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SCO:未來可以與PD-(L)1抑制劑協同作用的5個明星靶點

2020-12-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去年Incyte公司的epacadostat的失敗冷卻了人們對腫瘤免疫療法的熱情,該療法建立在PD-(L)1抑制劑類藥物打下的堅實基礎之上。

然而,早期和中期的研究工作仍在繼續,這些研究要麼阻止腫瘤細胞對免疫反應的抵抗,要麼刺激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症。例如,癌症研究所最近的一項計數發現共有1,700多項涉及PD-(L)1阻斷劑的組合研究。

即將召開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將報導這些研究的早期和中期數據。PD-(L)1阻斷劑被稱為免疫檢查點,是因為他們能夠開啟或關閉身體的自然防禦能力。由於Keytruda、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羅氏(Roche)的Tecentriq等藥物是許多癌症治療的標準,許多新的免疫療法最終需要證明它們與PD-(L)1抗體協同工作。以下列出了一些新的途徑,這些途徑應該會在來年取得一些進展。

1.靶點:STING(幹擾素基因複合物的刺激物)

類型:刺激

公司:Aduro和Novartis的ADU-S100;葛蘭素史克的GSK3745417;默克公司的MK-1454

Aduro和Merck候選藥物受限於他們需要通過腫瘤內注射,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用於治療例如黑色素瘤,但可能不適用於身體深處的癌症。在2018年的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會議上,MK-1454 與Keytruda結合使用時顯示出適度的療效。GSK3745417可以靜脈輸注,到目前為止,正處於早期劑量試驗階段。來自ADU-S100和spartalizumab的數據將在ASCO上展出。

2.靶點:LAG-3(淋巴細胞激活基因-3)

類型:抑制

公司:GSK的TSR-033; Regeneron的REGN 3767; Bristol-Myers的BMS-986016; F-Star的FS118

TSR-033是GSK以51億美元收購Tesaro時收購的幾種腫瘤資產之一,因此它的進展備受關注。Regeneron和Bristol-Myers都將在ASCO為各自的候選藥物提供海報,並與他們各自的PD-1抑制劑結合使用。F-Star是一種雙特異性結合LAG-3和PD-L1抑制劑;它曾經與Merck KGaA籤訂了一項期權協議,但德國默克集團已經通過。

3.靶點:TIM-3(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結構域-3)

類型:抑制

公司:Eli Lilly的LY3321367; BeiGene的BGB-A425; Symphogen的SYM023; 諾華的MBG453。

與PD-(L)1的經典配對。以上所有藥物都處在第1階段試驗中,結合各自公司的實驗性PD-(L)1化合物以及檢查點抑制劑類的批准版本。禮來公司已經提供了早期的安全數據,顯示出高水平的抗藥物抗體反應,儘管這種反應並不影響藥物動力學,同時伴有腫瘤反應的跡象。

4.目標:TGF-β

類型:抑制

公司:Merck KGaA和GSK(雙特異性PD-L1)的Bintrafusp alfa;Forbius的AVID200; 禮來公司的Galunisertib;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CART-PSMA-TGFβRD。

也許所有腫瘤學中最大的賭注是Merck KGaA決定與Merck&Co在一線非小細胞肺癌方面進行的正面交鋒。該試驗假設雙特異性bintrafusp alfa可以像Keytruda一樣有效阻斷PD-1通路,並且抑制TGF-β將通過阻礙腫瘤用於關閉免疫應答的另一種機制來提供附加益處。

與此同時,Lilly已經對galunisertib進行了多年的測試,並報告了一些有希望的胰腺癌2期數據。TGF-beta似乎也是這個列表中唯一一個新的免疫檢查點,在這個檢查點中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治療技術,因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正在對轉移性castrate耐藥前列腺癌進行試驗。

5.目標:OX40

類型:刺激

公司:輝瑞公司的PF-04518600; Bristol-Myers的BMS 986178; Incyte的INCAGN1949。

這些都是非常早期的人體試驗,用於測試劑量水平和測量生物反應。Bristol-Myers的試驗將OX40與Opdivo和Yervoy(ipilimumab)結合,發現該藥物刺激了免疫反應。輝瑞公司的PF-04518600,部分患者實現病情穩定。

參考來源: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5-novel-immuno-oncology-targets-to-know-before-asco/554885/

