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鐧飛彈初露鋒芒!雷達無法跟蹤航程無限,美軍只能眼睜睜看著

2020-12-22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目前俄羅斯的年度國防開支在600億美元左右,這一數字僅僅相當於美國的十二分之一,北約的軍費開支總和更是達到了俄羅斯的22倍左右。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俄羅斯選擇走常規路線,與北約正面硬剛,那與加速死亡也沒什麼區別。因此從多年前開始,俄羅斯就致力於大力發展非對稱武器。

兩年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在國情諮文上透露了俄軍推進列裝的6款主力"殺手鐧"武器,其中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3M22"鋯石"遠程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波塞冬"核魚雷均榜上有名。其中還有一款相當低調但威力極其強悍的"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

"海燕"的存在感雖然最低,但其很有可能是俄軍推進列裝的新概念武器中綜合作戰效能最突出的。日前俄羅斯軍事專家謝爾蓋·克託諾夫在《軍工信使》上撰文透露了"海燕"的部分特性。該飛彈在點火之後,美軍如果想要探測其蹤跡,必須在升空三秒鐘時間之內用DSP-4這種級別的衛星進行追蹤,一旦失去了該窗口期,再想要找到"海燕"簡直難如登天。

由於"海燕"飛彈是核動力巡航飛彈,因此理論上其擁有無限的射程。該飛彈能夠在距離海平面50米左右的高度,以最大每小時1300公裡的速度進行巡航。克託諾夫還強調,目前世界範圍內列裝的所有飛彈,無論是近程遠程還是超音速亞音速,在遠離目標的中途飛行階段均能被雷達發現,但是"海燕"飛彈卻規避了上述缺點。

因為其擁有著無限的射程儲備,因此"海燕"不需要像俄羅斯傳統彈道飛彈那樣,越過北極上空去攻擊美國本土,它甚至可以繞道墨西哥打進美國。

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為完善而龐大的反導體系,他們在夏威夷部署了超過40套陸基固定攔截彈發射系統,除此之外還有"薩德""愛國者"和陸基海基"宙斯盾"在全球緊盯對手的飛彈發射動向。但是美軍的反導系統再龐大,也只做到了對美國本土以及部分歐亞地區的覆蓋。"海燕"則可以憑藉其特性,從美軍反導體系最為薄弱的南美洲對其進行攻擊。

如果"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的威力真如俄軍宣傳的那樣,那麼該飛彈將會是顛覆傳統飛彈作戰形態的終極殺手鐧,是普京當年公布的6款"殺手鐧"武器中綜合威懾力最大的。

該飛彈目前還在俄羅斯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進行測試,俄軍並未透露具體列裝時間。雖然俄軍如今在常規武器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而且雙方的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但是類似"海燕"這種不走尋常路的飛彈目的就是徹底遏制住對手的咽喉,保衛俄羅斯最基本的國防安全,讓對手不敢輕舉妄動。

