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節,來北京旅遊的人絡繹不絕;
而身處北京呢?
那些全世界人們嚮往去的景點、美食、好玩的地方、新年禮品店,
似乎很少去逛一逛……
小編我特別計劃了一下3天的自駕行程,
把這些景點都跑了一遍,
也是想切身感受一下不同地方2019北京春節的喜慶氣氛!
第一天:天安門 — 午門 — 故宮 — 王府井
天安門,永遠的「北京第一站」
「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歌到現在為止都不過時,還是廣為傳唱,全世界的人來北京首先要去的景點一定會是這裡,起早來看一看莊嚴的升旗儀式,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都要轉一轉。
Tips:
天安門廣場自駕車停車的確不是很方便,個人經驗在前門有一處「北京坊」地下停車場,是很方便停車的,出來後可以穿過正陽門就進入天安門廣場……一直往北走到達天安門,過午門進入故宮參觀。
午門,紫禁城裡過大年
這次來故宮主要是聽朋友說這裡有一個「紫禁城大年特展」,位於午門正樓和東西雁翅樓展廳。官方介紹說:此次「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特展」共展出文物885件(套),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西雁翅樓「祈福迎祥」展示的是過年不可或缺的節物,不僅包括歲朝圖、宮燈等富於宮廷特色的器物,還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
一走進紫禁城就被濃濃的年味所吸引,裝點的都是中國紅!成對兒掛的門神和對聯都是「年」的象徵!從前在宮裡都是每年臘月二十六懸掛春聯,從乾清門、乾清宮等處開始,依次鋪開,如今家家戶戶的習慣是除夕夜才貼春聯。
此次展覽是故宮史上規模最大的展覽,給大家總結一下亮點吧。由於參觀人多有些圖沒有拍攝到敬請諒解,大家可以自行去尋找這些亮點。
亮點一:展廳中有5張「福」字拼在一起,這5張「福」字分別出自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御筆。
亮點二:100多件文物還原了「宗親宴」場景。
亮點三:張為邦、姚文瀚所繪的《冰嬉圖》罕見亮相。
亮點四:《國家寶藏》第二季中的明星文物——金甌永固杯也參加了展覽。
「宮廷花燈」是最搶眼的展區,宮燈始於東漢,盛於隋唐,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主要以細木為骨架鑲以紗絹和玻璃,並在外繪以各種圖案的彩繪燈,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派而聞名於世。此次展出的有六方宮燈、四方燈、銅胎畫琺瑯葫蘆式掛燈、八方宮燈……個個精巧別致!
Tips:
展覽時間:2019/01/06 - 2019/04/07
展覽地點:午門—雁翅樓展廳
故宮,探尋神秘的光影世界
太和門門前的這對銅獅,鑄造於清乾隆年間。左雄右雌,威武兇悍,是故宮六對銅獅中最大的一對。堪稱中國第一大神獸(第二大神獸就是頤和園的銅麒麟),具有「東方醒獅」的象徵。關於這對獅子的傳說也有許多,曾被修繕移動過兩次,兩次都有異動之說法……我記得小時候奶奶也告訴我說,不要跟銅獅等合影,它們過於霸氣!
乾清宮前重新豎立起萬壽燈和復原的天燈。每逢新春佳節,皇家也和民間一樣,過年都有掛燈籠的習俗。舊時新年前後,在高處懸掛燈盞,此燈徹夜通明,謂之「天燈」。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自從道光二十年後,天燈和萬壽燈停止豎立,至今已有179年。
逛故宮不單單因為其大氣磅礴與歷史悠久,故宮裡的光影更是眾多攝影師的目光,很多人會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來拍攝故宮,都覺得拍不夠!秘密在哪裡呢?就是季節的變化、光影的變化,所呈現出的韻味各有不同……
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單說這房簷上的神獸就可以說上許久…不同建築神獸數量和代表的意義各有不同…在「太和殿」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據《大清會典》裡記載,最前面的是「騎風仙人」,後面的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
石頭、門釘、房簷、牆角、立柱……一切都隨著日出日落在變化著……如果常年拍攝故宮,其實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在於總結,在於把握時間,在於更深究了解所拍攝物的起源故事!拍故宮容易,拍好故宮難!