相關焦點

  • 顛覆式創新:小分子PD-L1抑制劑能否破解PPI靶點成藥難題?|結構|...
    圖片小分子PPI抑制劑的開發策略從理論來講,PPI大的結合界面並不是理想的藥物靶點,也很難找到匹配的分子。但是PPI發生在相互作用區域並不是所有胺基酸都參與,而是通常集中在幾個胺基酸上,這些起關鍵作用的胺基酸(常被稱為熱點「hot-spots」)的出現使得為PPIs設計藥物成為可能。
  • 寶刀尚未老 新劍已開鋒——PD-1/PD-L1抑制劑的現狀和新機遇
    面對中國這一廣闊的市場,各家藥企紛紛加速了PD-1/PD-L1抑制劑的研發速度,欲在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新產品、新試驗、新適應症,又會為腫瘤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和衝擊呢?筆者總結了目前國內外上市的和部分在研的PD-1/PD-L1抑制劑,包括新型多靶點二代PD-1/PD-L1抑制劑,以及這些藥物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開展臨床試驗的情況,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探討。
  • 周彩存教授:肺癌治療不要只盯著 PD-1/PD-L1,看看這些新靶點!
    FGL-1 蛋白可與 LAG-3 緊密結合,腫瘤通過 FGL-1 蛋白激活 T 細胞 LAG-3 受體,從而實現免疫逃逸。研究表明,同健康人相比,血清中 FGL-1 水平越高,免疫治療效果越差,FGL-1 蛋白水平或許可以作為預測 PD-1 抑制劑療效的生物標誌物。未來,阻斷 FGL1-LAG3 相互作用可能增強抗腫瘤免疫活性。
  • 急性髓性白血病:FLT-3抑制劑未來可期?
    FLT-3靶點成藥特點 自2017年,AML領域靶向藥物相繼產出,其中FLT-3抑制劑佔比較大,且已有數十個候選藥物已進入到臨床開發。 FLT-3抑制劑已上市的傳統多靶點藥物 已上市的第1代FLT-3抑制劑,均為多靶點抑制劑,代表品種分別為索拉非尼(2005年)、舒尼替尼(2006年)、帕納替尼(2013年)、卡博替尼(2013年),對FLT-3的IC50值在1-60nM之間;且銷售額方面,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都是年銷>10億美元的重磅品種
  • B肝在研新藥兩項靶點,核糖核酸酶H或核心抑制劑,詳解作用機制
    在介紹過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如核苷(酸)類似物(NAs)、HBV附著/進入抑制劑、基因編輯策略:cccDNA形成抑制劑、RNA幹擾這4項靶點後,另有2種新靶點用於開發慢性B肝新藥,那就是核糖核酸酶H(RNase H)靶向性和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稱核心抑制劑。
  • 重磅| 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獲FDA批准上市!
    美國時間2020年1月23日,FDA宣布批准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重磅上市,批准的適應症為不適用於手術切除的轉移性或晚期的上皮樣肉瘤(ES)。的協同致死機理,是治療ES的理論依據。
  • 新型藥物靶點——外周5-羥色胺
    最近的研究者通過高通量、虛擬篩選的方式在傳統中藥大黃中發現了1-愈創木酚素(1-galloypedunculagin,mol002291),這種分子具有選擇性抑制外周TPH 1的作用,可以降低結腸5-HT含量,減輕體內臟痛覺過敏。
  • 免疫激活靶點OX40|後PD-1時代的潛在藍海,一文匯總研發進展
    我們正處於做藥的黃金時代,PD-(L)1靶點的成功,使得腫瘤免疫治療進入史無前例的盛況。任何理論上的可成藥的靶點,如CD47、LAG3、OX40、TIGIT,在資本熱潮的助推下,都有大量的Biotech企業在探索。都在預測PD-(L)1之後下一個引領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新君究竟是哪一個靶點,猶如五軍之戰。本文匯總介紹下OX40相關信息,以饗讀者。
  • 挑戰PD-(L)1?TIGIT能否引領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tiragolumab 聯合阿替利珠單抗顯著改善 PD-L1 高表達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體響應,與單獨使用阿替利珠單抗相比,聯用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得到明顯改善(31.3% VS 16.2%),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也顯著提升(5.4 個月 VS 3.6 個月),疾病進展風險降低 43%,具有顯著臨床意義。
  • 抗癌靶點XPO1圖鑑總覽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其中4個輸入和1個輸出蛋白(XPO1)通過識別特定信號發揮作用,分別為帶正電的核定位信號(NLS)和富含亮氨酸的疏水核輸出信號(NES)。在輸出蛋白中,只有XPO1負責運輸含NES的核蛋白如p53、RB1和p27(圖1)。XPO1在癌症患者(包括胰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患者)中過度表達,其與疾病進展、治療耐藥、較差的總生存期(OS)或無進展生存期(PFS)有關。
  • 安進詳解KRAS抑制劑組合療法研發方向