相關焦點

  • 俄專家:海燕航程無限,可躲過美軍反導系統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年初的國情諮文中明確提到了,當時他們正在研發六款"殺手鐧"級別的武器,其中除了Kh-47M2"匕首"高超音速飛彈、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鋯石"遠程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核魚雷)這種聽起來指標就相當嚇人的武器之外,"海燕
  • 南海島礁雷達飛彈林立,美軍不再派B52轟炸機,不料換成B1B後更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1日報導,南部海域島礁上雷達和飛彈林立,美軍不再派遣B52轟炸機到附近行動了,沒想到換成B1B後變得更加糟糕了。其實,有一個被人忽視的細節,就是美軍現在很少派B52轟炸機來南部海域了,顯然是在附近島礁上空遭到了災難性的一幕。B52轟炸機是美國一型八發動機遠程戰略轟炸機。該機安裝了8臺普惠YJ57P3軸流渦輪噴氣發動機,單臺推力38.7千牛。
  • 美軍新型反輻射飛彈,針對S-400防空系統,雷達關機後能切換彈頭
    反輻射飛彈又稱為反雷達飛彈,它是一種利用敵方雷達的電磁輻射進行導引的武器,會跟著電磁輻射一路飛行,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飛彈。在電子對抗中,反輻射飛彈就是對防空系統硬殺傷最有效的武器。而為了對付俄羅斯的防空系統,美國就對反輻射飛彈展開了研究,最終經過不懈的努力,美國就研製出了一種專門對付S-400防空系統的反輻射飛彈AGM-88G AARGM-ER。這種飛彈的射程能達到230公裡,剛好超過了S-400防空系統的防禦範圍,美軍戰機可以使用這種新型反輻射飛彈在遠程發起攻擊,不用擔心被S-400防空系統給擊落。
  • 太平洋上漂著好大一臺雷達 目標:來自亞洲的飛彈襲擊
    美軍現役最強大的飛彈防禦雷達「海基X波段雷達」,繞過整個南美洲、跨過半個太平洋之後,3月31日從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啟程,前往此次萬裡航程的終點站———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島。整個雷達平臺長約120米,寬約70米,面積超過一個足球場。平臺本身擁有動力系統,可以根據需要部署到全球各個海域。  建造這臺海基X波段雷達共耗資8.15億美元。身軀如此龐大,成本如此驚人,它有多厲害呢?據美國軍方說,這臺雷達能發現數千公裡外一個棒球大小的物體,而且還能區分出飛彈彈頭的真假。
  • 雷達無法鎖定飛行器,美軍通過衛星發現其蹤跡,在其面前毫無優勢
    在當時的美軍更加注重於海軍的發展,其大力的研發航母的性能,而蘇聯則在此問題上面並不擅長,從而開始了研發針對於航母的各種武器,希望以這種互相抵消的方式來與美軍進行較量,而其中一款武器的研發即便是現如今提起來都相當的令人驚嘆。
  • 目標俄羅斯雷達,美軍大量裝備反輻射飛彈,俄軍佯裝不知設陷阱
    據美國媒體4月10日報導,美國海軍採購第9批AGM-88E反輻射飛彈。AGM-88飛彈是美軍目前最先進的反輻射飛彈,可用於攻擊敵方的地面、艦載防空武器系統。有美國軍事專家表示,顯然美軍的目標是俄羅斯等"戰略競爭大國"雷達網,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防禦網並不需要美軍大量裝備反輻射飛彈去打破。不過專家同時也表示,俄軍可能佯裝不知美軍的作戰策略,但其實已經設下了陷阱。
  • 美軍曝薩德雷達輻射太兇猛
    最新一期美國陸軍專業刊物《軍事評論》,刊登了美國陸軍中校斯塔福德的一篇文章,介紹了部署薩德飛彈系統前期準備的很多細節,其中包括薩德飛彈AN/TPY-2相控陣雷達的強悍雷達輻射殺傷力。文章透露,由於朝鮮飛彈發展速度加快,同時為了遏制中國飛彈對關島美軍基地的威脅,因此美國除了在關島附近部署搭載SM-3型反導飛彈的宙斯盾艦之外,還在2013年開始在關島部署薩德飛彈系統。從2013-2016年,美軍總共在關島以輪換的方式部署過5個薩德飛彈營,而最後一個將永久部署在關島地區。在2017-2018年,美軍還可能在關島永久部署2個薩德飛彈營。
  • 這款雷達打破五代機隱形「金身」,隱蔽性極強,不懼反輻射飛彈
    這款雷達的設計理念可以說是非常的前衛,它與傳統雷達所不同的是,它自身不會發射電磁信號,而是依靠捕捉空中目標對一些其他輻射源的發射信號來進行定位的,這樣的設計有什麼好處呢?這種設計可以極大的提高雷達系統自身的隱蔽性,在戰鬥時,避免被敵方的反輻射飛彈摧毀。第二,這種雷達對隱身目標以及小型目標有著很強的探測能力,可以探測到如F22、F35在內的第五代隱身戰機。
  • 美國這種新雷達探測跟蹤能力極強,但還是不擅長對付高超音速武器
    2020年,洛馬公司將完成整套雷達系統的交付。LRDR雷達是美國MDA分層防禦戰略中的關鍵傳感器,其具備極強的探測能力和精確跟蹤能力,有能力保護美國本土免受洲際彈道飛彈的攻擊。洛馬公司飛彈防禦和空間監視雷達項目主管錢德拉·馬歇爾說:「我們對我們的產品非常有信心,因為過去幾年,我們在SSRIS站點完成了雷達硬體和戰術軟體的廣泛測試。我們成功地降低了研製風險,並確保在2020年如期部署該雷達,使美軍具備這一關鍵預警能力。」
