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最強一戰,換成秦瓊尉遲恭,早就身首異處了!

2021-02-23 那些歷史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趣說情話」,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唐初,有很多赫赫有名、驍勇善戰的大將,他們為唐朝的建立及其穩定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以凌煙閣上的二十四人最為著名。其中論武藝,唐初猛將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秦瓊和尉遲恭,隨著各種演義的流行,他們的故事早已經家喻戶曉。

其實秦瓊和尉遲恭的名聲之所以高,與他們曾經救過李淵和李世民的性命非常相關。事實上,真要說起武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將軍,卻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個人就是程咬金。程咬金也是凌煙閣名將,唐初著名的開國功勳,曾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被封為盧國公。

程咬金在瓦崗寨時被尊為皇帝,號稱混世魔王,絕對不是像演義和影視劇裡面所說的那樣,只是因為他頭腦簡單,個人能力絕對不可忽視。程咬金的戰鬥力實際上應該是非常高的,三板斧的說法完全是虛構的。在唐朝建國之後,諸位將軍都年事已高的時候,一場大戰中,程咬金證明了自己的寶刀未老、實力完全不在秦瓊和尉遲恭之下。甚至可以說如果此戰換成了秦瓊或尉遲恭,在這場戰役中肯定早已身首異處了。

這場戰爭與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有關。唐朝與突厥的各種糾紛其實可以追溯到隋末,由於隋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各方暴亂風起雲湧。在這種形勢下,突厥當然不會老實本分的過他自己的日子,而是趁此時機大肆擴張領土,以爭奪邊疆的人口、糧食、牲畜和其他主要的經濟資源。

其實突厥此種行為並不奇怪,因為在當時北方少數民族的生存受自然影響非常大,生存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這在「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詩中便可見一斑了,因此他們別無他法,只能去搶佔別人的地盤。隋朝末年,是由於起義者們忙著逐鹿中原,根本無暇顧及突厥,所以突厥便開始放飛自我、輕而易舉的佔有邊疆的大片土地。

而等到唐朝建立,並且逐漸穩定發展起來、有了一定的原始積累之後,突厥便成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因為唐朝的統治者勢必會揮師北上、收復原有失地。在李世民在位時期,程咬金就曾領導了一場攻打西突厥的戰爭。

當時,由於本已臣服於唐朝的突厥部落出爾反爾,數次侵犯唐朝邊疆上的庭州輪臺縣(今烏魯木齊)和蒲類縣(今木壘縣)等地,唐高宗便於公元 656 年以年近七十的程咬金為蔥山道行軍總管,率兵西徵、討伐西突厥。

是年十二月,程咬金進軍至鷹婆川,遇到西突厥的兩萬騎兵,以及別部鼠尼施的兩萬騎兵,共計四萬。但是當時程咬金並沒有驚慌,而是非常冷靜沉著,他命令蘇定方帶著五百鐵騎開始迎擊敵人。很快,四萬多突厥大軍被這五百鐵騎打的潰不成軍,紛紛逃竄。此次戰爭在程咬金的指揮下大獲全勝,繳獲了大量戰馬及軍事器械,斬首千餘人,甚至當時程咬金還命令手下帶兵乘勝追擊約二十餘裡的距離。

這支程咬金率領的軍隊大獲全勝,這場戰爭大大增強了唐朝的威信,並且給了突厥部隊以沉重的打擊。自古以來,幾乎沒有哪個將軍能夠在衝鋒陷陣中抵擋少數民族的騎兵衝擊,但是年老的程咬金卻憑藉手中板斧,以一敵百一馬當先,打破了這個魔咒。

這場戰爭充分地表現出程知節並不比秦瓊、尉遲恭差,甚至可以說如果換成秦瓊或者尉遲恭,不僅勝負成了個未知數,而且性命也成了個未知數。

反觀其餘兩位名將:秦瓊已到了燈滅油盡之時,他晚年經常生病,並且曾說''我戎馬一生,歷經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前前後後流的血能都有幾斛多,怎麼會不生病呢''!秦瓊早在公元638年便已經逝世了,但就算此時秦瓊還活著,他孱弱的身體也無論如何都經不住戰爭的折騰了。可是程咬金為什麼卻能保持高輸出?程將軍戰鬥力可見一斑。

