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日本最長壽的本土化車,豐田皇冠從1955年推出至今已有64年歷史,除了是日本汽車產業發展的標竿以外,更與日本經濟情勢息息相關。當然能夠撐過64年、同時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日本本土內部署,表示這個車系一定有兩把刷子,皇冠車系在面對變化快速之時,除了研發團隊總是能夠以精準的眼光適時調整車輛本質與營銷以外,死忠老顧客的支持也是功不可沒的。
不過在進入21世紀的近期,不景氣超過20年的日本小夥伴開始懂得精打細算,MPV、HYBRID小車等才是主流,SUV則是在後面蠢蠢欲動,傳統房車只有不斷萎縮的份,那麼皇冠要怎麼走下去呢?面對車系存亡之際,豐田選擇再度大幅改革、以專為日本設計的世界級高級車為目標,將皇冠蛻變成與歐系對手並駕齊驅的新一代豪華房車,喚醒日本人總有一天要買皇冠的夢想!
在第14代中,我們挑戰了創新並獲得皇冠過往客戶的大力支持,但也正因為這樣,雖然年齡層降低了,但卻依舊無法吸引歐洲高級車的客戶入手。—總工程師秋山晃在發布會上時對日本媒體如此表示。自第12代Zero皇冠開始,皇冠車系的樣貌越變越年輕是事實,尤其是上一代皇冠Reborn一代,那個皇冠造型的水箱罩更奠定新一代皇冠的設計語言,同時玩起大膽車色如天空藍、青草綠與最著名到粉紅色等等,都讓人看到皇冠轉型的決心,也讓Athlete車主佔皇冠全車系的60%以上。
雖然這種創新讓許多舊有顧客依舊繼續支持皇冠,但原先豐田設想能夠大幅開拓客群的想法卻沒有達到。皇冠是計程車、法人用車、警用車、用車等刻板印象都讓開發新客戶困難重重。因此在第15代車型上,原廠做出以運動車型為核心的THE皇冠意念,取消皇冠Athlete、皇冠RoyalSaloon與皇冠Majesta,並以RS車型與Executive作為運動性與豪華取向的分野。
所以在外觀設計上,除了傳統的皇冠大型水箱罩與鷹眼LED大燈組以外,車體也都是由前輪前移70毫米與六側窗的設計,打破過去傳統三廂房車的保守印象,以CoupeLike風格取而代之,當然車身尺寸4910×1800×1455毫米、軸距為2920毫米的設定依舊保有最適宜日本車道與機械停車位的核心,畢竟日本巷道狹窄、停車場也不寬,專注於這個細節就是為什麼許多死忠老顧客不願意換手的原因。
車尾部分除了尾燈捨棄雙圓燈改以延續車頭鷹眼的LED燈條,營造出鮮明而優雅的氛圍外,搭配外露雙尾排氣管設計結合流暢的短尾行李箱,以運動且典雅的嶄新面貌,在個人戶與法人戶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即使如小編這種死忠腦粉來說,也完全能夠接受如此的大轉變。在二年前的東京車展上,小編第一次看到了第15代皇冠的內飾,事實上並沒有太多驚艷感,反而多了種溫馨且熟悉的氛圍。皇冠的內飾從來都不是為了要科技化、未來化,相反的他們更著重於五感共鳴的質量,也就是從人的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來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
中控臺DualDisplay結合上下8寸與7寸觸控屏幕設計,僅僅保留冷氣面板的簡約設計在面對各個年齡層都能夠駕輕就熟,另外儀錶板則採用傳統雙筒式樣搭配中央液晶屏幕,這也是在第13代皇冠大膽使用全數字設計招來批評之後所做的折中。配置上也不用我特別說明,因為這一代皇冠就是被TMC稱之為第一代網際網路用車的先鋒,不過因為我沒有日本手機門號,加上這次租的2.5HYBRIDS並沒有訂閱TConnectfor皇冠服務,所以這次就沒有測試了,有興趣的可以看以下聯結DCM車聯網/CONNECTEDCAR介紹。
