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後的表現是怎樣的?

2020-12-18 鬼哥說歷史

洪天貴福是洪秀全的長子,原名洪天貴,1849年11月23日生於廣東花縣。生母賴蓮英是洪秀全的結髮妻子。1850年5月,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前夕,派人回花縣老家把家眷接到廣西,尚在襁褓中的洪天貴也千裡迢迢而來。

金田起義後,洪秀全自稱天王,冊立年僅三歲的長子為幼主。太平軍四處徵戰,年幼的洪天貴也隨軍輾轉,最終於1853年3月定都金陵。自此以後,洪天貴在天王府中一待就是12年,再也沒有出過城門半步。洪秀全在他的名字後面加了一個「福」字,稱為洪天貴福,9歲時就給他娶了四名妻妾。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因病逝世。臨終前向族弟洪仁、忠王李秀成託孤,令他們盡心盡力輔佐幼主。在朝臣們的擁戴下,洪天貴福於6月6日即天王位,稱幼天王。由於玉璽在他的名字下面橫刻有「真主」二字,以致清軍誤認為他叫「洪福瑱」。

說起來這位幼天王還真挺悲催的,即位之時都城天京早已被湘軍圍困長達數年,城中糧草殆盡。繼位後僅過一個多月,天京便被湘軍攻陷。在李秀成的保護下,洪天貴福逃出天京,歷經艱險到達安徽廣德(今宣城),遇到從浙江湖州趕來勤王護駕的幹王洪仁。

之後,洪天貴福跟隨洪仁從浙江湖州一路逃亡到江西石城縣,於10月25日被湘軍將領席寶田的部下捕獲,關押在石城縣桂花巷桂花屋。被俘後,16歲的洪天貴福表現出與其年齡極為不符的爛漫天真,幻想跟隨審訊他的唐老爺(唐家桐)回湖南讀書進秀才。

這跟清初的順治帝和康熙帝比起來簡直如天壤之別,康熙14歲智擒鰲拜,從而掌握朝政大權。洪天貴福先後在石城和南昌兩地寫下6份乞命討饒的自述供詞及詩文。

在供詞中,他極力替自己辯白,稱「那打江山的事都是老天王做的,與我無關。就是我登極後,也是幹王、忠王他們做的。」又急力撇清自己的責任,說「一切朝政系信王洪仁發,勇王洪仁達,幼西王蕭有和及沈桂沈真人四人執掌。

洪仁達並管銀庫及封官錢糧等事。兵權是忠王李秀成總管。」洪天貴福可能不清楚《大清律例》對謀反大逆的量刑標準是「不分首從,年16歲以上皆凌遲處死。」還滿心以為只要撇清責任,便可以留下一條性命。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洪天貴福有一點與洪秀全非常相似,就是喜歡做打油詩。但他的打油詩內容如果讓洪秀全知道的話,必定能氣得從墳墓裡面爬出來。

「跟到長毛心難開,東飛西跑多險危。清朝皇帝萬萬歲,亂臣賊子總難跑。」這些詩句把他爹辛辛苦苦創建的太平天國貶低醜化為「亂臣賊子」,很難想像這是從一位太平天國領袖口中說出的話。

