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月華
暢銷書作者 + 兒童心理諮詢師
想要孩子身心靈更健康學習更出眾
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 文 = 60分媽媽月華 -
私人微信:lsfmmyh02
今天是雨水節氣,這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一到雨水,雖然還是春寒料峭,但日照時間與強度逐漸增加,氣溫快速回升。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雨水節氣的到來,標誌著降雨降雨逐漸增多,細雨滋潤,萬物復甦,大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個季節,不管工作多忙,孩子學習壓力有多大,大家都要努力抽出時間,多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這對孩子的身心都是大有好處的。
仔細觀察會發現,爸爸媽媽最有閒暇帶孩子出去親近大自然的時間一般集中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這個階段娃懂事了,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沒有學習的負擔。
嬰兒期的寶寶一般不太會帶他們出去,在大多數家長的意識中,寶寶還太小,什麼也不懂,帶出去他們什麼也不了解,反而還要帶一大堆物品,徒增大人的負擔。有的家長還擔心孩子太小,一吹風受寒容易生病,所以一般不太帶出去。
小學後,準確的說是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孩子的閒暇時光開始被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佔據,所有的遊玩計劃都要為補習班讓路。低年級的時候,功課還算輕鬆,家長會努力擠出時間讓孩子有機會出去玩一玩,一升入高年級,功課多,學習壓力大,要出去就難了。
太小的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課本上的知識真的比自然實際更有用嗎?事實並非如此。
不管是小寶寶,還是大孩子,都需要多出去接觸大自然。尤其春天,陽氣生發,更要多帶孩子出去,在大自然中盡情地跑一跑,跳一跳。
與大自然親近,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1、大自然的豐富多樣,更有助於大腦神經元的發展
前幾天,外甥告訴我,在北歐,很多寶寶出生幾天後,爸爸媽媽就會帶出去讓他接觸大自然,在寶寶幾個月大小時,還會帶著孩子遠行,去不同的國家遊玩,見識不同的風景。
這是因為0-2歲時,孩子的心智雖然還處於空置狀態,但他們大腦的神經細胞已經非常發達了,有3-4億個神經細胞是充血和活動著的,等待更多的信息刺激。要知道,一個成年人活躍的腦細胞僅僅只有孩子的1/4,他們有3/4的腦細胞不會活動了。
在0-2歲這個階段,孩子大腦細胞受到的刺激越多,細胞會越興奮,細胞之間的聯繫增加,逐漸形成信息反射叢,穩定地處理並終身服務於同一個信息,孩子就會更敏銳。
英國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給一個10個月大的男孩玩一張黃色卡片,然後用計算機模擬和這個黃色卡片相近顏色的卡片,他們之間色差最小的時候只有兩個,成人的肉眼根本辨別不出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堆顏色完全一樣的卡片,但是這個孩子會非常輕鬆的把他經常玩的卡片拿出來——他可以辨別所有色差。如果孩子一直這樣被刺激著,這個孩子對色彩的敏銳度就會高過那些沒受過刺激的孩子。
而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大自然的顏色就會發現,一棵樹、一株小草,都能呈現出深深淺淺等不同的顏色,這些美麗的色彩即便是再偉大的藝術家也調不出來的。
同樣,在大自然中能聽到的聲音也是多種多樣,千差萬別的,就算同樣一隻小狗,當它心情不一樣時,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人類的神經系統有一個特徵:當能夠用最簡單的分類來處理時,就只選擇最簡單的。
我們現在用的所有的早教工具都是人類大腦揀選後最簡單的工具。比如,在人類的文化裡,狗的叫聲是「汪汪」,貓的叫聲是「喵」,青蛙的叫聲是「呱呱」……這些模仿的東西與大自然的實際相比,蒼白而無力。
也就是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只讓他接觸各種人類大腦揀選過的事物,對大腦的發育反而是不利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創造力會差得多。
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要去大自然,培養孩子對美的欣賞也需要去自然中找尋。大自然真實、複雜而多樣,是人類任何文化無法模擬的。鋼琴再動聽也比不上溪流的清脆,小提琴多妙曼也無法比擬大自然聲音的豐富,交響樂再澎湃也模仿不了大海的波濤洶湧。孩子只有真實的去欣賞大自然的聲音,他的音樂感應細胞才會生動而富有創造性。
所以,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要多創造條件,讓他們與自然接觸。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嗅覺、觸覺發展得最快,這個時候除了母親的撫觸,帶他去大自然,感受陽光的燦爛,泥土、青草的芬芳,花兒的香甜、清風撫過皮膚時的輕柔,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兒童知覺發展的需要,讓孩子的生命充滿智慧,並永恆的支持著孩子心智的發展。
2、親近大自然,孩子更聰明
達爾文曾提出過一個假說:同樣的動物,野生的比家養的要聰明。因為野生環境太複雜,不停地刺激動物作出應對,使之更有主動性。家養動物則在別人安排的環境中生活,沒有這些挑戰,難以激發其智力的發展,漸漸被動。
20世紀的心理學家、腦神經學家在實驗中證實,實驗室裡的小鼠,即使在強化刺激的環境中生活,其籠子裡充滿了各種智能玩具,但還是不如野鼠聰明。
學校教育也是一樣,書本上的知識,是把別人發現的自然規律進行傳授。雖然對知識進行了抽象,但不管設計如何精巧,也趕不上野生環境所提供的刺激更能激發人的創造性思維訓練。
如果把人本身也當作自然的一個有機部分的話,那麼所有科學技術,說到底就是如何利用、駕馭自然。如果有機會讓孩子在自然中學習,複雜的環境更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
3、親近大自然,有利於孩子的健康
親近大自然對孩子的身體是相當有好處的。脾胃屬土,與大地有著共同的屬性,與土地親密接觸,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得到疏解,幫助脾胃的運化,當脾胃增強了,孩子就會肌肉緊實、氣血充盈、身體棒。
