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 精 彩 的 公 考 資 訊 類 公 眾 號 ///
人社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意見》,強調要推出一批返鄉入鄉創業示範縣,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建設一批返鄉入鄉創業示範載體,推動創業創新資源集聚;遴選一批優質返鄉入鄉創業示範項目,給予跟蹤幫扶對策,你怎麼看?
近年來,在政策感召下,不少傳統的外出務工大省,出現農民工返鄉潮、創業潮。據相關部門統計,僅2018年,全國各類返鄉下鄉人員超過700萬人,返鄉農民工佔比超過五成,其中超過一成的農民工選擇了創業。特別是,這次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大對返鄉入鄉創業政策支持力度,如推出一批返鄉入鄉創業示範縣,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等,將會激勵更多的人投身返鄉入鄉創業大潮。
一、解讀國家政策,就是要為返鄉入鄉創業,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保姆式」創業服務。一方面,對創業者關心的證照辦理、土地流轉、用地指標、稅費減免等問題,實行政策傾斜,為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排憂解難。另一方面,實施創業專項培訓計劃,依託各級各類培訓機構、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公司企業,結合新經濟新業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技能培訓。同時,加強創業指導,結合本地具有比較優勢或有發展潛力的行業,研究制定本地區返鄉入鄉創業指導目錄,減少返鄉入鄉創業的盲目性。
二、支持返鄉入鄉創業,既要「扶資」,更要「扶智」。特別是在農民工返鄉創業問題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農民工在有創業意識的同時,要認識到創業的不易。這不僅僅有本身的素質問題,也不僅僅是政府給的政策環境問題,更需要有一定的市場。即便是有創業的熱情,政府也給了一定的優惠政策,但還需要有某種技術,關鍵還需要市場這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市場經濟最大的特性,就是以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獲勝,在公平交易的時代,購買者並不因為你是弱勢群體,而對你的產品有特別的關愛。到時,如果產品沒有地方要,或價格低而成本高,這樣的創業就會失敗,不僅得不到效益,反而會勞民傷財。
三、對地方政府而言,在幫助那些真正有能力的農民工創業的同時,也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風險教育,要讓他們對創業失敗有必要的經濟和心理準備。而且,對創業的形式也要有更多的理解,不要為了追求好看,一定要上什麼規模,上什麼檔次,一些農民工去擺小攤、做小販雖不算創業,但也是解決目前經濟困難的一種方法。
無論在什麼樣的經濟環境下,能自主創業的終究是一小部分人。就農民工而言,除少數能創業的外,大多數人也應得到各級政府的關懷,支持他們返鄉務農。雖然不如培植幾個農民工創業典型那樣被新聞媒體熱捧,但對多數農民工而言,則是最實在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