再說尉遲恭,秦瓊是經不起折騰,而尉遲恭則是不想折騰。尉遲恭晚年迷信仙丹,研磨金屬礦石,吞服雲母礦石粉,挖池壙建樓臺,學著演奏清商樂曲自我娛樂,此時的尉遲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求「神仙丹」,已全然無年輕時的志向與氣節,他不跟外人交往達十六年之久,不要說讓他領兵打仗了,就算是讓他過問朝中事都很難。將軍講究智勇雙全,縱觀蔚遲恭一生,如果跟程咬金比較,程咬金是大智若愚,蔚遲恭可謂大愚若愚。

相比之下,程咬金的這場戰役的意義也非常不同,秦瓊和蔚遲恭多建功於中原內鬥、唐朝內鬥,而程咬金可是實實在在抗擊異族的戰鬥英雄。

相關焦點

  • 李世民奪了秦瓊和尉遲恭的兵權,卻重用程咬金,這是為什麼呢?
    秦瓊和程咬金,就離開王世充,投奔大唐而來。李淵把秦瓊和程咬金派到李世民麾下效力,讓他們成了天策系虎將。尉遲敬德原本是劉武周部將,被秦瓊擊敗之後,也投奔李世民。尉遲敬德為李世民出生入死,三次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成了李世民最信任的虎將,沒有之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 柏壁之戰:李世民對決宋金剛,秦瓊屢次擊敗尉遲恭
    11月,李世民以殷開山、秦瓊、李績為先鋒,率數萬精兵渡過黃河,駐紮在柏壁(絳縣),與劉武周麾下最能打的宋金剛軍團對峙,擺出決戰架勢。當然,唐軍不會直接決戰,李世民一貫的作風是堅壁清野,挫敵銳氣,後發制人,一戰定乾坤。屯兵柏壁城下,宋金剛無法引誘李世民出戰,雙方就這麼耗著。12月,宋金剛找到了突破口,他決定找另一路唐軍開刀。
  • 隋唐時期,秦瓊與尉遲恭兩個人武功與軍功誰更出色?
    秦叔寶尉遲恭在民間,被奉為門神,在演義小說中齊名,在史料中,也被放在同一卷中。無論從民間還是官方正史,秦叔寶和尉遲恭兩個人地位,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在唐朝,秦瓊和尉遲恭的地位,差別很大。我們從兩個方面,可以明顯看出他們兩個之間的差別。
  • 秦瓊和尉遲恭敬德的結局告訴我們:居功不可自傲、為人保持低調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武將,他在戰亂時期叱吒風雲,戰無不勝,在和平時期,自己稱病不出,讓自己獨以善終,他就是秦瓊秦叔寶。在隋末唐初這段歷史裡,如果問誰是最強武將,恐怕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李元霸,宇文成都這些人,但我要告訴你,這些都是虛構的,如果從正史來看,毋庸置疑是秦叔寶。 這二位門神曾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大將,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
  • 妄言隋唐(二十五)初唐第一猛將尉遲恭為何被抹黑得一塌糊塗?
    如果說秦瓊是《說唐》小說前半部分的主角,那尉遲恭在小說的後半部分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尉遲恭出場開始,小說的故事進入下半場,故事背景也從隋末轉移到初唐。眾所周知尉遲恭是初唐名將,在隨李世民南徵北戰過程中立下了赫赫功勞。
  • 兩大門神秦瓊和尉遲恭多次換老闆,最終李世民是怎麼收服他們呢?
    兩大門神秦瓊和程咬金,李績,單雄信,羅士信被稱為瓦崗五虎。李密在瓦崗寨起義之初,按照武功高低,封瓦崗五虎將,其中秦瓊為飛虎將軍,程咬金為赤虎將軍。秦瓊和程咬金後來感覺李密本人難成大事,轉而寄身於洛陽王世充帳下。當時大部分瓦崗力量都被王世充吸收,一時風頭無倆,五虎將有四位都在這邊,可謂兵強馬壯。
