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死磕地溝油,他是誰?

2021-02-13 央視網

誰能想到,地溝油試紙的發明人竟是位警察。

學醫的任飛2009年畢業後考進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技術處,2013年11月調入太原市公安局。他的工作,是從一線幹警手中接過裝有各種物證的透明塑膠袋,然後化驗。

任飛入職技術處理化檢驗科後發現,單是211、985院校畢業的博士就有6個,頓感壓力。「咱就是個年輕民警,我上面有工作10年、20年的,我怎麼才能站穩腳跟?」他的煩惱和所有普通年輕人一樣。

「當時我就準備鑽研實驗室裡最金貴的儀器,最後相中了液質聯用儀。」液質聯用儀是用來檢測不易揮發物的儀器,後來任飛發明地溝油儀器檢測法,就是用的它。

這個儀器確實金貴,每次做完檢測光是維護就得花一個多小時,更不要提它還易壞,修理更是個大麻煩。別人對它都避之唯恐不及,而任飛正愁找不到理由跟它名正言順地「親密接觸」。當時跟妻子兩地分居的任飛住在單位,搶著承擔起所有用液質聯用儀的任務。每次儀器出現問題,他不怒反喜,「這個好,我又能學點東西了!」

終於,任飛的機會來了。

2010年,任飛接到一個「魚塘投毒案」。在這個案子裡,農藥檢測一直是理化檢驗的痛點,檢出率只有15%左右。

「即使確實是投毒,由於魚塘是擴散狀態,微生物分解快、揮發快,我們很難檢測出投毒的線索。」任飛只能認定該魚塘沒有被投毒。

稍後他收到一封來自養殖戶的信,信上說:我們家借款十幾萬元才包下魚塘,一夜之間魚全死了,你們怎麼能檢測不出來?!

面對養殖戶的失望和不解,任飛決定:「就是它了!我就研究魚塘投毒怎麼測。

這是任飛的第一個實驗課題。他養魚、給魚投毒、檢測、記錄、摸索規律、總結,終於研發出一套利用液質聯用儀檢測魚塘投毒的方法,將魚塘投毒的檢出率從15%提升到80%以上。2012年,這項成果不但獲得了全國有機質譜會議的高度認可,還幫任飛博得了「魚塘小王子」的美名,此後,凡是魚塘投毒的案子,大家都說:「找任飛。」

「我老婆都不知道地溝油勾兌比例,警察怎麼知道的?!」

2010年的一天,師傅問任飛願不願做地溝油檢測研究。

所謂地溝油,任飛介紹,通常是指用餐儲垃圾擠壓加工出來的油,用動物的各種邊角料熬製出來的油,甚至是直接把別人吃剩下的水煮魚的油湯、火鍋油等簡單過濾一下就再利用的口水油。

和刑事技術處的其他同事一樣,任飛的第一反應是這有些「不務正業」。

「你先別忙著拒絕,明天跟我出個現場。」 師傅說。

第二天,任飛來到某縣的一家糧油店。「褐色的地溝油從十幾噸的儲油罐裡流出來,一股惡臭。他們說如果把這裡查封了,不少人會吃不上油。」 任飛震驚了。

查封現場還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圍觀,這讓任飛想到了女兒,「我家孩子要是吃了這個怎麼辦?」

因為兩地分居的原因,女兒常年見不到任飛,跟他也不親。「希望有天女兒能理解我的工作,不再抗拒我」。就這樣,任飛接了地溝油檢測的課題。

此前的地溝油檢測技術成本高、操作複雜、檢出率低,任飛日夜苦思另闢蹊徑。他和犯罪嫌疑人潛心「取經」,學習煉製地溝油的「工藝」,自己煉油來找靈感。

嘗試了基因檢測、含鹽量檢測、膽固醇檢測……苦戰1000多個日夜,他每每熬到後半夜三四點,得到的答案都只有一個:這個方法確實不行。

「我把試管扔了!不幹了!到此為止!」 任飛放棄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每當太陽再照到臉上,我就想,今天再試一次,就一次,不行就不試了。」

