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不懂夜的黑,在沒有電燈的歲月裡老瀘州人怎麼解決照明?

2020-12-20 江陽沽酒客

瀘州人不應該忘記一個人,他叫稅西恆,1921年,稅西恆即被楊森聘為道尹公署建設科長。他高瞻遠矚,選定羅漢場龍溪河上的洞窩處,建廠水力發電。

1924年2月,電廠建成,當即供電營業,試送電當夜,小市的電燈全亮了,但約15分鐘過去,城內也未亮。群眾議論紛紛。他立即步行20華裡去廠査原因,排故障。第二晚準時送電,城內與小市大放光明,郊區農民扶老攜幼前來觀燈,萬民空巷,盛極一時。

不過即便如此,在當年還是很多家庭用不起或者用不上這些今天非常普遍的照明設備。那麼在電燈沒有普及以前,瀘州城鄉照明均使用菜籽油、桐油、煤油燈類,各具不同構造。用油、效果、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今天沽酒客就和大家聊聊這些照明設備。

燈盞:由燈筒(由20公分長直徑約10公分大的楠竹一節)、燈把(用指頭大一篾片、拱形、釘在燈筒上便於手提)、燈碗(鋼鐵製造、放在燈筒頂端盛油)、燈盞(鋼鐵製成小鶴、蝴蝶等形狀、增加美觀,足下系小圓盤,放入燈碗壓燈草,免燈草浮在油麵及撥燈草用)組成。燈盞多點桐油,亮度大、油煙小、費油少。燈盞宜屋內、隨人提用靈活。每戶三五盞十分廣泛普及。

檯燈:鋼鐵錫等製造。底一約直徑10餘公分圓盤,便於安穩,盤內一柱約20公分高,柱頂託燈碗盛油點燈,可固定位置,可端動靈活。用豬油(結婚時用),之後桐、菜油隨意,此燈多作嫁妝裝飾,戶不普及。

巴壁燈:銅鐵製造,均10公分高8公分寬,多半邊月形,平面巴壁,燈盒內盛油,盒內伸出燈管,管內插燈芯點燈,釘在固定的牆壁或過道柱頭上,供過往行走照明用。

洋燈:指點煤油的玻璃燈。煤油,開初系外國進口,故稱洋油。洋燈有多種類;手執洋燈,燈腳系玻璃圓盤,直徑10公分大,盤中豎一玻璃柱約10餘公分高,柱頂一玻璃壺盛煤油,壺口系金屬蓋,蓋上燈管點燈,並籠一玻璃橢圓形燈罩以防風吹熄,罩頂端系空洞以冒油煙。

此種燈亮度大,美觀,多屬有錢人家或機關辦公照明用。掛式洋燈,玻璃壺盛油、壺口金屬燈管點燈,加玻璃燈罩,上蓋白色大圓蓋以反光增加亮度,多掛堂屋、客廳中,美觀大方,燈下可供數桌人用餐或玩牌集會等用。

簡易煤油燈:用一小鐵筒或玻璃小瓶,盛入煤油,插上燈管燈芯即可使用,可端著流動使用,輕巧方便。

三角燈:用鐵筒加蓋,筒盛煤油菜油,筒的三方安上燈管,三方三朵火,宜掛堂屋、客廳、棚內使用

神燈:在堂屋家神臺上,或灶王神前,擺上瓷盤或專用燈碗,盛菜油(敬神只能用菜油)點燈,一般節氣,初一、十五,有人生日等多點神燈,敬神、照明一舉兩得。

簷燈:又叫門燈,懸掛在宅第大門、堂屋門、客廳門前,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多角型等,糊上彩色紙,紙上有畫或書字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春滿乾坤」,店鋪門前簷燈,多書廣告語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等等 ,此種簷燈在門前照明,並有廣告功能。

三官燈:指天、地、水三官,懸於堂屋門外簷下,一排三盞,門前照明敬神兩用,一般用於初一、十五或紅白等事,平時少用。

煤氣燈:金屬製成氣箱氣管等,通過打氣噴出煤氣,燈光顯銀白色,與日光燈相似,多用於夜臺演戲、演節目及大戶人家紅白等事用,有專門出租煤氣燈者。

手提燈:用竹編紙糊,圓型或木製方型,籠內插燭,避風吹熄,用於短途夜路或屋內轉身照明。

馬燈:金屬制圓型燈壺,用煤油,橢圓型玻璃燈罩很嚴密,大風吹不熄,用於夜行或夜間工作,提動方便。

亮壺:陶器油壺,點菜油,鐵箍,鐵把長,把尾有釘有鉤,可提可掛可釘固定,火大,一般廚官師夜工作用。

怎麼看了以後,是不是以前的人為了追求夜晚的光明還是費盡心思了,終於今天不再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了。

