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流向食品領域利潤高 檢測方法尚在徵集

2020-12-18 騰訊網

  地溝油流向食品領域利潤更高 檢測方法尚在徵集階段

  打擊地溝油是否該有新思路

  12月13日,衛生部網站發出告示,稱為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現公開徵集「地溝油」檢驗方法。

  這已經是衛生部第二次徵集檢驗方法了。

  就在前一天,公安部網站發布信息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打擊「地溝油」犯罪破案會戰成效顯著。3個多月來,各地偵破利用「地溝油」製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700餘名,查實涉案油品6萬餘噸;打掉涉及全國28個省份,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銷售等多環節於一體的製售「地溝油」犯罪網絡60個。

  一方面,打擊地溝油行動碩果纍纍,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連最基本的檢測方法還沒有找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地溝油是高科技產品嗎

  2010年3月,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有關地溝油的研究被本報報導,他估計,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300萬噸。

  這個報導引發軒然大波,也引發國家對地溝油問題的重視。

  2010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隨後,衛生部《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於5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製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

  5月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發布《關於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

  公安部也針對地溝油開始採取專項打擊行動。

  然而,從今年9月開始,這個問題開始變得技術起來。

  9月18日,衛生部發布消息,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鑑別地溝油檢驗方法。而參與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方案的,包含了衛生部、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糧食局、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除了這些部門,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領域的13名專家也參與其中。

  當時,共徵集到5種檢測方案,然而專家論證的結果顯示,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檢測到地溝油。

  12月13日,衛生部為此再次公開向社會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主任楊小軍告訴記者,如果監管部門連檢測方法都沒有,如何進行打擊?在法律上,如果檢測不出地溝油,憑什麼認定那個東西就是地溝油呢?這等於缺少證據了。

  楊小軍對食品安全問題很關注,今年9月國家行政學院曾組織過一次面向司局級幹部的食品安全監管培訓課程。而地溝油,正是楊小軍關注的重點。

  「已經進入中國人食物鏈的地溝油,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有哪些危害?能不能達到正常的食物要求?」楊小軍說,可惜,尚未看到有關監管部門的解釋。

  在我國,食用油有一個國家強制性標準,即《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在這個標準中,關於食用油的理化指標檢測包括酸價、過氧化值、浸出油溶劑殘留、游離酚(棉籽油)、總砷、鉛、黃麴黴毒素、苯並芘、農藥殘留共9項指標。

  公安部門在浙江寧海曾查獲了大量「地溝油」並送檢,但是按照這個標準,送檢的10個樣品中,只有兩個樣品不合格。

  對於這樣的尷尬,南方某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所長也覺得很為難。這位所長告訴記者,要檢測一樣東西,就需要一個標準,規定好檢測哪些項目,這些項目都符合標準了,就是合格產品。地溝油本身就是非法的,自然不能用食用油的標準來檢測。但矛盾的地方在於,要不要為非法的東西制定一個標準?

  「地溝油是不是食用油的一個新品種?」楊小軍說,這是個關鍵問題,但現在還沒有權威的說法。

  從公安部門查獲的地溝油案件看,似乎生產過程、生產工藝並不複雜。「都是農民在家裡擺一口鍋,那麼熬煮、蒸餾,沒什麼複雜的。」楊小軍說,能簡單生產出來,就肯定有方法檢測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同樣對「無法檢測地溝油」的新聞感到不解。在他看來,對抓獲的製作地溝油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審查,一定就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那檢測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有關部門兩次高調向社會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似乎這已經成為一個科技攻關項目。但在楊小軍看來,這樣的做法讓人困惑。