直到跟朋友去吃「老火鍋」,任飛終於找到突破口。

那家火鍋店特別火,好不容易排到了,任飛和同事坐定,眼看著老闆把火鍋從旁邊剛吃完的桌子上端下來,用濾網濾掉裡面的食物殘渣,然後徑直把這鍋油端到了自己桌子上。

「這能吃嗎!鍋裡還有人吃剩下的料呢。」任飛問。

「要不怎麼說是老火鍋呢!快吃吧!」朋友說著把各種菜、肉往鍋裡下,還笑著調侃他:「你說你檢測地溝油,這就是地溝油,你能證明嗎?」

任飛窩著火兒夾起一塊肉,一嚼,被前桌鍋底裡殘留的綠藤椒麻了一下。

「對呀!我可以把目標檢測物換成調味品!」 他找到了新思路。

任飛介紹,流入市場的地溝油裡極大概率會殘留各種調味品的痕跡,經過多次比對試驗,他發現「辣椒鹼」是最理想的地溝油檢測標誌物,「如果辣椒鹼含量超過某一閾值就懷疑該樣品含有地溝油」。

辣椒鹼來源於辣椒,它既不易被地溝油煉製工藝去除,檢出靈敏度又高。「除非用有機溶劑萃取,但如果這樣煉地溝油,成本就太高了。而且它的靈敏度極高,達到匹克級別,也就是萬億分之一克,就是說,在一個標準遊泳池裡滴一滴辣椒油都能檢測出來。」任飛解釋。

據任飛了解,市場上回收一噸地溝油的價格是1000元左右,而經過處理後再賣出,每噸可以賣1.2萬元左右,「這暴利跟販毒差不多」。

應用辣椒鹼的原理,2013年,任飛研製出了用液質聯用儀檢測地溝油的方法。隨後,這一方法被原國家衛計委確定為地溝油檢測法。經過幾年的改進,他還可以根據檢出的辣椒鹼的種類和組成比例,判斷出地溝油的具體勾兌比例,進行產地溯源。

在一次查封行動中,犯罪嫌疑人拒不承認自己煉的是地溝油,而任飛不但能確定他的哪個油罐裡裝的是地溝油,還給出了不同油罐地溝油的不同勾兌比例。

犯罪嫌疑人大驚:「我老婆都不知道地溝油勾兌比例,警察怎麼知道的?!」

2017年,任飛研發的地溝油檢測法獲得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金獎,經公安部批准,他榮立了個人一等功。

但儀器檢測局限性較大,一線執法人員操作不便。於是任飛又開始琢磨地溝油試紙。他告訴記者,2018年11月,該試紙研製成功,他將成果無償轉讓給企業量產,2019年3月得到公安部一所的方法驗證,前不久剛參與申報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油脂中辣椒鹼快速檢測方法的徵集。

採訪當天,任飛用剛送來的一瓶樣品演示了用試紙檢測地溝油的全過程。

打開一個紙盒,取出裡面的一次性試管、提取工具、稀釋液、有機溶劑等。在待檢測的油中取出7毫升,用有機溶劑萃取,稀釋,滴到試紙盒上,等待一分鐘。

「一條紅線就是地溝油,兩條紅線就是正常油。」任飛介紹。一分鐘後,試紙顯示出一條紅線。

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任飛又揪出一個疑似使用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無良商家。

他告訴記者,目前該試紙已經發放給一線執法人員,他們初步檢測後會再將樣品送來用儀器檢測確認。這款地溝油試紙問世後,已經在全國多個省市揪出了疑似地溝油煉製食用油的線索,幾起大案件正在偵察中。

隨著儀器檢測法和地溝油試紙檢測法相繼問世,在別人眼裡,任飛從默默無聞的小警察變成了一位光輝偉岸的「英雄」。但無論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後,他都固執地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一個有軟肋、有茫然,同時也對自己有期待、有要求的普通人。

2018年,任飛受邀參加太原市「時代新人說」演講活動,臺下坐了2000多人,同步網絡直播。他提前給妻子和女兒要了兩張二樓的觀看票,「女兒不了解我,我想讓她看看,另外我想對妻子說幾句話,之前我也沒跟她說過我愛你之類的情話」。

「我和妻子上大學的時候,認為什麼事都大不過愛情,如果事業和愛情相衝突,一定選擇後者。後來進入社會才知道有許多無奈,事業和愛情相衝突,我們都得選擇事業。」那天,任飛抻著脖子躲在幕布後張望,就想知道妻子和女兒來沒來。

演講到了最後,任飛說:「孩子,爸爸是照片裡的那個人。我不是個稱職的父親。如果今天我的妻子和女兒來到了現場,我想說,我愛你們,我願意用一生來保護你們。

地溝油試紙之後,目前任飛正在研發某「網紅」毒品試紙和迷奸藥試紙。

認識任飛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有不少企業和院校願意支持他搞研發,他幹得更起勁了。

