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頭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之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枕頭作為我們睡眠的一種輔助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現代的的研究發現,人在正常狀態下保持著自然姿勢,人體的脊柱從正面觀察是一條直線,但是如果從側面觀察就會發現有4個生理彎曲的曲線,頸部就有輕度的弧形凸出。
為了保護我們頸部的正常生理彎曲,因此,睡覺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來適合自身的頸部彎曲的弧度,這就需要人們睡覺時必須有合適的枕頭了,這樣頸部的器官和組織等才能得到充分的放鬆。
那麼,為什麼我們所了解到的古代的枕頭又高又硬的,古人睡覺舒服嗎?這個完全不符合我們所說的人體工程學,為什麼呢?估計好奇的人有很多,也會猜測:古人是不是很多人頸椎都有問題。
也不用瞎猜了,筆者跟著大家一起古人的這些小常識!
一、枕頭的由來
枕頭,可是有著非常久遠的發展歷史,最早就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期。當然那時的人們還是無意識的使用一些木頭、石頭、獸皮等墊在頭下方,為什麼這麼做?還不是覺得這樣睡覺睡的最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舒適追求。因為這些枕頭的質地原因,大多數早已腐敗不堪。
從考古資料來看,最早的枕頭應該就是未經加工的石塊。在1982年發掘了位於湖北省江陵(現荊州)馬山鄉的戰國時期楚國墓葬,出土了目前我國最早的實物木枕,這也可以看出來在戰國時期,人們對枕頭已經相當的講究了。
二、枕頭的發展
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枕頭得到大力的發展。
枕頭的種類開始繁多起來,材質上來說分有:石枕、竹枕、木枕、銅枕、陶瓷枕、玉枕、琥珀枕等等。形狀上也出現:方形枕、圓形枕、梯形枕、馬蹄枕等。
有的更是用枕頭來警惕自己:用一個圓木做枕頭,睡覺的時候只要稍微一動,頭就將枕頭上滑下來,這樣便立刻驚醒,稱之為「警枕」;有的為了在睡眠時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會把一些藥材添加在枕頭裡,這就有了帶治療效果的枕頭,稱之為「藥枕」。反正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把一個枕頭髮揮出各種各樣的需求。
當然,在古代枕頭也是權力的財富的象徵!
皇家用的枕頭就以金絲做面,上等好玉鑲框,盡顯皇室的雍容華貴,這種枕頭稱「玉枕」。官員們使用的枕頭就不能這麼來了,一般用「木枕」或者「陶瓷枕」。富貴人家就用蘇綢為面料,內面放置精選棉花的方枕也稱「帛枕」。老百姓家裡的枕頭就比較簡單,「石枕」或者「藤枕」等。當然,歷史留存最多的就是瓷枕。
三、枕頭的寓意
隨著枕頭的發展,古人對枕頭也增添了生活的理念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枕頭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古人會對一些瓷枕上面留下警句格言,比如「眾中少語,無事早歸」,「為爭三寸氣,白了少年頭」等富有哲理的句子,你想想睡覺前看看這些句子,睡醒之後又能觀賞一下名言警句,自然而然就有了人生感悟。
四、古人用高枕的原因
古人用又高又硬的枕頭,難道就是寓意「高枕無憂」?其實不然,原因是什麼呢?
古代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能有損害的,所以這頭髮就不能修剪。你想這一頭的長髮,想弄個髮型都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在這種的情況下,一個堅硬的枕頭就起了一個固定的作用,這樣第二天起來髮型就不會凌亂了。
其次,古代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你想想夏天來了,又沒有空調、電風扇之類的,枕一個軟枕頭還外加一頭濃密的頭髮,這還不得給人熱的睡不著。這個時候石枕、木枕、瓷枕、玉枕之類的把頭墊起來,涼爽又通風,多舒服,真才能「高枕無憂」。
另外,古人都是深受「禮」的影響,所有對待自己都是非常嚴格的,就像現在留下來所說的「站有站樣,坐有坐相」,古代還要「睡有睡姿」,「枕頭硬,骨頭才硬,做人才能有骨氣」。
《紀夢》一夜西風玉涼枕,夢回明月在橫塘。分明記得相逢地,笑隔荷花喚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