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盡,良弓藏;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幾乎是歷代君王都要走的路,而李世民登基後,面對秦瓊昔日的戰友和夥伴,最後卻不動手,這是什麼原因?
1.李世民之人
要說殺人,李世民從來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不要說手下的將領,就是親兄弟擋道也毫不留情,所以他不但殺了侯君集、張亮等人,而且自己的親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命喪其手。所以他為什麼要對秦瓊手下的人留情?實際上,為什麼皇帝要基本上除掉那些幫助他建設江山的將軍呢?
因為這些人很有力量,將來有可能直接影響帝王的統治,皇上為防止皇權不受侵犯而除掉他們;另一個原因是歷史上曾有開國元勳謀權篡位的例子,這給歷代皇帝敲響了警鐘,那些手握重權的大將們必須警惕。正如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徐達一樣,沒有一個不是皇帝鞏固政權的受害者。
那麼,跟李世民打天下的這一幫老傢伙和韓信、徐達之流肯定是有一定區別的,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李世民沒有對他們起到屠刀的作用。
第二,秦瓊其人
第一,說到秦瓊這個人,除了門神以外,你還想到什麼呢?的確是忠勇可嘉,畢竟劉氏曾這樣評價過秦瓊:「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知節志平國難,拜隼者死於輔君,可謂忠」,由此可見秦瓊的忠勇。而對於其他如程咬金、尉遲恭等人來說,由於有共同戰友情,對李世民也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因此沒有造反的動機和野心,就斷絕了李世民要殺人的念頭。
第二,從個人角度來說,李世民常常自比堯舜,立志做一代明君。這就是說,他在許多方面都要遵循儒家內聖外王的教義,自然也會關心青史留名,這從他對自己的評價中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志在四海昇平,萬民歸心,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做出這種無道之事,卸磨殺驢,亂殺功臣。
再者,李世民與這幫兄弟感情深厚,實在不忍心妄開殺戒,除非像侯君集、張亮這樣的人真的犯了不可原諒的罪行。
」自朕踐祚以來,正人君子,比肩於朝,嘗黜責一人。古往今來,中華都是貴的,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這五個人,朕就成了今日的功臣。」
終於,李世民對自己的御下之道和管理才能很有信心,他曾經說過:「為人君者,以賢為才,推心待士」。其實,這幾位老將跟隨他一路徵戰,終於摘下了勝利果實,對於自己的才能十分認同,而秦瓊等人為了回報李世民的恩惠,也對他馬首是瞻,唯命是從,服服帖帖。而且當李世民登基時,這些凌煙閣的二十四位功臣也都是垂垂老矣,體弱多病,所以只要讓他們頤養天年,自然不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