最令他驚喜的是,他的社會影響力也打動了女兒。女兒在電視上看到穿警服的爸爸,聽到別人說「你爸爸真厲害」,她忽然覺得,爸爸是個「好爸爸」。

「有天放學回來她主動親了我一下!」 任飛心都化了,沒想到女兒的認可和理解提前到來了20多年。

「其實做這些事,我也是想給自己的內心找一些溫存。有些價值與物質和金錢是不相關的。」他說。

相關焦點

  • 九年死磕地溝油,他做到了!
    誰能想到地溝油試紙的發明人竟是位小警察。
  • 警察「小白」九年死磕地溝油
    任飛  誰能想到地溝油試紙的發明人竟是位小警察。朋友說著把各種菜、肉往鍋裡下,還笑著調侃他:「你說你檢測地溝油,這就是地溝油,你能證明嗎?」  任飛窩著火兒夾起一塊肉,一嚼,被前桌鍋底裡殘留的綠藤椒麻了一下。  「對呀!我可以把目標檢測物換成調味品!」 他找到了新思路。
  • 地溝油試紙的發明者,你知道是誰嗎?
    誰能想到地溝油試紙的發明人竟是位小警察。學醫的任飛2009年畢業後考進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技術處,2013年11月調入太原市公安局。他的工作,是從一線民警手中接過裝有各種物證的透明塑膠袋,然後化驗。任飛入職技術處理化檢驗科後發現,單985、211院校畢業的博士就有6個,頓感壓力。
  • 他造的地溝油能讓飛機上天,不僅全國瘋搶還被聯合國怒贊:中國人的...
    誰說地溝油只能是垃圾?它分明是不得了的「寶貝」!外國人可是都瘋搶呢。————劉疏桐,人送外號「地溝油小王子」。乍一看,似乎很難把這個乾淨帥氣的男人跟髒乎乎的地溝油扯上關係。但實際上,這哥們兒已經跟地溝油交手多年了。
  • 地溝油危害健康 如何鑑別地溝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地溝油,給人們飲食安全帶來了新的隱患,一旦吃了地溝油就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究竟地溝油對我們的健康會造成哪些危害?而且,既然地溝油很難分辨,那又有什麼辦法可以來鑑別呢?
  • 珠三角地溝油調查:川菜館湘菜館使用最多[圖]-地溝油 地溝 川菜館...
    他說,一般養殖場每次基本上都要一車「地溝油」。「我這裡基本可以保證供應,即使有時不夠用也可以就近弄到,因為我好幾個老鄉都在附近做這個」。  簡單加工後流入小餐館  上文提到的安徽老闆直言,除了賣給養殖場外,經過簡單加工後的那些「地溝油」還賣給街邊大排檔以及小餐館,「他們一般一次都要到幾十斤、上百斤」。
  • 地溝油變浮選劑
    太原理工大學一研究團隊找到一條新途徑地溝油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廢油、食品及相關企業產生的廢棄油脂等,不法分子將其過濾分離,脫色後變為清亮的「食用油」,並通過低價銷售謀取暴利,重返餐桌,帶來的危害巨大。如何將地溝油變廢為寶?
  • 金龍魚曝地溝油事件是真是假?
    金龍魚曝地溝油事件是真是假?時間:2014-05-20 17:20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溝油的金色產業鏈在哪裡 來源:南方都市報 地溝油流入了益海嘉裡在天津的油脂公司?
  • 地溝油製售者與記者面對面 講述地溝油製作過程
    道德之問系列追蹤  地溝油是怎樣煉成的與地溝油製售者面對面  新華網杭州12月30日電(記者方列)經過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六大環節,泔水缸、下水道中汙穢不堪的地溝油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
  • 怎麼分辨地溝油 學會十招輕鬆分辨地溝油
    要知道很多飯店為了節約成本,往往會使用地溝油做飯,尤其是一些以辣味的菜餚為主打的飯店更是如此,你想知道怎麼分辨地溝油嗎,你想知道地溝油的危害嗎,下面就來學習一下吧。怎麼分辨地溝油地溝油即便做的眼屎再好,我們也可以從下面這些地方發現蛛絲馬跡。1、看透明度純淨的植物油呈透明狀,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混入了鹼脂、蠟質、雜質等物,透明度會下降。
  • 地溝油的黑色菜單 教你如何躲避地溝油食品
