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疫情這半年,硬糖君看的演唱會竟比每年都多,而且好多場都是「有生之年」系列。
劉若英、五月天、伍佰等歌手的聲音猶在耳畔。今天(7月11日)又和陳奕迅在TME live來了場浪漫的線上約會。儘管疫情為音樂現場演出按下暫停鍵,TME live 卻意外激活了線上演唱會的體驗。
年初,音樂節、演唱會等現場娛樂紛紛被搬到線上。不乏網友將此歸為特殊時期的非常態消費,以不可持續唱衰著這一新模式:用戶終究會回歸線下,尋找真實刺激。
殊不知,線上演唱會並不是對現場娛樂的補充和替代,而是將整個音樂消費這塊蛋糕做得更大。因此即便疫情平穩,線上演唱會的聲量、熱度絲毫未減,這種形式不管在內容形式還是商業模式上,已經真正立了起來。
尤其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旗下的TME live,用音樂激勵撫慰人心的同時,也給疫情之下的音樂市場帶來了新的生機。每場線上演唱會從不辜負樂迷的熱愛,總能帶來多元趣味的娛樂體驗。而其內容、技術和服務,都有著別家無法超越的水準。
整個音樂產業,也是在變化中尋求成長。數位技術曾經劇烈衝擊由唱片奠定的音樂產業結構,但數字專輯、音樂社交、直播短視頻、線上演唱會,又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音樂體驗。世間一切,大抵如此。
或許正如今晚陳奕迅最後唱的,「情人遊天地,日月換行李」。不管是音樂、產業、還是人生,我們失掉一些,又得到一些。歲月將我們的行李暗換,從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到勞動合同車貸房貸。而終究是同遊天地,不虛此生,我們萬歲。
好久不見的陳奕迅,難以超越的TME live
「風花雪月不肯等人,要獻便獻吻。好風景多的是,夕陽平常事。然而每天眼見的,永遠不相似。」
2020年的上半年,就這麼兵荒馬亂、戰戰兢兢、渾渾噩噩的過去了。站在2020年下半年的第一個月,不管是被變故嚇到索性隨波逐流活著就好,還是準備重整旗鼓重新出發,陳奕迅的歌,總似低訴,又似棒喝。
時光流轉中,都是一期一會的約定,與其暢想明日,不如把握當下。「重啟2020年」只能是段子與紓解,縱尋常風景,每刻亦是不同,逝去不會再有。2020,當然也不能熬過算事。
就像這場演唱會,原是今年4月要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中心開唱的,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延期。為了彌補歌迷遺憾,陳奕迅在香港紅磡體育館奉上這場名為「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的線上音樂會。演唱會用於慈善,不收取任何費用,而且還是早晚場的加量快樂。不辜負樂迷熱愛,正是TME旗下超現場演出品牌TME live。
作為歌手聖地般的上海梅賽德斯奔馳中心,最多可容納18000座。而今天陳奕迅TME live,TME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 酷我音樂、全民K歌四大平臺同步呈現,五月天、劉若英之後,再次刷屏,締造了9個熱搜。一時間,「同他看天光破曉,便是人間浪漫」「全世界都在早起看陳奕迅,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等高贊評論出圈,掀起話題熱議。
早場選在維多利亞港,陳奕迅暖情開唱,路人跑步而過,人間煙火氣撲面而來,那是我們重啟過的後疫情時代的生活。晚場放在紅磡體育場,觀眾席雖空無一人,但現場氣氛足夠點燃大眾,為屏幕前的你我製造著驚喜感動。
