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世衛組織:2021年不可能實現群體免疫

2021-01-19 網易教育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在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儘管全球多國已經開始大規模疫苗接種,2021年仍無法實現任何程度的群體免疫。

Professor Andrew Pollard, Director of the Oxford Vaccine Group (OVG), and a professor of Paediatric Infection and Immunity receives the Oxford University/AstraZeneca COVID-19 vaccine from nurse Sam Foster at the Churchill Hospital in Oxford, Britain January 4, 2021. Steve Parsons/Pool via REUTER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hief scientist Soumya Swaminathan said Monday that herd immunity to coronavirus would not be achieved in 2021, despite the growing availability of vaccines.

世界衛生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周一(1月11日)表示,即使疫苗產量不斷增加,也不可能在2021年實現對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

Mitigating factors to herd immunity include limited access to vaccin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kepticism over vaccination, and the potential for virus mutations, according to health experts.

衛生專家指出,阻止群體免疫實現的因素包括發展中國家獲得疫苗的能力有限、民眾對接種疫苗的質疑以及病毒變異的可能性。

A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Singapore, Germany and other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are in the first stages of mass-vaccination campaigns.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了第一階段的大規模疫苗接種,包括美國、英國、新加坡、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

Herd immunity occurs when enough people in a population have immunity to an infection so that it prevents the disease from spreading.

當足夠多的人口對一種傳染病免疫,從而防止了疫病傳播,群體免疫就實現了。

"We are not going to achieve any levels of population immunity or herd immunity in 2021," Swaminathan told a briefing, while emphasizing that measures like physical distancing, hand washing and mask wearing continue to be necessary in containing COVID's spread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斯瓦米納坦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不可能在2021年實現任何程度的人群免疫或群體免疫。」同時她還強調,繼續推行保持距離、勤洗手、佩戴口罩等措施對於在接下來的這一年控制新冠疫情傳播很有必要。

However, Swaminathan commended the "incredible progress" made by vaccine researchers to develop several safe and effective vaccines at unprecedented speed. Countries are currently administering vaccines developed by BioNTech-Pfizer, Oxford University/AstraZeneca and Moderna.

不過,斯瓦米納坦稱讚了疫苗研究人員取得的「驚人進展」,他們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研發出了數種安全有效的疫苗。目前多個國家正在接種生物新技術/輝瑞、牛津/阿斯利康和莫德納公司研發的疫苗。

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s are seen at a coronavirus disease vaccination center inside a gymnasium in Taverny near Paris, France, January 9, 2021. REUTERS/Benoit Tessier

The WHO top scientist called on people to be "a little patient," pointing out that the rollout of vaccines "does take time," as the scale of dose production is in the billions.

世界衛生組織的這位首席科學家請求人們「更耐心一點」,並指出疫苗的推廣「確實需要時間」,因為疫苗生產規模達數十億劑。

"The vaccines are going to come," she said. "They are going to go to all countries ... but meanwhile we mustn't forget that there are measures that work," she added, referring to hygiene and social distancing.

她補充道:「疫苗會生產出來的。它們會被分發到所有國家……與此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防疫措施的作用。」她所說的防疫措施指的是保持衛生和社交距離。

In the US, which currently has the world's highest daily case numbers, officials said Monday over 25,400,000 vaccine doses have so far been distributed, with nearly 9,000,000 doses having been administered. In Germany, more than 600,000 people have so far been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 according to the Robert Koch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美國目前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量是全世界最高的,美國官員周一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發放了超2540萬劑疫苗,其中近900萬劑已經完成接種。德國公共衛生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稱,德國逾已有60萬人接種新冠疫苗。

"We won't get back to normal quickly," Dale Fisher, chairman of the WHO's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 told a conference hosted by Reuters news agency.

世界衛生組織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主席戴爾·費舍爾在路透社舉辦的一個大會上稱:「我們不會很快回歸正常生活。」

"We know we need to get to herd immunity and we need that in a majority of countries, so we are not going to see that in 2021," Fisher said.

