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靶點ERK1/2小分子抑制劑有望解決中國緊迫醫療需求

2020-12-20 人民網河南頻道

上海輔仁醫藥研發有限公司(上海輔仁)今日宣布與阿斯利康籤署了創新抗腫瘤藥物AZD0364在中國(含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獨家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授權的正式協議。AZD0364是一種小分子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1和2(ERK1/2)的抑制劑,正被研究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其他實體瘤。

肺癌是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僅2018年一年就有超過774,000例新發肺癌患者。在各類惡性腫瘤中,因肺癌致死的人數最多。

ERK是RAS/MAPK信號通路上的一個關鍵環節,能驅動多種腫瘤的生長。在許多腫瘤類型中RAF和RAS等信號分子的突變非常普遍。ERK抑制劑能夠靶向抑制MAPK通路突變引發的腫瘤,例如非小細胞肺癌。目前,世界上尚未有ERK1/2抑制劑被批准上市。

AZD0364是一種強有力的高選擇性ERK1/2抑制劑,可抑制RAS/MAPK信號傳導。大量臨床前數據顯示該抑制劑在肺癌和其他實體瘤模型中有效。2018年8月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阿斯利康就AZD0364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其他實體瘤提出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上海輔仁通過雙方協議獲得AZD0364在中國的獨家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

上海輔仁執行長校迎憲博士表示:「阿斯利康是世界上最具創新能力的製藥公司。上海輔仁希望與阿斯利康進行廣泛的合作。AZD0364有可能成為針對ERK靶點的最佳藥物,我們很高興能獲得這個候選藥物在中國的獨家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權利。我們要和阿斯利康以及其他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快速推進AZD0364在非小細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的臨床研究,希望使其成為中國第一個ERK靶向藥物。」上海輔仁是輔仁藥業集團旗下主打創新藥和新醫療技術的研發公司。輔仁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文臣先生說:「輔仁集團在最近幾年大力推動從仿製藥到創新藥的轉型。現在創新研發已經是我們的主戰略。AZD0364是集團的第一個新靶點創新藥物。我們會全力支持上海輔仁的臨床研究計劃,爭取這個候選靶向藥儘快上市。和國際大藥企、世界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進行創新藥和新醫療技術研發是上海輔仁的主要平臺。」

阿斯利康創新藥物及早期研發部高級副總裁兼腫瘤創新藥物部負責人Susan Galbraith博士表示:「中國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創新藥物有極大的需求。通過與上海輔仁的這項協議可以加速ERK1/2的小分子抑制劑AZD0364的臨床研發,從而更快地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關於上海輔仁

上海輔仁醫藥研發有限公司是輔仁藥業集團的子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上海輔仁已建立了五大研發平臺:細胞治療、大分子新藥、小分子新藥、高端仿製藥和醫療器械。上海輔仁的願景是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創新藥物和先進的醫療技術。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shfrmrd.com。(輔仁藥業集團 劉翀供稿)

(此文是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辛靜、楊曉娜)

推薦閱讀

河南:如何從中原糧倉到國人廚房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常年種小麥8000萬畝以上,產量佔全國的1/4,與小麥相關的規模以上企業1700多家。然而,一個問題始終困擾河南,怎麼既保糧食穩產,又促農民增收?……【詳細】

鄭州:改革開放中找到新定位  歐洲快消品牌Zara最新款服裝頭天凌晨落地鄭州機場,第二天清晨便可以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貨架上。一件服裝,見證了「鄭州速度」,也描繪出鄭州「站位大樞紐、放開大胸襟」的全球格局……【詳細】

