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稱它為「白艾蒿」,2月份採摘正適合,營養價值比肉更高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於那些常見的野菜應該都不會陌生,像折耳根、茼蒿、香椿芽現在都成為了城市裡常見的美食,營養價值高口感好。它們在農村的時候就是很受歡迎的野菜,特別是初春的季節,不少人都會去山坡採摘一些野菜的嫩葉,這個時候的野菜口感鮮嫩,不管是清炒還是煮湯,都是上好的美食。
這次我們要分享的野菜,它在農村也是比較受歡迎的野菜,初春的時候整個山坡上都是它的身影,在北方被稱為「白艾蒿」,它的莖葉上有細微的白色絨毛,在2月份採摘最好,營養價值比肉高。
這種野草在北方被稱為「白艾蒿」,它和艾蒿長得很相似,只不過它的莖葉上有明顯的白色絨毛,在慢慢生長的過程中,葉片會越來越白,其實它的學名叫做「白蒿」。它和艾蒿一樣都是初春時候生長的野菜,在農村很多人都會採摘它的嫩葉食用,雖然它的莖葉有細小的絨毛,但是不影響入口。
它在2-3月份是最適合採摘的季節,這時候的莖葉都還比較柔嫩,過了這段時間就成為口感很差的野草了,只適合牲畜食用。
白蒿在春天的時候是很有名的野菜,不管是用來清炒還是煮湯,它的口感都不錯,還有人會用它來炒臘肉吃,是農村傳統的美食。它生長在向陽坡上 ,在山坡底下能夠見到鬱鬱蔥蔥的白蒿,在我們國家的分布範圍也很廣,是南北都喜歡食用的野菜。
它的植株在成熟之後更加茂密,這個時候食用價值不高了,大多數農民也不會浪費它的價值,直接採挖回去給牲畜食用,也是比較優良的飼料。
它在農村是很常見的美食,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胺基酸以及礦物質元素,它的含鈣量充分,經常食用對身體有不少好處。在2-3月份的時候,它的營養價值最高,有人戲稱是比肉的營養更高的野菜,這個時候採摘它的嫩葉食用,口感最好,營養也最豐富,食用的方式也多樣。在農村還會有人用它來做糕點,如今它在城市裡也能賣到13元一斤,備受大眾歡迎。
白蒿和茼蒿一樣,都有自己的味道,但是也有不少人不喜歡,和魚腥草一樣,就算是它的味道難聞依舊有不少人喜歡食用。它不僅食用價值高,其實也有養肝、清熱涼血的作用,外用白蒿還能用來止血,它的用途廣泛,在農村和城市都是知名的野草,你們對它還有其他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