費舍爾說:「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實現群體免疫,需要在大多數國家實現群體免疫,所以在2021年還不能實現。」

"There might be some countries that might achieve it but even then that will not create 'normal' especially in terms of border controls," he added.

他補充道:「可能會有一些國家實現群體免疫,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正常生活,尤其是在邊境管控方面。」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 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世衛:別對疫情自滿,2021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現群體免疫
    斯瓦米納坦海外網12月23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23日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警告,全球各國必須對疫情保持警惕,別對疫情太自滿,2021年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現群體免疫。
  • 世衛組織:「群體免疫」非常危險 負責任的國家會照顧所有人民
    世衛組織:「群體免疫」非常危險 負責任的國家會照顧所有人民 原標題:  △麥可·瑞安當地時間11日,針對「群體免疫」概念,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群體免疫在農牧業中用於考慮牲畜整體健康而不考慮單個動物的情況。
  • 世衛專家:「群體免疫」術語來自獸醫學,人類疫情中應慎用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日內瓦5月11日電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1日警告,「群體免疫」這一術語來自獸醫流行病學領域,在應用於新冠肺炎這樣的人類傳染病時應格外謹慎,避免置個人生命和痛苦於不顧。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解釋說,在畜牧業中用到這一術語並做相關決定只是從「殘酷」的經濟學角度出發,個體動物的狀況並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將「群體免疫」這一術語應用到人類傳染病相關場景時應格外謹慎,因為這可能導致無情的計算,這種計算不會將個人的生命和痛苦置於算式之內。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在天花被消滅之前,它已困擾人類至少3000年,僅在20世紀就奪去3億人的生命,最後一例已知天花流行病例據報1977年發生在索馬利亞。隨著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疫苗,世衛組織於1980年宣布消滅天花。在歷史上,人們也利用「群體免疫」的原理,通過接種疫苗控制麻疹、牛瘟等疾病的傳播。  但牛津大學強調,只有在大多數人都接種過疫苗的情況下,「群體免疫」才有效。
  • 「群體免疫」闖下大禍,致新冠發生變種,世衛:傳染性變得更強了
    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英國政府也不敢再坐以待斃了,宣布從16日凌晨開始,倫敦的防疫級別將提高到最高等級,同時也向大眾解釋了為什麼英國新冠患者的病例急劇增長。英國相關媒體卻認為新冠病毒變異的罪魁禍首就是英國政府,英國政府當初制定的「群體免疫」政策才讓病毒迅速傳播從而導致變異。
  • 世衛組織總幹事警告:群體免疫是「不道德的」抗疫策略
    在全球新冠肺炎病例不斷增多的同時,仍有一些國家和民眾相信甚至採取群體免疫作為抗疫策略。對此,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群體免疫原本是用於疫苗接種的一個概念,用群體免疫作為應對新冠疫情的策略既不科學也不道德,並重申疫情防控沒有捷徑。
  • 世衛組織如何界定「消除麻疹」?
    編輯同志:美國目前麻疹疫情嚴重,世衛組織可能要取消其「消除麻疹」地位。請問「消除麻疹」地位是如何界定的?廣東讀者     胡靜【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紐約郵報》28日報導稱,由於紐約州麻疹疫情嚴重,若麻疹病例持續增加,世衛組織有可能在10月取消美國 「消除麻疹」的疫情狀態。
  • 世衛組織官員「作假」:聖誕老人對新冠病毒「免疫」
    據瑞士《一瞥報》15日報導,為了滿足孩子們對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渴望,世衛組織官員14日罕見「作假」,稱聖誕老人對新冠病毒「免疫」,正穿梭於世界各地發送禮物。世衛組織流行病學家範科霍夫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許多孩子擔心新冠疫情會耽誤年事已高的聖誕老人發送禮物,「我可以告訴大家,聖誕老人對這種病毒免疫。」
  • 福奇再提美國群體免疫,但這次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說起群體免疫,很多網友都不陌生,它的英文是herd immunity,意思是群體對傳染病產生的抵抗力,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人或動物感染了病毒產生了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不過,這種做法對於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並不太適用。