海碗居,一碗正宗老北京炸醬麵
「來了,您哪,幾位,裡邊請」「小二,倒茶,」這樣的高喊聲從人們一進門就伴隨在耳邊,讓人一下子沉浸在老北京的古文化中。「海碗居」就是一處典型的老北京特色餐飲店,其設計風格也充滿京味!
「海碗居」,我貌似也吃了十幾年了,每一次吃飯都感覺有進步,但那些傳統的小吃:豆汁兒、炸焦圈、炸灌腸、茶湯、炸醬麵、糊塌子、芥末墩、豆醬、爆肚……還是原汁原味,照著老祖宗的樣兒一點兒都不走樣!一些京味兒家常菜,也足夠地道!
大海碗炸醬麵,配有豆芽菜、芹菜、青豆嘴兒、黃瓜、心裡美蘿蔔、青蒜、大蒜等一應聚全,點睛就是那碗醬料!肉丁肥瘦兼有、醬的火候那是恰到好處!此處插播感受:稍微有點鹹,建議逐次少量放入,適口即可!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
#激情冰雪·魅力北京#之走進雍和宮。上一次來雍和宮是2001年了,印象全無……一次全新之旅。作為攝影人,下午兩、三點以後來光線最好!來燒香祈福當然是頭炷香,尤其是大年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在人們心中最重要的是伴隨新年到來心中升起的善念,心香充滿,祈求平平安安!
中路建築主要包括牌樓院、昭泰門、天王殿、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昭泰門」門楣上的匾額是乾隆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的。「昭」的意思是顯楊,「泰」是指平安、安定,也可以解釋為參拜天子的威儀。所以呢,昭泰門的實際寓意是指這是一扇希望國家統一安定的門。
雍和門天王殿,是原來雍親王府的大門,殿中供奉彌勒佛,兩旁是四大天王的雕像。門前一左一右擺放著兩隻銅獅,銅獅的底座上刻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年款。
鐘樓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鍾鑄造於正德十年,距今502年,鐘的外圈全部鑄滿經文,很是少見。梵鐘的產生是佛教東來、寺院興起的產物。梵鍾就是佛鐘,顧名思義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外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鍾為號。
五脊六獸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有上脊五條,四角各有獸頭六枚。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有龍吻,又叫吞獸。四條垂脊排列著五個蹲獸。統稱「五脊六獸」。這是鎮脊之神獸:祁吉祥、裝飾美和保護建築的三重功能。古代中國建築為木結構,以獸鎮脊,避火消災。五個蹲獸分別是:狻猊、鬥牛、獬豸、鳳、狎魚。
每天到雍和宮燒香拜佛的人總是很多很多,物質生活逐漸好了,這也許也是當代人精神上的一種需求吧!北京的古建築都是出片的好地方,鍛鍊光影意識是攝影進階的必要條件!
王府井,北京商業第一街
像艾菲爾鐵塔和香榭麗舍大道一樣,北京王府井商業大街早已經名聲在外了。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長城一樣,是必不可少的日程。新型大型商場雲集,國內外知名品牌紛紛入駐,在這裡可以買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魅力不僅是歷史,更體現在現代!
