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品智能到成套家電智能,海信正瞄準未來1800億智能家居市場!

2020-12-13 拙言

過去,我們說到智能家居的時候,很多同學的印象裡是不是都是這樣的?某款單品硬體產品支持APP操控,且還有場景面板等;而現在,隨著AI技術、大數據乃至語音識別等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應用普及,智能家居正在踏入一個全新的、有實際用途的階段,加上產業化的成本不斷下降、中國市場不斷扮演引領角色,智能家居開始慢慢由單一的智能化走向全屋的智能化方向走,比較明顯的表現是越來越多的大品牌參與到成套/全屋的智能家電的打造中。

11月初,海信集團副總裁段躍斌在自家的首套成套家電系列--璀璨成套家電系列產品發布會上提到了這麼一組數據:中國智慧家庭市場規模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來源於行業第三方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全年市場規模將超1800億。

這樣一組數據,是不是意味著單一家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呢?是不是意味著智慧家庭發展的必然已經明確顯示就是成套家電了呢?為了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一起聊一聊這個話題:中國智能家居的行業格局!

領航者:一張白紙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去商場的時候導購員給我們介紹家電產品的時候一般是怎麼介紹的?它很智能的,它可以語音操控;它可以用手機遠程預約煮飯/關機,即便忘了也不怕……如是種種。

這算不算家電智能化了呢?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我們常說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其實智能家居雖然在釋義上來說是面向所有的家居產品的,但近年來真正稱得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顯然只能是家電品類,而它作為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環節中的重要一員,在過去幾年的發展迅猛!這幾年的數據表明,全球的智能白電產品包括冰箱、洗衣機、煙機、洗碗機等銷量增長率經常翻倍,從全球的市場範圍來看,中國尤其可以稱得上是智能產品的主導市場,在全球市場的零售量佔比中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且不去探討更為深刻的話題,光說一個例子就足夠:中國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遙遙領先於全球所有的其他國家!從有線電話時代直接跨過中間的所有歷程,走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從而形成了以智慧型手機為中心的智能化生活時代。一個簡單的道理可以讓我們明白這個結果:中國的用戶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新鮮事物改變自己生活的認知遙遙領先全球其他國家用戶,是以一舉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

反過來將智能家居帶入到這裡面也是一個道理:在中國並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購置得起全部的必備家電品之後,中國就憑藉對智能家居這種新鮮事物的迅速接受能力,快速的讓家電進入智能化時代。通俗地說就是:中國的絕大多數用戶群體就是「一張白紙」,社會形態變化後給我們畫下什麼,中國的用戶就認可什麼。比如智慧型手機,比如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

AI人工智慧進入千萬家:智能家居迎來新機遇!

有個笑話是這麼形容現在的人工智慧的普及程度的:哪一天家裡的小米小愛音箱不和別的智能音箱吵架,那都算稀罕事兒!這一點足夠說明智能音箱、智慧型手機AI應用的普及程度了吧?

人機互動正在慢慢普及,雖然現在的語音指令依然還要面臨識別不清楚、指令刻板化,但一般的指令可以輕鬆達到一些很容易實現的工作,這一點就為家電與人的交互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更是為智能家居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新機遇!

在筆者印象中,最早的AI技術的應用除了智能音箱之外,大家電中只有智能電視是最早普及人工智慧應用的。而也就在人工智慧應用迅猛發展的那一年,智能電視的銷量就猛漲!現如今,從空調到冰箱、洗衣機等常態的大家電產品,也開始慢慢的實現AI智能化的應用,從而實現更高效、更實用的人與家電的交互效果。

從家電單品到成套家電:產業格局發生變化!

真正的智能究竟是怎樣的?這一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硬性的答案,但隨著人工智慧越來越普及、智能家電進入千萬家,人們的心中漸漸有了一個模糊的答案:真正「智能」的家電不能只是孤立存在!

我們都知道,一個家庭中的場景有很多種:有客廳的場景、有廚房的場景、還有房間的場景,我們每一個人在家庭生活中從來都不是一直只在一個場景中孤立的生活著,而是不斷的不同的場景中來回走動:下班回家時,我需要「懂」我的智能門鎖;進入家門後,我需要懂我的「燈光」;在廚房做飯,我需要一個懂我的吸油煙機和冰箱;在客廳看電視,我需要更多更多.

