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食二「白」、吃三「酸」,補好五臟,身體安康

2020-12-17 宇姐的健康生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的時節。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是個重要的節日。在現代,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可見其重要性。事實上,立冬不僅有其文化意義,也有其養生意義,畢竟是氣候變化的重要節點,想要保持身體健康少生病,自然要有所注意。

立冬,食二「白」

1、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長期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冬天。

到了秋冬季節,由於空氣特別乾燥,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極大。白菜中所含有的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

宜忌:多數人都可以食用白菜,尤其適宜肺熱咳嗽、便秘、腎病患者食用,同時女性也應多食。但是不適宜胃寒腹痛、大便溏瀉及寒痢者食用。食用白菜時,應避免與兔肉、甘草、白朮同食。

2、白蘿蔔

冬吃蘿蔔賽人參。白蘿蔔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熱作用。

此外,白蘿蔔中含有木質素和多種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等作用;其富含的礦物質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預防凍瘡等疾病。

白蘿蔔一般人都可食用。但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洩瀉者慎食或少食;白蘿蔔主瀉、胡蘿蔔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立冬,吃三「酸」

1、檸檬

檸檬的味道比其他水果更酸、更苦,是因為其中有機酸的含量,比其他水果高出十幾倍。

有機酸是維生素C的「保鏢」,立冬之後用檸檬泡水喝,能有效預防皮膚乾燥和上火。

2、酸棗

酸棗在中藥房是作為一味中藥來使用的。

酸棗性平、味甘酸,具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作用。因此,很多人冬天休息不好,容易疲勞不妨吃點酸棗或泡水喝,不僅可以緩解疲勞,對治療心煩、多夢、神經衰弱都有較好的作用。

3、酸梅

立冬之後,很多人會出現肝火旺盛的現象。

這時酸梅就特別適合立冬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養肝臟,提高抵抗力。酸梅用來煮湯、燉肉都不錯。

明日立冬,補好五臟,健康不生病

立冬有補冬的傳統,事實上,立冬時節,確實是一個補益五臟的好時候。

補心——吃紅色食物

紅色入心,多吃紅色食物,對於保護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紅豆,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谷」,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

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其粗纖維物質豐富,臨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能行氣補血,非常適合心血。

西紅柿,含有大量的番茄紅素,可保護血管,減少心臟病發作。

西紅柿,還可提高機體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體內垃圾,保護血管彈性,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補肝——飯後閉目靜坐

閉目養神是我國民間一種調養精神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閉目養神時要注意做到全身放鬆,順其自然,給肝臟解壓,無疑對肝臟有好處。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實,這是不對的。在飯後這段時間內,身體內的血液大都集中在消化道進行食物消化活動。

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做其他運動,就會使血液分流到全身各處,從而使流入肝臟的血流量減少。

如果肝臟供血量不足,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就無法正常進行,導致肝臟不同程度地受到傷害。

飯後閉目靜坐能為肝臟供給更多的血液,為肝細胞提供充足的氧和營養成分,對肝臟大有益處。對於已經患有肝病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護肝方法。

補脾——艾灸穴位

脾俞穴:調和脾胃

脾俞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柱旁開1.5寸處。

艾灸方法:俯臥,按照要求找準穴位,取燃著的艾條在手,懸於脾俞穴上方,感受脾俞的灼熱質感,注意施灸者不要將灸灰掉落在被灸者身上,以免燙傷,每次灸5-10分鐘為宜。

血海穴:補脾益血

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艾灸方法:取燃著的艾條在手,燃端對準血海,以感到溫熱為度,注意燃端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以免燙傷,每次灸3-5分鐘。

補肺——喝點溫水

肺喜潤惡燥,日常補肺養肺就要多注意補充水分,勤喝水。

到了秋冬季,肺病常來侵擾,可適當喝點溫水,補肺潤肺,再好不過。

補腎——多曬太陽

冬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危害身體健康。在入冬前,補充陽氣尤為重要。多曬曬太陽,有助於調補陽氣,補腎氣。

