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衛專家:「群體免疫」術語來自獸醫學,人類疫情中應慎用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日內瓦5月11日電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1日警告,「群體免疫」這一術語來自獸醫流行病學領域,在應用於新冠肺炎這樣的人類傳染病時應格外謹慎,避免置個人生命和痛苦於不顧。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麥可·瑞安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解釋說,在畜牧業中用到這一術語並做相關決定只是從「殘酷」的經濟學角度出發,個體動物的狀況並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將「群體免疫」這一術語應用到人類傳染病相關場景時應格外謹慎,因為這可能導致無情的計算,這種計算不會將個人的生命和痛苦置於算式之內。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在天花被消滅之前,它已困擾人類至少3000年,僅在20世紀就奪去3億人的生命,最後一例已知天花流行病例據報1977年發生在索馬利亞。隨著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疫苗,世衛組織於1980年宣布消滅天花。在歷史上,人們也利用「群體免疫」的原理,通過接種疫苗控制麻疹、牛瘟等疾病的傳播。 但牛津大學強調,只有在大多數人都接種過疫苗的情況下,「群體免疫」才有效。
-
雙語|世衛組織:2021年不可能實現群體免疫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在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儘管全球多國已經開始大規模疫苗接種,2021年仍無法實現任何程度的群體免疫。世界衛生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周一(1月11日)表示,即使疫苗產量不斷增加,也不可能在2021年實現對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
-
世衛:別對疫情自滿,2021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現群體免疫
斯瓦米納坦海外網12月23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23日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警告,全球各國必須對疫情保持警惕,別對疫情太自滿,2021年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現群體免疫。
-
世衛組織官員「作假」:聖誕老人對新冠病毒「免疫」
據瑞士《一瞥報》15日報導,為了滿足孩子們對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渴望,世衛組織官員14日罕見「作假」,稱聖誕老人對新冠病毒「免疫」,正穿梭於世界各地發送禮物。世衛組織流行病學家範科霍夫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許多孩子擔心新冠疫情會耽誤年事已高的聖誕老人發送禮物,「我可以告訴大家,聖誕老人對這種病毒免疫。」
-
歐洲大搞「免疫護照」,世衛緊急發出警告,此前努力或全部白費
據觀察者網報導,新冠疫情從十月份開始,在北半球地區捲土重來,並且這一次的發展趨勢比第一波疫情的時候更加嚴重,最要緊的是,幾乎所有國家這次都未能倖免,這讓全球也瞬間提高了警惕。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居然準備大搞「免疫護照」,意思就是所有在半年內的新冠治癒患者,只要能夠提供相關證明的,都能夠無視歐洲各國的邊境限制政策來去自如。
-
...確診逼近300萬,世衛組織警告:病毒將與人類共存,自鳴得意很危險...
需要澄清的是,世衛組織的建議是發現並檢測每一個疑似病例,而不是檢測人口中的每一個人。WHO is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all countries to save lives.世衛組織致力於支持所有國家挽救生命。
-
為了不讓世衛組織使用這個英文前綴,中國人民正在做出巨大的犧牲
所有這些犧牲,都是為了防止病毒的進一步擴散。雖然世衛組織已經宣布這次新冠病毒流行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但因為大部分疫情仍然限制在中國範圍內,世衛組織暫時還沒有用上另一個更可怕的詞。這個可怕的詞有一個可怕的前綴。
-
臺海觀察丨川普「斷供」世衛組織,蔡英文進退兩難
再抹黑中國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世衛組織。川普在近期宣布暫停對世衛組織的資助。這個消息猶如一個重磅炸彈,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炸了。一時之間,川普遭到世界上各個組織和國家的指責,人們都認為川普做出了一個很錯誤的決定。
-
李蘭娟院士狠批英國「群體免疫」法:不負責任!嚴重失職!
