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一位90後學生玩蹦床摔成截癱事件引發大眾關注。
6月2號為她治療的主治醫生徐州仁慈醫院周醫生告訴澎湃新聞,她已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目前生命體徵平穩,但情緒不太好。
蹦床館賠償了5000元但「前期(治療)費用十幾萬是她家屬出的,家屬表示打算走法律程序
所以我諮詢了我在蹦床館工作的朋友,以下是他對蹦床風險總節
一、髒
眾所周知一般的蹦床樂園客流量都很大,尤其節假日一天千八百人實屬正常。實際上不一定有哪家店能做到每天消毒。那麼大幾千平米的場館天天消毒也是一筆挑費(北方方言費用的意思…)。而且衛生部門基本不會管的這麼嚴格!所以哪怕你看起來乾淨衛生,實際上也就是那麼回事兒。
疫情後復工,消毒也僅僅是「能聞到消毒水味兒」的程度,而已。
海洋球清理一次得將近三天(用專門的機器哈,不是人工擦),所以基本不洗反正也看不出來。海綿池先要一群人給它刨出來,滿天塵土。再洗,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一般都是消毒水噴一噴完事兒。這些東西要做一次衛生基本五天到一周才能完成。動動腳趾頭都能想出來,哪家店願意閉店一周專門做衛生?開什麼國際玩笑嘛。
那個渾身魔術貼貼牆的項目,公用的衣服,也不怎麼洗。
所以很多人去玩一次以後身上起疹子、過敏、。通常在你玩夠了回家才會有不良反應,而且也沒法證明你的過敏一定來自於蹦床館,翻譯成人話就是沒處說理去,多癢也得自己忍。
還有,蹦床運動確實累。所有遊客都在揮灑汗水,無論冬季夏季。萬一運氣不好碰上點兒病毒細菌啥的,都不是小事。
所以皮膚脆弱、容易過敏或者抵抗力低下的朋友們不!要!去!別花了百八十塊錢買票,回家癢一周或者生場病,不值當的。
二、甩鍋
蹦床館人均會甩鍋,參考 @企鵝問保 的回答,他賠不起錢。研究生這個事件裡,當事人高位截癱,場館方只同意給五千塊,五千塊…還不夠搶救的錢呢吧?(經評論區補充,是場館想等保險賠錢所以先掏了5000)出點什麼事就得自己擔責任,這也算是安全隱患吧,錢包和身體的雙重隱患…
三、蹦床
1.小蹦床
其實一般的黑色小蹦床並沒有什麼危險,彈性不大。但是我確實見過一個黑人老哥蹦了一下小腿就折了的情況…只要是運動就會有風險。如果小孩子去,在小蹦床上蹦一蹦就好。越是小塊兒的蹦床彈性就越小,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孩子瘋狂蹦迪的野心!!
再有,蹦床的邊緣,和地板連接的地方。
如果重心不對,磕到旁邊的陸地,Game Over…下落的重力(?)很強,這一下子反彈的力,輕則磕傷重則骨折。
2.還有專業蹦床
就是一般蹦床比賽會用的那種。
這東西彈性超大!能彈的很高,我下落的時候都會有失重感的那種高。
專業蹦床是網狀的,網格很容易卡住腳趾,Game Over.
彈性強到什麼程度呢?哪怕你正常的蹦,只要你節奏稍有不對,強大的彈性會推動你的小腿狠狠地往上一頂,嘿!就頂膝蓋了,Game Over.
只要你重心一亂,尤其是單腳蹦,嘿!不是躺了就是坐下了,擦傷、崴腳、扭傷、膝蓋疼腿疼腰疼…應有盡有,這都是輕的,重的直接骨折。
專業蹦床蹦完一次不受點傷好像都奇了怪了…
3.如果一家蹦床館有專業蹦床,就會吸引很多的極限運動玩家。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膽大妄為多少沾點兒nt的精神小夥兒開始學人家翻跟頭。其實學翻跟頭的倒是不多,大家畢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最可怕的情況是…
在抖音上經常能看到,一個人躺著,另一個人蹦很高,落地後躺著的人被彈起來,然後被蹦床者抱在懷裡。
多少人看了覺得,嘿我也能,不就是蹦一下抱一下嗎?
我就服了。我就搞不懂哪兒來那麼多nt對自己那麼有信心?尤其是那些個小情侶,想給女朋友展示一下自己的男性雄風。
你知道普通人沒接受過訓練,肌肉不夠發達會重心不穩嗎!跳起來一腳踩在躺著的人身上!你能想像嗎!當場去世
還有公主抱接住之後把胳膊砸折了的,摔跤摔成一團已經很常見了,躺著的人彈太高沒接住直接整個後背砸下去疼得喘不過氣的…
!一人一張蹦床(畫重點)真不是跟你開玩笑的!
倆人一起蹦,不能保證兩個人同起同落,輕則扭膝蓋,重的…自行想像吧。
Another,不要學練過的人!哪怕是一個單純的背彈都不要學!重心不對直接砸後腦勺!會腦震蕩的!
