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新聞網記者 藍芳 吳軍輝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按照黨中央、教育部和天津市有關要求,南開大學於2月17日起實施線上教學,「雲端」迎來新學期。
截至目前,新學期開課已近三個月,線上教學有條不紊,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南開人在「雲端」相會,教學相長,共同抗疫。
「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教學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教育部和天津市有關要求的重要舉措,是危難時刻展現南開作為的重要體現,也是南開大學為最終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在2020年春季學期在線教學工作匯報會上寄語師生,發揚「愈難愈開」的拼搏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共同做好線上教學工作,全力提升「雲端」教學質量。
統一部署 快速推進 見證「南開速度」
抓早、抓實、抓細,鋪就「雲端」教學網,下好全校教學「一盤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學校黨委、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學校迅速成立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組、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組,負責延期返校期間的教學相關工作。
一切以「南開速度」推進,節假日的氣氛在緊鑼密鼓的工作中驟然消退——
1月24日,教務處、研究生院確定以線上教學方式開展延期返校期間的教學工作。1月25日,兩部門制訂《教務處、研究生院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教學工作的疫情防控預案》,做到了提前布局、統一部署、快速推進,確保教學工作順利展開。
2月3日,《南開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推遲開學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方案》出臺;2月4日,《南開大學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通知》發布。方案與通知明確,疫情防控期間,全校本科課程將採用SPOC、線上直播授課、慕課、實驗實踐教學項目、教師單獨指導畢業論文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研究生採用「學堂雲+雨課堂」等教學平臺,開展線上教學和在線學習。難以開展在線教學的實驗內容或專業實踐環節,將在返校後採用補課等方式完成教學任務。
2月7日至2月16日,面向全校教師的「在線教學能力培訓系列課程」(以下簡稱「系列課程」)率先「開課」。由校內線上教學經驗豐富的8名文理工科一線教師擔任主講,系列課程每天1場、持續10天,有針對性地輔導在線平臺操作、分享在線教學經驗、提供教學案例參考,為教師的在線教學保駕護航。
據統計,系列課程累計吸引全校教職工3276人次參加學習。期間,學校同時面向全體本科生開展在線學習培訓,共計8174名本科生參加培訓。
「這麼短的時間,推動全校線上課程順利展開,真是大工程。授課老師循循善誘,解決了很多特別具體的問題,讓我有了做好線上教學的信心。」文學院教師謝朝在培訓後表示。
此外,學校還建立了「課程聯繫人」制度,從課程聯繫人到各單位一線授課老師,層層組織集中培訓,實現培訓「全覆蓋」。同時,以課程聯繫人為中心建立培訓小組,針對有困難的老師開展一對一幫扶;充分發揮助教制度優勢,鼓勵任課教師與課程助教相互幫扶,共同高質量完成在線備課任務,確保全校順利開課。
師生互動 通力合作 開展「花式網課」
2月17日,新學期開課日如約而至。
本科教學方面,春季學期3083門次課程全部完成「上線」準備。開學首日,全校共有662門次本科生課程開展線上教學,雲端聽課的學生達31787人次。截至目前,全校線上開課共計1778門、3048個教學班,133563人次學生上課。
研究生教學方面,開課第一天「上線」科學學位研究生在線課程117門次,上課師生2013人次;「上線」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課程82門次,上課師生1237人次。截至目前,全校線上開課共計872門,13585人次學生與928人次教師參與「雲端」教學。
別開生面的「網課」一改尋常教學方式,統計數據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打好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攻堅戰,全校各部門、各教學單位教職工眾志成城,克服了諸多困難。
文學院學科專業較多,教師中既有外籍教師,又有外聘教師,最年長的教師已經72歲,加之藝術專業本科教學大多帶有實踐性教學性質,線下課堂教學轉到線上教學面臨巨大挑戰,但都一一克服了。
數學科學學院教師不僅講授本院的專業課程,還承擔著全校的高等數學教學工作。學院傳統授課方式是板書演算,可面對授課方式的變化,老師們在短時間內一改往日的教學方式方法,日夜兼程製作教學課件。
醫學院的臨床授課教師臨床任務重,部分教師身處戰「疫」一線。為了保證線上課程順利開展,學院在本科高年級學生中招募了24名助教,提前學習在線課程的建設過程,並幫助臨床授課教師熟悉在線平臺,上傳學習資料。
人工智慧學院特別針對工科教學公式推導等需求,為老師們購置了手寫板,並安排了詳細的使用培訓。
漢語言文化學院與外國語學院為保障留學生與外籍教師順利「開課」,通過多種方式對專職教師和外聘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和個別輔導,幫助老師們儘快掌握線上教學手段。
體育部製作了適合居家鍛鍊的課程,老師們在家拍攝課程視頻,不僅要搬挪家具擴大運動空間,後期還要自學配音等視頻後期製作技術。
......
