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麟(曾任北大校長),在出國留學前,接受了父母包辦的婚姻,娶了農村姑娘孫玉書。
學成歸國後的蔣夢麟,仕途發展越來越好,見識也越來越廣,包辦婚姻的弊端就逐漸突顯:夫妻二人不是因為感情而在一起,沒有共同語言,生活了無情趣。
接受新思想的蔣夢麟想改變這一切。
1928年,蔣夢麟的好友高仁山去世,留下妻子陶曾谷和兩個孩子。
一個女人照顧兩個孩子非常辛苦,所以蔣夢麟對她很照顧。在蔣夢麟擔任國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長時,還聘請陶曾谷為秘書。
生活與工作中的頻繁接觸,讓友誼慢慢轉化成了愛情。蔣夢麟覺得陶曾谷比原配更懂自己。
1930年底,蔣夢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陶曾谷也從南京來到北平工作。而此時蔣夢麟的原配孫玉書,在蔣夢麟老家照顧他的長輩和子女。
無趣的原配在老家,心儀的女子在身邊,蔣夢麟與陶曾谷關係迅速升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和好多包辦婚姻的結局類似,蔣夢麟要與原配孫玉書離婚。
孫玉書為人敦厚老實,為家裡付出頗多,蔣夢麟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多虧孫玉書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讓蔣可以一心忙於事業。
蔣夢麟也覺得過意不去,便採用了離婚不離家的方法,作為折中方案。
孫玉書還是家裡人,幫忙照顧長輩。二人的四個孩子由蔣夢麟支付全部的教育費用。蔣夢麟把絕大多數的財產都留給了孫玉書。
蔣孫二人離婚的消息,一見《申報》,眾人紛紛指責咒罵蔣夢麟,蔣的年幼的孩子們,是看了報紙才知道父母已經離婚。
不過,無論輿論如何,蔣夢麟堅持要娶陶曾谷。迫於壓力,蔣夢麟便請北大學文學院院長胡適當自己的證婚人,希望借胡適的名望堵住眾人之口。
不過,在蔣夢麟與陶曾谷婚禮這天,還是出了問題。
胡適情況與蔣夢麟類似,也是包辦婚姻,而且當時還是無奈之下,與國外的女朋友分手後,回國娶了父母安排的妻子江冬秀。
結了婚之後,胡適也是小動作不斷,沒事兒偷偷談個戀愛,紅顏知己更是數量可觀。大多數情況,原配江冬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不代表江冬秀逆來順受,真實的江冬秀很是潑辣,只不過覺得丈夫名聲在外,懶得計較。
但是為蔣夢麟證婚這件事,江冬秀死活不同意。
江冬秀思想傳統,從骨子裡討厭蔣夢麟這種拋妻棄子的男人。孫玉書與自己的身份類似,都是包辦婚姻的悲劇。她擔心,同樣的事情以後也會發生在自己頭上。
胡適軟硬兼施,嚴肅賣萌,用盡了辦法,江冬秀就是不答應他去作證婚人。甚至反鎖大門,直接把胡適關在了屋子裡面。
胡適無奈之下,只得跳窗而走,終於及時趕上了婚禮,了卻校長的心願。胡適在婚禮上也頗為感慨,致辭稱這場婚禮,「可代表一個時代變遷的象徵」。
估計胡適回家要被摩擦。
蔣夢麟與陶曾谷婚後恩愛,二人經常到北海泛舟。每次蔣夢麟出差,陶曾谷都會到車站送行,依依不捨。
因為蔣夢麟有四個孩子,陶曾谷有兩個孩子,所以二人沒有繼續生育。他們對待這些孩子一視同仁。
這也是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包辦婚姻悲慘結局的必然。魯迅、徐志摩、張恨水、顧維鈞等大家,均是因為包辦婚姻,給原配帶來莫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