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大校長胡庶華的傳奇人生
文丨丁才安
胡庶華(1886—1968) ,湖南攸縣城關西街人。是清末秀才、民初博土、大學校長、冶金專家。他政治開明,熱愛祖國,積極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革命,支持抗日救亡,主張國共合作;他是早期的國民黨員,曾在舊政機構任職多年,但又是遭遇蔣介石通緝的「叛逆者」,是公開通電反對內戰,支持革命的愛國民主人士,但又是「文化大革命」 運動中的重點批鬥對象。總而言之,他親身經歷了從清末到民國,直至新中國建立後的社會巨變的風雲歲月,沐浴了改朝換代的戰鬥洗禮,辛亥革命後任過五所大學校長、兩家大型企業廠長,並在國民政府和新中國中央部門從政多年的一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忠貞愛國,坎坷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受人尊敬的長者。
學識淵博 學歷豐富的攸邑才子
出生書香門第的胡庶華,從6歲開始入私塾蒙館起,到36歲完成留學和出國考察回國時止,整整讀了30年書!這30年中,在私塾攻讀古籍10年,接受新學教育10年,出國留學深造十年,被譽為邑中一位學歷最長、博古通今、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有著較多專著,為人正直的高素質人才。
胡庶華17歲參加科舉考試,在考中秀才的同時,又考入了湖南私立明德學校,1911年在京師譯學館德文班肄業,1913年考取公費留學德國,先後入柏林礦科和工科大學,1920年獲冶金學博士學位。接著胡庶華又在德、英、法等國考察,1922年冬才回國,結束了他30年的讀書生涯。
教育專家 五所大學的校長
胡庶華1922年回國後,歷任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教授、事務主任,並在楚怡和明德學校兼課。1924年任武昌大學教授兼總務長、代理校長。 1929年6月,由教育部長蔣夢麟推薦,任同濟大學校長。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任重慶大學校長。1939年任西北聯合大學校長。1932年、1940年、1946年前後三次出任湖南大學校長。胡庶華出任重慶大學校長和湖南大學校長時,親自創作了這兩所大學膾炙人口的校歌。1947年,在湖南大學的學潮中,組織和保護學生進行聲勢浩大的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的大遊行活動,達到了震驚中外的社會效果。他在20多年的校長任內,恪盡職守,嚴謹治校,為國家培育了數以萬計的人才。
企業能人 名廠大礦的廠長局長
1926至1927年,胡庶華先後出任了上海鋼鐵廠和漢陽兵工廠廠長。1928年還兼任了國營烈山煤礦礦務局局長。當年應陳儀之約赴歐洲考察時,察覺到德國某鋼廠一種關鍵設備,將有可能爆炸,聽者不以為然。結果不隔幾天,果然出事,令外國人讚嘆不已。1927年胡庶華曾應唐生智之請,籌辦漢陽鐵廠。無論是當鋼鐵廠長還是兵工廠長或礦務局長,處處都充分展示了他學以致用,專家辦廠,振興民族工業的才能。並且出版了《鐵冶金學》《冶金工程》《鋼鐵工業》等專著。據史料記載,早年還寫了《株洲鋼鐵計劃》的文稿。胡庶華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做出了舉世矚目的重大貢獻!
從政務實 思想進步的司長、立委
由於胡庶華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學者型人才,同時具有出眾的組織能力,素以廉潔的操守、熱烈的心腸和幹練的才學而著稱。1925年由時任國民政府教育總長章士釗推薦,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1928年任農礦部技監兼農民司司長和農林司司長。1930年又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第二屆立法委員,第三、四屆參政會參政員,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教授委員,六屆中央監委。1943年抗日戰爭時,出任三青團中央團部副書記長。任內思想激進,巧妙地利用合法身份,有理有節周旋於國民政府的政壇殿堂,宣傳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正確主張。
1949年6月,胡庶華赴香港後,積極聯絡上層民主人士,參與黃紹肱、龍雲、賀耀祖等44人聯名通電反蔣,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建設新中國而共同努力。因此,被蔣介石視為大逆不道,開除了他的國民黨黨籍,並遭通緝追捕。
熱愛祖國 教子成才的楷模典範
胡庶華一生為人光明磊落,政治觀點鮮明,從辛亥革命起,一直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中國國民黨的早期黨員,1947年參加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湖南大學學生反內戰遊行。湖大學生在轟轟烈烈的學潮中,無一人被抓捕,也未發生血案,完全得益於胡校長的精心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胡庶華任北京鋼鐵學院教授兼圖書館館長。也是全國政協第二至四屆委員。他積極參政議政,在北京定居後,組織上多次安排他到外地參觀、視察,他對祖國的繁榮富強,感到無限喜悅,曾有大量詩詞抒發情感,熱情讚頌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偉大。
他教子有方,諄諄教導子女要為國出力。他有3個兒子,長子伯素,留學德國,曾任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地質系教授。次子仲紫,教授,民盟會員,曾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職,南京中央大學農學系畢業,為我國的水稻生產改制、改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三子淑元,留學法國,回國後任電機工程師。
文革蒙冤 蓋棺定論的公正評價
對於一個經歷了從清朝封建統治、民國黑暗歲月、新中國繁榮富強三個不同時代,處在複雜環境中的知識分子來說,是很難擺脫「文化大革命」劫難的。國民黨的殘渣餘孽、國民政府的舊官僚、理通國外的反動學術權威、偽裝積極的暗藏反革命分子等等大帽子,鋪天蓋地往這位年過八旬的老人頭上壓來,「四人幫」 對他進行著沒完沒了的無情打擊和殘酷批鬥,終於使胡庶華這位文雅書生,於1968年6月17日,一個悶沉沉的黑夜,走完了他82歲的坎坷人生,為他的傳奇一生,劃上了句號。
粉碎「四人幫」 後,中共北京鋼鐵學院委員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充分肯定了胡庶華教授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博大胸懷,高度讚揚了他為人正派,勤勞儉樸,嚴謹治教的崇高品質。
攸之驕子胡庶華,去世將近半個世紀了,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際,我們深切杯念這位著名的教育家,擁護三民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革命者!人已去矣,精神猶存。他為湖南大學所作的校歌,仍在響徹湖湘大地。其歌詞曰:「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開學府,濟濟滄滄,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華與實兮並茂,蘭與芷兮齊芳,楚材蔚起,奮志安邦。振我民族,揚我國光,振我民族 揚我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