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作家:做了30年的「個體戶」,如今重提群體命名

2020-12-25 金羊網

新生代作家:做了30年的「個體戶」,如今重提群體命名

金羊網  作者:呂楠芳  2019-11-03

這一群體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文壇湧現,至今30年過去了,有關他們的群體畫像卻一直模糊。

先鋒文學之後,我們的文學養分都來自他們

文/金羊網記者 呂楠芳

11月1日,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辦了一場「三十年·四重奏——新生代作家四人談」的專題講座,北師大駐校作家畢飛宇,北師大文學院教授、文學批評家張清華,以及李洱、東西、艾偉等三位作家,一起重新梳理、回顧他們所置身的文學代際——「新生代作家」,這一群體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文壇湧現,至今30年過去了,有關他們的群體畫像卻一直模糊。

作為先鋒文學之後又一波現象級的文學思潮,「新生代」中的佼佼者,無論是新晉茅獎得主李洱,還是被視為60後作家代表的畢飛宇、東西、艾偉,都已經各自呈現出完整的寫作風貌。作為同時期的寫作者,他們有哪些代際特徵?他們何以能「抱團」躋身文學史的嚴肅命名序列?關於這些問題的追問和探討,或將對延續文學思潮和助推當代文學的經典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他們是誰?

「不被人賞識的野百合花香」

文學批評和文學研究總是離不開理論和命名。當代文學史上,朦朧詩、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先鋒寫作等都是針對特定作家群體及創作現象進行的命名,但是進入21世紀後,作家被草率地歸類為70後作家、80後作家、90後作家、00後作家,這種簡單粗暴的命名方式失去了學術的嚴肅性,更不存在長遠批判的空間。

而在先鋒寫作之後、所謂70後作家之前,有一群60後寫作者主導著九十年代的文學潮汐,他們一改先鋒作家的凌虛蹈空,向習焉不察的日常生活投以敏銳的注視,至今已經留下了許多傑出的作品,然而,文學史對他們這個群體的命名卻一直模稜兩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畢飛宇說,九十年代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雖然當時文學很繁榮,「新生代作家」可能有上百人之多,但批評家們卻不再待見自己的本職工作,不願意去做天才般的發現和命名,換句話說,寫作雖然在延續,命名卻中斷了,「我們成了個體戶」。

「我們所擁有的不過是歷史之內和歷史之外的一瞬時,一道消失在陽光中的心煩意亂,不被人賞識的野百合花香和那流動的噴泉,但是只要音樂尚未停止,你就是音樂。」李洱對「個體戶」的落寞也深有感觸,他用艾略特《四個四重奏》中的這句詩來形容他們這代人就像「不被人賞識的野百合花香」。

三十年過去了,這些「個體戶」中堅持寫作到今天的人所剩不多,不過,堅持下來的大多成績斐然。在文學批評家、作家出版社社長吳義勤看來,九十年代成名的這些作家已經是中國當代文壇實實在在的一線作家。

這也是為什麼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組織這場「四人談」的原因。張清華認為,重新提出「新生代作家」的命名,一是因為他們持續三十年的寫作確實值得研究和總結,二是為了延續當代文學的思潮和譜系,讓文學批評重新回到「正軌」。

他們做了啥?

在現實和文學之間建立直接聯繫

普通讀者可能更為關心,「新生代作家」究竟做了什麼?他們憑什麼能和先鋒寫作一樣進入文學史的命名序列?

張清華打了個比方:「如果說先鋒文學是天外來客,『新生代作家』就是讓先鋒文學落地、接地氣,和現實發生密切關係的一群人,他們的寫作既具有極高的藝術難度,更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能夠推動當代文學的潮流持續向前,並確實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文本。」

李洱很認同「落地」這個說法,他認為先鋒文學的作品凌空蹈虛的成分非常多,在先鋒作家虛構的作品中,幾乎不寫自己,而到了「新生代作家」的筆下,「我」以及「我」的生活開始進入小說文本,並不斷努力去表達更為深入的自我。

東西在新生代的寫作中看到了現實的「反彈力」。「我們模仿現實,變成現實,到最後現實發現我們有病,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對現實的感受,包括現實力量的強大,在我們身上是有反彈力的,現實越強大,作家身上的反彈力就越大,當然我們也跟著先鋒小說學習技術,但我們始終保持一點距離,警惕僅僅往技術方面走。」

