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以及山西大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的整體部署,根據學校《關於做好新學期網絡教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學不斷線、計劃不打折、質量不降低」的教學目標引領下,全校師生凝心聚力、共克時艱,於2月24日正式展開2019-2020-2學期本科線上教學工作,順利實現「雲開學」。現就前兩周教學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一、教學基本情況
教務處按照學校整體部署,採取分批分類、逐步推進的指導原則制定專業課、公共課、畢業論文和實踐教學運行方案,開展了一系列前期保障工作,包括網絡教學平臺擴容、師生線上教學培訓、教學服務保障團隊建設等,有效、有序、等質、等量推進教學計劃落實。
(一)線上課程開設數量
本學期山西大學本科線上課程分三批開設:第一批已上線400門,其中專業課293門,公共必修課24門,校本通識課83門,共計702門次(專業課405門次,公共必修課214門次,校本通識課83門次),目前全部開課;第二批計劃上線專業課625門,其中直播課程473門,錄播課程48門,「慕課+研討」形式開設的104門,共計636門次,第三周正式開課;第三批正在準備中,預計三月中旬開課。第一批和第二批全部開出後,預計完成本學期教學計劃的75%左右。專業課涉及教師762人,公共課涉及教師233人;專業課涉及學生18649人,公共課涉及學生23752人。
開學第1-2周各教學單位開課門數(不含爾雅平臺視頻課程)
線上教學第一批、第二批開設的課程涉及專業課、公共必修課和校本通識課三類課程。其中專業課918門、公共必修課24門、校本通識課83門(含慕課60門)。
截至3月6日,27個教學單位直播課程授課總時數共計2720課時,具體情況如下圖:
(二)開課平臺概況
為保障廣大師生順利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學校充分考慮集中開學日與授課高峰期的網絡問題,提前通知廣大師生做好教學備選方案,選好備用平臺,形成了「一主多輔」的線上教學平臺選用模式。
山西大學本科網絡教學主要使用學堂在線(長江雨課堂)、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和超星爾雅三個教學平臺完成基本教學工作。釘釘、騰訊視頻會議、微信群、企業微信等作為教學輔助教學手段,配合以上三個平臺完成教學工作。
多數教師授課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再是單一平臺或單一模式,而是根據課程教學的內容、特點及自身對教學信息化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採用綜合手段授課,逐漸摸索出「教學平臺+直播平臺+微信群」等綜合授課的模式,平穩渡過線上教學磨合期。
目前各平臺開設課程情況
1、學堂在線(長江雨課堂)
山西大學專業課、部分公共必修課和校本通識課的網絡教學依託於長江雨課堂開展,目前由山西大學教師講授的課程均在長江雨課堂播放。該平臺目前開設專業課293門,公共必修課2門,校本通識課23門。
註:2月24-25日293門專業課在雨課堂平臺授課,2月26日切換到雨課堂專線——長江雨課堂。
2、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
現階段山西大學主要使用該平臺完成大部分公共必修課的教學工作。該平臺現開設公共必修課20門。
3、超星爾雅
山西大學自2012年開始引入超星爾雅平臺。本學期主要進行部分公共必修課和校本通識課的教學工作。該平臺共開設公共必修課2門,校本通識課60門。
二、線上課程教學方式
根據學科規律和課程特點,學校「因課施教」,採用多樣化的網絡課程教學方式,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不同需求。
(一)直播授課
教師定時在線講課(直播),學生在線實時觀看學習,可同步錄製,具備回放功能。專業必修課和部分校本通識課採用直播授課的教學方式,截至目前所有316門山西大學教師開設的線上課都為直播課程。
(二)錄播授課
教師提前錄製講課視頻或配語音解說的課件(PPT課件或手寫課件),並定時開展線上答疑等,學生按要求完成學習(包括上傳作業)。目前(第一批)沒有錄播課程,第二批將有48門課程採用錄播授課的教學方式。
(三)「慕課+研討」授課
教師利用中國大學MOOC、超星爾雅、長江雨課堂等慕課平臺上現有的優質課程資源(包括教師自己製作或者利用其他在線慕課)授課。教師提前將學習資料發至每位學生,提出詳細具體的學習要求;學生按教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選擇視頻會議、電子郵件、微信群等多種靈活方式,開展線上研討。本學期大部分公共必修課採用此種教學方式教學,目前共開設24門公共必修課。
三、長江雨課堂教學平臺運行情況