「網課」讓同學們實現了小時候在家裡上課的願望。」「完全沒想到老師會變成『主播』,疫情期間這可能是能夠選擇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大家能夠足不出戶聽課並且與老師線上互動,對於同學們是件好事。」「學校和老師都想盡了辦法保障我們的正常學習進度,心裡十分感動!」
屏幕這頭,南開學子們往返於各類線上APP積極上課或按課程要求進行自學。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新人類」,他們充分發揮「我的『網課』我做主」的「主人翁精神」,刷彈幕、發投稿、寫郵件、微信留言、QQ群內交流,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反饋「網課」體驗,為授課教師獻計獻策。
隔屏不隔愛,師生齊努力,打好「線上教學」這場硬仗,「花式網課」就此拉開帷幕。
線上教學 質量評估 探討「教育教學」
「學校正式進行線上授課後,要及時搜集學生們的聽課反饋情況,做好過程監督,確保線上教學工作做細、做實。」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新生在新學期本科教育教學線上部署會上表示。
教育教學是南開大學的靚麗名片,嚴格把控教育教學質量更是重中之重。事實上,自《南開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推遲開學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方案》及《南開大學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通知》發布後不久,學校就出臺了《南開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期間保障在線教學質量的工作方案》和《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要求各部門、各教學單位與校外各資源平臺協調聯動,及時跟蹤學生在「網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同時做好教學預案,加強課程審核把關,確保線上教學秩序和質量。
給學生充值百元網課流量包、持續進行在線教學平臺後臺維護、學業指導中心「雲端」上線、編寫在線教學和在線學習相關資料、面向師生免費開通優質線上教學資源、組織近900名學生助教參與教學、持續進行防疫及在線教學宣傳、做好師生心裡疏導等等,後方保障有力,工作做實做細。
而在教學第一線,以線上教學為契機,以教學質量為準繩,優質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正在開展,一批「金課」資源正在湧現。
講好疫情防控故事,打造抗疫「思政」金課。疫情期間,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各教研室開展線上教學,探索出了一套將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英雄事跡、典型案例作為教學案例素材融入「概論」課線上教學的方法。與此同時,線上戰「疫」講愛國,百年南開首開校史課。由校黨委宣傳部、校史研究室組成的教學團隊開設的通識類公共選修課《百年南開校史文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希望通過百年南開的育才根脈、愛國靈魂、奮進精神的全方位展現,引導學生傳承發揚愛國報國光榮傳統、感悟踐行「公能日新」時代內涵。
旅遊與服務學院打造的《國際旅遊研究動態》《旅遊政策與規劃》《旅遊研究方法》和《文化與旅遊》等作為重點推薦課程首批「上線」學堂在線國際版,疫情期間面向世界各國大學生和學習者免費開放。此外,在學校部署和教務處的指導下,由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院長邱漢琴教授作為主編,歷時一個月整理出版長達十萬字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線授課指南——以南開大學為例》,以南開大學在線教育實踐為例,向全國奮戰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分享南開經驗,把在線教育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結構化、層次性的梳理,經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於全網公開發布。
2020年春季學期,面向本科生的16門服務學習通識選修課「上線」。公共計算機教學部主任趙宏開設的「服務學習:計算機教育與科技扶貧」課程在疫情期間,將服務項目調整為「在線課程建設」與「在線學習」,一對一幫扶50名教師完成在線課程建設,培訓指導8000餘名學生掌握在線學習。公共英語教學部主任李霞和崔曉紅老師共同開設的「服務學習:英語支教有效教學設計實施」指導學生如何開展「教育扶貧」,為學校定點幫扶的莊浪縣的120餘名中學生輔導功課、答疑解惑。同時,李霞作為學校有效教學團隊的負責人,疫情期間面向全校教師、聯線國內外高校同仁一同分享其基於「O-AMAS的線上教學設計與實施實例」的教學理念與心得,好評不斷、影響廣泛。
......
在最近兩次面向本科學生發放的在線教學質量問卷中,數據顯示,我校師生在線教學互動情況良好,學生對目前的互動效果基本滿意,具有實時性的互動方式更受師生青睞。根據詞雲分析,線上教學的便捷性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同學們對線上教學的接受度和認可度為「挺好」「還行」。
新冠肺炎疫情開啟了「在線教學」新模式,一次練兵、受益匪淺,南開師生通力合作、相互啟發,為今後的高質量教學積攢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