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狠批英國「群體免疫」法:不負責任!嚴重失職!

2020-12-17 騰訊網

近日,英國面對疫情可能採取「群體免疫」的做法,引起了廣泛爭議。

3月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採訪中也首次對這種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李院士說:這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是非常失職的行為。這種病毒傳染性很強,變成重症會導致死亡,我們中國為他們創造了很多的經驗,我們為他們贏得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們本來是可以有充分的準備的,明明是可以把中國的經驗好好地學過去的,作為國家的領導者,他們應該為老百姓負責任。

網友紛紛為李院士的回答點讚,希望我們的專家好好給英美人民上上課,趕快喚醒他們吧。

英國的群體免疫法這種做法存在嚴重錯誤,這種做法根本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輕症一樣會傳染人,重症患者也是由輕變重的,如果不能杜絕傳播途徑,那早晚會造成超級疫情,甚至會席捲歐洲,到時造成的損失將會無法估計。

英國果然是達爾文的故鄉,死死抱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不放手,不知道誰能勸得動他們。

此外,李蘭娟也透露出一個好消息,對於武漢疫情何時能結束?李蘭娟表示到3月20日前後,武漢新發感染病例可能就會到零了,從到零開始,再觀察大約兩周後,武漢就可以解禁了。

一個是國內疫情即將清零這樣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一個是歐美個別國家頻出不負責任的「騷操作」,真是讓人喜憂參半。如果歐美國家現在還不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的話,這場疫情將會成為縈繞在全世界頭上久久不去的噩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李蘭娟談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群體免疫的意義
    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體免疫」觀點,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鑑。
  • 「群體免疫」是怎麼回事?靠譜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派屈克·瓦倫斯(Patrick Vallence)在接受BBC Radio 4採訪時提出了一個「群體免疫」的概念,讓世界為之譁然。對公眾而言,個體免疫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但群體免疫卻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靠譜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被誤讀的英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在世界各地炸了鍋後,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回應:大眾對「群體免疫」斷章取義了,這不是英國政府的目標或者政策,這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政策是保護生命並打敗病毒。英式抗疫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 世衛組織:「群體免疫」非常危險 負責任的國家會照顧所有人民
    世衛組織:「群體免疫」非常危險 負責任的國家會照顧所有人民 原標題:  △麥可·瑞安當地時間11日,針對「群體免疫」概念,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群體免疫在農牧業中用於考慮牲畜整體健康而不考慮單個動物的情況。
  • 5架包機空中排成一字,接回李蘭娟院士及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淨今天(3月31日),浙江長龍航空5架包機飛赴武漢,接回李蘭娟院士及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共742人。據了解,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由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浙江援鄂第三批醫療隊杭州隊和寧波隊,浙江援鄂第四批醫療隊浙大一院隊、浙大二院隊和邵逸夫醫院隊,浙江援武漢防疫組,援荊門前方指揮部等組成。援鄂重症新冠肺炎診治李蘭娟院士醫療隊由10人組成,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
  • 李蘭娟院士回家啦!我省1010人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歸來!
    李蘭娟院士回家啦!我省1010人第五批返浙援鄂醫療隊凱旋歸來!李蘭娟院士團隊由10人組成,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專業。2月2日抵達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降低了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死率。該團隊關於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救治經驗和研究成果,已經寫入了國家診療方案。
  • 李蘭娟院士團隊返浙
    3月31日,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凱旋。這支1010人的大部隊,由浙江省援鄂重症新冠肺炎救治李蘭娟院士國家醫療隊、浙江省援鄂第三批醫療隊、浙江省援鄂第四批醫療隊、浙江省援漢防疫組、浙江省支援荊門前方指揮部等隊伍組成。李蘭娟院士團隊由11人組成,包含感染病學、重症醫學、院感、護理等領域專業人員,在漢指導疫情防控59天。2月2日團隊抵漢後,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
