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辦「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

2020-12-20 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張穎婷)12月16日,由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為參加活動的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小學的50多名師生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未知世界。

上海紡織博物館高級工程師段玲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講課。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據了解,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同屬專題類博物館,此前雙方多次合作舉辦展覽,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作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在中小學生研學教育領域均開發了系列課程活動,為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本次研學活動由纖維微觀世界探秘講座、科學實驗兩部分組成。課程以遠古先民「食其肉,寢其皮」的生活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介紹動物纖維的特點,結合科學實驗,帶領學生分析觀察織物的奧秘,親手製作動物纖維標本,探秘動物纖維微觀世界。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認真觀察織物。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認真觀察織物。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除了開展研學體驗活動以外,上海紡織博物館還為廣西的小夥伴帶來了「纖維微觀世界探秘展」。該展覽共10個版面,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纖維的神秘微觀世界,盡顯大自然的神奇。上海紡織博物館還向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小學贈送了顯微鏡等教研用品。

相關焦點

  • 上海紡織博物館帶領南寧小學生探秘纖維世界
    12月16日上午,上海紡織博物館的老師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內,帶領南寧的學生們走近科學,探秘動物纖維微觀世界。這是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合作,在中小學生研學教育領域開發的系列課程活動,為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活動現場。
  • 廣西評"金牌講解員" 廣西博物館、民族博物館拔頭籌
    廣西新聞網桂林7月17日訊(記者陳創明)隨著廣西與世界各國尤其是東協國家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加深,前來廣西參觀考察、觀光旅遊的友人不斷增多,景點、景區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講解員就顯得尤為重要。那誰是廣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最優秀的講解員呢?
  • 到上海紡織博物館領略紡織文化
    位於蘇州河南岸的上海紡織博物館,原址是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址。氣勢恢弘的序廳、底蘊厚實的歷程館、時空連貫的擷英館、互動疊現的科普館、賞心悅目的京昆戲服館,紡織博物館演繹了上海紡織的產業歷史和文化。圖說:上海紡織博物館 來源:網絡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紡織工業一直是上海地區乃至全國的母親工業、民生工業。
  • 300多名中學生走進茂陵博物館開展研行研學活動
    8月5日,延安市洛川縣的330名中學生在西安研行研學創始人付鵬飛的帶領下,走進鹹陽興平茂陵博物館,尋覓遠古記憶,體驗大漢文化,感受先輩們的傑出創造和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在茂陵博物館,學生們聆聽講解員講解西漢時期的故事,觀看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石刻藝術精品,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衝擊和洗禮。在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前,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身著漢服,學習漢代禮儀文化。
  • 臺灣花蓮、宜蘭縣參訪團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
    臺灣花蓮、宜蘭縣參訪團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 2016年04月11日 09:5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107件珍貴傳統織繡展品亮相上海紡織博物館
    上海熱線訊,華美絕倫的明清織繡、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高貴典雅的蕾絲夾克……今天(24日),在第17屆環東華時尚周期間,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了"文化自信與文化責任"系列展覽,融合了中華傳承、民族合力、中西時尚的服飾在這裡亮相交匯。
  • 先秦的踞織機、最大抹香鯨標本……上海高校博物館有多豐富?
    這兩個展廳共展出珍貴文物、文獻、照片資料等近700件,反映了學校一個多世紀來的發展歷程和學研昌盛的豐碩成果。第三展廳為上海交大「兩院」院士業績展。展出了近200位在交大求學或任教過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照片資料、文獻實物等,以院士們的出生年月先後為排列順序,著重介紹他們的生平簡歷與主要成就。
  • 延安洛川縣300多名中學生走進茂陵博物館開展研行研學活動
    本報訊(通訊員 楊剛 王剛)8月5日,延安市洛川縣的330名中學生在西安研行研學創始人付鵬飛的帶領下,走進鹹陽興平茂陵博物館,尋覓遠古記憶,體驗大漢文化,感受先輩們的傑出創造和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在茂陵博物館,學生們聆聽講解員講解西漢時期的故事,觀看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石刻藝術精品,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衝擊和洗禮。在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前,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身著漢服,學習漢代禮儀文化。「今天走進茂陵博物館,我了解了漢代歷史,學習了許多漢代文化,這裡的石刻藝術,使我感到特別的震撼,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柴可佳說。
