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個體戶怎麼做生意

2021-01-08 鳳凰網

□薛湧

我家的排氡裝置壞了。美國的住房,凡有地下室的,都要進行氡含量的檢測,並大多配有排氡裝置。我兩年前買房子時經過檢測,一切合格。但最近地下室被改成藏書房,我覺得那裡寬敞安靜就下去讀書。無意看到排氡裝置上的指示器壓力為零,再讀說明,才知道這意味著設備失靈。於是,我在那裝置的標籤上找到個電話,上面還寫著個名字:Ray,並知道這設備是1999年安裝的。

十三年過去,一打電話,居然是Ray本人接的。他問明情況,第二天就出現在我家。一看人斯斯文文,全不像幹體力活的,年紀也不輕,65歲了。他慢條斯理地給我解釋:氡在大氣中含量多少,室內標準應該是多少。接著又解釋了設備的運作原理。

解釋完,就開始幹活。但麻煩來了。地下室裝修時,裝修工把有關線路封上。他查明線路出了毛病,必須把天花板切開修理。我一聽直搖頭:這天花板剛裝修好,再切開,好端端的藏書房就給毀了。但有害氣體必須排走呀。我只能無奈授權他在天花板上戳洞……

三個小時後,他大功告成,向我報價:抽氣風扇、開關等幾個部件都壞了,得更換。這些部件保修五年,現在超過年限,所以需要付錢。再加上工錢,總共不到500美元。我鬆了口氣,比想像中便宜。趕緊下去看天花板,真是大喜過望:他手實在巧,在天花板的一角割出一個小正方形,把線路修好後,又復原,幾乎看不出痕跡。我對他的手藝連聲稱讚。他這才告訴我,他原來就是從事建築和裝修業的,對凡是和房子有關的事情都輕車熟路。

我這時意識到,他所代表的公司,其實就他一個人。他這天似乎沒有別的活,人又健談,於是我們就聊起來,一下子讓我長了不少關於美國個體戶的知識。

不久前讀《華爾街日報》才知道,很多美國企業,都是這種個體戶式,即soleproprietor,經營款項和家庭收入不用分列帳目,和一般的「企業」、「有限公司」是兩個概念。美國大約一半的工作,就是這些個體戶提供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為經濟政策打得不可開交,其看點也在於這些個體戶的利益上。比如,民主黨的王牌是醫保。個體戶往往要自己買保險,僱五六個人一起買保險,也比大公司集體買保險貴得多。民主黨誓言解決保險問題,就卸掉了個體戶最大的負擔。共和黨則標榜減稅,特別攻擊歐巴馬給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的富人家庭增稅的計劃。因為許多這樣的富人,是這種個體戶。幹得稍微好一些,利潤很容易超過25萬,和家庭收入不分,就上了歐巴馬的 「富人線」。2008年大選期間最著名的一幕,就是俄亥俄的個體戶管道工喬當面質問歐巴馬:「我一個管道工,生意稍微一擴張,你就加稅嗎? 」喬後來大紅大紫,現在競選眾議員,已經在共和黨預選中獲得提名。

總之,不管政治上分歧多大,兩黨和媒體都承認,美國經濟的生命力在於中小企業,特別是這些個體戶。總盯著三大汽車、微軟、波音、沃爾瑪,並不能了解美國經濟的真實運轉狀況。這也是我對這位叫Ray的個體戶特別好奇的原因。

Ray是從建築和裝修起家的。木匠、泥水匠、電工……無所不能。很快,他轉入了節能業。他告訴我,19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美國的節能技術發展相當快。如果充分利用這些技術,美國現在早就能源獨立了。以住房建設為例,他可以在新房牆體內加入非常有效的絕緣隔熱材料,也可以把絕緣隔熱材料「注射」到老房子的牆體內。這些技術早已相當成熟,可以大大降低家庭製冷、供熱的費用。但是,石油危機後,能源價格迅速回落,大家覺得在節能上投資划不來,他的生意越來越少。到了1990年代,他必須轉型。那時他已經五十上下,幹建築活太吃力,於是選擇了氡氣處理這個行當。

Ray的公司,一度僱了五位員工。但後來他決定自己單幹。我好奇地問:「難道你不想做大嗎? 」他馬上給我上了堂個體經濟課:「服務業不同於製造業,市場份額就那麼大,收費就那個標準。關鍵是要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大。我僱五個人,三個才能平平,兩個很糟糕。訓練他們成本很高,還要負責他們的保險、福利。最後一算,營業規模大了,利潤率反而小了。我倒成了最後一個拿到錢的人。自己幹自由自在,質量有保障,心裡踏實。這十多年裡,經濟衰退不止一次,我就守著一個人的攤子,花費很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