因為追求從「無我」經驗向「有我」經驗的轉化,第一人稱敘述成了「新生代作家」的一個顯著特點,文本中的經驗也逐漸遠離宏大敘事和集體意識形態,而變成了一種完全個性化、私人化的「經驗」。吳義勤曾在文章中肯定這種探索:「他們使人類的一切『經驗』都得到了敞開並從容而堂皇地進入了文學的領地。」

「即便小說是第三人稱寫的,但小說實際上是第一人稱講的,隱含了第一人稱的視角。畢飛宇有一個說法很精彩,他說他的小說是1.5人稱,確實是這樣。」李洱認為,「新生代作家」通過著力寫人物接續了中國文學傳統,形式實驗和語言實驗不再是文學的主要追求,他們更熱愛面對現實,在現實和文學之間建立一種非常直接的聯繫。

他們的幸運

重新挖掘和改寫社會主義歷史經驗

雖然用年代或年齡來概括一個群體不甚科學,「新生代作家」之所以能成其為一個流派,必須首先承認代際的存在。

艾偉從出生年代的角度,講述了年代對於他寫作的影響。他說,出生在60年代的人有歷史感和宏大的理想主義情懷。80年代結束、90年代開啟是文學創作的重要分水嶺,作家的寫作從宏大的理想主義傾向進入了有個人傾向的碎片化寫作,這時的寫作需要處理更為複雜的精神疑難。

「代際這個問題在中國是存在的,每一代的經歷都不同,中國變化太快了,引用餘華的話,他說我們活40年相當於西方活400年,所以西方可以說只分活著的作家和死去的作家,而我們的代際劃分則要更複雜得多。「艾偉說。

擁有無比厚重的歷史感,對作家來說或是幸事。李洱解析「新生代作家」的經驗構成發現,同時代的他們同時擁有社會主義經驗、商品經濟經驗以及全球化經驗,三足鼎立的經驗構成了特有的寫作風格。

正因如此,這一代作家在處理當代經驗時,往往表現出一種過人的敏銳。

「以畢飛宇的《玉米》《玉秀》《玉秧》為例,他處理的就是社會主義時期農村的經驗,但他的處理方式和原來趙樹理、路遙的不一樣,他的寫作展示了農村社會結構當中所產生的微妙的生存情境,這種生存情境對人性進行了壓榨和扭曲,通過三姐妹不同的經歷、個性來呈現,既顯細,又有歷史的深度。」張清華說,李洱的《應物兄》、東西的《耳光響亮》、艾偉的《愛人同志》都是「新生代作家」直面歷史經驗的傑作。

吳義勤認為,一方面,他們對過去邊緣性或被遮蔽的「中國經驗」進行挖掘,另一方面,他們對既有的、符號化的「中國經驗」進行了改寫。「新生代作家」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完成了對於歷史、革命、啟蒙、鄉土、人民、傳統等「中國經驗」與「中國話題」的重新敘事,並極大地改寫了「中國形象」。

【名家語錄】

新生代小說家是在20世紀90年代當文學在商業語境和意識形態語境中面臨雙重失語危機的情形下崛起的,它既證明了中國文學具有自我調適以應對各種考驗的生存能力,也從普遍的意義上證明了文學的生命力和永恆性。在一個對文學普遍持悲觀和懷疑主義態度,甚至有人宣稱「文學即將死亡」的時代,新生代作家充滿活力和時尚性的出場方式讓我們看到了文學的未來與希望。新生代小說顯示了文學自身獨立「自由」發展的內在要求。作為多元化文學格局中切實的具有生長性的「一元」,其文學史價值不可抹殺。

——吳義勤

新生代作家從90年代後期登上文壇到現在剛好30年,這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值得研究、總結和充分重視,因為他們對延續當代文學的思潮和譜系作出了特別的貢獻。先鋒文學之後,如果要找一個特別具有繼往開來意義的文學現象,那一定是新生代。——張清華

作為從業30年的人,雖然一直是以個體的風貌呈現,但內心沒有任何憋屈、沒有任何扭曲、糾結和抱怨,我們這些作家沒有得到命名沒問題,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寫作。但這個話題出現了,我們這代作家肯定是開心的,最起碼對未來研究中國文學的時候,如何從代際出發,如何從文學的文脈出發,更加科學地概括、總結先鋒以後的文學,我覺得是大有好處的。——畢飛宇

【名家面對面】

畢飛宇:著名作家、北京師範大學駐校作家、南京大學教授。著有《玉米》、《青衣》、《平原》、《推拿》等。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李洱:著名作家。著有《花腔》、《石榴樹上結櫻桃》、《應物兄》等。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艾偉:著名作家、浙江作協主席。著有《風和日麗》、《愛人同志》、《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等。