近日,英國面對疫情可能採取「群體免疫」的做法,引起了廣泛爭議。3月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採訪中也首次對這種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李院士說:這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是非常失職的行為。
-
世衛組織總幹事警告:群體免疫是「不道德的」抗疫策略
在全球新冠肺炎病例不斷增多的同時,仍有一些國家和民眾相信甚至採取群體免疫作為抗疫策略。對此,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群體免疫原本是用於疫苗接種的一個概念,用群體免疫作為應對新冠疫情的策略既不科學也不道德,並重申疫情防控沒有捷徑。
-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幾乎所有國家都...
【世衛組織:全球已分享超過六萬個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當地時間7月2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研發進展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幾乎所有國家都分享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目前已有超過六萬個基因序列,讓科學家可以著手進行流行病學追蹤,研究病毒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以及病毒的變異情況。
-
「群體免疫」闖下大禍,致新冠發生變種,世衛:傳染性變得更強了
英國相關媒體卻認為新冠病毒變異的罪魁禍首就是英國政府,英國政府當初制定的「群體免疫」政策才讓病毒迅速傳播從而導致變異。衛生大臣馬特在後續的採訪中證實了這一說法,「群體免疫」確實闖下大禍,英國至少已經有60個地區都檢測出了新冠病毒的新型變種,而目前發現的這一種確實存在傳播速度大漲的危險性。
-
世衛組織如何界定「消除麻疹」?
編輯同志:美國目前麻疹疫情嚴重,世衛組織可能要取消其「消除麻疹」地位。請問「消除麻疹」地位是如何界定的?廣東讀者 胡靜【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紐約郵報》28日報導稱,由於紐約州麻疹疫情嚴重,若麻疹病例持續增加,世衛組織有可能在10月取消美國 「消除麻疹」的疫情狀態。
-
世衛組織B肝免疫策略:新生兒出生24小時接種—新聞—科學網
一旦相關的病毒、病菌真的侵入機體,免疫系統便會依據其原有記憶,製造更多的免疫物質來保護機體。目前用於人類疾病防治的疫苗有幾十種,根據技術特點分為傳統疫苗和新型疫苗。傳統疫苗主要包括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新型疫苗則以基因疫苗為主。 問: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答:美國疾控中心指出,正如所有藥物一樣,疫苗也可能導致副作用。
-
外交部回應美退出世衛組織下步措施:不要把自身防疫失誤歸咎於他人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潘潔)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回應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下步措施時表示,希望美方不要再繼續把自身的防疫失誤歸咎於他人,這一做法既無益於自身的防疫抗疫,也是對國際抗疫努力的破壞,更將給亟需國際支持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
-
世衛組織:使用「免疫護照」或「無風險證明」,可能會增加傳播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卻發出警告,認為"不存在任何證據"。當地時間4月25日,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一些國家的政府建議,檢測抗體之類的方式,可以作為'免疫護照'或'無風險證書'的基礎。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從冠狀病毒中康復並有抗體的人可以避免第二次感染。"
-
...有力措施控制疫情傳播——世衛組織對中國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滿信心
世衛組織呼籲所有國家執行以證據為基礎、始終如一的決定。就「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主席迪迪埃·烏桑進一步解釋稱:「世衛組織不建議採取拒絕發放籤證、關閉邊境、限制健康人員旅行等措施,出臺相關措施必須要有科學依據,世衛組織建議有關國家和地區重新考慮這些限制措施。」
-
美就退出世衛組織發表聲明,外交部答澎湃:破壞國際抗疫努力
華春瑩表示,美國政府在疫情應對問題上,不斷對外甩鍋推責,對象包括中國也包括了世衛組織。美國國內媒體還有很多專家,包括各界人士也都有很多評論,美方應該多做一些自我反思,並且切實採取行動,本著對自己本國人民負責任的態度,來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儘可能去挽救更多美國人民的生命。
-
是什麼原因讓「世衛組織」突然「改口」,矛頭直指這裡……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國內的疫情在國家的調控和廣大人民的共同努力,已逐漸轉好,形勢相對樂觀;全國的復工復產工作也有序進行我們再看一看全球其他地區的情況:截止到5月9日16時,全球累計確診4030824例,現有確診2385473例,單日新增85723例,累計治癒1369403例,累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