相關焦點

  • 衛生部徵集到近300種地溝油檢測方法,將逐一驗證
    本報訊 衛生部公開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於日前截止,共徵集到近300種檢測方法。相關負責人表示,公眾提供的檢測方法是否可行,還需要經過嚴格的專家驗證。  2011年,「地溝油」三個字讓中國老百姓聞之色變,也讓政府下定決心做出整治。
  • 檢測地溝油初定7種方法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記者從衛生部獲悉,地溝油檢測方法研究取得初步進展,已初步確定了4個儀器法和3個可現場使用的快速法,正在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地溝油的危害已經盡人皆知,但是如何辨別地溝油卻是困擾檢測和監督部門的一個難題。
  • 有關部門正自配地溝油以驗證檢測方法
    本報訊(記者張然)針對「地溝油」檢測方法,衛生部近日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種檢測方法。消息一出,引發各方關注。昨天,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地溝油」檢測方法相關工作進行回應,稱有關部門正在自配「地溝油」,對這7種檢測方法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評估、考核。
  • 臺灣地溝油也猖獗的啟示
    此外,問題油還流向許多小吃店、路邊攤等,臺灣媒體甚至以「全島淪陷」來形容此次地溝油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這樣的惡劣影響,不僅局限在島內。上海已發現並下架問題食品約8700件,廈門檢驗檢疫局發現共4.9噸的食品涉及使用強冠地溝油。
  • 王軍榮:三百種檢測地溝油方法需要多長時間驗證?
    作者:王軍榮  衛生部公開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於2011年12月31日截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徵集到近300種檢測方法,但公眾提供的檢測方法是否可行,還需要經過嚴格的專家驗證。(1月2日《  新京報 》)  2011年,「地溝油」公眾聞之色變,下定決心做出整治,檢測方法似乎是不能缺少的,然而,卻不能將整治的「寶」押在檢測方法上,以前徵集到的方法證明不行,現在徵集到的近300種檢測方法就一定行嗎?恐怕也不一定,畢竟技術含量較高。
  • 鄭州晚報:地溝油檢驗方法還要"驗證"多久
    2011年12月起,一共徵集到762份關於地溝油檢驗方法或檢驗指標的建議。(5月22日人民網)   公開徵集地溝油檢測方法,衛生部可以說是成果豐碩。先是徵集到762種檢測方法,令人眼花繚亂;如今終於初步確定4個「儀器法」和3個「快速法」。按說,這回衛生部該可以施展拳腳,能夠徹底降伏地溝油了吧。   然而,人們顯然是高興得太早了。
  • 蒜頭變色、冰箱冷凍,就能鑑定「地溝油」?不靠譜
    :沒有任何研究和理論支持蒜子可以檢測出黃麴黴毒素。冷凍對一小部分地溝油有效,但不是通用方法,不具備普遍性。目前還沒有通用的地溝油檢測方法,要防範地溝油,消費者需要做的是儘量選擇有信譽的餐館和烹飪用油。地溝油的檢測問題一直倍受關注,儘管衛生部門都表示目前還找不到通用的檢測方法,但是網上聲稱能夠辨別地溝油的技巧有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面對連專業機構都無法攻克的難題,這些小技巧當真靠譜嗎?
  • 珠三角地溝油調查:川菜館湘菜館使用最多[圖]-地溝油 地溝 川菜館...
    東方網3月23日消息:「潲水油」未絕,「地溝油」又來。從餐飲店的「地溝」、「下水道」裡掏出油汙、油垢,然後經過簡單加工再回到市民的餐桌……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
  • 漂洋過海而來的地溝油,是如何改變國人生活的,又如何分辨它?
    既然地溝油可以作為工業的原料,為什麼還會流向餐館被端上餐桌呢?相比其它可食用的油類,收購地溝油的價格偏低,用地溝油做好的食物販賣出去的高額價格足以任何一個人心動。這樣低價購入,高價賣出的行為,讓地溝油頗受不法商家的喜愛。
  • 上海:下架8700件涉臺「地溝油」問題食品_臺灣地溝油市場調研_市場...
      臺灣地區發生「地溝油」事件,並跟味全、85度C等知名品牌聯繫在了一起。記者昨天獲悉,上海市食藥監局發現並下架「問題食品」約8700件(袋)。本市食藥監部門表示,要求相關企業切實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如銷售涉及臺灣食品必須提供合格證明,違者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 地溝油危害健康 如何鑑別地溝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地溝油,給人們飲食安全帶來了新的隱患,一旦吃了地溝油就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究竟地溝油對我們的健康會造成哪些危害?而且,既然地溝油很難分辨,那又有什麼辦法可以來鑑別呢?