不過,即使洪天貴福醜態畢露的乞求活命,清廷依舊不會饒恕他。11月18日,正在獄中暈乎乎寫歪詩的洪天貴福,被提出押赴鬧市,處以凌遲酷刑。行刑時,哀嚎之聲響徹整個市曹,路人紛紛駐足觀刑。洪天貴福也由此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遭凌遲處死的帝王。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洪秀全兒子幼天王洪天貴福結局如何?南昌活剮那肯定假的
    在宮樓上的洪天貴福望見湘軍入城,丟下妻子親人就跑,後被忠王李秀成等率千餘人假扮清軍,護衛著洪天貴福從太平門缺口處突圍。當時,場面非常混亂,突圍的人還沒有全部衝出,湘軍就發現了異常,隨即截殺過來。危急時刻,一心為主的李秀成將自己的好馬讓與洪天貴福,結果因混戰與幼天王失散,不久被俘。
  • 太平天國失敗後,洪天貴福不可能逃過凌遲,只因他是洪秀全的兒子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太平天國失敗後,洪天貴福不可能逃過凌遲,只因他是洪秀全的兒子。 在中國封建歷史上,起義並不少見,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王朝的腐朽和對百姓的壓迫終將造成被壓迫者的反抗。
  • 清軍凌遲了多少太平天國中高層官員?最慘的竟是幼天王洪天福貴
    1864年7月,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被曾國荃的湘軍攻破。在接下來的很多年,太平軍殘部四處逃竄遊擊,其中很多高官、將領被俘。首先最有分量的便是幼主洪天福貴。 洪天福貴是洪秀全的大兒子,也是欽定的革命事業接班人。太平天國各種奇葩創新制度,但長子接班還是沿用了中國老傳統。在湘軍包圍天京時,洪秀全陷入絕望,服毒自殺。
  • 清軍如何處置被俘的太平軍將士?有的方法慘無人道
    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清朝政府全力進行了剿殺。在剿殺的過程中,一部分太平軍將士因為各種原因,被清軍俘虜。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戰俘。清軍如何對待這些被俘的太平軍將士呢?
  • 天京城破前,天王洪秀全「歸天」,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太平天國雖然滅亡了,但清軍卻沒有抓住天王洪秀全,原來洪秀全在一個多月前就死掉了,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史學界關於洪秀全的死因,大體上有兩種說法,一個是病死說,一個自殺說,此外還有一種中毒說,不過人們將中毒說歸入病死說。
  • 太平天國失敗後,慈禧對一個15歲的少年怒道: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失敗了,領導人的結局是很慘的,被凌遲處死的將領有20多個,慈谿太后還下令凌遲處死了一個15歲的孩子。為何要處死一個15歲的孩子?因為他是太平天國的幼天王洪天貴福,是當時名義上的最高領導者,殘餘的太平軍還是擁護他。
  • 太平天國裡頭號投機分子洪仁玕: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洪仁玕順利抵達安徽後,藉機甩開同伴,投靠最近的一支太平軍,自報家門,當地太平天國將領不敢怠慢,立即把這位「天王的弟弟」護送到天京,這已經是第二年1859年3月了。 對於族弟洪仁玕的到來,洪秀全異常高興,很久就下旨封洪仁玕為幹王,地位和翼王石達開同級,高於主將陳玉成和李秀成。對於自己被洪秀全提拔,洪仁玕相當自豪,自比姜太公和張良,並無半點推辭、謙讓的意思。
  • 被俘後向清軍寫四萬字悔過書,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是真心降清嗎?
    太平天國的大廈,只能由後起之秀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陳玉成苦苦支撐艱難的局面。陳玉成被叛徒誘殺之後,只剩忠王李秀成,在天皇的嚴旨下,不得已率兵從蘇州進駐孤城南京,苦撐危局。然而,不久之後,南京仍然被清軍曾國荃部攻破後,李秀成保護幼天王洪貴福出逃,之後不幸被捕。整個過程,李秀成沒有任何可以詬病的地方,表現出了英雄的大無畏精神。
  • 汪海洋戰死後,還有太平軍在反清,為何太平天國被認為徹底失敗?