相關焦點

  • 那英《白天不懂夜的黑》歌詞動人心扉,好聽至極!
    之後,又相繼推出了《白天不懂夜的黑》、《徵服》等專輯。 》、《徵服》、《白天不懂夜的黑》等歌曲。 歌曲《白天不懂夜的黑》由那英擔任音樂製作人,黃桂蘭作詞、林隆璇作曲,黃桂蘭透露「在錄音棚裡,那英的歌聲讓他熱淚盈眶了好幾回。
  • 從煤氣燈到電燈:那些關於夜上海的故事
    有識之士對之讚美有加,稱之為「奇異的自來月」;而一些守舊的市民則認為電光會焚屋傷人,謠傳使用電燈「將遭雷殛」。1882年,上海道臺邵友濂通知租界裡的中國商戶不準用電燈,「以免不測」。
  • 電燈真的是愛迪生發明的嗎?你也許錯了。
    每個夜晚來臨的時候,萬家燈光,孩子們在明亮的燈光下看書學習;工廠裡有了燈光可以如白天一樣生產;道路上的行人安全也有了保障。有句歌詞說白天不懂夜的黑,愛大爺就是那個趕走夜的黑的人。我們國人就是在今天對專利也沒有多少意識,那個年代西方專利制度在戈大爺這裡也許和我們今天差不多吧,此外戈大爺一定更沒有市場意識,電燈潛在的市場和利益,話說回來,碳絲燈實在刺眼,還不知道有沒有市場,不過我猜想戈大爺或許一直欣賞著碳絲那紅紅的強烈的光而興奮著呢。經驗的不斷積累,後人有了前人的肩膀,才有了一個個偉大的發明和創造。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2020-12-1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燈雙聯開關怎麼接
    為了生活方便,日常家居照明電燈往往需要安裝雙聯開關(也叫雙控開關或雙向開關),以便雙向控制電燈的熄滅。雙控開關線路跟單控開關線路是不一樣的,很多人會接單控線路,卻弄不懂雙控線路怎麼接。雙控開關線路的使用十分廣泛,本文例設一定條件進行講解,不可能面面俱到,大家根據自己的電燈安裝情況類比參考即可。假定電燈需要安裝在1樓和2樓之間的樓梯,1樓進門處安裝一個開關,2樓的樓梯口安裝一個開關,電源線接口在1樓進門處。雙控線路用的不是普通的單控開關,需要使用雙控開關。
  • 誰說白天不懂夜的黑?家有「日夜顛倒」的寶寶,寶媽最有體會
    文|福林媽咪早上醒來,日曆提醒:今日秋分,晝漸短,夜漸長。看著自己懷中睡醒的二寶,想起來當初是如何哄睡反覺的大寶的。現在二寶在我的調整下,晚上除了要吃一次奶,基本不會吵我。可是當初剛有大寶的時候我還是個育兒小白,大寶小時候,典型的「白天睡不醒,晚上哄不睡」,我不止見過凌晨五點半的太陽,凌晨1點、2點、3點、4點的月光都很美……說什麼「白天不懂夜的黑」,在我這裡行不通,恐怕在大多數新手媽媽那裡都行不通。
  • 學渣:白天不懂夜的黑
    如果自己是個學渣,同桌又是個學霸,想必內心最多的聲音就是:「他怎麼考得那麼好,真聰明,要不要差距那麼明顯啊!」此刻的自己從來不會想別人的成功有多麼的不容易。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很多時候,我們成績差真的不能將原因歸根於智商問題,而是要看自己的付出有多少。
  • 冷知識:愛迪生不是電燈的發明者
    1802年,英國化學家亨弗萊·戴維發現電弧現象,實現了電能向光能的轉換,並提出電弧理論,可以視為電燈的雛形。1840年,英國科學家威廉·羅伯特·格羅夫爵士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使用的電燈,該型電燈使用鉑作為燈絲,曾被用於禮堂照明。
  • 瀘州人的水井溝,即將變了……
    老瀘州人最熟悉的街道 水井溝步行街-將要迎來改造 作為瀘州城最古老最中心和最繁華的地段,同時也是老瀘州人心中對老街道的心理慰藉。出門逛街必選水井溝,集聚重慶百貨瀘州商場、匯通百貨公司等大型商業綜合體。
  • 愛迪生138年的電燈生意要賣了,它最大的貢獻不是照明|好奇心商業史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他做了更重要的事愛迪生早期團隊在門洛帕克實驗室的合影不計其數的教材、書籍和史料記載到,白熾燈的發明者是愛迪生。這個結論其實並不準確,愛迪生所做的最大貢獻是改良白熾燈並讓它商品化,但從沒有「發明」電燈。在白熾燈問世之前,絕大多數人用煤油燈照明。電能在照明的唯一應用是電弧照明。
  • 假如沒有黑夜,一天24小時都是白天
    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那英這首曾經傳遍大街小巷的歌曲中,主人公是戀愛中的兩位男女,他們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兩個世界」,於是,悲傷襲上心頭
  • 電燈關掉後依然閃爍怎麼辦?老電工教你1招,徹底解決故障!
