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親近自然,好處有很多,家長多了解一下

2020-09-03 龍龍的貼心媽媽

孩子從一生下來,就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在大自然環境中,家長和孩子的天性得到很好的釋放,共同嬉戲、玩耍中增進親子感情,在陌生的環境中對綠樹、青草、紅花、山水、陌生人、動物這一切都感覺新奇,運動對肌肉、骨骼、腸道、呼吸等系統的發育及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親近大自然對孩子的情感、智力、身體都有好處。

親近自然是孩子心智成長、情感培養的需要。經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心智是按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的序列發展的,而且孩子是充滿靈性的,他們天生就能與自然界中的動植物"交流」 ,從中獲取豐富且生動的信息量,這種最自然的學習成長方式是其他方式是無法匹及的。

自然界有流水,鮮豔的花朵,婉轉的鳥鳴,茂密的樹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美的樂趣和遐想,讓孩子的想像力更豐富,藝術大師梵谷能創作出許多有想像力的作品跟他童年熱愛自然不無關係。孩子在自然中,可以分辨花的形狀、顏色的過程中,觀察力不知不覺提高了。

而且大自然的美好不僅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細胞,提高大腦興奮度,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更可以讓孩子的情感得以抒發,情緒得以釋放,從而發揮更大的潛力。可以說,大自然是孩子學習知識、體驗美與生命力得天獨厚的課堂。在這個課堂中,孩子不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更可以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意志力。

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步行20分鐘,會比在嘈雜的街道步行表現出更持久的注意力。孩子天生喜愛運動,坐不住,他們在大自然中瘋玩和瘋跑的過程是無意識地讓自己體驗疲累感。經常在自然界中「 摸爬滾打」的孩子身體會健康,專家指出小時候的疲累感可以強化孩子的生命力,讓孩子變得更堅韌、更有毅力。

樂於走進和關注大自然,能夠進一步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有人研究過大約300冊不同文化領域中富有創造力的名人所寫的童年回憶錄,她發現幾乎所有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都根植於他們早年的自然體驗。對自然的沉迷會轉化為本能地去關心身邊的細節,變得博愛、浪漫、熱情和具備無窮創造力。鳥獸行走山野活動,孩子們在觀察路邊的自然。

