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2019年亞太地區關鍵指標報告》顯示

2020-12-12 中國金融新聞網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表示,數據表明,亞太地區日益加強其對全球經濟、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貢獻。在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及時、可靠的精細數據對於制定、實施及監測政策和考察進展等發揮著關鍵作用。雖然經濟發展速度喜人,但不少指標也顯示出亞太地區仍面臨許多挑戰。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本月10日發布了第50期年度統計報告《2019年亞太地區關鍵指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總結了亞洲及太平洋地區49個亞行成員的經濟、金融、社會、環境指標等綜合最新統計數據。通過對1000多項指標的數據分析,報告指出,相較於本世紀初,當前亞太地區經濟體在全球經濟和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等方面的貢獻日益突出。

  經濟發展速度迅猛

  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極端貧困人口已從2002年的11億人降至2015年的2.64億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亞洲和太平洋島國佔全球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30.3%上升到2018年的42.8%。購買力平價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目的是對各國的GDP進行合理比較。按此指標計算,亞洲經濟體排名分別是中國、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韓國。2016年至2018年,所有亞太地區經濟體的GDP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印度的GDP增速在這3年中最高。

  國內材料消耗衡量一個經濟體直接用於生產過程的材料總量,這一指標的快速增長也從側面展示了亞太地區經濟的騰飛。報告顯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國內材料消費總量從2000年的237億噸增加到2017年的536億噸,增長了一倍多。2017年,該地區人均國內材料消費量最高的是澳大利亞、蒙古國和新加坡。

  2018年,亞太地區在全球GDP中所佔份額(現價美元)超過三分之一,在全球價值鏈中所發揮的作用及其作為高價值產品目的地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2000年,亞洲僅貢獻了全球23.0%的出口收入,2018年這一數字增長至30.2%。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表示,數據表明,亞太地區日益加強其對全球經濟、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貢獻。在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及時、可靠的精細數據對於制定、實施及監測政策和考察進展等發揮著關鍵作用。

  民眾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經濟發展帶來了民眾生活質量的大幅提高,在亞洲發展中國家,日生活費不足1.90美元的人口比例(按2011年購買力平價計算)從2002年的33.7%降至2015年的7.0%。按絕對值計算,這意味著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口從11.1億人減少到2.64億人。在報告統計範圍內的18個發展中成員經濟體中,有11個國家的底層收入人口的人均家庭支出年平均增長率超過了總人口的人均家庭支出增長率。

  此外,2000年至2015年,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一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00年的6.9%下降到2017年的3.1%。與此同時,與2000年相比,亞太地區初等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兒童的受教育機會日益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報告審查期間,女性的入學率增長超過了男性。2017年,在擁有相關數據的35個亞行發展中成員國中,有30個國家的小學教育水平男女均達到或超過90%。相比之下,在2000年,35個經濟體中只有20個達到了同樣的初等教育水平。

  未來仍面臨挑戰

  雖然經濟發展速度喜人,但不少指標也顯示出亞太地區仍面臨許多挑戰。首當其衝的便是環境問題。報告指出,整個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一般都伴隨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城市的空氣汙染問題突出。2014年,亞太地區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一半。數據顯示,在亞太地區人口最多的10個經濟體中,印度、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地區的空氣汙染水平最高。

  此外,人口老齡化以及性別平等也是亞太地區在發展中面臨的另一大問題。從現有趨勢看,亞洲人口老齡化速度比歐美更快,不少國家面臨「未富先老」的難題。2018年,亞洲開發銀行各區域成員國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平均達到8.6%。人口老齡化問題正在為亞太地區發達經濟體長期的結構性金融交易帶來風險,也為宏觀經濟環境帶來壓力。在亞太地區的國家中,婦女充分參與政治領導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2018年,僅有三分之一的經濟體超過了女性在國家議會中佔比20%的門檻。