這個時候,各種家電都必然會與我們發生聯繫,但如果還是過去的那種形態存在或者單品的智能的話,的確稱不上是真正的智能家電。它們之間應該彼此互聯,與人互動乃至代替人們思考,從而才可以實現真正的智能應用。因此,這裡面就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或者是成套智能家電解決方案。

以海信最近推出的、為中國家庭量身定製的場景化套系家電--璀璨套系一代產品為例,它們涵蓋了電視、冰箱、洗衣機和空調四大品類,不僅本身設計風格一致、外觀精美,高端大氣上檔次,且它們各自的功能也十分的強大:65英寸電視擁有130%超高色域帶來極致畫質體驗,同時具備強大計算能力和儲存空間,擔綱家庭的控制中樞和AI中臺;冰箱採用海信首創的真空+低溫保鮮技術;空調採用微正壓雙驅動新風系統,能夠解決室內空氣煥新;洗衣機採用離子燙蒸燙洗技術,能夠在15分鐘內就完成衣物的蒸燙除皺。

海信將它們打造成為一個成套系列的智慧家電,不僅僅是它們單品的智能更懂用戶,且海信還將它們通過一系列的平臺達成智慧互聯:比如,你可以通過電視控制空調溫度、模式、風速,對冰箱各分艙溫度進行調節,控制洗衣機開關、洗護模式等,從而實現智能聯動、極為懂你的全屋全場景的智能應用!

總結:

當然,從單品的解決方案到成套家電的智能解決方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們往往需要經歷一代又一代產品的仔細打磨,它們還要保留更多的「接口」給它的小家電;而這其中,體驗式的消費也應該慢慢展開,通過體驗店的實際使用場景更直觀的將成套家電/全屋智能家電的使用場景直觀地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成套家電的春天才能夠真正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數讀·2020湖南家電①|趨勢向上 2020湖南智能家居相關企業新增31%
    「新基建」的提出,5G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正逐漸從過去的「偽命題」走向真正落地。對於家電廠商而言,在前有傳統家電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後有「後起之秀」崛起攪局的環境下,要駛向「新大陸」,智能家居正成為其必須搭上的一艘「大船」。傳統家電廠商「加碼」智能家居近年來,隨著用戶對家電產品需求的變化,家電產品結構也隨之轉型升級。
  • 從智能家居服務到智能的家居服務 居然管家要做用戶「一輩子朋友」
    尤其是在智能家居成套服務交付上,居然管家更是第一個覆蓋全國、具備一站式服務能力的平臺。在300多個城市具備成套交付能力,與京東京魚座、天貓精靈、華為HiLink、中國移動、居然數碼以及雲起、歐瑞博等國內主流智能家居平臺及品牌商都結成合作夥伴。
  • 智能製造讓智能家居更有意義
    智能製造不僅促進了傳統製造業的改革,也讓智能家居變的更有意義。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數據,以中國4億家庭數量計算,2018年平均每個家庭智能家居設備數量大約0.9臺,到2022年,平均每個家庭的智能設備數量將升至2.8臺,到2025年,平均每個家庭預計將擁有6.8臺智能家居設備。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智能家居將最終邁入全智能時代。
  • 顛覆單品智能家居生態,黑馬中友智能打破瓶頸引領行業新方向
    5G將至,以及物聯網和智能等技術迅猛發展,智能家居逐漸成熟和普及,行業將迎來最好的發展年份,市場規模日益增長,Strategy Analytics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020億美元。同時,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1570億美元(約1.12萬億人民幣)。
  • 海信成套家電001號體驗官「愛笑女神」唐藝昕:這些家電都喜歡
    前不久,海信推出了璀璨成套家電系列,打破了以往家電按單品購置的傳統,直接一套配齊,屬實方便了無數家庭的生活,對這一舉措是否合理,作為璀璨成套家電的001號用戶的唐藝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表示:這些家電都喜歡!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Redmi也將入局智能電視,手機廠商...
    劉作虎提到,會把OnePlus TV陸續帶到北美、歐洲和中國市場。手機廠商紛紛開始做電視,從「手機紅海」拼殺到「電視紅海」。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在即將進入5G時代、IoT進一步成熟的當下,智能電視作為未來家庭的中控,無疑具有關鍵的位置。家中電視這塊最大的屏幕,將成為智能家居的關鍵中樞,也因此成為品牌的「必爭之地」。榮耀、小米、一加、海信紛紛入局電視,你最看好誰?
  • 內行熱鬧、外行冷,智能家居是「偽需求」嗎?
    從去年開始,智能家居市場競爭再次升級。傳統家電廠商、手機廠商等都將AIoT作為未來的重要布局,並在「智慧屏」領域掀起新的市場聲量。今年年初,小米宣布未來五年要投資100億人民幣All in AloT,並在去年5月宣布成立大家電事業部。
  • 中國智能家居出貨量超2億臺,海爾智家、百度、小米走在前列
    2019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高達120億,到2025年將增長到246億,廣泛的物聯網連接包括智能建築到智能家庭等。值得一提的是,數百億智能設備連接至網絡,釋放巨大市場機遇,結合GSMA《 2020年移動經濟》報告顯示,全球物聯網收入到2025年將達到1.1萬億美元,相比2019年3430億美元,增加三倍以上。
  • 智能家居行業研究報告
    目前我國智能家居市場由網際網路巨頭BAT牽頭,華為、京東、小米緊隨其後;傳統家電企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TCL等大咖相繼入局;網絡通訊平臺電信、移動、廣電等運營商也紛紛加入分一杯羹。在國外市場上,自2000年前後,蘋果、IBM、谷歌、亞馬遜也早已提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的概念,並產出安防等領域智能軟體和硬體產品。
  • 2016年智能家居行業總結及未來趨勢分析
    智能家居已經逐漸擺脫虛幻的概念詞,發展成更具有市場價值和規模的新型產業。在2016年經濟環境多變,眾多行業寂寥衰退的形勢下,基於未來生活發展方向的智能家居領域卻比其他傳統行業出現不一樣的活躍。從市場數據來看,據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顯示,未來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將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美元。
  • 中友智能家居淺談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早期的智能家居市場受制於技術和市場環境,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境況,直到2014年穀歌以32億美元收購Nest的事件引爆全球的智能家居行業,同年美國CES上,三星和LG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平臺。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家居的熱度席捲全球。
  • 市值突破6000億:智慧型手機以外,小米收穫智能家居紅利?
    以手機廠商為例,蘋果2020財年營收同比增長5%至2745億美元(人民幣超1.8萬億元),淨利潤更是高達574億美元(人民幣約3800億元),在疫情期間能維持正增長實屬不易,且是全球最賺錢的科技企業,同時也是全球首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企業。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72期:渝北百億打造「智能家居藝術小鎮...
    通過融合創新推出便捷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社區綜合管理解決方案,持續滿足迅速增長的社區信息化服務需求,加速推進智能家居、智能應用進入千家萬戶。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與全國智能建築及居住區數位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未來雙方將攜手推進平安社區試點示範建設工作。
  • 強強對決,2020年度十大智能家居品牌獎隆重揭曉!
    1、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海爾集團,企業註冊資金1.8億,是海爾全球智能家居硬體產品及解決方案研發基地,亦是全球領先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供應商多年來,公司始終倡導以智慧科技融入現代居家,並通過全新的生活理念引領未來家庭發展趨勢。基於智能家居市場,2020年,海爾智家全屋智能持續創新,推出了卡薩帝「指揮家」智能門鎖、卡薩帝「指揮家」智能面板、及卡薩帝聯排開關等新品。打造了顛覆行業傳統的海爾智家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依託強大的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能力,專注於為用戶提供最先進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
  • 海爾、德施曼等4家房企最愛合作的智能家居企業,在採購峰會分享了...
    、成套銷售、成套服務3大成套能力也是海爾家電智慧家庭深耕地產行業的有力競爭因素,可提供包括前置成套解決方案、全屋互聯互通的主動智慧場景以及售前售後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務。,他們既沒有了解和親自體驗智能家居的途徑,更沒有意識和能力將其使用到自己的現實生活當中。
  • 從單品智能到智能聯動,中友致力打造全屋智能
    近年來,在AI、大數據、邊緣計算、5G等多項技術的驅動下,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不可否認,人們的生活因為有了智能科技產品的出現,也逐漸變得更便捷、更舒心。但在另一層面來講,當前智能家居概念雖日趨火熱,但市場情況尚不夠理想。很多都是智能單品,也就是每個產品都有一個相對應的APP來進行智能控制,缺乏了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還未算得上是真正的萬物互聯。
  • 唐藝昕率先體驗海信成套家電,幸福的人生需要溫馨家園的支撐
    就比如在浪漫的11月,為人母的她空降到海信直播間,和大家聊起來自己理想中的家庭和家電產品,很多人對於明星的生活還是很感興趣的。只是沒想到唐藝昕竟然也喜歡成套家電,而且還率先成為了海信璀璨成套家電的第一位用戶。
  • 智慧家庭有了新標準,華為全屋智能顛覆智能家居行業
    投稿來源:啟盈門近年來,隨著4G、5G的普及,智能家居以其智能化、便捷化、個性化的家居體驗成為一種新潮流。無論是傳統的家電企業,還是網際網路巨頭,終端廠商紛紛進入這個市場。然而,諸多消費者似乎還沒有嘗到智能家庭帶來的樂趣,因為目前智能家居領域大多局限於單品智能和單系統智能。
  • 競逐智能家居賽道 海爾靠什麼贏?
    伴隨著即將開啟的「國潮家電節」海爾又將在全球掀起一場智能家居領域的「國潮消費熱」。 「國潮」優勢一:家電優勢能夠迅速轉化成智慧家庭的優勢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智能家居布局早已是一個「必選項」。從BAT到華為、小米,業務出發點各異,但都選擇了智能家居作為戰略新落點。
  • 一文解析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現狀
    智能家居市場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智能家居出貨量快速增長。IDC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規模僅1.14億臺,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突破2億大關,達到2.08億臺,較2018年增長33.5%。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為9286.6萬臺,同比下降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