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溝油」回流餐桌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進行循環利用。如何「變廢為寶」?太原理工大學一研究團隊找到一條新途徑
地溝油一般包括潲水油、煎炸廢油、食品及相關企業產生的廢棄油脂等,不法分子將其過濾分離,脫色後變為清亮的「食用油」,並通過低價銷售謀取暴利,重返餐桌,帶來的危害巨大。
如何將地溝油變廢為寶?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地溝油最早用來生產肥皂或皂液,近年來,最佳回收利用途徑是轉化為生物柴油,進行再利用,但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生物柴油市場良莠不齊,一直沒有市場化成熟發展起來。
有沒有其他途徑對其進行回收利用呢?6月15日,記者採訪了太原理工大學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張繼龍博士,他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年努力,找到了一種新的「地溝油」回收利用途徑。
張繼龍介紹,目前地溝油等廢油脂的治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回收、處理、規模化等都影響其發展,特別是之前一直受到關注的制生物柴油的路線,因市場的不成熟造成有關企業經營困難,目前省內還沒有一家成熟的處理餐廚垃圾地溝油的企業。所以解決我省老百姓的「地溝油回餐桌」的飲食安全問題一直沒有更好的技術。
張繼龍帶領的團隊從2009年開始進行「地溝油一步法連續生產煤浮選藥劑」研究,他們以廢棄油脂(地溝油)為原料進行有效化利用,開發研製出餐廚垃圾地溝油製備礦用(煤、磷礦、稀土礦等)浮選劑新材料技術。浮選劑具有調節入選礦物和浮選介質的表面物理化學性質,可以擴大精礦與脈石間親琉水性的差異,使之更好地分選,達到提高精礦回收率的目的。
他們的研究採用自主研發的催化劑,將餐廚垃圾地溝油等廢油脂先通過脫雜、脫臭、脫膠處理,回收有機液相成分,對其進行綜合淨化,然後進入反應塔與催化劑接觸反應,通過逐級精餾製得各類礦用浮選劑,未反應的油脂通過循環再返回到反應塔進行反應,反應單程轉化率高達92%。得到的礦用浮選劑依據不同的礦產種類在相應的浮選機上進行應用,使精礦產率提高,最高達到94%的產率。該技術已於今年5月在太原西山煤電屯蘭選煤廠進行了中試對比試驗,效果顯示:用量比傳統的煤油+起泡劑用量降低40%—50%,矸石(灰分)與煤分離顯著,成本比傳統材料降低50%左右。
張繼龍介紹,他們利用「地溝油」製作礦用浮選劑的全過程無三廢產生,而且催化劑可重複利用,真正實現了有害的餐廚垃圾地溝油綠色無害化轉化。
研究團隊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通過核心催化劑和連續反應裝置製備出了產品價值高、市場利潤大、適用範圍廣、效果好的礦用新材料,該材料非常適合在我省推廣應用,並且該材料因來源生物材料資源,其在自然界3個月之內即可分解,所以與傳統材料相比具有明顯環保優勢。
張繼龍表示,這項技術項目計劃未來可能會與太原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合併實施,解決老百姓的民生問題,具有重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本報記者 程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