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南京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整修了一條「迎櫬大道」,這條以「中山」命名的大道,北起中山碼頭、東至中山陵,全長16公裡。中山北路就是其中較長的一段,全長5公裡多。
南京市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北路是近代南京城市文化的縮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沿線分布著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江南水師學堂、江蘇議事園、國際聯歡社等,是最能體現南京城市近現代歷史文脈的道路之一。
目前,南京市已經啟動對中山北路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南京市政工程管理處副處長高秀華表示,整治工作將充分發掘民國文化元素,對沿線建築逐一進行分析、整理,對破舊建築立面、沿線圍牆進行改造或出新,整理或出新店牌店招,通過行道樹修剪、增加綠帶等形式提升景觀整治效果。在熱河南路到鹽倉橋路段,將根據水師學堂的建築風格,實現有機整合統一,店招、公交站臺的設計也將借用民國元素。
雖然南京有多達千處的民國建築,但中山北路沿線原國民政府外交部、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原周佛海公館等15處民國時期的建築,仍然具有獨特風格。
在南京民國建築的鼎盛時期,一些有見識的中國建築師,看到中國傳統建築形式與西方現代建築技術、現代建築功能存在的矛盾,同時考慮到宮殿式建築造價昂貴、費時費工、格局呆板,於是探索著將中西方建築有機地融合。
自此,無數「西學東漸」的建築,在南京這座有著厚重歷史感的城市中相繼問世。歐洲的浪漫唯美主義、雕梁畫棟的中式經典,在這片土地上共生,使南京有如一個「萬國建築博物館」。
如今,從滄桑的中山碼頭沿中山北路一路行來,更是能感受到這些建築猶如凝固的樂章。它們雖都是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但每棟建築又有著各自的獨到之處,讓人回味良久。
「中山北路沿線民國建築群,既是歷史建築,又是名副其實的風景名勝!」早在「南京新55景」評選之初,就有市民如此感嘆。而記者還了解到,近期中山北路將逐步拆除沿街門面房,將沿路的這些民國建築一一顯露出來。屆時,中山北路將會步步出景,成為令人矚目的景觀大道。
南京鼓樓民國大道旁豪華別墅位於中山北路的繁華地段,交通便利,地鐵5號線站(在建中)就在不遠處,該房地上3層地下1層的聯排別墅2套打通變一套豪華中式裝修風格,地熱泵恆溫恆溼系統,帶電梯,8室4廳。別墅內空間寬敞、環境優雅,裝飾精緻考究,分前後院,前院自帶2個停車位,後院花園植被茂密。
別墅相關信息:
【不動產單元號】320106005004GB0012F00090007
【房屋建造年代】2010年
【裝修時間】2014年,中式精裝修
【入住時間】2015年
【房屋類型】聯排別墅
【房屋戶型】8室4廳
【房屋朝向】南北朝向
【建築面積】510平方米
(實際面積約600平方米)
【樓層】地上3層,地下1層
【配套電梯】有電梯
【房屋單價】41333元/平方米
(同地段公寓房單價:約4萬)
【房屋總價】24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