  • 《絢彩中華·中國黎族服飾展》在上海紡織博物館開幕
    人民網上海11月26日電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中南部地區,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年前,黎族先民就已在海南島上繁衍生息。 上海與海南,一個江之尾,一個海之角,千年以前千裡相隔,並無干係。宋末元初,松江人黃道婆流落崖州(屬今三亞市),在當地學習黎族紡織技術,回到松江後創造出更為先進的棉紡工具和紡織技術,成就了一段中國紡織史上的傳奇,也將兩個地域緊密關聯起來。 11月26日,由上海紡織博物館與中國民族博物館主辦、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協辦的「絢彩中華——中國黎族服飾展」拉開了帷幕。
  • 一座展示民族文化的專題博物館
    我每次旅行,首選就是當地的博物館,那裡濃縮了這座城的一切……廣西民族博物館位於邕江之畔,是一座展示民族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於2008年12月建成,2009年5月1日對公眾免費開放。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 暑假帶孩子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感受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
    暑假帶孩子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感受瑰麗多姿的民族文化早晨,乘坐69路小巴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位於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青環路11號,佔地130畝,建設總投資約2.5億元,附屬廣西傳統民居建築露天展示園,是以廣西民族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
  • 廣西少數民族服飾私立博物館22日開館
    館藏隆林壯族袞服。廣西新聞網記者 劉洋 攝廣西新聞網記者 劉洋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3日訊(記者劉洋)私立博物館,亦稱民間博物館,是民營企業家抱著回饋社會的想法,與公眾分享個人收藏的樂趣而建立的博物館。12月22日上午,廣西首家少數民族服飾私立博物館——「舊裳新尚」博物館正式開館,少數民族專家學者與民族文化愛好者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 南通紡織博物館主館暫閉
    晚報訊 記者昨天獲悉,南通紡織博物館暫時關閉部分館區,進行升級改造。  昨天,記者來到紡織博物館,看到工人已經在對第一展廳和第二展廳進行拆除改造,其餘幾個展廳的展品也被暫時遷移。根據展覽的進度安排,將提升更新現有的展陳空間、改造公共服務區域,這次閉館大約持續兩個月,主館區及近代車間展區於上周已經暫停對外開放,恢復正常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 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開展「雲」研學課程網絡直播
    4月17日下午,青島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開展小學校本課程在線展示活動,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進行了《百年印記,走進青島紡織博物館——「雲」研學課程網絡直播展示》。    此次網絡直播展示由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教師張菲菲和楊笑夢擔任主播,帶領學生「雲」遊全國首個「紡織類」博物館——青島紡織博物館,全市共有4.6萬名學生在線觀看直播。
  • 民族一家親,共築中國夢!廣西文旅廳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道德講堂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廣西文化和旅遊廳於11月27日舉辦了「走讀廣西·紅色課堂」品牌系列活動暨「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道德講堂現場 甘維良攝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世居民族多達12個。民族團結工作一直是廣西的一項重要工作。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活動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016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暨「60歲開始讀」科普教育叢書首發儀式在上海公安博物館隆重啟動。
  • 敦煌舞蹈藝術進民族學校、進民辦幼兒園研學體驗活動在莫高窟開展
    8月8日,敦煌舞蹈藝術進民族學校、進民辦幼兒園研學體驗活動在敦煌莫高窟開展。來自玉門市小金灣民族學校三、四年級的44名優秀師生和酒泉富康凱旋苑幼兒園、小白楊舞蹈學校的17名教師來到敦煌,在莫高窟開展了一場豐富多彩的藝術研學教育活動。
  •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一起去體驗上海博物館們的日與夜
    圖說:東風西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陶瓷器展 官方圖上海自然博物館開設了「自然探索移動課程」,鼓勵小小博物家在博物館中探索自然的奧秘;東方樂器博物館推出「中國二胡品鑑」講座,帶領參觀者認識民族樂器的魅力;震旦博物館推出尋找博物館中的「十二星座」遊戲,把偵探元素加入參觀體驗,讓觀眾在博物館裡尋找自己的專屬星座藏品
  • 2020研學實踐教育高峰論壇在邕召開
    ,促進廣西研學實踐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升。陳菊作了「研學實踐教育的跨界合作——如何將STEM教育與研學旅行相融合」的演講,通過列舉生物多樣性研學和科技類研學的具體案例,從內容設計、活動方式討論了研學與STEM的融合方式。廖偉業、秦年秀站在地理學科教育者的角度,分別用鄉土研學和「跟著博士去科考」的案例,闡述研學在教育領域的新生態。謝小燕通過濱湖路小學「夢想+」校本研學課程建設,探討了立德樹人與研學實踐教育。
  • 平涼市博物館開展「歡樂在平博·暑期刮刮樂」系列活動第一期—— 「行研學之路·講歷史之謎」體驗活動
    為了使青少年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讓孩子們了解家鄉歷史,提高學習實踐能力,8月13日,平涼市博物館組織涇川縣星主播培訓學校的165名學生開展了「行研學之路·講歷史之謎」體驗活動,由此拉開了平涼市博物館「歡樂在平博·暑期刮刮樂」研學主題系列活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