這堂經濟課,大大加深了我對美國經濟的感性認識,也明白了小企業的生命力所在。根據統計,小企業特別是個體戶的破產率比大企業高得多。真正存活下來的,往往就是Ray這樣的能人。他不僅手藝到家,而且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轉型,雖然都是圍繞著住房,但專業變了兩次。這種轉型,要求他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如今幾乎變得無所不能。如果油價繼續上漲,他馬上可以重操舊業經營節能建築了。

像他這樣的人多了,就形成一個選民集團,通過選票逼著政府保護自己的利益。同時,他的工作又是在嚴格的政府規約下進行的。飲用水的標準,室內空氣的標準,各方面的知識他都了如指掌,能像專家一樣解釋得清清楚楚。看他幹的活,聽他的談吐,你就相信他。所以,他幹完活把自己的名字、電話寫在產品標籤上,今後客戶還會找他。年長日久,他的客戶也越來越多。

政府保護個體戶,並制定相關的規約,個體戶在穩定的經營環境下就特別負責,會精心維護自己的信譽,不至於淪為撈一把就走的遊擊隊。這樣的個體戶多了,社會顯得更有誠信,經濟的活力也更大。

(作者為美國薩福克大學副教授)

相關焦點

  • 老照片:30多年前,外國小個體戶怎麼做生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生活在城市之中,上下班途中,總有一些常見的個體戶。賣煎餅的,賣肉夾饃的……方便了很多上班族。30多年前,個體戶都怎麼做生意的?又做些什麼生意?看看當年的馬來西亞,管中窺豹。1987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街頭的移動小車。
  • 個體戶好還是公司好?
    3公司是做培訓的,培訓中支出的學員獎金沒有發票怎麼做成本呢?若執行企業會計準則,這是對學員的贈與,計入營業外支出,沒有發票不能稅前扣除。4個體戶好還是公司好?個體戶和公司沒說哪個好,而是各有各的特點。個體工商戶申請註冊登記手續較簡單,費用少,經營起來相對更靈活。
  • 古巴軍隊忙著經商做生意,個體戶去莫斯科買中國貨
    世界各國的正規軍隊大多數都是吃「皇糧」的,各項開支由國家來負責,很少有軍隊直接搞經營做生意養活自己的現象。原因是軍隊是掌握武器的強力機關,在經商的利益驅動下容易滋生各種問題,所以軍隊做生意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在情況不得已的時期,才能偶爾進行。現在世界上還有少數國家的正規軍隊可以經商賺錢,用做生意的利潤來彌補軍費不足。
  • 在農村,個體戶人人羨慕,如今「找活難」,農民咋不做個小生意?
    現在的農村發展得很好,雖然說大多數人還是外出打工掙錢,但是留守在家創業的人混得也不賴,尤其是做一些小生意的農民,自己當個個體戶小老闆,雖然說賺不了大錢,但是吃喝不愁,小日子過得很是精彩。在家做個小生意的人,其實有很多的優勢。其一,減少了房租和吃喝等必要消費,哪怕掙錢少最後也能攢住錢。
  • 「企企辦」知道個體戶的概念,就知道註冊公司和個體戶哪個好!
    個體戶是對個體工商戶的一種俗稱,是在我國法律允許範圍內,不剝削他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特點是以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為主,用自有的生產資料和資金獨立地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勞務,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有益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戶經濟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 個體戶怎麼自己做帳
    個體戶在經營過程中如何實現自已把帳目做好、無論是報稅開票工作的需要還是自身經營利潤的分析、都需要有自已有清晰的帳本來了解自已經營的生意是好還是壞。但是個體工商戶自已是老闆又是員工、自已店鋪的資金又是自已生活的開銷用途,如何區別生意是生意資金、個人生活開銷是利潤的提取。這就需要一個簡單的移動化軟體來幫助自已記錄。
  • 關於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
    1、法人資格 個體戶不具備法人資格,公司具備法人資格。 2、連帶責任 個體戶是無限連帶責任法律,有限責任公司是有限連帶責任的。
  • 在上海註冊執照,是註冊有限公司還是註冊個體戶好?
    所以無論是你想要註冊個體戶還是想要有限公司只要有註冊地址即可。而就註冊資料而言註冊有限公司是有公司章程的,公司章程裡明確規定公司名稱、住所地、註冊資本和股東構成等重大事項,而註冊個體戶不存在股東的角色,也不存在董事會監事會,所以是沒有章程的。