曬太陽,是補陽氣的一種簡單方法,尤其是曬曬後背,效果更佳。

後腰有兩大穴位,命門和腎樞,讓陽光曬一曬這兩個穴位,可以補充腎氣。如果在曬太陽的時候,配合雙手搓熱後,摩擦該部位,效果更佳。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日立冬,記得多吃四白、少食三樣,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入冬
    明天立冬,記得多吃四白、少食三樣,應季而食身體棒,平安入冬。明日就是立冬節氣了,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由秋燥天轉變成寒冷的冬天了,氣溫越來越冷了,大家要記得添衣保暖,與此同時,在飲食上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
  • 明日立冬,養生習俗全攻略,太珍貴了!值得收藏群發~
    立冬養生吃什麼? 立冬必吃餃子 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凍傷,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多吃兩種白 中醫認為,從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後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功效顯著。
  • 立冬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進補保平安,堅持8個「三」!
    在冬季應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在飲食上依然要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堅持「8個三」,讓你平安過冬!立冬之後多喝點黑茶對身體十分好。  2、紅茶:預防流感  立冬之後,流感多發,預防流感不妨喝點紅茶,冬天直接用紅茶漱口或者泡茶來喝可以有效預防流感。紅茶還能夠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去油膩。
  • 立冬進補 立冬吃什麼好
    立冬到了,預示著冬季即將開始。俗話說:「冬令進補,春來打虎」,立冬是一年中養生進補的好時候,那麼立冬養生吃什麼食物好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們介紹幾道養生菜,一起把握住立冬這個進補的黃金時期吧!
  • 立冬之後,食一肉,吃二菜,護三處,做四事,為安穩過冬打好基礎
    立冬,為冬日始,是冬季第一個節氣。此後,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趨向休止。入冬之後,萬物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今日立冬,食一肉,吃二菜,護三處,做四事,為安穩過冬打好基礎食一肉羊肉立冬進補首選羊肉。羊肉營養豐富,冬季食用能夠強身健體,溫胃禦寒,雙重效果。
  • 2017年11月7日今日立冬:立冬習俗盤點 立冬補冬吃什麼
    所以立冬吃餃子老人們也稱「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北方的小夥伴,今天來碗餃子?  立冬習俗以食為重,民間有「立冬補冬,補嘴空」之說,也就是立冬進補,自古傳承至今。一來立冬後天氣很快轉冷,立冬進補即以各種食物為主,增加體內能量,以此禦寒。二來勞作一年的人們,身體較為疲憊,立冬這天置辦一些美食,可犒賞家人一年來的辛苦,補補身子。
  • 五味入五臟,養五臟,遠離5個字,常做4件事,身體越來越健康!
    而人的五臟有心、肝、脾、肺、腎。自然界中的五味有酸、甘、苦、辛、鹹。中醫的五行學說講,五味與五臟有這一定的聯繫。《黃帝內經》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因此,常食五味,可調和五臟的健康。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方為健康!一、酸入肝酸性的食物具有收斂的功效,對肝臟有收斂的作用,尤其是肝火過旺,可以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平肝火,補肝陰虛的作用。
  • 2019年立冬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立冬吃什麼及立冬養生食譜大全
    2019年哪天立冬?2019年立冬節氣是幾月幾日?11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習慣上,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為了「迎冬」,「立冬日」這一天北方人要吃餃子,南方人則吃雞鴨魚肉,稱「補冬」,也稱「補嘴空」。那麼,2019年立冬節氣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立冬節氣到了,有哪些飲食習俗及立冬養生食譜大全?一起來了解下吧!
  • 立冬吃什麼補身體?立冬吃什麼傳統食品?
    立冬吃什麼補身體?立冬吃什麼傳統食品  從冬至起,寒冷的冬天真正開始了。南北各地在冬至時都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餃子是我們南陽代表作 是南陽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牛逼吧,起先張仲景發明餃子是為了治病,稱之為藥餃,後來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有了每年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所以餃子在我們南陽當地是非常盛行的,各種吃法都有,不單單冬至吃,過年也吃,由於小時候吃的太多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得包頓餃子
  • 立冬:品味四物之補