相關焦點

  • 常帶寶寶去農村親近自然,有4大好處,每一個都是家長樂意看見的
    有一次遇到小時候經常玩的筍蟲(我們把它叫筍飛),把我高興半天,然後拼命研究怎麼才能把它的美拍出來(結果拍成這樣)。所以,等寶寶會走路了,經常帶他出來走走,多接觸大自然。其實,讓寶寶多接觸大自然是有很多好處的,它可以刺激寶寶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促進身體與大腦健康發育,其主要表現為:1.促進早期語言發育當我們走進鄉間,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會聞見花草的馨香,感受到溫暖或涼爽的微風與清新的空氣,嬰兒也是一樣的。這些能刺激嬰兒的感官,讓大腦接受更多的信息。
  • 雨水過後,要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好處太多了
    這個季節,不管工作多忙,孩子學習壓力有多大,大家都要努力抽出時間,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這對孩子的身心都是大有好處的。仔細觀察會發現,爸爸媽媽最有閒暇帶孩子出去親近大自然的時間一般集中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這個階段娃懂事了,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沒有學習的負擔。
  • 家庭條件好的孩子,幼兒園老師更願意親近?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公立幼兒園數量不多且名額有限,所以大多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兒園。但是,私立幼兒園的教師良莠不齊,家長們難免會對老師的教育不放心,特別是在對待孩子這件事上。
  • 讓孩子足不出戶親近自然,看這7本繪本就夠了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親近大自然,多和大自然接觸,但是時間有限,能帶孩子出去的機會又很少。因此,讓孩子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其實,想要達成這個心願並不難。一場奇妙而驚人的、介乎科學和想像之間的旅行,即將展開……通過閱讀這本繪本,孩子不僅可以認識各種動物,還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2. 《小蓮的自然課》小蓮是個好奇的小女孩,關於大自然的一切,她總是有很多的問題:大樹有多少歲?蜻蜓有腿嗎?
  • 孩子多和爸爸親,這些好處值得家長了解
    孩子多和爸爸親,這些好處值得家長了解在許多中國式家庭中,往往是媽媽負責照顧、教育孩子,爸爸則當甩手掌柜。當然,也有許多爸爸因為方法不當,所以也造成了跟孩子不親的現象。許多爸爸可能覺得無所謂,其實孩子跟爸爸親不親,對於他們以後的影響是巨大的,千萬別小看。那么爸爸帶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 從小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好處竟然這麼多,父母們快讓孩子動起來!
    智慧君老家是農村的,每年放假都要帶孩子回農村住一段時間,這是帶孩子親近大自然的絕佳機會。平時周末或者幼兒園放學後,也儘可能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因為智慧君看過一個調查,孩子近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戶外活動少。我和先生都是近視,為了減少孩子患近視的可能,多讓孩子去戶外活動也是我經常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一個重要因素。
  • 讓孩子多親近奶奶,寶媽會獲得以下「好處」,早知道早受益
    媽媽都希望孩子跟自己最親,孩子奶奶和媽媽是一樣的性別,對孩子的愛也不少,這可能會讓媽媽感到很有危機感。再加上,現在社會上流傳著一些奶奶帶娃不好的流言,媽媽擔心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顧,所以可能看見孩子和奶奶親近,心裡感覺不好受.但是,這裡還是想勸各位媽媽,如果孩子喜歡奶奶、奶奶也喜歡孩子,不防多創造機會讓她們祖孫倆多多親近。因為,孩子多親近奶奶,寶媽會獲得以下「好處」。
  • 自然教育要在與自然的親近中獲得情感能量(南方周末)
    而氣候則比較抽象,尤其城市居民長期在室內活動,空調和暖氣的環境,讓他們對氣候的變化不太敏感。喜愛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即便孩子對自然沒那麼感興趣,我們也能讓他們很快產生興趣。」黃山自然之歌工作室負責人汪世利說,秘訣就是讓孩子增加與自然的接觸。收穫自然知識很重要,接觸自然不只是為了求知,還有社交。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的道理:每個孩子都需要親近自然
    沒有動畫片,孩子就是不吃飯;不讓玩手機,孩子就是哭鬧不止……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 「親近自然 樂享農耕」親子體驗活動歡樂多
    坐上乘坐園區小火車,讓家長和孩子們欣賞沿途春日裡的自然風光,領略田園農耕文化,感受獨具魅力的地域特色。參觀園區內各個展館,了解植物的品種以及生長的特性。在聖女果種植館裡,一棵棵聖女果長勢極好,誘人的聖女果在綠葉間偷偷露出頭,引得小朋友和家長邊摘邊試吃,滿載而歸,體驗了勞動帶來的收穫與快樂。
  • 孩子吃魚好處很多,但是不是每一種魚都適合孩子,家長要了解
    可以說從孩子剛出生媽媽開始坐月子,家裡的飲食就和魚離不開了,而吃魚補腦子也是我們常說的「思維常識」。所以家長特別喜歡給孩子吃魚,很多孩子第一頓輔食吃的就是魚,就算魚的刺多,家長也有耐心,一點一點的給孩子把肉挑出來,反正讓孩子吃魚補腦子就對了。
  • 孩子在縣城讀書有三大好處,有一點比不上農村,你贊同嗎?
    家長也很重視孩子的學習,砸鍋賣鐵也想把孩子送進當地最好的學校。可憐天下父母心!縣城的學校都是大家擠破頭想進的學校,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少,甚至出現有些農村學校的學生比學校的老師還要少。縣城讀書的誘惑力真有那麼大嗎?大家認為縣城讀書有哪些好處。
  • 過年應不應該給孩子壓歲錢?很多家長為此很糾結,看看這三個好處
    因為,大多數的家長都覺得,小孩子還小,不能拿錢。尤其是壓歲錢,他們拿了錢也不知道怎麼花。往往就給他們收走了。那麼有這種想法的家長,自己也一定不會給小孩子壓歲錢的。不過,也會有一少部分家長,在過年的時候給自己的小孩子發個壓歲錢。那麼,作為家長,過年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給小孩子壓歲錢呢?其實,給孩子壓歲錢,好處多多。
  • 家長埋怨親子活動很無聊,但其實有很多好處,你知道嗎?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在抱怨說生育一個孩子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從10月懷胎開始一直到寶寶出生,家長朋友們都是要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和痛苦的。好不容易把寶寶熬到了上學的年紀,家長的壓力卻更大了。家長都會覺得,如果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或者學校去,這樣一來老師就能夠看著孩子了,家長是不是就能夠輕鬆許多了呢?
  • 讓自然滋養孩子的心靈,激發創造力
    ️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逐漸意識到要帶娃親近大自然,在自然課堂中寓教於樂。科學已經證明多接觸自然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好處,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不能總讓孩子在室內呆著,要走出去,親近大自然,讓自然滋養孩子的心靈和激發人來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 家長如何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德國的自然教育,值得每位家長學習
    我們都知道,德國是全世界教育的典範,特別是德國幼兒園推崇的「自然教育」,將課堂直接帶到大自然中,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自然運動。根據研究證明:孩子親近自然有助身心發展,不僅可以增強認知,還能夠讓孩子的運動能力、社交能力、想像力、創造力變得更強。
  • 從親近自然開始,建構讓孩子受益終身的認知力
    如果說社會性興趣的敏感期幫助兒童睜開了發現社會的眼睛,那麼動植物科學實驗的敏感期的到來,則意味著兒童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智能正在發展,在這個階段兒童會非常喜歡和動植物大自然親近。然而,很多成人並不了解兒童在這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在應對的時候會存在兩個常見的誤區。
  • 親近自然:讓孩子在心中播種愛與想像的種子
    親近自然:讓孩子在心中播種愛與想像的種子自然界真是令人驚異。在這裡孩子可以看到海的呼嘯,聞到它的氣息,自然界中隱藏著幹萬種奧秘,使你停下來,留心諦聽、仔細觀看、思索.....田野、牧場、森林裡靜靜的小河、大雨過後小樹林中泥濘路上積下的小水注它們都有自己的秘密。
  • 孩子只親近媽媽,不親近爸爸,見到別人總是喜歡躲身後
    女兒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歡樂,也伴隨著很多的爭吵。我對於育兒沒有什麼經驗,講述一下女兒最近的一些變化。她去姥姥家之前,是比較親近我的,雖然不如跟她媽媽親近,畢竟老婆是全職帶孩子,幾乎24小時的陪伴,遠遠不是我所能比的。女兒的姥姥家人數比較多,屬於多子女家庭,她舅舅年齡也還不大,還在上小學,所以女兒回到姥姥家以後,特別喜歡舅舅。也是因為家裡比較熱鬧,所以她們很少出門,我想這大概是女兒現在比較怕生人的原因之一吧。
  • 孩子不和家長親近了,別瞎猜了,是有原因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我們父母更多的呵護與關愛。那麼在不知不覺中,你會發現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在孩子長大的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多人都是在不經意間發現的,沒有說刻意的發現孩子突然長大了。那麼在孩子長大的過程這段時間,其實家長有很多行為都和之前有了不不經意的變化。例如,您可能在不經意間會發現什麼時候不牽孩子的小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