至於我最欣賞的地方,還是皇冠堅持的日式精緻細節,在大量軟塑膠、合成皮革的鋪成下,幾和學柄紋路的絨布默默地出現在全車各處,而且很巧的都位於觸手可及的地方,更不用說座椅的紋路也是採日本庭園造景枯山水呈現水流動的形式,看著、摸著都能感受到日本文化的傳遞。為了緩解長時間駕駛時的疲勞,皇冠根據日本人體型優化了全車座椅的形狀,同時擴大前座下方的腳部空間,就小編駕駛了一天的感想,受惠於軟硬度得宜的泡棉設定,並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至於後座空間雖然採用GAL平臺,但空間感其實與上一代S210相去不遠,只是因為車寬還是不比歐洲進口車,因此座椅寬度還是它的罩門。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試駕行程其實從東京一路延續到江之島,這中間其實路程相當長,都是由豐田SafetySense第二一代的幫助,開長途完全都能靠著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DRCC全速域主動巡航系統等,頓時覺得輕鬆不少。Safety.jpgICS智能型全車雷達、AHB遠近光燈切換列為標準配置以外,PCS自動剎車功能具備車輛(10公裡每小時180公裡每小時)、日間/夜間行人(10公裡每小時80公裡每小時)與腳踏車駕駛人員偵測感知(10公裡每小時80公裡每小時)。SC包裝多出提供RCTA後方交通警示系統、BLSI盲點偵測系統、抬頭顯示器等配置。
前面提過,為了吸引到開慣歐洲車的新客群,第15代車型與過去Zero皇冠一樣全面強化操控,但這次不單單只是換平臺、將懸掛設定超硬而已,為了實現壓倒性的駕駛穩定與操控,在GAL平臺研發的時候就已經空運到德國紐柏林北賽道與歐洲各地賽車場密集測試。當然在拿到車的之後,雖然外面下著傾盆大雨,但我還是刻意選擇高速與部分山區路段來體驗這個全新平臺,由於重心比起舊一代皇冠降低15毫米,因此2.5Hybrid車型能夠達到5050的均衡配重,其軟硬適中、極具韌性的前後避震與採用鋁合金避震塔設計的高剛性懸掛,在行經不平路段時處理碎震的感覺相當流暢,沒有多餘的震動傳導至車內。
至於過彎時起轉向反應清晰不含糊,車輛可以順著駕駛人的要求通過每個彎道,但如果與相同平臺的雷克薩斯LS與LC比較,我認為少了點更細膩的動態感受,但不得不說開著開著會讓人想起W213E系的影子。之所以沒有跟上一代相比,是因為我只開過皇冠Athlete,對比新車應該要拿RS規格才比較公平,就足下功夫來看不僅升級5輻18寸輪轂+225/45R18輪胎、專用前防傾杆,AVS電子阻尼控制懸掛系統與後擾流器等,2.0Turbo車型還升級高性能避震器與後懸掛支撐強化結構。
這次租到的車型為2.5Hybrid車型,其2.5THSIIHybrid系統是與凱美瑞Hybrid相同的DynamicForceEngine系列,改成縱置的A25AFXS汽油引擎最大馬力為184ps/6000轉速、最大扭力為22.5kgm/36005200轉速、電動馬達出力分別為143ps/30.6kgm,綜效馬力為226ps。雖然車重著實不輕盈,但在市區中行駛其加速反應相當輕快,你不會覺得有重拖的感覺,將場景換到高速公路上,在下大雨的狀況下這臺動力還是能給予飽滿的輸出反應,只是一切都很平順的感受下,真要偶爾運動一下恐怕還是不能滿足到。
令人驚喜的是油耗表現還不錯,滿格出車到還車油表只掉了不到1/4隻是節能與性能真要兩全的話,我認為還是要到3.5HybridMultiStage才有更突出的性能表現,而如果只是單純要享受駕馭樂趣的話,RS規格才能符合運動駕駛的需求。皇冠問世64年,歷經了日本戰後經濟復甦、泡沫經濟成型與幻滅,卻依舊能夠屹立不搖,靠著就是決策者在大方向勇於創新、細節上維持傳統,繼承與革新這個詞一直出現在皇冠車系當中。
第15代皇冠以皇冠Beyond自居,雖然早已沒有對手,但為了打造更好的車,這次革新的程度甚至比Zero皇冠來的大,除了轉型成具備運動sCar的外觀與操控性、同時將實用性發揮到極致以外,更將開發基準都比照世界級高級車,來喚回想要轉投歐洲進口車懷抱的車主的心。這次皇冠端出了誠意十足的好菜,反饋算是不錯,光是去年就賣50,324輛、到今年10月為止也賣出了32198輛,但這股熱潮能夠維持多久也沒人知道。至少,在這個SUV橫行霸道的時代下,豐田還願意持續捍衛Sedan乃至於皇冠存在的價值,就已經讓人相當欽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