  • 秦瓊和尉遲恭兩個都是門神,哪個功勞更大?
    一、要說武功的話,秦瓊更出色秦瓊在李世民手下是急先鋒,一往無前,所觸皆潰,很少遇到對手。敵軍中有武藝超群的將軍,李世民就讓秦叔寶去與他對陣,秦叔寶經常能夠斬殺敵將。新唐書裡對秦叔寶武藝大加讚賞: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
  • 隋唐十大兵器排名: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在徵討瓦崗寨之時,他在數招內連敗單雄信,秦瓊,程咬金瓦崗三大高手,後來歸順瓦崗,也曾一錘打斷楊林的囚龍棒,重創新文禮,在四明山一戰他將力氣不支的宇文成都打的落荒而逃,而且是唯一能夠接李元霸三錘的猛將,讓李元霸都心存佩服。只是裴元慶年紀輕輕就遭遇新文禮的毒計,被引到慶墜山,遭遇火雷陣的伏擊,最終被活活燒死,讓人嘆惋。
  • 瓦崗五虎將中的三員虎將被斬首示眾,為何秦瓊和程咬金得以富貴善終
    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講秦瓊、程咬金、單雄信、王伯當、羅士信在正史上的故事。 秦瓊,字叔寶。秦瓊出身於北齊官宦之後,北齊滅亡之後,秦家家道中落。秦瓊十幾歲就參加了隋軍,在來護兒麾下當了一名大頭兵。秦瓊成名於隋朝名將張須陀麾下,他因為突襲盧明大營而一舉成名。張須陀被瓦崗軍打死之後,秦瓊又投入隋將裴仁基麾下。
  • 「玩味春節」神荼鬱壘,尉遲恭秦瓊,你知道這兩對門神的來歷嗎
    後來門神中有多出來一對——秦瓊和尉遲恭。這或許是和一些演義小說有關。在《西遊記》中有這麼一段。涇河龍王因為冒犯了天條要被處死,監斬官是魏徵。秦瓊和尉遲恭為了讓李世民睡個好覺,就在門口看守,果然有效果。但是也不能老讓秦瓊和尉遲恭擱那守著啊,於是李世民就把他倆的畫像貼上去了。除了神荼鬱壘、秦瓊尉遲恭,還有一些其他的門神,比如一些其他的武將,還有文臣。在這裡小編就不贅述了。總地來說,神荼鬱壘、秦瓊尉遲恭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門神了。
  • 隋唐十三條好漢終極排名,秦瓊僅排第十一,排名第一的無人不服
    第十三名:尉遲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徵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 唐朝:秦瓊比程咬金要厲害,為何最後卻混的沒有他好?原來如此
    唐朝:開國名將秦瓊比程咬金要厲害,為何最後卻混的沒有他好?原來如此古時候的大臣逝世之後,皇帝會根據大臣在世時的功績來追封官職,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蓋棺定論吧,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只有等到他死了才能被公平客觀的評定。
  • 程咬金晚年風光無限,尉遲恭為何不受待見?李世民一句話道明緣由
    話說程咬金和尉遲敬德,此二人同屬大唐良將,備受唐王器重。然而他們在晚年所受待遇卻截然不同,程咬金地位顯赫,而尉遲恭就似乎就大不如前了。要說論功勞尉遲恭似乎比其它開國元勳都大一點,他幫李世民做了他自己想做卻不敢做的事。譬如助攻殺建成,逼李淵禪位等。論武藝,他也是一流名將,不在程咬金之下。可晚年的他變得驕橫起來,因為一件事讓李世民對他的印象大不如前。
  • 蓋世雄連敗秦瓊等二十幾員大將,卻死於偷懶睡覺的程咬金斧下
    起初,李世民軍隊對抗王世充可謂屢戰屢捷,但自蓋世雄到來,戰局則發生了便會,唐軍可謂屢戰屢敗,就連勇猛無敵的秦瓊亦敗在蓋世雄的飛鈸之下,如此,蓋世雄憑藉其二十四把飛鈸連敗包括秦瓊在內的二十幾員唐軍大將,使得王世充軍隊士氣大振,而李世民軍隊則是沮喪不堪。