    嶽謙益  立冬一過,雖說氣象學上的入冬還早,但節氣四季的冬季就算來臨了。  立冬食俗中有一道菜叫四物燉雞,就是中藥四物湯與老母雞燉煮。入冬開始,從傳統的飲食養生角度言,就到了廣義上的冬令進補時刻,為什麼要冬令進補?又該如何補呢?與其引用典籍,不如打比方更易理解。
  • 立冬吃什麼補身體立冬吃哪些養生?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的到來意味著真的是冬天了,小夥伴們一定要多穿衣服哦,我們也不能夠因為怕冷就疏忽運動,這樣是不好的。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吃哪些食物能夠抵禦寒冷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立冬吃什麼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
  • 泉州將迎來新一輪降溫 2016年立冬吃什麼好補冬怎麼吃好
    建議一 選擇溫性食材 食藥同補最佳崔醫生介紹,補冬包括藥補、食補與食藥同補三種。藥補主要是通過食用人參、鹿茸、阿膠等藥材,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食補則是食用牛肉、羊肉等溫性肉類。而食藥同補便是結合藥補與食補,發揮更好的進補功效。他說,如果是身體健康的市民,可以選擇食補。
  •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時間:2018-11-07 1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11月7日將迎來2018年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立冬吃什麼 立冬常吃六種食物既暖身又防病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第十九個節氣,這一節氣的到來也說明天氣變得寒冷,季節也進入了冬季,此時我們不僅要加衣保暖,還要做好飲食調理,那麼立冬吃什麼好呢?別著急,揭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立冬進補吃什麼,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大家都能夠知道立冬要吃啥。立冬吃什麼立冬天氣變得寒冷,此時我們要多吃健脾開胃的食物,也要多吃能夠幫助保暖的食物。
  • 明日立冬,這四種食物要多吃,整個冬天少生病!
    美食傑微信群是你上班摸魚下班放鬆的最好去處文末有我明天就是立冬了,也將正式拉開冬天的序幕了。「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坼。」冬天寒冷的氣候會對我們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很多人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為自己身體進補,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的確,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那麼下面就來看看立冬時節我們應該怎麼吃呢?
  •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記住5個字
    而人的五臟有心、肝、脾、肺、腎。自然界中的五味有酸、甘、苦、辛、鹹。中醫的五行學說講,五味與五臟有著一定的聯繫。《黃帝內經》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因此,常食五味,可調和五臟的健康。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養五臟,方為健康!
  • 南方立冬吃什麼、吃什麼補身體?南北方傳統食物盤點
    立冬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是秋冬之際的劃分【2017年立冬時間】。立冬進補自古傳承至今,素來立冬習俗以食為重,才可抵禦嚴寒冬季侵襲。立冬習俗吃什麼?北方立冬習俗典型代表是餃子,而南方立冬大都以肉類為補,如羊肉、牛肉、海鮮等等。非常豐盛!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在過去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2017年立冬祝福語】。
  • 立冬吃什麼好?這三種食材要多吃,營養又美味,應季而食身體棒
    今天立冬, 立冬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也就意味的冬季的開始。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氣,中國人都尤為重視,那我們立冬一般都吃什麼呢?立冬至,不管多忙,別忘了吃這3寶,應季而食身體棒,平穩度過季節交替,別錯過喲。
  • 明日冬至,開始「數九」,食一肉,吃二菜,忌做三事,牢記四個字
    明日冬至,開始「數九」,食一肉,吃二菜,忌做三事,牢記四個字冬至日,開始「數九」俗話說,「冬至壬戌數九」明天冬至日,就是「數九」的第一天。冬至時節,食一肉,吃二菜,忌做三事,牢記四個字冬至時節,氣溫達到一年最低。此時人體最為脆弱,有「冬至前後,閻王收人」之說。冬至,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一定要養護身體。
  • 「早睡晚起身體好!」立冬之後,這樣做讓孩子養精蓄氣,長得高
    另外,經過了春、夏、秋三季身體的消耗,在立冬後也要適當進補。立冬之日,均會吃一些肉類,除了可以抵禦冬天的嚴寒,還可補充元氣。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為秋冬季節之交,故在「交」子之時選擇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謂「好吃不過餃子」。南方立冬之日吃薑母鴨、羊肉爐等,多用大棗、當歸、枸杞、黃芪、人參等進行燉煮,起到補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