  • 硬裝660加侖油,航程還趕不上直-20,美軍直升機憑什麼獨步全球?
    因為美軍對HH-60G鋪路鷹很滿意,直接在原有的黑鷹平臺升級還可以節約時間,並且保留原有的各種優勢,於是美軍選擇了西科斯基公司。但是HH-60W的研發過程一點都不順利,因為美軍並不滿意西科斯基公司的設計,所以西科斯基公司按照美軍的要求改動了很多次。
  • 嶄露頭角的052D飛彈驅逐艦比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好在哪裡?
    這不,對於中國最新的052D型飛彈驅逐艦,日本仍然高度關注。在它眼裡,中國的052D性能不及自己的「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日本的「金剛級」是以美軍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為藍本仿造的,它比「伯克級」噸位更重,航程更遠。
  • 反輻射無人機:雷達的奪命殺手
    雷達是「盾」,反輻射無人機就是「矛」,通過在無人機上加裝被動尋的導引頭和戰鬥部分,一旦發現雷達輻射的電磁信號,就可以跟蹤輻射源直至發射飛彈摧毀敵方的雷達系統,從而有效掌握未來戰爭的制電磁權甚至是制信息權。可以說,反輻射無人機不僅是雷達的「奪命殺手」,更是未來信息化戰爭對抗的「尖刀」。
  • 反雷達無人機:軟硬殺傷結合毀傷敵方雷達
    ,主要用於攻擊敵方雷達,屬於「硬殺傷」。  根據公開的研究資料,反輻射無人機是繼反輻射飛彈後出現的對雷達等電磁輻射源實施物理硬摧毀的一種新型反輻射武器。反輻射無人機主要由被動雷達導引頭、戰鬥部、無人機平臺等組成,是反輻射武器技術和無人機技術融合發展的結果。反輻射無人機攻擊系統一般包括兩大子系統,一是地面控制和運輸發射系統;二是用於攻擊目標的反輻射無人機。
  • 轟6K可壓制關島美軍:巡航飛彈讓轟炸機煥發新春
    圖26:轟炸機超低空突防時期的代表 圖-26是前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的雙發變後掠翼超音速轟炸機,其主要特點就是擁有較為完善機載設備,包括地形跟蹤雷達和慣性導航系統等,可以進行長時間低空突防,具備較強的作戰的能力,對當時的歐洲、北美,以及中國北方都構成了巨大的戰略威懾力。與圖-95和圖-160並稱為俄羅斯戰略空軍的「三劍客」。
  • 美軍早在衝繩布好局,厲害武器射程達300公裡
    美軍將在衝繩部署神秘大殺器,旨在威懾中國。據有關消息稱,美軍近日在衝繩縣舉行了陸基飛彈發射試驗。美軍在衝繩部署了新型的高機動火箭炮,發射了威力巨大的戰術飛彈,該型戰術飛彈的射程可達300公裡以上,可對海上的大型軍艦進行攻擊。另外,日本也將88式反艦飛彈、12式反艦飛彈部署在了衝繩島。一夜之間,衝繩島上布滿了美日針對中國海軍的「毒牙」。美軍此舉意在何為?
  • 彈片切碎跳傘飛行員,世界首次地空飛彈實戰記錄
    它可以續航達8至9.5小時,最大航程達6800公裡。 美機入臺 1957年12月美國將RB-57A偵察機提供給臺灣國民黨空軍,用於對中國大陸偵察飛行。RB-57A是RB-57D的早期型號。
  • 美軍U2偵察機再臨東海,小心飛彈不長眼
    美軍的這種舉動,真的是「記吃不記打」,難道他們忘記了之前的四架U-2殘骸,現在還作為戰利品,被收藏在我國的軍事博物館中嗎?U-2A高空偵察機是美國U2偵察機的改進型號,作為美軍當中服役的一款老牌偵察機,U-2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
  • 百舌鳥反雷達飛彈當初是世界上首款反輻射飛彈
    AGM-45「百舌鳥」是美軍當年為了應對前蘇聯大量裝備的第一代防空飛彈SA-2(薩姆-2),主要針對SA-2防空飛彈的「扇歌」(Fan Song)制導雷達為目標源,搜索SA-2防空飛彈的雷達信號,而後展開攻擊。
  • U2偵察機和紅旗2飛彈不服老,卻沒機會再對決
    冷戰開始後,北約多種特殊的電子戰飛機和偵察機都曾被蘇聯防空部隊擊落,所以美軍急需一種可以讓對方戰鬥機無法攔截的特殊高空偵察機,1954年洛克希德公司最終擊敗了三個競標對手開發了U2。該機最大速度為830千米,最大升限27千米,直線航程可達7000千米。
  • 軍事|我們的雷達能不能「捉住」美軍的隱形飛機?
    王文珏美軍的隱形飛機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發展到最新的F22、F35、B2,我們的雷達能「達」否?我們的攻擊在戰時是否有殺手鐧伺候?隱形飛機之所以隱形,可以是形狀減少雷達反射,代表作是F117,也可以是材料,吸收、反射、諧振,雷達照射到飛機身上,接收器卻沒有接收到回波,或者很小雜亂的回波,這就是飛機的隱形。飛機隱形和雷達,就像矛和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飛機吃我的短波,我就用長波,長波定位有問題,我就增加雷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