  • 程咬金真是賣私鹽出身?細數其祖上,幾乎和秦瓊出身差不多
    小說隋唐演義之中,曾極力刻畫秦瓊與程咬金兩人之間的布衣情誼,也因此兩人在後來馳騁沙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一塊,從來都沒有分開過,秦瓊為人正直,江湖上一直有小孟嘗、賽專諸的美譽,相比起來程咬金就要魯莽不少,曾經因為打劫了靠山王楊林的劫皇槓,結果逼迫大家不得不走上造反的道路。
  • 凌煙閣系列:隋唐好漢秦瓊小傳(下)
    程咬金和秦瓊以及他們信任的多位部下經過詳細的商討之後,最終把充滿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已經定都長安的李唐王朝。此時唐朝李淵已經在長安稱帝,雖然頗得擁護,無奈當時各地紛爭卻仍然在繼續,唐朝的疆土十分有限,遠遠還沒有到統治全國的地步。而王世充新建的鄭國佔據洛陽一帶,佔盡地理優勢,是唐朝的心腹大患,遲早必有一戰。
  • 尉遲恭程咬金的後代都是唐朝政界紅人,秦叔寶的後代為何官職卑微
    唐朝開國戰爭中,湧現出一大批能徵善戰的名將,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三人雖然出身經歷各有不同,秦程二人是瓦崗舊將,尉遲恭則是定楊可汗劉武周手下虎將,但都殊途同歸,成為唐朝的開國功臣。
  • 單雄信臨死之前,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對其他兄弟卻破口大罵?原因很簡單
    不少江湖英雄都投奔了瓦崗寨團隊,其中包括單雄信和秦瓊等人。單雄信為人特別正直。起初在二賢莊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大善人。還有絕世的武功,可以說難有敵手。後來瓦崗寨的翟讓舉起了反隋的大旗,單雄信帶著滿腔熱血還有好友徐茂公來投。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秦瓊和程咬金以及羅成加上徐茂公這幾個哥們,都是威震八方的江湖英雄,不光有絕世的武功,還有良好的人品,正好和單雄信對脾氣。
  • 李世民當上帝王要殺秦瓊,最後卻遲遲不動手,這是什麼原因?
    「鳥盡,良弓藏;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幾乎是歷代君王都要走的路,而李世民登基後,面對秦瓊昔日的戰友和夥伴,最後卻不動手,這是什麼原因?所以他為什麼要對秦瓊手下的人留情?實際上,為什麼皇帝要基本上除掉那些幫助他建設江山的將軍呢?因為這些人很有力量,將來有可能直接影響帝王的統治,皇上為防止皇權不受侵犯而除掉他們;另一個原因是歷史上曾有開國元勳謀權篡位的例子,這給歷代皇帝敲響了警鐘,那些手握重權的大將們必須警惕。正如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徐達一樣,沒有一個不是皇帝鞏固政權的受害者。
  • 秦瓊兩大「必殺技」:一個收服裴元慶,另一個打敗第八和第十一傑
    我們先來說關於撒手鐧收服裴元慶的故事,這是在《興唐傳》裡面講述的,內容比較簡單,就是說瓦崗山為了收服這位絕世猛將,想盡了各種辦法,在把裴元慶一家相繼接上瓦崗之後,裴元慶的姐姐裴翠雲還跟程咬金成親。最後只剩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裴三公子,為了讓這個年輕人心服口服,秦瓊使用絕招撒手鐧,才把裴元慶打下馬來,最後又有姐姐勸說,瓦崗大魔國得到了最強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