王府井可逛,自然收購買伴手禮的好去處,不僅有大品牌禮物,更有稻香村、瑞蚨祥、同升和、東來順、全聚德等老品牌。
新年到,大紅包裝的禮盒也擺滿了櫃檯,濃濃的年味。
王府井小吃街這麼多年還是老樣子,人滿為患,北京及各地名優風味小吃的薈萃之苑,雖然賣的東西稍貴一些但還是顧客滿滿,管理上也比從前規範了許多,來北京旅遊路過累了買幾個串吃吃也是挺好的,最重要還是覺得開心就好。
晚餐,王府井全聚德
全聚德是中華老字號,也被譽為「中華第一吃」。對於烤鴨的喜愛從來沒有斷過,每次出去旅行工作回來都要吃一頓烤鴨犒勞一下自己,似乎也成為了習慣。而外地遊客到王府井遊覽後,晚上可以到這裡品嘗一下,定會不虛此行。
時代進步,餐飲業的創新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瞧這擺盤就是創新的一項。之前聽過一則新聞,說300元烤鴨只切兩盤肉在坑人,不懂行的人可以這麼說,但我想告訴你真相,因為一隻鴨子上真正能卷餅吃的肉,口感上最好的肉並不太多,兩盤已經足夠多!鴨架上的肉還有很多,建議椒鹽或者熬湯都是最佳的烹飪方式。
全聚德是掛爐烤鴨,吃起來能感覺到果木的清香,嚴格地說,只有這種烤法才叫北京烤鴨。還有一種燜爐烤鴨,其製作方法最早是從南方傳入北京的,吃起來口感更嫩,鴨皮的汁也更飽滿。
不知大家吃沒吃過全鴨宴,每道菜都是相當美味的!鴨脯肉用途最廣,幹燒、炸、烤、炒均可;鴨珍質地韌脆,適合油爆;鴨肝嫩軟,適合炸、炒、祿、熘,我個人更喜歡鹽水鴨肝;火燎鴨心是一道名菜,要求出示對火候的掌握和食材理解有超高的境界才能做好;鴨腸、鴨膀、鴨血、鴨舌……都可各自做成美味佳餚。
「宴請,就到全聚德」這句廣告詞其實在我看來有點老了,十幾二十年前人們生活水平還沒打到現在水平的時候,宴請一次全聚德,的確是高逼格的!但是這個時代吃一頓全聚德是很普通的事。但對於一直保留下來的能知道自己吃的第幾隻烤鴨的明信片留作紀念,給予32個贊!看到它,看到的是歷史,看到的更是回憶……
第二天:鳥巢 — 水關長城 — 柳溝 — 石京龍
北中軸景觀大道上那些知名建築群
清晨與黃昏時分,是遊覽看鳥巢的最佳時刻,自己而言其實很久沒有看到鳥巢的日出了,藉此機會我早早起床,行車到此特別看了一次日出!太陽慢慢升起,薄雲滑過鳥巢上空,此情此景是夢寐以求的景致!
國家遊泳中心,即人們口中的「水立方」也是遊覽觀光的好地方,喜歡遊泳的朋友可以在裡面享用到真正的專業比賽泳道。我們看到的外層「泡泡」一樣的膜材料,功效特別強大。為此我詳細了解過,上面即使沾上灰塵,自然降水也足以使之清潔如新。此外,膜材料具有較好的抗壓性,人們在上面「玩蹦床」都沒問題,「正常的放上一輛汽車都不會壓壞」。「水立方」晶瑩剔透的外衣上面還點綴著無數白色的亮點,稱為鍍點,它們可以改變光線的方向,起到隔熱散光的效果。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玲瓏塔,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電視轉播設施,是既暸望塔(即人們口中的五顆釘)建成前公園內最高的建築,夜裡是最美的,每一層都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的看點還有那些雕塑群,眼前的名為「兩個人的世界」,這是一件具有實用功能的公共藝術作品,兩對情侶相擁坐在同一條「懸空的條凳」上,世界對於他們仿佛已經消失……類似這樣的藝術雕塑還有許多,只帶你去發現它真正的美!
「V」型水關長城,如巨龍似鯤鵬展翅欲飛
水關長城是八達嶺的東段部分,坐落在延慶區八達嶺鎮石佛寺村。它始建於明代,通過修整後於1995年對外營業,景區特色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為防禦外寇入侵,以水據敵,形成關口,是古代戰場上罕見的古代建築,水關長城也因此而得名。
長城分為兩段,並不太高,但是真的很「陡」,臺階很高,上行身材嬌小的大都是爬著上,登上烽火臺舉目遠眺風景還是極美的!再往前行駛十幾分鐘即可到達八達嶺長城腳下,但每到秋季,其實我更熱衷於去兩者之間的紅葉嶺去看紅葉,原始紅葉,拍照非常美!