自開展新學期網絡教學工作以來,山西大學積極推進雨課堂教學平臺部署工作,教務處和各學院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高效率地完成了雨課堂前期數據對接工作。全校師生高度配合、同心協力、積極應對,保障「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目標順利實現。截至3月6日,雨課堂教學平臺已平穩運行12日。依據雨課堂數據看板,對3月7日0時之前的教學運行情況以近一周為例進行說明。。
(一)基本情況
1、用戶情況
近一周以來,在雨課堂教學平臺完成身份綁定的師生共18752名,覆蓋教師739人,學生18013人,教學班561個。線上活躍用戶18165人,其中活躍教師472人、活躍學生17693人、活躍班級553個,學生課堂到課率平均達到96%。
2、教學活動情況
近一周以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共計1887次。其中,課堂總數1412個,課件233個,試卷82套,公告160個。
3、課堂互動情況
近一周以來,在「雨課堂」上學生互動總數累計136573人次,習題互動60420人次,投稿2361人次,彈幕70936人次,點名2856人次。
(二)活躍用戶情況
部分學院活躍用戶情況(最多顯示14個)
雨課堂互動數主要體現在習題、彈幕、投稿等,各學院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打破以往的教學方式,利用平臺的功能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部分學院學生互動情況(最多顯示14個)
雨課堂學生互動總數曲線如下圖所示,2月26日達到峰值,共計41229人/次。
四、教學督導情況
(一)教學檢查總體情況
教務處按照學校工作要求,提前部署、周密安排,構建校院兩級在線聽課制度,開展線上教學質量督導檢查工作。
此次督導檢查的課程規模大、範圍廣、人數多,涵蓋第一批所有線上課程。包含公共必修課235門次,專業必修課405門次。學校層面共安排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校教學督導委員會成員、教務處全體工作人員共計65人參加;院系層面共安排各教學單位教學院長、教學指導組成員、教學秘書共計135人參加。參加檢查的督導人員以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聽課(包含視頻資源和直播課)和查看線上研討(包含集中重點難點講解、集中習題講解、主題研討、答疑等)的方式,監控教學及學習過程。
從檢查結果來看,開課兩周來,整體教學運行秩序良好,網絡運轉有序,師生到課率高,課堂活躍,實現了疫情防控與在線教學的雙贏,也展示了網際網路+教育的獨特魅力。
(二)主要存在問題
1、受限於網絡,線上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課堂互動性略顯不足,例如:播放PPT時無法看到滑鼠移動指向的動作,給學生跟蹤教師講解對象造成困難。
2、現有網絡教學資源不利於板書量大的授課方式,例如手寫板屏幕共享時存在卡頓、畫面疊加等問題。
3、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對網絡教學模式思考不夠,線上教學內容設計與線下教學區別不大,教學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入。
4、個別文科教師講課節奏慢,存在部分授課內容與課程關聯度低的情況。
5、極個別教師直播授課時穿著舉止不夠規範。
6、極個別學生在彈幕中發表不恰當言論。
7、伺服器和網絡穩定性存在問題。
(三)改進措施
1、針對網絡不穩定的問題,已於2月26日更新為長江雨課堂專線,極大地緩解了網絡擁堵的問題。
2、要求教師直播授課時規範言談舉止,以嚴謹的態度對待課堂。
3、倡導教師嚴肅管理課堂紀律,倡導學生遵守網絡言行規範,共同自覺維護良好網絡教學秩序。
4、鑑於網絡教學的特殊性,提倡教師授課要突出重點、難點,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內增加信息量。
5、鼓勵教師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改革,嘗試多元化教學手段,探索在線教學與混合教學新路徑,形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長效機制。
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校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學校開學前兩周的在線教學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學生對在線教學效果整體較為滿意,參與度高;教師注重教學互動和形成性評價,在網絡教學和直播技術應用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得到各級督導專家的一致認可。下階段,教務處將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改進,加強督導,提高質量,進一步加強課程網絡資源建設,提升教師在線教學能力。
(內容來源:山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