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近視患兒的人數越來越多、年齡也逐年下降!想為孩子養出好視力,爸媽需要費點心思了。
以下是寶爸寶媽們最常問的兒童眼睛問題,快些收藏哦!
想要知道何時應該進行第一次視力檢查,爸媽就得先了解孩子的視力發展過程。
剛出生的新生兒無法辨別顏色,在他眼中只有黑白兩色,太遠的距離也看不清楚,大概只能看清楚眼前20~30公分範圍內的物品。
約3個月大,寶寶的兩眼視能力越來越好
眼光不再遊移不定,可以跟著物體移動
3~6個月才能夠分辨顏色的差異
4個月可以看著自己的小手
也會伸手去摸自己看到的東西
逐漸開始有遠近感
6個月就能夠有立體感
1歲的視力約為0.2
3歲則是0.5~0.6
4~6歲,才會逐漸發育到1.0的視力
視力發展的完成則直到8周歲左右
若有特殊異常應提早視力檢查。
若是寶寶眼睛外觀看起來都正常,日常生活也沒有特殊異常,依照目前的建議是足3周歲就應該進行第一次視力篩檢。
若察覺有異常,則應立即安排視力檢查。所謂特殊異常是指寶寶眼睛外觀有異或者是一些異常行為。眼睛外觀異常包含斜視或眼球轉動異常、溢淚、瞳孔有不正常的白色反射、眼皮下垂等。
而所謂的異常行為則是指一些因視力不良所造成不同於同齡孩子的行為,例如:當寶寶已經學會走路後,卻還是不敢離開爸媽、放開爸媽的手;到了公園,不敢自己去玩耍;即便在熟悉環境裡,也幾乎都要黏著爸媽;平時走路很容易跌倒;不喜歡看東西;無法與人眼神接觸等狀況,如有這些情況就應該提早進行視力檢查。
綜上所述,倘若孩子並無特殊異常狀況,依照目前的建議是年滿3周歲就應該進行第一次視力篩檢。
為何會是3周歲這個年紀呢?
通常2歲大的孩子看到視力檢查表,卻不會正確比出字母缺口方向,想要與他溝通,常常也是詞不達意。
當孩子滿3周歲,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其配合度也夠,就可以進行較仔細的視力評估。
另外,像「弱視」這類疾病是需要花1年以上時間來矯正的,其黃金矯正期是6歲以前,若3歲時發現有弱視問題,仍有時間進行矯正,不至於錯過矯正黃金期。
如何為寶寶檢查視力呢?
在家先練習比方向!從新生兒階段開始,孩子就時常進出醫院診所來施打疫苗、健康檢查或是因病就診,於是,看到醫生就不自覺感到害怕,心想是不是又要打針或吃藥了!
若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之下,就要孩子馬上看著視力檢查表,比出缺口方向,還要配合各項檢查,多數孩子是難以進入狀況的。
因此,建議爸媽在家裡應該先和孩子講解視力檢查的流程與步驟,像是醫生可能拿著燈照著你的眼睛、驗光需要將頭靠在儀器上等,最重要的是提前在家教會孩子比出字母的缺口。
在驗光室裡,時常出現的是詢問孩子開口在哪裡?孩子就只會「在那裡、在那裡!」
其實他可能看得到缺口在哪裡,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而一般的3歲的孩子,只要事先教導他如何比出上下左右四個方向,都能夠明確表達自己所見,順利完成視力檢測。
另外早產兒更得注意視力問題!
出生周數低、出生體重輕的早產兒,因視網膜尚未發育完全,可能發生獨特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因此,出生後幾周,就會進行視網膜檢查,之後還得定期追蹤。
此外,早產兒也比正常足月的寶寶較易產生高度近視與散光,所以,通常會建議早產兒於6個月大時,運用光學儀器來檢查眼睛的屈光度數,以便檢查是否有相關視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