Tips:
交通:市區到水關長城走京藏高速只需1小時左右,除節假日外道路比較暢通。
柳溝豆腐宴,一道傳統名宴
去延慶首選要去柳溝村,火盆鍋豆腐宴是很有名的,從水關長城到這裡開車僅需40分鐘。無論春夏秋冬,來這裡品嘗美食的人都爆滿!火盆是舊時我國北方農村冬季取暖器具,隆冬時節,在其上放一沙鍋,加以白菜、豆腐、五花燻肉等,就成了火盆鍋。
北京延慶自開展農村旅遊以來,柳溝村人在傳統火盆鍋的基礎上做了改良,做出了黃豆豆腐、黑豆豆腐、綠豆豆腐等等,其營養價值更高!創立了「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
柳溝我之前來過兩次,感覺葷素搭配的菜餚多了,用豆腐做成的各式小菜味道也更好了許多,春節到這裡一家人圍坐吃一頓火盆鍋,是一件溫暖的事!想想我們每天都忙於工作應酬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吃一頓飯,有次機會歡聚一堂,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柳溝村裡幾乎家家都做火盆鍋豆腐宴,價格、環境、菜品味道都相差不大,所以在選擇去哪家吃這方面完全可以不必過腦思考,隨便進一家都不錯!
人氣爆棚的萬科石京龍滑雪場
北京滑雪,有幾家滑雪場是很不錯的,每逢節假日、周末人氣很旺!大家對於玩雪這件事還是很感興趣的!雖然北京極少下雪,但人工雪道的真實體驗感還是很強的。售票、取票也都有了自助機器,且中英文都有,對於外國人來滑雪也提供了便利。
這裡的場地十分開闊,且地勢起伏多變,東臨龍慶峽,西瀕官廳湖,北依青山,南瞰延慶,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在這裡滑雪,舒心是一定的!
2016年升級後的石京龍,可容納25萬人。雪場有10條雪道,高級道1條、中級道4條、初級道4條,以及專門為愛好滑雪的殘疾人群體設立了無障礙雪道1條和2塊樹林野雪區域,讓每個人都能在此找尋到這項戶外運動帶來的樂趣。
都一處燒麥館,北京老字號
在這裡有燒麥,更要品嘗一下這「宮廷奶酪」和「九龍齋」,一定會被其味道所吸引。
三鮮燒麥最為叫座,用豬肉、海參、鮮蝦仁、荸薺、大蔥做餡,真材實料,猶如一朵朵燦爛的花朵綻開,好吃又好看。
第三天:南鑼鼓巷 — 什剎海 — 後海
白魁老號是京城最著名的清真飯莊之一
提起白魁老號,在北京可謂無人不知!是老北京人的早餐食堂,更是吃貨們的最愛聚點!拿手菜「鍋燒羊肉」、「香酥羊肉」、「扒羊肉條」以及「燒肚板」、「灶條湯」等,很有名氣的美食。
早餐品類很多,且多年以來價格還是那麼親民,10元吃好!常點的有蒸包子、蒸餃子、門釘肉餅、豆泡湯、丸子湯、炸糕、油餅……白魁熟食買的人也多,貨真價實味道好!受青睞那是自然!
一條南鑼鼓巷,有太多值得探究的驚喜
現今的南鑼鼓巷,我們都稱它為「新」南鑼鼓巷,在2016-2017年改造過。改造後的南鑼在老北京人眼裡是變了味兒了,但從管理上有了大大提升,也更突顯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新春佳節大紅燈籠高高掛,走進南鑼已經聽不到小攤小販聚集在此叫賣,道路寬了也乾淨整潔許多!地面已換上嶄新的青灰色拼花石磚,店鋪大多採用灰色牆壁、磚紅色木門,洋溢著濃濃的復古氣息,外牆上也沒有了塗鴉。
舊貌換新顏,也是時代的進步,時代的需求,也是展示新北京的一處打卡地!這裡唯一不變的就是遠處時刻看到來往的人頭攢動,熱鬧的氛圍!