東西:著名作家、廣西作協主席。著有《後悔錄》、《耳光響亮》、《沒有語言的生活》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清潔工月薪450繳稅30元 稅務局稱當個體戶收稅
    投訴  清潔工每月繳稅30元  據今年60歲的侯女士反映,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在學校打掃清潔。2001年開始,學校在給她和同事發工資時,稱要到稅務局開了發票後才能領到錢。每月到領工資時,他們就拿著學校開的300多元工資單,到高坪區地稅局開發票。
  • 個體戶可連續3年申請每年30萬元無息貸款
    記者 張錦輝 攝  重慶日報訊 (首席記者湯豔娟)「真沒想到,交上申請資料才1個月,30萬元無息貸款就到帳了!」11月8日,渝中區朝天門街道陝西路社區居民王春曉高興地對重慶日報記者說。據悉,自渝中區今年7月底出臺創業擔保貸款新政策以來,該區已有15名個體戶申請到30萬元的財政貼息貸款。
  • 希伯來新生代作家:猶太歷史是沉重負擔(圖)
    新生代作家:  猶太歷史不過是堆沉重負擔  在以色列文學中,你可以看到德國文學的影響,看到俄國文學的影響,看到阿拉伯文學的影響,看到伊朗波斯文學的影響,看到拉美文學的影響,還可以看到歐洲文學的影響。作家在創作中往往融入了幾種不同的文化傳統。
  • 國內個體戶困境:店還沒開 就被審批審死了
    某種意義上,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計劃經濟部門並沒有將精力放在非公有制經濟上,嚴格的管理沒有輻射到新興的個體戶群體。張道陽將1995年稱為分水嶺。那一年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實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戰略。監管部門也隨之轉型,紛紛「把觸角伸了出去」,更多地騰出精力面對所有市場主體。事實上,正是1995年前後,大量行業管理法出臺。
  • 在農村,個體戶人人羨慕,如今「找活難」,農民咋不做個小生意?
    現在的農村發展得很好,雖然說大多數人還是外出打工掙錢,但是留守在家創業的人混得也不賴,尤其是做一些小生意的農民,自己當個個體戶小老闆,雖然說賺不了大錢,但是吃喝不愁,小日子過得很是精彩。在家做個小生意的人,其實有很多的優勢。其一,減少了房租和吃喝等必要消費,哪怕掙錢少最後也能攢住錢。
  • 【改革開放40年】1980:個體戶迸發一個時代的創富激情
    短短40年,「個體戶」這個詞彙從陌生到熟悉,再由熟悉到陌生,變成了現在常說的「創業者」,但不變的是「王應龍」們身上不安於現狀的精神。他們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經歷風雨後,他們有的過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有的依然孜孜不倦地在打拼,有的在商海中「嗆水」也沒有放棄。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一個群體。 晚報見證
  • 個體戶正在被淘汰,大量老闆將難以生存,或有3個條路可走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組數據,在過去倒閉的所有實體店當中,有80%都是個體戶。雖然80%這個數據沒有找到具體的出處,但個體商戶確實已經成為了當下生存相對比較困難的群體之一。 經常有出去逛街的人就會發現,附近的社區門店經常會出現旺鋪轉讓的廣告。
  • 數說中國個體戶40年:崑山義烏成兩大最強縣,京滬容不下個體戶?
    個體工商戶佔比數據更為直接的驗證了這一點,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廣東省個體戶佔比56.1%,而全國個體戶佔比66.8%,廣東省個體戶佔比低於全國水平,也即廣東省的其他市場主體(國企、外企、民企等)更為活躍。
  • 辦理個體戶需要什麼資料?比公司簡單多了
    如今我們在街上閒逛,以前見不到的路邊小攤,現如今一行行一列列,如同花園裡的花朵,布滿街道,充滿生機。 地攤經濟只是一個發展的開端,當你的東西被大家認可、喜歡,理所當然的就會想要把這個低成本的買賣做大、做強。 首先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店面,不需太大,精緻即可,接下來就是去工商辦理一張個體戶的營業執照。
  • 2020年個體戶免稅政策
    大家都了解2020年新出臺的政策特別多,無論出臺什麼政策都是為了老百姓好。現在我們就來講下2020年個體戶免稅政策。主要政策有下面三種,我們直奔正題。 一、個體戶的納稅義務 對帳證健全、核算準確的個體戶,稅務部門對它實行查帳徵收;對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真的沒有建帳能力的個體戶,稅務部門對它實行定期定額徵收;有著一定情形的個體戶,稅務部門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實行核定徵收。
  • 宋松韻:中國新富階層分為九大群體