  • 每經14點 | 世衛組織建議5個群體接種流感疫苗;專家:數字人民幣不...
    每經14點 | 世衛組織建議5個群體接種流感疫苗;專家:數字人民幣不能代替人民幣國際化;青海「日月山埋屍案」背後涉黑團夥全部到案 每日經濟新聞
  • 世衛:老年群體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的群體
    世衛:老年群體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的群體 微信公眾號「世界衛生組織」 2020-12-01 09:15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有7大區別
    流感病毒傳播主要發生在患者開始出現症狀後的3至5天裡,也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就能傳播。與之相比,雖然有些新冠肺炎病例可在症狀出現前24至48小時傳播病毒,但目前來看這不是主要的。 第三,傳染力不同。根據對基本傳染數的評估,新冠肺炎傳染力強於流感,1名患者約可傳染2至2.5人。
  • 世衛組織總幹事:中國實現逆轉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0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數下降趨勢明顯,疫情局勢實現逆轉,病毒正在退卻;國際社會應充分利用中國爭取來的「機會窗口」,儘早遏制病毒傳播。
  • 世衛組織宣布成立基金會 用以籌集資金
    原標題:世衛組織宣布成立基金會以更好應對全球衛生挑戰新華社日內瓦5月27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7日宣布世衛組織基金會正式成立,用以籌集資金應對最緊迫的全球衛生挑戰。
  • 世衛組織建議新冠疫情期間5個群體接種流感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16日表示,隨著北半球冬季臨近,全球新冠病例不斷增加,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疫情共同傳播可能對衛生系統和衛生設施構成挑戰,建議5個目標群體接種流感疫苗。這5個群體是孕婦、基礎疾病患者、老年人、衛生工作者和兒童。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世衛組織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世衛組織,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世衛組織,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雙語|世衛組織為什麼用「蛇杖」作標誌?
    疫情暴發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經常出現在新聞中。世衛組織的「蛇杖」標誌,也因此受到萬眾矚目。圖為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外景。新華社記者 劉曲 攝「蛇杖」的形象,來源於古代希臘,在歐美各國共有兩個版本,都用於醫療急救,另外,中國的一些組織機構也以「蛇杖」為標誌。在中國,救死扶傷的醫療機構,大多以「十字」為標誌。但在其它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歐盟各國,醫院和急救中心都廣泛使用「蛇杖」作為徽標。
  • 歐洲大搞「免疫護照」,世衛緊急發出警告,此前努力或全部白費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居然準備大搞「免疫護照」,意思就是所有在半年內的新冠治癒患者,只要能夠提供相關證明的,都能夠無視歐洲各國的邊境限制政策來去自如。對此,世衛組織緊急發出了警告稱,雖然新冠患者在治癒之後會產生新冠抗體 ,但是當抗體反應減弱的時候,這些人還是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的,這樣一來,此前的所有努力或將全部白費。
  • 世衛組織:使用「免疫護照」或「無風險證明」,可能會增加傳播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卻發出警告,認為"不存在任何證據"。當地時間4月25日,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一些國家的政府建議,檢測抗體之類的方式,可以作為'免疫護照'或'無風險證書'的基礎。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從冠狀病毒中康復並有抗體的人可以避免第二次感染。"
  • 世衛組織:聖誕老人還會繼續送禮物 他對新冠病毒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科學家給出了肯定答覆。在記者會上,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家範科霍芙(Maria VanKerkhove)回應了這個問題,她表示,「我很明白大家都擔心聖誕老人,畢竟他年紀大了」,不過她肯定了聖誕老人繼續送禮物的可能,因為聖誕老人對病毒免疫。「我們與他進行了短暫的交談,他狀況很好」。範科霍芙還表示,不止是聖誕老人狀態很好,聖誕婆婆也很好,他們現在都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