櫥窗內的小貓,那眼神似乎在追憶前世的南鑼,品味那時的景像……胡同裡也掛滿了裝飾的老照片。逛南鑼,我的建議是橫穿去走每一條胡同,胡同裡有特色的的商家店鋪有許多,中央戲劇學院也在其中。
什剎海溜冰,找一回童年
北京二環內最有樂趣的地方之一,對於冰雪的渴望程度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因為北京真的下雪的機會太少了,有這樣一處冰場是人們周末和節假日最佳的約會遊玩場所。
無論老少,大家對於滑冰都是熱衷的,坐在各式樣的雪橇車上滑來滑去,臉上總是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2019年的什剎海冰場圍繞2022年冬奧會主題打造了冬季全民健身場所。
雪場有不同的區域,今年的冰雪項目也更多了,更加注重親自體驗的趣味性!有冰刀滑冰、冰滑梯、兒童城堡、冰上摩託等等。前海冰場還開放了夜場,開放時間為每晚6點至9點。
每年冬季到什剎海滑冰幾乎成了一種習慣和傳統,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懷,它促進了什剎海景區的發展,也成為了什剎海一道獨特的風景。
聚德華天烤肉季,有著160年歷史的老店
坐落北京著名的什剎海風景區與北京燕京八景「銀錠橋」東側,歷史悠久,曾與「烤肉宛」、「烤肉王」並稱北京烤肉三大家!現在只有烤肉宛和烤肉季還保持著傳統的優勢,烤羊肉久負盛名,有「南宛北季」的口碑。
烤肉季的烤羊肉精選原料,經過加味醃煨,在特製的炙子上烤熟後含漿滑美、不腥不羶、香醇味厚,常常使人食一、二斤仍不盡興,烤肉有「文吃」、「武吃」之分。
烤肉同時,也能品嘗到特色美食。麻豆腐雖然賣相一般,但口感是不錯的,麻豆腐被譽為更年期的保護神,可以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另外麻豆腐是用綠豆為原料,具有開胃口、助消化、清內熱等輔助功效,還能明目解酒;還有烤羊排、燒麥等等。最饞人的要數他家的大羊肉串,每次路過這裡都喜歡買上兩三串吃到滿足!
遊胡同,觀後海
北京什剎海黃包車胡同遊,已成為北京一個特色旅遊項目,它是一九九四年推出的,多年來深受中外來賓的好評。到北京來旅遊,逛故宮、登長城、吃烤鴨、賞京劇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但是要真正了解北京民俗文化和這市井風情,就一定要到胡同去,一定要來這優美的什剎海。
老北京人力三輪車,是遊覽什剎海的首選交通工具。在管理上也越來越規範,根據遊覽路線、時間以及人數都有相應的價額標準,有40分鐘的環湖遊;60分鐘的胡同四合院遊覽;90分鐘深入老北京以及150分鐘追尋老北京腳步(前海西街開始—老胡同—銀錠橋—宋慶齡參觀—銀錠橋—菸袋斜街參觀—鐘樓或鼓樓參觀—老北京四合院參觀—後海酒吧街—大翔鳳胡同—柳蔭街—前海西街結束)
中華老字號「東來順」,始建於1903年
東來順,家喻戶曉。感受了寒冷的冰上活動、轉了滿是故事的胡同,到就近的東來順(地安門店)吃一頓地道的羊肉火鍋最合適不過,解饞、解乏、還驅寒!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近半個世紀裡,東來順的創業史、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看作是北京近代民族飲食業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東來順創造了獨特的色、香、味、形、器的和諧統一,形成了風味涮肉的八大特點,即:選料精,刀工美,調料香,火鍋旺,底湯鮮,糖蒜脆,配料細,輔料全。
早在乾隆年間,老北京就開始採用景泰藍全銅作為火鍋鍋具,優雅的藍與富貴花相映襯,頂蓋上輕煙嫋嫋,別是一番意趣。 東來順紫銅火鍋具有爐膛大、放炭多、開鍋快、通風口合理、燃燒時間長的特點。選用環保型的機制碳,無煙、耐燒、火旺。
選肉的部位是羊的上腦、大三叉、小三叉、黃瓜條、磨襠,出成率僅為一隻羊淨肉的40%。切出的肉片「薄如紙、軟如棉、齊如線、美如花」,每盤肉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