相關焦點

  • 新華社:亞行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2.1%
    新華社馬尼拉12月10日電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在10日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補充報告中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該行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1.8%上調至2.1%。報告說,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實現了0.7%的正增長。目前中國工業復甦速度較快,餐飲、酒店等服務業也在逐步追上整體復甦節奏。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說,目前亞太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前景正在好轉。
  • 亞行與深圳水務集團籤署貸款協議 支持中國城市加強氣候適應力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2020年12月15日訊)—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與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水務集團)和深圳市環水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環水投資集團)籤署了2億美元等值人民幣貸款,用於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智慧市政水務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與災害的韌性。
  • IDC報告:2019年亞太地區AR/VR支出達到37億美元
    根據國際數據分析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報告《全球AR/VR支出指南》指出,預計2019年亞太地區在AR/VR方面的支出達到37億美元,同比增長34.0%。亞太地區在AR/VR產品和服務上的支出在整個預測期間(2018年至2023年)將保持強勁增長,5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62.0%。
  • 亞行下調2020年菲律賓經濟預期 預計將萎縮8.5%
    來源:央視原標題:亞行下調2020年菲律賓經濟預期 預計將萎縮8.5%當地時間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ADB)發布了《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報告中,亞行下調了其對菲律賓2020年的經濟預期,預計今年菲律賓經濟將萎縮8.5%。而此前在今年9月份,亞行對菲律賓經濟的預測是萎縮7.3%。△圖片來自網絡亞行表示,下調對菲經濟預期,主要是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菲律賓的家庭消費和投資的降幅超過此前預期。
  • 報告:中國持續保持亞太地區最大國際遊客客源地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記者吳雨)全球支付科技公司萬事達卡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持續保持了亞太地區最大國際遊客客源地的市場地位。亞太地區前五大旅行目的地——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東京和首爾,它們的最大客源地均為中國內地。
  • 國務院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情況
    國務院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情況 2020-05-19 23:35:21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亢)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國務院
  • 專訪:中國脫貧成就推動全球脫貧進程——訪亞行東亞局局長詹姆斯...
    原標題:專訪:中國脫貧成就推動全球脫貧進程——訪亞行東亞局局長詹姆斯·林奇   亞洲開發銀行
  • 萊坊發布《2019年亞太區共享居住報告》
    2019年10月31日 (北京) – 全球獨立私營房地產顧問服務公司萊坊舉辦了居住空間的未來-2019萊坊共享居住趨勢研討會,並發布了題為《共享居住:亞太視角》的市場報告,並同與會嘉賓一道分享了亞太地區共享居住市場的投資情況和發展趨勢。
  • 2021年科技預測報告
    年俄羅斯和獨立國協移動經濟報告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2020年遊戲報告2020年消費者忠誠度晴雨表2020年中國人力資本指數報告2020年全球移動報告2020年上半年媒體質量報告谷歌報告:聯網家庭體驗的核心——客廳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237頁)2019年美國替代肉、蛋、奶行業報告2020年拉美裔營銷報告2020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2020年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
  • <中國市場監管報>《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基礎性報告發布 2019年中國...
    12月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WIPI)基礎性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322萬件,其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排名全球第一。這一數字是排名第二的美國主管部門收到專利申請量的兩倍以上。
  • 亞行預測:亞洲發展中經濟體2020年經濟萎縮0.4% 2021年將實現反彈
    12月10日,亞洲開發銀行(亞行)發布《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報告中,亞行預測,由於亞洲地區正在逐步擺脫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並實現經濟復甦, 亞洲發展中經濟體2020年經濟將萎縮0.4%,2021年將實現反彈,增長將達到6.8%。
  • 亞行副行長:推動區域和次區域合作機制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量身」減貧  張文才稱,經過幾十年努力和比較快速的增長,亞太地區貧困人數已大幅減少,截至2015年,超過95%的人口已生活在中等收入經濟體。若以每日生活費1.9美元為貧困線衡量,亞行發展中成員的貧困人口從1990年的14.69億減少到了2013年的3.26億。
  • 海德思哲最新年度調查顯示:儘管經濟存在不確定性 亞太地區投資...
    中國,上海– 2020年12月3日 – 海德思哲 (Heidrick & Struggles) (Nasdaq: HSII) 今天公布第七年度《2020亞太地區私人資本投資專業人士薪酬調查報告》。
  • 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地區大學排名公布 深圳大學首次上榜
    原標題:南科大居內地前十 深大首次上榜   近日,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地區大學排名公布,此次排名分析了東亞、東南亞和大洋洲13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300多所大學。最終,中國內地有72所大學上榜。深圳大學首次上榜,在中國內地高校位居29名、廣東省內第四名。
  • 亞行預測:亞洲經濟出現萎縮,2021年將實現增長6.8%
    亞洲開發銀行(ADB)周四發布的報告預測,亞洲發展中地區的經濟活動今年將萎縮0.4%,然後在2021年回升至6.8%,因為該地區正從19型流感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過來。新的增長預測定期發布在《亞洲發展展望(ADO)2020年更新》中,比9月份的-0.7%的GDP增長有所改善,而2021年的前景則保持不變。但報告稱,該地區的前景各不相同,東亞地區今年有望增長,而其他次區域正在收縮。
  • IMD發布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國全球競爭力位居第14位
    來源:金融界中國,北京,2019年5月29日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今日發布《2019世界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新加坡自2010年以來首次躍升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美國則從榜首滑落,而經濟不穩定影響了歐洲排名情況
  • 調查顯示51%的美國人明年有旅行計劃
    有關旅行者情緒的最新指標顯示了一些好消息。根據YouGov 10月和11月的數據,51%的美國人計劃明年旅行度假或出差。在年輕的美國人中,旅行願望最高。>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報告:營銷決策者與營銷公司的關係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2020年香港商戶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