略有遺憾,陳奕迅沒有選擇硬糖君K歌必點的《十年》。但細品起來,今晚的歌單,卻正像一場對這十年的隱喻。
開場曲《與你常在》,是在我們個人的青春期,以及整個社會經濟文化青春期才能有的那種心無掛礙的快意與甜美。一切都在上升,一切都向一個方向努力,「還有各位好知己,陪我唱歌天賜的福氣。人腳極完美從來無是非,何時何地也張開兩臂。常與你一起多美,常與你一起無法不美」。這樣開心到飛起、開心到想向全世界宣告的氣氛,簡直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當代減壓版。
然而在時代的飛速發展和個人的快速成長中,我們又難免有悵然若失,當時只道是尋常。在時代變遷中寫個人情愛,也唯有《黃金時代》。「黃金廣場內分手,在時代門外再聚。你與誰結伴前來,是否比我精彩」。
黃金廣場和時代廣場是銅鑼灣的兩個商場。黃金商場是舊時風光,如今已經落寞。時代廣場是當時得令,佔盡東風。而買了球鞋再買玩具,買了新居再談情說愛的人們,花光一切去努力追求的,最終有什麼被抓在手裡?終究是逝去的黃金時代,「但仍然值得與你,用餘下時間談論愛」。
後來,跌跌撞撞的我們開始尋找人生真理和自我價值。有人被相信,朝著夢想一路狂奔;有人被拋棄,傷心欲絕卻依舊敢愛;也有人被分離,學會坦然面對生死……日轉星移,大家嘗遍生活滋味,仍在心裡吶喊我們萬歲、未來萬歲。
長大以後,更懂陳奕迅。歌裡是人生的滄桑,是現實的共振;是受傷而猶未悔,是成熟而仍有夢。
聽歌的人不孤獨,唱歌的人不認輸
這一天,硬糖君和陳奕迅共同跨過「日出破曉」和「日落黃昏」。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線下音樂生活,在被壓抑後以更爆發的形式在線上呈現。
自今年3月以來,TME旗下的超現場演出品牌TME live越來越常態化。每場演出都像今晚這般夢幻,而彼此又有著獨特的風格和故事。五月天、劉若英等「青春限定」,瞬間喚醒一代人的懷舊情緒;R1SE、劉憲華等人氣偶像,安放著年輕人的滿腔愛意;劇集《想見你》的番外圓夢專場,神仙售後延續著追劇快樂。
線上演唱會的常態化,離不開外界的持續關注和高度認可。而系統性的內容輸出,使得TME live 逐漸培養起用戶穩定的習慣,早已成為全新且重要的音樂消費形式。因此,從劉若英到五月天,從R1SE到劉憲華,每場活動都能成功刷屏,構建起集體式音樂記憶。
而製造全民娛樂的同時,TME的內容生態同樣滿足著我們的個性化審美。疫情期間,硬糖君就在全民K歌、QQ音樂等平臺上尋找小確幸,疏解著過度的緊張不安。許多音樂從業者愛把工作叫成「玩音樂」,而非上班。真正感受過音樂裡純粹的快樂,你會發現這種說法太有道理了!
疫情爆發之初,恐懼最先在年輕群體裡蔓延,#如何勸爸媽重視疫情#的話題被侃進微博熱搜。彼時,硬糖君一睜眼就刷著各種新聞報導,被焦慮情緒掏空自我。倒是家裡長輩做好日常防護後,會試著從雲音樂節、線上K歌等娛樂裡尋求精神隔離。
就這樣,硬糖君被老媽拽進了全民K歌的「全民線上演唱會」。短短7天裡,我們和50多位音樂人、藝術家線上相見。音樂劇、京劇、說唱、國風……每個主題專場都能帶來耳目一新的娛樂體驗。硬糖君連追數場,在臥室、客廳、浴室各個角落盡情飆歌,順道享受著線上追星的快樂。曾經混亂的情緒得以整理和宣洩,我們在音樂世界迎來了「新」的宅家生活。
而在QQ音樂推出的潮流音樂脫口秀《見面吧!電臺》裡,硬糖君看到了馬雪陽用騰格爾的腔調唱《三人遊》,高嘉朗做著伏地挺身唱《流著淚說分手》,谷藍帝念繞口令用重慶話撒嬌等名場面,粉絲所有「不正經」的要求得以滿足。這種極具溫度的社交連結,既讓我們收穫了隔空對話的感動,又找到許多寶藏好歌。