相關焦點

  • 顛覆式創新:小分子PD-L1抑制劑能否破解PPI靶點成藥難題?|結構|...
    有幾點原因:有爭議:國內PD1/PDL1抗體藥都一大堆了,開發小分子抑制劑真的有必要嗎?有難度:PD1/PDL1抗體的分子量超過14萬Da,分子量低於500Da且藥效相當的小分子抑制劑能開發出來嗎?有競爭:雖然國內fast follow的功力爐火純青,但是對於小分子PDL1抑制劑這類新穎的FIC的分子,中國在全球能排的上名次嗎?
  • 從分子動力學到虛擬篩選發現PPI小分子抑制劑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小分子與Hsp90或Cdc37特異性結合的報導,Science Advances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藥科大學尤啟冬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張健教授課題組合作研發的Hsp90-Cdc37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劑DDO-5936,該工作首次闡明Hsp90-Cdc37及特異性的小分子抑制劑的結構。
  • JMC|基於結構的exportin-1小分子共價拮抗劑的發現
    使用Discovery Studio從組合庫中篩選出了具有良好ADME/T性質和類藥性的前100個分子,隨後採用共價對接來預測類似分子與CRM1的共價結合,最後根據對接結合能、類藥性,ADME/T、溶解性和易合成性從15個類似分子中選擇LFS-829進行合成。Exportin-1(也稱為CRM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已成為結腸炎的潛在治療靶標。
  • 阿爾茨海默症新靶點——MCL-1
    有趣的是,一些Bcl-2家族抑制劑(也被稱為BH3模擬物),如UMI-77被發現可觸發線粒體自噬。,MCL-1作為AD治療幹預藥物靶點的潛力值得進一步探索。表1部分處於臨床和臨床前開發階段的MCL-1抑制劑
  • 探索PI3K抑制劑 中國藥企來了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PI3Kα與糖尿病、PI3Kβ與栓塞、PI3Kδ和PI3Kγ與風溼性關節炎以及哮喘之間存在一定的病理關係,抑制相應亞型的PI3K或許能夠為上述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但目前還尚未證實,僅有癌症與PI3K的靶點-病理作用得到確認。
  • 晶體結構揭示SARS-CoV-2的藥物靶點及其抑制劑之間的互作
    《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發表的一篇晶體結構論文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inhibition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by antineoplastic drug carmofur描述了化療藥物卡莫氟和新冠病毒SARS-CoV
  • B肝在研新藥兩項靶點,核糖核酸酶H或核心抑制劑,詳解作用機制
    在介紹過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如核苷(酸)類似物(NAs)、HBV附著/進入抑制劑、基因編輯策略:cccDNA形成抑制劑、RNA幹擾這4項靶點後,另有2種新靶點用於開發慢性B肝新藥,那就是核糖核酸酶H(RNase H)靶向性和核衣殼組裝抑制劑或稱核心抑制劑。
  • JACS|共價對接發現難成藥靶點eIF4E共價抑制劑
    eIF4E歷來是極富挑戰性的靶標,抑制劑較少且藥效不穩定。能與靶標長久結合的共價機制有可能是解決該問題的新穎策略。大多數有針對性的共價藥物通過修飾半胱氨酸發揮作用,eIF4E結合位點周圍沒有半胱氨酸只有親核性較弱的賴氨酸可作為共價靶向殘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Brian K.
  • 人類與癌症的史詩級較量:分子靶向治療 倍道而進、一日千裡 _ 東方...
    但由於腫瘤複雜的信號通路和表達,多數藥物不僅存在單一靶點,多靶點抑制劑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已成癌症高發國家,巨大臨床需求亟待滿足。 根據最新發布的《 2017 中國癌症報告》顯示,全世界癌症新發病例 1409 萬,我國佔四分之一,已經成為全球癌症的發病人次最多的國家。
  • 從"有意迴避"到"研發熱點" 共價抑制劑如何革新小分子藥物開發?
    而且共價抑制劑作為一種藥物開發策略,為研發人員靶向「不可成藥」靶點提供了新工具。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靶向KRAS G12C突變體的抑制劑。其中,安進(Amgen)公司的sotorasib(AMG 510)和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的adagrasib(MRTX849)均已經在治療攜帶KRAS G12C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試驗中獲得出色的結果,有望在明年遞交新藥申請。
  • Nature子刊:肺癌新靶點有望帶來創新療法
