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愛耳日即將到來之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新華醫院今天對外發布一款在線自助測試聽力小程序,只需2分鐘,人們就可以在家自測聽力,以期更多的人早期發現聽力損失,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
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人數約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其中包括4.32億成人和3400萬名兒童。世衛組織預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9億人患殘疾性聽力喪失。更為嚴重的是,全球12歲至35歲人群中,近半數(即11億人)面臨喪失聽力的風險,因為他們經常戴耳機收聽個人電子設備上由音樂播放軟體播放的音樂。
除了先天性聽力障礙外,健康人在現代生活方式中也面臨著較大的聽力損失風險。慢性耳部感染或慢性中耳炎、噪音、使用耳毒性藥物、年輕相關因素等。但是近年來,隨著耳機使用的低齡化、長時間化,讓更多的年輕人面臨著聽力損失的風險。新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楊軍表示,近年來,臨床中聽力損失的年輕病例逐步增多,也發生過戴了一夜耳機,第二天起床就聽不見的年輕病患。
長時間聽耳機,聲壓會集中傳遞到鼓膜上,長期以往就會造成聽覺疲勞。更為關鍵的是,這種長期刺激會使末梢感官器受到損害,導致耳鳴、耳痛、甚至聽力下降。如果戴著耳機睡覺,耳朵正好還壓在枕頭上,不僅會加重對鼓膜的刺激,還會壓迫、損害耳廓。更為令人憂心的是,一夜失聰只是極端個案,更多人的聽力損失是緩慢遞增的過程,不容易被人察覺,一般人也不會想到去醫院篩查聽力。
如何能真正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今天開始,市民僅需關注「上海新華醫院」微信公眾號,進入「就醫攻略」後即可找到「自測聽力」這一初篩輔助工具,花2分鐘就能完成評測。也許這套小程序還沒有做到非常精準,但作為初篩輔助工具,它能夠非常便捷地提醒公眾關心自己的聽力健康。
楊軍說,聽力損失若得不到處理,就會帶來高額社會成本。這些成本涉及衛生、教育和就業部門,也有與生產力損失有關的各類成本。
據透露,除了在線自助聽力測試小程序外,新華醫院還推出公益服務,如聽力障礙診治中心提供全市42天至3月齡嬰幼兒聽力篩查未通過者免費聽力學檢測,每月限額5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助聽器驗配中心特設免費助聽器驗配諮詢門診,提供免費諮詢、聽力學基本檢測(純音測聽及言語測聽)、助聽器驗配服務,每月限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