在酷狗音樂,我們聽國漫群英跨次元演唱《平凡英雄》,重拾前進勇氣。在酷我音樂,我們追《戰疫暖音》的特別節目,從此不懼嚴寒。總之,TME用各種優質節目承包著用戶的日常。
它帶來的並不只有短暫的撫慰和陪伴,而是無形改變著許多人的趣味、習慣甚至是生活。這不,「師從」劉若英、五月天、周深等樂壇前輩的硬糖君,半年苦練終成一代「浴室歌姬」!今兒個聽完陳老師的現場,音樂之魂更是熊熊燃起,等待噴薄而出。
隨著疫情平穩,音樂又擔任起重啟生活的重任。如今,TME在周年慶節點推出上海線下Open Mic,帶來了定製舞臺、麥克風和獨立音樂人。粉絲終於能集結打卡,元氣滿滿地奔向後疫情時代的生活。今天的陳奕迅專場,就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樂迷打卡捧場。硬糖君在線狂求北京場,姆們也要原地出道。
音樂即人生,最難是陪伴
2011年,一篇《這十年,多少人從周杰倫到陳奕迅》的爆款文章,在QQ空間、人人網刷屏。作者借著流動的音樂,講述著成長過程中審美和心境的變化。到今天,又一個10年快要過去。我們對自己,對兩人的音樂,再到整個音樂產業,顯然又有了許多新的思考。
80後、90後的樂迷,幾乎都是跟著盜版磁帶追逐華語樂壇的流行。無論是周杰倫還是陳奕迅,他們的音樂專輯都曾被擺在街邊叫賣。每當放學,就有學生黨跑到地攤小販跟前,帶走一盤夢寐已久的盜版磁帶。
硬糖君印象最深的是,省吃儉用半個月才捧回一盤周杰倫的磁帶。聽時感覺裡面有些作品味道不對。雖然有「周式RAP」的含糊,細品卻是兩種風格。直到在線音樂逐漸流行,硬糖君順著歌名找資源,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聽了個假歌!
坦誠說,網際網路免費聽歌的確給樂迷帶來過短暫便利。一個MP3裝下整個華語樂壇,我們和周杰倫、陳奕迅等歌手的連結隨之變多。不過,盜版數位音樂的品質良莠不齊,頂多就是解決「溫飽」,難以帶來優質的聽歌體驗。混亂的盜版環境,也蠶食了正版音樂、乃至整個華語樂壇的生存空間,一場產業變革正在醞釀中。
2014年年底,數位音樂付費時代拉開帷幕,給音樂產業帶來了顛覆性改變。周杰倫的數字專輯《哎呦,不錯哦》在QQ音樂上線,迅速拿下17萬多的銷量。便捷且優質的音樂服務,廣大樂迷開始有了花錢聽歌的正版理念,華語樂壇又現曙光。
但這場變革著實艱難。好在平臺在內容、技術、服務上持續升級,逐漸改變著幾代歌迷的消費習慣。到去年,周杰倫最新單曲《說好不哭》上線時,無數用戶湧進QQ音樂為青春買單,朋友圈甚至掀起「買歌送人」的熱潮。
這十年,聽音樂不再是單純的個人娛樂,更是一種社交行為。以前,硬糖君覺得音樂圈壁壘深厚,咱跟爸媽是玩不到一塊的,直到全民K歌出現。
在全民K歌,我輩唱著周杰倫、陳奕迅回味青春,爸媽在隔壁模仿鄧麗君、費玉清大展歌喉。身處平行空間的幾代歌迷,又因互贈鮮花打破代際鴻溝,學著去欣賞彼此。若不是全民K歌,硬糖君都不知道低調的老媽竟是麥霸。
人生和產業,都是永遠處在動態變化裡。或許正如TME四周年推出新的品牌視覺超級符號「無限羽翼」——我們始終有著不同的兩面。一手周杰倫,一手陳奕迅;一手永遠少年,一手成年沉穩。好音樂和好產品,都在不斷重新定義用戶體驗,陪伴大眾遨遊廣闊的音樂天地。
而作為數位音樂行業深耕多年的奮鬥者,TME在公開信中寫道:「我們相信,內容才是釋放行業價值與活力的源泉;我們相信,科技能夠創造更美好的音樂未來。我們相信,優質的服務可以給世界帶去更澎湃的溫度。」字字句句,提振著整個音樂市場的信心。疫情留下的陰霾終將過去,未來將有無限可能和機會。
自能成羽翼,不必仰雲梯。前路漫長,下個音樂產業的十年,TME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新的想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