    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之一是業界缺乏針對肺癌的治療靶點,但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可能改變這一現狀。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肺癌總病例的85%。NSCLC依據病理學被細分為4類:肺腺癌(LUAD),肺鱗狀細胞癌(LUSC),大細胞癌和未分化的NSCLC。鱗狀細胞癌佔所有NSCLC病例的25%至30%。
  • 重磅| 全球首個EZH2抑制劑獲FDA批准上市!
    Doxorubicin是一種治療軟組織肉瘤(STS)常用的化療藥物,與Tazemetostat的聯用有望進一步提高臨床獲益率。隨著國家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審評審批政策的落地,預計Tazemetostat將很快通過專門快速通道進入中國市場,將會是中國ES患者的利好消息。
  • JCIM|多構象虛擬篩選發現新型高效抗結核藥物InhA抑制劑
    在本研究中(圖1),基於in/out兩種構象的InhA蛋白結構,作者首先用Glide-SP對接了約20萬小分子的Specs 資料庫,top2000中有85個化合物與兩種構象的蛋白得分都較好,並通過Lipinski和PAINS規則過濾得到了65個化合物,接著用高精度的打分函數glide-XP對接,得到了16個候選化合物。進一步的藥理實驗,確認了化合物1和化合物7的活性最優(圖2)。
  • 首個骨髓瘤新靶點藥物!核輸出抑制劑Xpovio在美國上市,治療多重難...
    本月初,Xpovio獲得美國FDA批准,聯合地塞米松用於既往已接受至少4種療法且其疾病對至少2種蛋白酶體抑制劑(PI)、至少2種免疫抑制劑(IMiD)、一種抗CD38單克隆抗體難治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
  • 寶刀尚未老 新劍已開鋒——PD-1/PD-L1抑制劑的現狀和新機遇
    面對中國這一廣闊的市場,各家藥企紛紛加速了PD-1/PD-L1抑制劑的研發速度,欲在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新產品、新試驗、新適應症,又會為腫瘤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和衝擊呢?筆者總結了目前國內外上市的和部分在研的PD-1/PD-L1抑制劑,包括新型多靶點二代PD-1/PD-L1抑制劑,以及這些藥物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開展臨床試驗的情況,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探討。
  • 周彩存教授:肺癌治療不要只盯著 PD-1/PD-L1,看看這些新靶點!
    周彩存教授在報告的開始,周彩存教授直截了當地點明了目前肺癌免疫治療的「內捲化」:「PD-1/PD-L1 通路的研究,通道已經非常擁擠了,從小細胞肺癌到非小細胞肺癌,從輔助到新輔助,從三線到一線。」目前,僅靠 PD-1/PD-L1 抑制劑,臨床上僅部分患者能從免疫治療長期獲益,我們需要有更多的新的聯合不同作用機制的免疫治療,以帶來更多有效的治療選擇。對於新的免疫治療,周彩存教授提出了三點「期待」:1、錦上添花:提高療效;2、雪中送炭:克服原發性耐藥;3、克服獲得性耐藥。事實上,抗腫瘤免疫是相當複雜的過程,涉及到多細胞、多步驟、多分子的參與。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物靶點被證實
    這項新研究由巴塞隆納大學藥理學和食品科學學院Mercè Pallàs教授、Santiago Vázquez(IBUB)、Carles Galdeano(IBUB)和Christian Griñán-Ferré(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講師領導。
  • 澤布替尼誕生記:首款獲FDA批准的中國本土抗癌新藥
    首先,這是一個明確可行的靶點,在2期臨床中得到了概念驗證。其次,ibrutinib當時尚未獲批,患者存在未竟的醫療需求。但百濟神州的管理團隊並不想簡單重複ibrutinib的成功。相反,他們立下的題目是如何優化BTK抑制劑的研發——每個成藥的化合物都有其優勢與弱點。
  • 在研B肝新藥HBsAg抑制劑GST-HG121臨床試驗獲批
    據廣生堂公司介紹,GST-HG121 具有十分獨特的化合物化學結構、卓越的體外和動物體內藥效數據以及優異的安全性,有望成為繼GST-HG131之後另一個有效性更優、安全性更好的HBsAg抑制劑,與廣生堂公司已有的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在研核心蛋白抑制劑GST-HG141聯合用藥,旨在尋求功能性治癒B肝的更多科學解決方案。
  • 以研發創新築底,中國抗體-B(03681)投資D2M力拓靶點發現領域
    這意味著,中國抗體持續向上遊挺進,在創新藥研發產業鏈縱向布局中落下重要的一子。通過對D2M的投資和長期的戰略合作,公司在創新藥物及靶點發現領域的拓展能力有望得到高質量的提升。邴博士是輝瑞遺傳數據部的創始團隊成員,在通過臨床數據發現生物標誌物及通過各種遺傳數據識別藥物治療靶點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中國抗體方面表示,憑藉D2M於生物科技行業上遊研發過程中(例如靶點識別、療法及治療發現)對中國抗體作出的新增價值,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可藉此結合各自的優勢及資源,以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