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張穎婷)12月16日,由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為參加活動的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小學的50多名師生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未知世界。
上海紡織博物館高級工程師段玲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講課。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據了解,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同屬專題類博物館,此前雙方多次合作舉辦展覽,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作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在中小學生研學教育領域均開發了系列課程活動,為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本次研學活動由纖維微觀世界探秘講座、科學實驗兩部分組成。課程以遠古先民「食其肉,寢其皮」的生活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介紹動物纖維的特點,結合科學實驗,帶領學生分析觀察織物的奧秘,親手製作動物纖維標本,探秘動物纖維微觀世界。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認真觀察織物。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認真觀察織物。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除了開展研學體驗活動以外,上海紡織博物館還為廣西的小夥伴帶來了「纖維微觀世界探秘展」。該展覽共10個版面,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纖維的神秘微觀世界,盡顯大自然的神奇。上海紡織博物館還向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小學贈送了顯微鏡等教研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