    本周,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的KRAS G12C抑制劑MRTX849在首個臨床試驗中也表現出良好的療效。而昨日,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宣布,將推動該公司的首款泛KRAS抑制劑BI 1701963進入臨床試驗階段。KRAS這一曾經被認為「不可成藥」的靶點,迎來了新藥開發的熱潮。
  • JACS|共價對接發現難成藥靶點eIF4E共價抑制劑
    eIF4E歷來是極富挑戰性的靶標,抑制劑較少且藥效不穩定。能與靶標長久結合的共價機制有可能是解決該問題的新穎策略。大多數有針對性的共價藥物通過修飾半胱氨酸發揮作用,eIF4E結合位點周圍沒有半胱氨酸只有親核性較弱的賴氨酸可作為共價靶向殘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Brian K.
  • 首個骨髓瘤新靶點藥物!核輸出抑制劑Xpovio在美國上市,治療多重難...
    2019年07月09日/生物谷BIOON/--Karyopharm Therapeutics是一家以腫瘤學為中心的製藥公司,專注於發現和開發針對核轉運及相關靶標的首創新型療法,用於治療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
  • 探索PI3K抑制劑 中國藥企來了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PI3Kα與糖尿病、PI3Kβ與栓塞、PI3Kδ和PI3Kγ與風溼性關節炎以及哮喘之間存在一定的病理關係,抑制相應亞型的PI3K或許能夠為上述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但目前還尚未證實,僅有癌症與PI3K的靶點-病理作用得到確認。
  • PD-1抗體聯合TREM2抑制劑 小鼠腫瘤完全消退!
    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喚醒沉默的T細胞來攻擊腫瘤,但如果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那麼只使用檢查點抑制劑可能並不足以消除腫瘤。8月11日,在Cell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阻斷TREM2蛋白增強了PD-1抗體的作用,從而完全消除了小鼠的腫瘤。這項研究發現指向了一種新的聯合療法,可能使更多癌症患者更好地受益於免疫療法。
  • 從「結構優化」談談PD-1抑制劑——百澤安的臨床療效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風起雲湧、日新月異,好消息不斷傳來,其中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抑制劑更是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進口PD-1抑制劑早已上市,由中國創新藥企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也已經陸續面世,其中2019年1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的本土創新PD-1抑制劑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BGB-317)便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伊布替尼:2018全球替尼類藥物銷冠&首個上市BTK抑制劑
    2018全球藥品銷冠,依舊為修美樂,近200億美元;而小分子銷售額排名略有變化,阿哌沙班以微弱優勢替代了來那度胺,位居第一,而緊隨二者之後的,即為本文主角伊布替尼,首個上市的BTK抑制劑。且通過進一步查詢發現,其臨床擴展適應症依舊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相信未來幾年內,伊布替尼的市場狀態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 新靶點ERK1/2小分子抑制劑有望解決中國緊迫醫療需求
    AZD0364是一種小分子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1和2(ERK1/2)的抑制劑,正被研究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其他實體瘤。 肺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僅2018年一年就有超過774,000例新發肺癌患者。在各類惡性腫瘤中,因肺癌致死的人數最多。 ERK是RAS/MAPK信號通路上的一個關鍵環節,能驅動多種腫瘤的生長。
  • 珍寶島"pan-FGFR抑制劑"IND獲受理
    近年來,珍寶島藥業在創新研發與市場營銷兩大領域不斷發力,「五位一體」的研發戰略向縱深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目前公司在研化學原料藥18個、化學製劑產品30個,其中1類新藥3個。一個3類化藥項目(原料+製劑)獲得臨床批件,5個化藥項目正在開展BE實驗,1個4類化藥項目申報生產,中藥配方顆粒有50個品種獲得省內臨床研究使用備案。
  • PD-1癌症疫苗報佳音,2021年將步入人體臨床試驗!|免疫系統|抑制劑|...
    Solove研究所(OSUCCC-James)在雜誌《Oncoimmunology》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他們發明了一種具有治療作用的抗癌疫苗PD1-Vaxx,可以比PD-1抑制劑更充分地釋放免疫細胞的潛能,從而使免疫細胞更好地發揮抗腫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