    和訊消息 由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主辦的2010中國消費與媒介趨勢論壇,於10月26日在北京召開。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宋松韻在此次論壇上指出,中國新富階層分為九大群體。包括30-35歲的人群,他們在09年對於花多錢買國外品牌的傾向性明顯下降,金融危機是在08年年底,當然它的滯後反映是體現在09年。35-45歲人對於花錢買名牌產品的傾向也明顯下降,從他們的資產來源來分析,發現很多富人在09年花錢確實有收縮。除了25-39歲以外,30-45歲他認為要有自己的風格,我們發現很多有錢人會想要自己的風格。
  • 個體戶怎麼報稅開發票?個體戶網上報稅步驟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所以個體戶也需要報稅。如今,都是在網上申報納稅,當然,在增值稅起徵點以下的免稅,但是,免稅並不等於不申報納稅。接下來,給大家說說個體戶報稅流程。
  • 個體戶免稅≠不報稅?趕緊轉發,小心企業異常處罰
    如今我們在街上閒逛,以前見不到的路邊小攤,現如今一行行一列列,如同花園裡的花朵,布滿街道,充滿生機。地攤經濟只是一個發展的開端,當你的東西被大家認可、喜歡,理所當然的就會想要把這個低成本的買賣做大、做強。首先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店面,不需太大,精緻即可,接下來就是去工商辦理一張個體戶的營業執照。
  • 廣州第一代個體戶容志仁:一個建議改變我的一生
    開完會,我一回到家,家裡站得滿滿的都是記者……而如今昔日「小弟」越做越大……我這五年時間在國外,也錯過了經濟大發展的機會。我只是個開頭,做得早一點,做得輝煌的是他們,比如「勝記」發展得很好,香江酒樓又搞了那個長隆世界,還有金海馬、立白洗衣粉,他們都越搞越大了,變得舉足輕重。
  • 2020年中國95後媽媽群體行為習慣洞察報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網際網路的大範圍、深層次普及加速改變了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網民在線生活習慣進一步強化,推動母嬰生活方式變革。中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二孩全面放開後,出生人口攀至1786萬,創下近20年新高,但隨後出現下降,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量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 個體戶:10月24日前,個體戶不記帳、不報稅違法
    另外,再說一遍:個體戶不記帳、不報稅違法。 1 個體工商戶也要建帳 取得營業執照15日內開始 根據2018年6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修改部分稅務部門規章的決定》(國家稅務總局第44號)明確指出個體戶必須要建帳。
  • 企查查個體工商戶報告出爐:滕州個體戶數量山東第一全國第九
    如今的商界大佬,不少創業早期做過個體戶,劉強東在中關村賣過碟,馬云為使海博翻譯社繼續生存下去,曾在義烏批發鮮花、工藝品、內衣、襪子等;任正非在背負200萬債務後,倒賣過保健品、減肥藥、火災報警器等。個體戶數量分布最多的行業都與居民生活服務相關。企查查數據顯示,「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以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是個體工商戶分布最多的行業。
  • 美國的個體戶怎麼做生意
    於是,我在那裝置的標籤上找到個電話,上面還寫著個名字:Ray,並知道這設備是1999年安裝的。十三年過去,一打電話,居然是Ray本人接的。他問明情況,第二天就出現在我家。一看人斯斯文文,全不像幹體力活的,年紀也不輕,65歲了。他慢條斯理地給我解釋:氡在大氣中含量多少,室內標準應該是多少。接著又解釋了設備的運作原理。解釋完,就開始幹活。但麻煩來了。
  • 關於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
    3、稅收優惠 個體戶一般是稅務機關根據其所在位置\規模\員工人數\銷售商品按估算的銷售額予以定稅.不論當月的收入多少,有無收入都要按定稅金額來交稅。公司則要求企業自己申報的收入來交稅,小規模納稅人季度收入不超過30萬元可以享受免稅優惠政策。
  • 義烏個體戶結匯的優勢與缺點
    義烏個體戶結匯的優勢與缺點近期,關於義烏個體戶結匯帳戶異地辦理的問題常常被問起。今天小編就義烏個體戶常見的幾大問題及優點進行解析。希望幫助到各位朋友。 首先我給您講解一下義烏個體戶結匯帳戶是如何成立的針對義烏小商品出口特點, 2013年4月,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發文2013年9月落實此方案,並同意在義烏市試行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實施個人外匯管理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