    我們大家都知道,家裡的照明電器最多的就是電燈了,如今電燈分為了很多種,從以前傳統的白熾燈,到現在流行的LED燈,不得不說的是科技的進步在家裝行業裡也得到了完美的詮釋。不過有業主們會發現,明明把燈關了,可為什麼還是會有餘光呢?
  • 嶽謙厚 張國華||新記電燈公司與近代太原電力照明事業
    在官辦工業的帶動和社會革新的輿論引導下,省會太原具備了創辦電燈公司、發展電力事業的條件。1908年,劉篤敬在太原市南肖牆10號創立太原電燈公司,安裝了一臺英制60千瓦蒸汽引擎帶動的直流發電機,供給附近商店、官邸及街道照明。
  • 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遊經濟」照亮鄉村之美!
    木蘭草原、紫薇都市田園等景區推出「草原之夜」「星空泡泡秀」等夜遊項目。2019·第二屆武漢鄉村旅遊節期間,各景區為市民提供了50萬張免費門票,可前往23家鄉村旅遊景區遊玩,也助推武漢鄉村夜遊市場的火爆。
  • 你來了,燈就亮了,自動感應小夜燈,再黑也行動自如
    但是如果床頭附近沒有電燈的開關,就要摸黑走到門口去。人眼在黑暗中的適應性比較差,不像在白天時候能夠行動自如。通常人都會懼怕黑暗,就算只有一小段黑暗的距離,也會用衝刺的方式去到達目的地。所以當家裡停電時候是最可怕,最無助的。因為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裡,只有孤身一人,會開始胡思亂想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讓自己更害怕。
  • 一面奇才,一面怪才,腦迴路奇特的星座,「白天不懂夜的黑」
    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同時,也是不斷地給別人帶來驚喜,或許對於這種外來的生物體,真的就是一句話:白天不懂夜的黑。總而言之,這三個星座都是別人輕易看不透的,他們都是一面天才一面怪才,腦迴路始終是奇特無比,思想和行動更是難以被人追趕,而他們自己也會更加優秀,努力活得更好。
  • 杜甫的千年一嘆:野鴉不懂孤雁的傷悲,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蜀相》名垂千古,流傳廣泛。這是杜甫剛到成都,定居浣花溪畔時寫的詩。甫於成都浣花裡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狎蕩,無拘檢。——《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杜甫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鄭國公嚴武鎮成都,而嚴武與杜甫是世舊,可以說是杜甫在成都的靠山。然而,好景不長,永泰元年夏天,嚴武死了,不久之後,成都又大亂,杜甫只好去投奔高適(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那位)。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但第一個使用電燈的家庭卻另有其人
    原來,這項大生意指的是投資愛迪生的電燈產業。什麼,愛迪生?對,你沒聽錯,就是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當時,美國家庭一般使用煤氣燈或者蠟燭作為照明工具,而街道和廣場則使用弧光燈來照明。愛迪生為了能通過電流打造出適合家用照明的電燈,經過了上千次實驗,終於讓他找到了。愛迪生成功發明了電燈。但是如何把電燈推廣到各家各戶,這是個大問題,光憑愛迪生一個人恐怕沒法解決。
  • 韶山人第一次享受電燈照明,是在哪年?發電機從哪進口的?
    儘管,小時候經常停電,且電壓很低,我家電線白天都閃著上下波浪——別人家的只是屏幕向中縮小而已——完全看不了,但我沒想到,韶山人用上照明電,竟然那麼晚。書中提到:1957年,韶山沖招待所用捷克生產的2.5千瓦110伏柴油交流發電機組發電,專供招待所照明,此為境內照明用電的開始。(電燈 老照片)需注意的,這是照明用電。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嗎?
    回到拜登爭議講話本身,電燈真的是一名不知名的黑人發明的,而不是普通人所熟知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當然不對,拜登是在刻意安撫當地黑人情緒。電燈並不是這位不知名的黑人發明的,但也不是愛迪生一個人發明的。電燈照明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廣義的電燈包括了電燈泡、電力傳輸和發電系統,狹義的電燈即我們常說的電燈泡。那麼白熾燈泡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