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國內老一輩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豐田車,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皇冠。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皇冠在中國已經是豪華車的代名詞,單論知名度來說,足以與當時的「虎頭奔」相提並論。而在2000年之後,由一汽豐田國產的第十二代皇冠,更是在銷量上一度超越同時期的奧迪A6L,可謂來到讓同級難以逾越的高度。
而隨著德系豪華品牌開始全面更新換代產品,依舊延續本土化特色的第十三代皇冠逐漸缺失競爭力,並最終以不斷萎縮的銷量宣告「豪華之路」的失敗。
儘管近些年豐田皇冠在國內的市場表現已經與暢銷一詞漸行漸遠,但其實在日本、中國香港以及東南亞等計程車市場,豐田皇冠依然十分盛行,只不過今天我們要說到的此「皇冠」非彼「皇冠」,而是有著號稱「能開300萬公裡、12年無大修」的皇冠Comfort。
在日本街頭的計程車當中,除了我們熟悉的第十二、十三、十四代皇冠外,更老舊的豐田皇冠Comfort所佔比例也是極高的,這款車從1995年12月投產後一直服役至今,可見其超高的產品質量與極佳的可靠性。
尺寸方面,皇冠Comfort的長寬高分別為4590mm/1695mm/1525mm,軸距2680mm。與現在的皇冠不同之處在於,皇冠Comfort為了照顧到營運車輛需求,前排座位提供兩座/三座布局,而在日本本土的計程車上也會專門標註出是四座還是五座車型。
動力方面,早期的皇冠Comfort搭載代號為3Y-PE的2.0L發動機,其最大功率僅為79馬力,峰值扭矩160牛·米;而後也推出了動力規格更高、代號為1TR-FPE的2.0L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114馬力(84kW)/4800rpm,最大扭矩189N·m/36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5速手動變速箱或4速自動變速箱。
不難看出,20多年來皇冠Comfort的發動機排量一直維持在2.0L,且輸出功率相當有限,與豐田凱美瑞上最新的Dynamic Force系列2.0L發動機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低功率換來的優勢也十分明顯,那就是極佳的可靠性。
皇冠Comfort的製造地點為豐田集團旗下的關東自動車工業,位於靜岡縣裾野市的東富士工廠。不過皇冠Comfort除了作為日本本土計程車指定車型外,也曾被中國香港、東南亞部分國家引進並作為計程車使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計程車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流動名片」,豐田皇冠Comfort能夠統治日本計程車行業達20多年,並從「平成」橫跨至「令和」,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它出色的可靠性與不錯的舒適性。
以筆者的真實體驗來講,日本本土的皇冠Comfort計程車均為右舵車型,同時車輛配備有自動門,並由司機完成開閉控制。儘管皇冠Comfort的軸距為2680mm,與當下的緊湊級轎車類似,但得益於它方正的車身和大角度車窗設計,使其後排空間比想像中要更寬敞一些,整體乘坐舒適度也讓人滿意。
當然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為了讓後排乘客擁有更寬裕的腿部空間,通常日本的計程車司機都會將主駕座椅儘可能往前移,因此經常能看到「端著」方向盤開車的計程車司機。
而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香港大規模引進皇冠Comfort用作營運車輛,一方面是因為早期香港受日本汽車文化影響較深,且車輛都是靠左行駛,因此選用的日系車居多;另一方面,香港政府鼓勵使用新能源計程車,而皇冠Comfort出廠就提供LPG液化石油氣車型,因此更符合政策需求。當然筆者猜測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香港的汽車稅率伴隨著新車價格呈階梯式遞增,皇冠Comfort價格更低且可靠性高,自然也能受到計程車市場的青睞。
筆者也曾在香港紅磡至尖沙咀的路程中體驗過皇冠Comfort,雖說在香港的打車費用要低於日本,但車內整潔度也要稍遜一籌,此外,從司機嫻熟的駕駛風格判斷,筆者乘坐的這臺皇冠Comfort車況應該不會太差。
不得不說,儘管皇冠Comfort名字中帶有「皇冠」二字,但它與我們熟知的豐田正統皇冠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正統皇冠採用的是承載式車身+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架,舒適性十分出色;而皇冠Comfort則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四連杆車軸式非獨立懸掛,同時還沿用了硬派越野車上才會出現的非承載式車身+後車軸式懸架,這種配置的優勢在於成本低、耐用性高以及可維護性強。
例如在文章開頭提到的皇冠Comfort「能開300萬公裡、12年無大修」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以香港計程車為例,一輛計程車一年行駛20萬公裡是比較正常的,跑得多的甚至能達到30萬公裡。而皇冠Comfort又屬於皮實耐造的一類,稍微縫縫補補之後還能交由下一任司機使用,因此一輛皇冠Comfort計程車累計行駛300萬公裡並非天方夜譚。
此外,從車架型號上也能進一步佐證「此皇冠非彼皇冠」的說法,正統皇冠從初代車型開始其車架番號就是「S」開頭,而皇冠Comfort的車架番號則是「XS」開頭,本質來說後者應該屬於豐田MARK II的繼任車型。也正源於此,皇冠Comfort無論是行駛質感還是乘坐舒適性都無法與正統皇冠相提並論。
至於豐田為何要在皇冠的基礎上推出皇冠Comfort,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日產公爵有關。在1995年之前,日本的中高級計程車市場由豐田皇冠和日產公爵所壟斷,而日產在1987年推出了專為計程車市場打造的簡化版公爵,並在成本上比對手更佔優勢。為了與日產抗衡,豐田也在1995年推出了底盤定位更低的皇冠Comfort,同時考慮到日本街道較窄的問題,皇冠Comfort在整體尺寸上也有一定收縮。
2017年3月底,豐田皇冠Comfort在日本正式停產,並於2017年5月在日本全面停止售賣,同年9月,豐田正式推出專供計程車行業使用的JPN Taxi,以此接替服役多年的皇冠Comfort。JPN Taxi擁有更大的車內空間和單側側滑門設計,同時還採用了LPG(液化石油氣)與1.5L發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整體實用性與燃油經濟性更加出色,並將服務於本屆東京奧運會。
結語:
從皇冠Comfort長達20多年的「任職」周期來說,其本身無疑是相當成功的,而即便是在今天,日本以及中國香港仍然有大批次皇冠Comfort計程車在服役。對於皇冠Comfort,我們還不能簡單將它歸之為「假皇冠」或是「廉價版皇冠」,因為它在日本本土的地位絲毫不輸國內的皇冠,此外,皇冠Comfort價廉物美以及超高的耐用性,也完美詮釋了「開不壞的豐田」這句話的真諦。
很慶幸自己曾與這輛「古董」級的豐田轎車有過幾次短暫的親密接觸,因為在不久的將來,皇冠Comfort也將被更多新車型所代替,並逐漸成為汽車工業史上一段韻味深長的亞洲汽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