  • 國內個體戶困境:店還沒開 就被審批審死了
    曾是「資本主義尾巴」的個體經濟,其合法性第一次在模模糊糊中得到了確認——做生意不用再逃了。在一組名為「看看八十年代中國的個體戶們」的照片裡,能找到掛著「文明經商」、「禮貌服務」白底紅字招牌的路邊攤;有留著剛興起的「青年頭」的小夥子,當街支起縫紉機為顧客縫補衣服;還有沾滿汙垢的灰白色鐵爐,上面架一個熱氣騰騰的鋁盆,裡面盛著茶葉蛋。
  • 中國頒發第一個工商個體戶營業執照
    1980年12月11日(農曆1980年11月5日),中國頒發第一個工商個體戶營業執照。 1980年12月11日,中國頒發第一個工商個體戶營業執照。
  • 中國個體戶365天:「全年無休」到底源自勤勞 還是「生活所迫」?
    這部分人群就是我們個體戶,基本上年年無休的個體戶,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年終於騰出了時間陪伴家人。但是歇業的同時,經濟成為了家庭生活的最大困擾。中國人民最優良的傳統美德就是勤勞,提到中國人,大家就會想到勤勞這個特質。在全國各行各業中,個體戶們可以說是「最勤勞」的群體,全年無休是他們最正常的工作模式。
  • 從丟人到萬人羨慕,冒著抄家、坐牢風險的個體戶先富了
    原標題:回望1981| 從丟人到萬人羨慕,冒著抄家、坐牢風險的個體戶先富了文/張明揚中央頒布規定才讓個體戶們吃下定心丸1981年7月,北京人劉桂仙和溫州人章華妹都鬆了一口氣。據說國務院發布了一個權威文件,「個體戶」從此有了官方的「說法」。
  • 註冊個體戶和公司有什麼區別?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註冊個體戶和註冊公司最大差異便是:個體戶做生意虧本了,你得對自己的全部債務負責。而有限公司做生意虧本了,能夠向法院請求破產保護,如你註冊公司時的註冊資本金為100萬,而你欠他人1000 萬元,你只需還100萬即可,而且受法律保護,他人奈何不了你。
  • 【改革開放40年】1980:個體戶迸發一個時代的創富激情
    文中稱,當年5月這家個體戶正式領取了營業執照,他們做的甜酒保質保量,價錢與國營一樣,生意不錯;縫的衣服顧客滿意,遠近群眾都有送衣來縫的。 親歷者說 捨得幹才能發家致富 「父親一輩子都很捨得幹,骨子裡有種與生俱來的湖南人精神。」
  • 濱江稅務,助力個體戶渡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消費市場遭遇寒冬,大大小小的個體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昆塔樂園」是龍湖濱江天街的一家兒童樂園。經營主莫文新表示,受疫情影響,樂園遲遲不能開業,家長出於安全考慮,也不太可能帶孩子來兒童樂園玩,即使開業,生意也將受到很大程度影響。「房租、工資......支出一樣都少不了,資金周轉壓力很大。本來每季度還有定額稅9720元,沒想到你們主動調低定額,不用交稅了,真的太溫暖了。」
  • 註冊公司好還是個體戶好?95%的老闆不了解,快來看
    在市場經濟的潮流下,不管是想做個小本生意還是要做個大買賣,都脫離不了要註冊一個公司或者個體戶,但是你知道兩者的區別嗎?公司與個體納稅和承擔法律責任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優勢劣勢】個體戶相對於公司,優點是註冊簡單,經營靈活,缺點是不如公司知名度、信譽高。
  • 米食先生:餐飲店生意不好怎麼做
    當餐館的生意不好時,我們應該主要從服務和競爭的角度尋找問題的原因。下面的小編輯會告訴你如果餐館生意不好該怎麼辦,餐飲店生意不好怎麼做,改善方法。
  • 廣州第一代個體戶容志仁:一個建議改變我的一生
    街坊們就說,我們西華路既不是商業區,也不是文化區,你搞這些肯定沒生意,還不如不做。我問那我應該做什麼。他們說我們這裡吃早餐很難,根本就沒有小吃店讓工人、學生吃早餐,不如你就在西華路街口搞個早餐店,保證好生意。我說我不會做啊。他們說「我們教你」。我想了一下,如果做工藝美術沒有生意,那不等於白做?這樣就決定做早餐了。他們就教我,教我熬粥,教我切粉條。
  • 「合夥開店,生意不好,想要退股怎麼做?」
    「合夥開店,生意不好,想要退股怎麼做?」流水的周五,鐵打的的法律「樹洞」,船小法「你問我答」上線,一起關注身邊事~網友@叮叮 提問:小法,兩年前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個服裝店,最開始衣服很好賣,我們都幹勁滿滿,現在生意不好做了
  • 個體戶怎麼報稅開發票?個體戶網上報稅步驟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所以個體戶也需要報稅。如今,都是在網上申報納稅,當然,在增值稅起徵點以下的免稅,但是,免稅並不等於不申報納稅。接下來,給大家說說個體戶報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