那些不愛吃飯的孩子,去跑過以後很容易胃口大開,而那些身體不好經常生病的孩子,多與大地接觸,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到腳踏實地的踏實感,脾胃運化能力變強後,身體也會越來越好。
我認識一個朋友的孩子,小傢伙反覆生病,是典型的過敏體質,讓他們夫妻倆頭疼不已,有一年帶孩子回老家時,他們發現一個假期下來小朋友居然一點問題沒有。後來他們乾脆辭掉了城市的工作,帶孩子回老家辦了個農場,天天帶孩子在田野山間跑,孩子身體越來越好。
對我們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體質都不會糟糕成這樣,只要定期帶孩子出去,孩子的身體就能得到很好的調節。
帶孩子外出活動還能疏肝解鬱。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如果天天憋在家裡,輾轉於學校和補習班,父母老師還隨時監視著孩子的動靜,孩子沒有地方發洩,肝氣得不到疏解,就會導致很多問題。
尤其春天,肝氣隨著陽氣一起生發,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肝火旺,有的孩子會出現眼屎多、眼睛癢、乾澀紅腫等狀況,有的則會脾氣大,動不動大吵大鬧等,還有的會出現抽動症、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而帶小朋友去大自然中跑一跑,會讓孩子多身心徹底放鬆,緊繃的情緒也會有效放鬆,那些鬱積的肝火就能被發洩出來。
春天帶孩子去田野間跑一跑,還能幫助孩子長高。大家知道,春天生機旺盛,萬物生長,對孩子也是一樣,春天是孩子長高的黃金季節,尤其3-5月,更是寶寶的加速生長期,平均能長高1.37釐米,明顯高於其他季節。
帶他出去跑,做一些往上的蹦跳動作,在進行一些充分的拉伸,這也能幫助孩子身體向上竄一竄。
4、大自然對孩子身心是很好的休憩和滋養。
生命源於自然,一切自然蘊含的信息對生命都是滋養。
7歲以前孩子的身體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所以他們總是坐不住,活動身體的時間很長,他們的身體需要去經驗疲累。這種疲累經驗可以強化孩子的生命覺,逐漸養成孩子堅忍等待的能力與生命的韌性。當孩子生命發展的時候讓孩子得到足夠的活動,這樣當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時就會有更大的熱情。心理學研究發現,很多厭學的孩子是小時候玩得不夠。
而大自然能量本身就是一種療愈,現在心理學常用的沙盤,就是讓人類在與沙這種大自然的能量的親密接觸中釋放內心的負面情緒。小朋友喜歡玩泥、沙、水……等自然物質,原因也是一樣,在玩泥、玩沙、玩水的過程中能夠與自然的能量親密接觸,找到內心的安寧。
當人在大自然的包圍中,也能夠感覺到自然的遼闊,人類的渺小,讓內心達到真正的寧靜。記得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我與一幫朋友去到一座山頂,看著茫茫的群山,茂密的森林,呼吸著純淨的空氣,整個人感到特別的寧靜。我們在山頂盡情的嘶吼,感覺湧在內心的所有負面情緒都被發洩出來,大自然的遼闊能夠包容一切。
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現在很多教育方法都要讓孩子遠離自然。客觀來說,這樣的努力的確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佔據更多的先機和好處,但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背離了自然的安排,身心失去自然氣息的滋養,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變成一個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康的人。
5、親近大自然,有助於注意力更集中的學習
很多家長不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的最大理由是會影響學習,覺得孩子的時間這麼寶貴,怎麼可以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玩耍中呢?
學習確實很重要,但學習和玩耍並不衝突,大腦如果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會越來越疲憊,學習效率反而變得低下,經過充分休息調整放鬆後,大腦的才智更容易被激發出來,學習效率更高。
一個朋友的孩子去年中考,去年那個寒假,一個學霸媽媽拉著她給孩子安排了一堆網課,從早上8點開始到晚上十點結束。朋友堅持了3天,覺得這個學習強度自己都受不了,何況孩子?她就堅定地退出了。每天就給孩子上兩節課,其餘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
最後高考時,朋友的孩子成績出乎意料的好,考上了市重點,而學霸發揮不佳,反而沒有朋友的孩子成績好。
現在很多孩子突然出現各種厭學症狀,也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完全被學習佔據了,沒有時間休息調整。
親近大自然,其實是很好的放鬆,調整過後,整個人反而更有能量。
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雖然因為疫情會有不少限制,但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我幾乎只要有時間就帶仔仔出去,去田野間跑一跑,爬爬山,完全放下工作和學習,充分休息後,我跟他都感覺精力更充沛了,而仔仔反而比平時更期待開學。
親近大自然還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學習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而大自然的變化,暴雨、雷電、彩虹、颱風等自然現象,飛鳥蟲獸、花草樹木在不同季節的變化等都有助於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利用好這些事物,能夠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學習力、抽象思維和形象表達能力等,這樣的學習探索過程中激發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主觀能動性將伴隨孩子一生。
只要正確的引導,親近大自然不僅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大美的春光已經來到了,說了親近大自然的這麼多好處,大家一定要有意識地帶孩子出去走一走哦!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 今日留言互動-
你會經常帶孩子出門去親近大自然嗎?
(月華與大家一起探討)
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可以讀到月華在之前所寫的所有文章目錄,同時提供搜索功能!
——END——
公眾號ID:liushifenmama長按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