    戰後,晚清左宗棠在奏摺中稱:太平天國「興於嘉應,滅於嘉應」。主要是因為洪秀全的祖籍就是嘉應州,而南方太平軍也在這裡全部覆沒,嘉應州見證了太平天國的崛起,而太平天國的最後一幕也在此落下。 史學家范文瀾認為此事標誌著太平天國「徹底地失敗」。
  • 洪秀全長子,天平天國的幼主洪天富貴,結局如何?
    湘軍圍攻天京(今南京),城破只是時間問題,公元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死,他的長子洪天貴福繼位,但是大局依然崩壞,李秀成這幹人尚且無能為力,更不要說洪天貴福這個14歲的少年了。洪天貴福是洪秀全的長子,在金田起義後他就被冊立為「幼主」,其身份相當於封建王朝皇太子,而洪秀全死後,洪天貴福又成了新的天王,此時洪秀全病死,天京也已陷落,對朝廷來說,抓住洪天貴福是第一要務,而因為走脫了洪天貴福,曾國藩、曾國荃都收到了斥責。
  • 難以想像的太平天國,死亡人數超二戰、人口銳減40%
    其實除了二戰,被人遺忘的太平天國死亡人數遠遠超過二戰,難以想像的殘酷。 太平天國是一場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從1850年末至1851年初,到1872年,直到最後清繳完畢,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初步擔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 洪秀全身為太平天國的締造者 為什麼甘願把自己的兒子送給別人?
    但是作為太平天國的一把手,洪秀全卻反其道而為之。洪秀全一生只有五個兒子:長子洪天貴、次子洪天曾、三子洪天光、四子洪天明、五子洪天佑,可以說是人丁不算多,然,洪秀全甘願把其中兩個兒子送給他人做兒子,實在令人好奇。
  • 太平天國最腐敗,最貪婪一個人:最後被清軍凌遲,卻表現非常英雄
    太平天國石達開等名將為何寧肯被俘凌遲也不自盡?很多時候,不是想被俘凌遲,而是沒有機會自殺。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林鳳祥實際上已經自殺,但是沒有成功,就被清軍發現從地洞裡抓出來。林鳳祥屬於重傷以後被俘,被清軍救治審訊以後就義。
  • 天京城破後,洪天貴福是怎麼逃出來的,他在供詞中是怎麼寫的
    清軍攻破天津城後,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洪天貴福逃離的過程,在其供詞中有詳細的記載。我們現在對這段歷史的了解,也主要是根據這些供詞。洪天福貴的供詞主要有三份,一份是給抓到他的清朝下級軍官唐家桐的。他下去後,就跑進了忠王府李秀成那裡。忠王李秀成和尊王劉慶漢帶著一千多人、六七百匹馬,假扮成清軍,護送著洪天貴福從太平門逃走。不過,他們很快就被清軍發現。李秀成轉身阻攔官兵(最後被捕),洪天貴福逃走。洪天福貴這裡也同時說了有哪些人被捕,哪些人自殺,哪些人被殺死。洪天貴福逃到皖南廣德。幹王洪仁得知後,率軍前來和洪天貴福匯合。
  • 洪天貴福被捕後所說的話,讓洪秀全死不瞑目,讓李秀成心寒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穩住數萬太平軍將士的心,忠王李秀成擁護年僅16歲的洪天貴福為主,被稱為幼天王。洪天貴福本名為洪天貴,福字是後來加上去的,童年時期的他一直跟著洪秀全、太平軍奔波,直到太平軍定都天京以後,他的生活才算是穩定了下來,不過,從定都天京到天京淪陷,洪天貴福一直沒有出過宮門。
  • 洪天富貴穿過的團龍馬褂,曾經藏匿一百多年,因一個原因完好保存
    在這座博物館中,有一件鎮館之寶,是保存完好的太平天國的「團龍馬褂」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身上能穿「龍」的人,那可都不是一般「戰士」,這件馬褂能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莫非他的主人是天王洪秀全?這件馬褂的主人,真的不是洪秀全,而是太平天國的第二個皇帝洪天富貴。
  • 15歲幼天王被殺:洪秀全教育出問題,錯過2次求生機會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李秀成將好馬讓給幼天王洪天貴福,自己騎著一匹劣馬作戰,不幸被俘虜,而幼天王則順利突圍而出,去了湖州。應曾國藩之請,李秀成寫下數萬言《自述書》,談到幼天王時,說:「無知少年,死於亂軍之中,又有誰人知」。意思是,幼天王已經死了,總督大人可以不用再去管他。兩江總督曾國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