心班底,自然排名靠後。
長孫無忌的資歷就不用說了,毫無疑問的第一,李世民的大舅子,從小關係就很好,李唐起兵後就一直跟隨李世民。這資歷可以說無懈可擊。
綜上所述,秦瓊在官職、功勞、資歷方面都處於劣勢,並且和李世民的關係不能說很鐵,只能說是一般。李世民登基後,秦瓊存在感很低,基本上能進入凌煙閣都是靠的唐朝初期的戰功,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瓊能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已經很不錯了。而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無疑是實至名歸,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的關係,還有長孫無忌的功勞等等,他排名第一,任何人都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