  • 臺灣人吃了地溝油之後_網易新聞
    ,向地下工廠購入地溝油後製成香豬油,上到味王、味全、奇美食品等知名企業,下到小吃攤、糕餅業、西式餐飲及餐廳都受牽連,吃到地溝油的民眾數量難以估計。 臺灣「食藥署」網站公布的問題產品顯示,此次受波及的廠商遍及臺灣全島,諸如盛香珍、味王、好帝一、陸仕、欣冠、奇美、味全、祥有味、品高、憶霖、犁記等眾多知名企業、百年老店赫然在列。問題油品還流向許多小吃店、路邊攤等。
  • 廚師透露川菜館和湘菜館使用地溝油最多(圖)
    中國日報網消息:「潲水油」未絕,「地溝油」又來。從餐飲店的「地溝」、「下水道」裡掏出油汙、油垢,然後經過簡單加工再回到市民的餐桌……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廣東是一個餐飲大省,連日來,本報記者在珠三角各地展開多方調查採訪,揭開「地溝油」三大去向,通過何種方式流入消費者餐桌?
  • 地溝油流向臺灣235家食品企業 波及奇美85度C等知名品牌
    臺軍副供站及福利營站也成為受害者,販賣含地溝油食品。  臺「教育部」表示,尚未發現有學校使用不合格油品。「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全面下架強冠所有油品、主動抽查團膳公司以及使用GMP標章或檢驗合格之油品等。
  • 地溝油大案:日生產30噸成品油 一噸賺500元
    十六烷值高,使其燃燒性好於柴油,燃燒殘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劑和發動機機油的使用壽命加長。事實上,在加工過程中普遍存在十六烷值並不高的情況。)。生物柴油主要是去水、去雜、過濾和蒸餾等,我自己也做過很多實驗,也挖過技術員,買過技術,但還是不行。
  • 臺灣地溝油波及1209家企業:犁記、呷七碗及太陽堂等上榜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天是中秋節,原本大家會吃月餅、烤肉過節,但臺灣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原料含有餿水油,卻搞臭全臺1209家食品業者商譽;昨天又有多家知名業者也中鏢,包括犁記芝麻肉餅、呷七碗炒米粉、太陽堂、八方雲集咖哩水餃、頂好超市的香菇肉燥油包等產品都榜上有名,而且估計尚有137噸餿水油仍在市面流竄,「衛生福利部」正加緊追蹤流向。
  • 公安部公布十大「地溝油」案例 共打掉窩點60個
    勝輝飼料製品經營部經深加工後,假冒食用油銷給該市中天食品公司等糧油食品經營加工企業及糧油批發市場經營戶。現已查明,該案共製售「地溝油」1600餘噸,案值1300餘萬元。現已查明,該案共製售「地溝油」2000餘噸,案值1700餘萬元。  四川眉山永健畜禽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地溝油」案  根據四川省公安廳治安總隊交辦的線索,宜賓市公安局經過3個多月的周密偵查,2011年9月13日,成功破獲眉山市永健畜禽食品有限公司製售「地溝油」案,抓獲該公司負責人汪永建等涉案人員12人。
  • 新型地溝油來了
    這種劣質油一旦流向餐桌,對人體危害極大。因此,一直是有關部門監管的重點。 前不久,浙江警方破獲了一起製售地溝油案件。與以往不同的是,警方在這起案件當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地溝油。 什麼是新地溝油?新型地溝油是指將劣質、過期、腐敗了的動物皮、肉、內臟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後生產出來的油。
  • 警察「小白」九年死磕地溝油
    稍後他收到一封來自養殖戶的信,信上說:我們家借款十幾萬元才包下魚塘,一夜之間魚全死了,你們怎麼能檢測不出來?!  面對養殖戶的失望和不解,任飛決定:「就是它了!我就研究魚塘投毒怎麼測。」  這是任飛的第一個實驗課題。他養魚、給魚投毒、檢測、記錄、摸索規律、總結,終於研發出一套利用液質聯用儀檢測魚塘投毒的方法,將魚塘投毒的檢出率從15%提升到80%以上。
  • 九年死磕地溝油,他是誰?
    他養魚、給魚投毒、檢測、記錄、摸索規律、總結,終於研發出一套利用液質聯用儀檢測魚塘投毒的方法,將魚塘投毒的檢出率從15%提升到80%以上。2012年,這項成果不但獲得了全國有機質譜會議的高度認可,還幫任飛博得了「魚塘小王子」的美名,此後,凡是魚塘投毒的案子,大家都說:「找任飛。」「我老婆都不知道地溝油勾兌比例,警察怎麼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