  • 死亡率歐洲第一仍堅持群體免疫,瑞典抗疫被批失敗
    來源:環球時報 記者:陳雪霏 劉皓然 原標題為《疫情死亡率歐洲第一仍堅持搞「群體免疫」,瑞典抗疫工作被批「失敗」》【環球時報記者 陳雪霏 劉皓然】瑞典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上的「豪賭」成功了嗎?
  • 樹蘭(濟南)國際醫院規劃許可批後公示 創始人為李蘭娟院士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1日訊 近日,閃電新聞記者從濟南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獲悉,樹蘭(濟南)國際醫院項目正在進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批後公示。醫院位於槐蔭區醫學大道以東、煙臺路以北、日照路以南、支縱22以西。建設單位為濟南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
  • 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靠譜嗎?病毒多久會感染整個歐洲?
    我們似乎正面臨著1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傳染病全球大流行。3月12日,英國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不會採取停課、取消大型集會等方法來應對病毒,但每一個英國人都要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英國首席科學家派屈克也說:也許新冠肺炎會感染英國60%的人口,才能讓英國人獲得群體免疫。那麼,群體免疫究竟是什麼?英國的這種措施能奏效嗎?
  • 周末 您好 | 李蘭娟院士:73歲再戰疫情一線
    4月15號,浙江省援鄂第五批返浙醫療隊隊員結束了在安吉的休養,其中也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及其團隊。新冠肺炎疫情面前,73歲的李蘭娟院士如同17年前面對「非典」時一樣,再赴抗疫最前線。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浙一李蘭娟院士團隊獲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為李蘭娟院士頒獎,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親切握手並表示問候。  這個項目經過100多位科研人員14年的研究,在李蘭娟、鄭樹森兩位院士的帶領下,創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統和人工肝聯合肝移植治療重症肝病的新方法,破解了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這一國際醫學難題,成功救治了數以萬計的重症肝病患者,創造了醫學奇蹟。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1979年10月20日,輾轉前往英國留學的鐘南山,在貝爾加湖畔繞行的火車上度過了自己43歲的生日。車窗外是大森林,大雪已經紛紛揚揚落下,鍾南山看得著迷,他想:「未來會有什麼東西等著我呢?」他那時候不太會想到,41年後的生日時,等著他的,除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共和國勳章」的榮譽,更有一場場事關全人類健康福祉的硬仗。
  • 為什麼李蘭娟院士,值得我們尊敬|戰疫日記
    第002期,疫情逆行者: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李蘭娟院士,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如今已經有73歲高齡。但在疫情面前依舊奔赴一線。在2月2日,李蘭娟院士及團隊便到達了武漢一線,在醫院晝夜不停、爭分奪秒地阻擊疫情。根據筆者的了解,出發之前,李院士就表示做好了長期在武漢戰鬥的準備。而抵達武漢後,李蘭娟的院士抗擊疫情的決心再一次體現出來。
  • 英國「群體免疫」科學嗎?帝國理工大學:不科學
    英國「群體免疫」科學嗎?帝國理工大學:不科學  黃琨 • 2020-03-19 11:16:14 來源:前瞻網 E2512
  • 聽聽李蘭娟院士怎麼說
    李蘭娟院士:對,因為每個人的抵抗力不一樣,個人的免疫情況不一樣,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所表現的症狀可以是不一樣的。首次出現「尚未找到明確的感染來源」病例說明了什麼?記者:但對普通大眾來說,同外界接觸,我們很難去判斷自己接觸的人到底有沒有疫區接觸史,不知道是否安全,會不會有感染風險?李蘭娟院士:就算自己本人不知道接觸的人有沒有疫區接觸史,但通過大數據,我們會找到有疫區接觸史的人群,並對他們接觸過的人群也都可以通過大數據調查出來。
  • 數學模型:群體免疫等消極策略或致英國26萬人死亡
    詹森說,根據應急事件科學諮詢委員會(SAGE)的說法,英國似乎正在接近上升曲線中的快速增長階段。「如果不採取嚴厲措施,確診病例每五六天就會翻倍。」避免不必要的社會接觸「對於70歲以上的人、孕婦和有某些健康狀況的人特別重要」,詹森強調。他還提到,將很快對健康狀況最嚴重的人出臺具體建議。
  • 李蘭娟院士周末的一天
    當天下午4時30分許,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福建省晉江市醫院12樓會議室,眾人隨之報以熱烈的掌聲,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研討會上,李蘭娟院士言辭懇切地說,全國多部門統一聯防聯控是及時大規模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同時,根據當地流行暴發情況,應用大數據進行可能傳染源的追蹤,在政府層面統一制定防控策略等。「與會各國代表對李院士的發言評價非常高,認為中國成功的抗疫經驗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新冠肺炎的預防、治療等,對當前嚴峻的國際抗疫情勢非常有指導意義!」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