又Another,不要往邊上踩!一般專業蹦床和地板是用彈簧連接的,蹦的時候會有空隙,弄不好就會把腳背卡在縫隙裡。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媽媽騎著自行車載著你,你的腳背卡進輪子,你媽一邊兒使勁兒蹬車一邊兒抱怨這車怎麼騎不動呢…
再Another,還得再補充一條,哪怕你在平地或軟地上可以空翻,在沒有蹦床大佬的指導下也不要輕易嘗試在蹦床上翻跟頭!因為真的很難保持平衡,在地上重心不穩可以調整,在蹦床上反彈的力是很大的,重心稍微不穩就摔跤,再加上翻滾的動作,非常危險。別以為蹦床是軟的就沒有平地摔得疼…平地會把你彈飛到騰空兩米嗎…
四、網紅刺激項目
很多種,比如研究生事件裡的「人體炸彈」、沾沾牆、彈簧網下墜、滑梯(很高的那種)、蹦極、攀巖等等…
這些項目…其實大部分我都玩過了。我不要命,但是你們不能不要。
要記住,蹦床館的工作人員很有可能並不懂應急措施急救措施,沒經過專業培訓,甚至有一大批兼職啥也不懂就開幹。All right你可以說我是個例,我說的是「很有可能」,並不絕對,僅供參考。
如果一定要玩的話,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如果你鐵了心想去玩我也攔不住你啊,但是我真的真的不推薦。
單說滑梯,有多少人擦傷胳膊,場館免費提供的創可貼和碘伏棉籤消耗量很大,直接好幾箱好幾箱的買。
這些所謂的網紅項目出事致殘的新聞其他回答已經寫了很多了,我就不再贅述。
遊樂場的應急措施,那都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多少無辜的生命堆出來的。蹦床館才開了幾年?應急措施安全措施不完善幾乎是肯定的。
如果一定要玩,裡面的蹦極和攀巖之類的已經經過時間考驗成熟的項目可以考慮。經常從抖音上刷到的那些個看起來就要人狗命的莫名其妙稀裡糊塗的東西,別碰!
以及,這些項目小孩子不能碰!不能碰!
最後說一遍,不推薦玩,不推薦玩,不推薦玩,最好別玩。
五、其他的注意事項
1.著裝
蹦床也是一種運動,運動就得穿運動裝,再不濟也得穿點兒合身舒適的衣服。每個人蹦嗨了都是大汗淋漓的,當不了小仙女,所以真想去蹦別整點兒什麼花裡胡哨的淡黃的長裙、複雜繁瑣的lolita或漢服一類的,太累贅,當然如果你只是進去逛一逛隨便跳兩下子那當我沒說。
上面說過,蹦床很容易擦傷皮膚而且環境較髒,所以儘量穿長袖長褲,減少皮膚裸露。
一定要穿防滑襪或者專用的蹦床鞋,嫌場館賣得貴的可以從網上買,不防滑的普通襪子穿進去就等著摔屁股墩兒吧…
以及,不要穿短裙,有的nt來蹦床就專門盯著穿短裙的妹妹看,就為了看你啥時候露底(不分性別,女生也有這樣兒的一邊看一邊開嘲諷)。
2.聽從工作人員安排和安全提示
不聽鐵定是沒好果汁吃奧。讓你一人一張就一人一張別整那些個花裡胡哨的,也別從高處往下跳。聽話,他說的不一定全,但肯定是對的。
3.受傷了怎麼辦?
比較輕微的擦傷和不嚴重的扭傷一般可以找工作人員索要一些藥物,大多數場館都會備有醫藥箱,跌打損傷噴霧、紅花油、消毒液、創可貼、外傷藥水等等,可以簡單的處理一下,視情況決定要不要繼續遊玩。如果這家蹦床館沒有應急藥品,那估計旁邊兒會有家藥店,四捨五入也是帶貨了(我瞎說的)如果真沒有還沒地方買,那這家店多少沾點兒腦癱。
嚴重的傷,直接向工作人員求助,聯繫救護車或者自行前往醫院。一定要留證據,留不下證據的可以現場找工作人員說,證明自己是在場館內受傷的。顧客受傷場館必然承擔部分責任。當然如果是自己作不按規矩來,當我沒說。
據聽說(畫重點,聽說的,法律我也不怎麼懂)進門之前籤的「生死狀(安全通知)」裡如果有寫「顧客受傷場館不負任何責任」,這種霸王條款是不成立的,可以告他。
4.蹦床是一項比較劇烈的運動,不推薦運動之前大量吃東西或者飲水,當然也要保證體能,別給自己餓壞了累慘了或者脫水了。
5.不推薦小朋友遊玩。一定要有家長看護,家長也得給力點,不適合孩子的項目就不碰,安全要緊。孩子比大人骨骼更加脆弱,受不起這種折騰。兒童樂園更適合小孩子,這種極限運動蹦床館是面向成人的,很多東西對於成人來說無關痛癢,對於小孩子來說就很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