    在外吃飯,不免會害怕吃的東西是地溝油做的,那麼你明白地溝油會怎麼用嗎?如何杜絕在吃飯的時候,遇到地溝油?地溝油的獲取途徑洗碗池上的刷鍋水老闆在廚房的洗碗池上裝了一個機器,然後就會從下水道將油水進行分開,油會從另外一個管道出去,水就會排進了下水道,這還是比較乾淨的地溝油,幾乎不怎麼提煉,就可以再使用。變成黑色的廢油在可用的地溝油都用完後,那些髒兮兮的黑色廢油也被利用起來了。地溝油使用極限後的黑色廢油也不放過。
  • 消費-關於如何辨別地溝油的問題學會辨別地溝油好處多多
    古人云「病從口入」,這句話放在當今的社會也是不為過,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不良商家為了利益,都使用地溝油。在地溝油的一系列例子得到曝光時,很多人就會擔驚受怕,尤其是那些知道地溝油是怎麼來的朋友,更是決定要遠離地溝油,那麼如何辨別地溝油呢?
  • 臺灣地溝油也猖獗的啟示
    然而,在地溝油方面,很難說臺灣地區不是大陸的師傅。至於大陸在更早時候是否有地溝油,已不可考,但臺灣的報紙,卻記錄下地溝油猖獗的歷史,依據博主「臺灣黑喵王」所貼出的1986年臺灣報紙,《餿水油案昨收押十四人》、《十大消費新聞,餿水油列首條》這樣的新聞報導不一而足。
  • 新型地溝油來了
    新型地溝油來了 前不久,浙江警方破獲了一起製售地溝油案件。與以往不同的是,警方在這起案件當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地溝油。 什麼是新地溝油?新型地溝油是指將劣質、過期、腐敗了的動物皮、肉、內臟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後生產出來的油。它所謂的新,主要是區別於我們以往所了解的用餐廚垃圾所做的地溝油。
  • 怎樣辨別地溝油?
    地溝油是劣質油的統稱。地溝油中含有有機物和重金屬,在進食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怎樣辨別地溝油呢?要辨別所購買的油是否是地溝油,可以在手掌心滴上1到2滴新購買的油,然後雙掌合攏,不斷地揉搓,在發熱後,聞一聞油的味道,如果是地溝油,油的味道不是很純正,並且還有可能聞到臭味。
  • 臺灣「地溝油」風波後續 臺灣地溝油風暴收尾
    臺衛生部門昨日檢查含地溝油食品下架情況。    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院長」江宜樺15日下午2點針對地溝油問題,進行擴大專案會議。同時間,「食藥署」副署長姜鬱美表示,16日是業者自主回收下架最後期限,若再查獲含地溝油產品,最高可罰款5000萬元新臺幣,有信心「16日起,架上產品皆安全」。
  • 英語詞彙:地溝油製藥傷不起:"地溝油"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地溝油製藥傷不起:"地溝油"英語怎麼說 2012-09-05 09:09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 先寫《赤兔之死》滿分作文,後寫「圍剿地溝油」的他,現狀如何?
    在成名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自己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他從小就能讀像《三國演義》這類的書,他對這本書裡的所有故事了如指掌。《紅樓夢》也熟讀多次,怪不得可以寫出《赤兔之死》這樣的作文。  他被南師大決定錄取後,選擇廣播與電視新聞專業,畢業後成功成為一名優秀記者。
  • 「地溝油」兌鹼變肥皂(圖)
    今報訊「這家無證黑加工點,利用收來的『地溝油』加工皂基(肥皂半成品),而且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對這一地區的環境影響太大了。」  昨天下午,東陵工商分局監察二大隊和東陵工商所會同東陵公安分局打假辦二十幾名工作人員,對東陵區八棵樹地區一家大量生產皂基的黑加工點予以取締。
  • 釐清金龍魚"地溝油"事件還須權威調查
    人民網5月17日的採訪顯示,嘉裡油脂化學公司和嘉裡糧油公司兩個廠區相連,兩個廠門相距不遠 只有低矮的隔離物,糧油公司與油脂化工公司距離如此之近,誰又能保證地溝油不會進入"隔壁"? "嘉裡糧油"與"嘉裡油脂"隔牆而建,在企業看來也許是有利於減少運輸成本和環境汙染。在媒體和公眾看來,則可能容易產生地溝油"翻牆"進入糧油企業的觀感和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