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年初的國情諮文中明確提到了,當時他們正在研發六款"殺手鐧"級別的武器,其中除了Kh-47M2"匕首"高超音速飛彈、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鋯石"遠程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和"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核魚雷)這種聽起來指標就相當嚇人的武器之外,"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同樣是噱頭滿滿。這款飛彈的"賣點"是近乎無限的巡航能力,英國國防情報局局長吉姆·霍肯赫爾中將甚至在"五眼聯盟"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海燕"的射程可以覆蓋全球,在任何時候進行出其不意的核打擊。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生產車間)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導,日前俄羅斯專家謝爾蓋·科託諾夫表示,"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在列裝之後將會成為莫斯科手中的一張重要王牌,其足以讓俄羅斯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之下有更加充足的話語權。該飛彈一旦點火升空,任憑再現代化的雷達都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探測,其"可以像幽靈一樣瞬間出現並立即消失"。
(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試射)
他還認為,該飛彈只能在剛剛發射的時候從美國的專業飛彈預警衛星DSP-4上探測到,不過有效探測窗口不會超過三秒鐘,其可以在50到100米的高度(超低空)以每小時800到850公裡的速度巡航飛行,最大速度能達到每小時1100到1300公裡(一馬赫左右,1馬赫約為1225公裡/小時)。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生產車間)
"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還"規避了現役所有不同種類"飛彈的缺點,其完全可以躲過美軍的反導系統,甚至是從墨西哥繞道打進美國本土。對手想要檢測到該飛彈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放射性物質蹤跡,不過即使利用這種方法也需要等到飛彈飛行三四天之後才能行之有效。這位俄羅斯專家的意思很簡單,"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想要突防誰就突防誰,目前其暫時處於無解狀態。
(3級固體火箭地基攔截彈(GBI)採用發射井)
近些年來俄羅斯開發的一系列非對稱武器特點都相當鮮明,要麼速度極快,要麼射程遠,要麼戰鬥部重量驚人威力極大。但是這些飛彈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突破美軍反導體系的攔截。事實上美軍目前的反導體系相當難纏,它們有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宙斯盾防禦系統,薩德以及愛國者系列。美國有超過40套三級固體火箭地基攔截彈部署在阿拉斯加,4套部署在加州。阿里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理論上都具有反導能力。
(宙斯盾艦發射防空飛彈)
除此之外,美國還在本土、波蘭以及羅馬尼亞部署有陸基宙斯盾,在關島和韓國部署有"薩德"防禦系統。其已經基本形成了以美國本土為核心,覆蓋部分歐洲和亞洲地區的全球反導體系。而且美國本土還有專門針對遠、中、近程和洲際四種彈道飛彈的防禦體系,這是別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具備的。那麼俄羅斯的"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真的有能力突破美軍反導體系嗎?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生產車間)
如果"海燕"真的能像俄羅斯說的一樣,擁有無限航程的話,那麼答案就是肯定的。因為美軍的反導體系全部是"目標導向",比如說美國之所以要把絕大部分反導資源都砸在阿拉斯加這種荒無人煙的北極地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的洲際飛彈想要攻擊美國本土的話,必然要從阿拉斯加上空經過,此地是俄軍飛彈的"快捷通道"。而"海燕"一旦實現理論上的無限航程,就可以不走尋常路,不用在乎路程遠近,繞多少彎路都無所謂,專門挑美軍反導體系防禦最薄弱的地區打進美國本土,比如說俄專家提到的從墨西哥與美國的邊境防禦薄弱地帶打進美國境內。未來"海燕"研製成功並列裝服役之後,無疑會讓俄軍的非對稱作戰體系進一步得到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