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李蓮英學會的方法,有點無恥

2020-12-22 海派思維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豔異編》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各位,這大夏天的,按道理小編應該講講皇帝如何避暑的,對吧?但小編私心想著,皇帝老兒富有四海,其避暑方法肯定花樣迭出,不是你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模仿得來的。如果因此而勾起了各位的羨慕之心,那豈不是讓大夥的心裡更加煩躁?所以思前想後,小編我還是來講講古代皇帝在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吧。先說東晉,據明代王世貞的《豔異編》記載,那時的皇帝喜歡用ji(第四聲)圍。

說白了,就是讓宮女們手牽手圍成一個圈,皇帝則待在圈內。請注意,這些宮女一般身材魁梧,結實。因為她們主要是用來擋風的!各位知道西晉時期的大土豪石崇吧?對,就是和王愷鬥富的那位。這石崇啊,就喜歡這種取暖方式!並特意將其寫了下來,要不今天我們哪能知道這種取暖方式呢?據史料記載,李蓮英當年就向慈禧介紹過這種取暖方式,據說慈禧很是喜歡。

據裕德齡回憶,說每到冬天,慈禧手腳冰冷,她就找來宮女,把手放入她們的懷中取暖。各位,這種方法有點草菅人命,所以我說李蓮英學會的方法,有點無恥,沒問題吧?當然,作為皇帝(或者像慈禧這種不是皇帝勝似皇帝的人),冬天取暖的方法肯定不止這一種。據《豔異編》記載,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他命人在自己起居的宮殿底下設計了火道。

這些管道四通八達,只要一燒火,熱氣就會隨著這些管道四處流動,將整間屋子烘得暖洋洋的!但是各位,這種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而且對房屋的構造等都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所以我才說,乾隆皇帝的方法很昂貴,一般人學不起!當然,在此之前,還有個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他才是這暖閣的真正發明者!

另外,我們在很多清宮劇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到冬天,不管宮女還是妃子,都穿著厚厚的衣服,屋裡頭正中放置一燒著的火爐,然后妃子們整天就圍在炭爐旁,拿手湊上去取暖。有時候皇帝來了,坐下來的第一件事,也是伸手取暖。事實上,據史料記載,用炭爐取暖,這在清朝是有名號的妃子們最常用的方法。但請注意,像乾隆皇帝這樣優秀的人,是不會用這種方法取暖的!

因為燒炭太危險了,而且多少總有點菸的,燻到了皇帝咋辦?所以,除了暖閣,乾隆皇帝還獨創了一個取暖之法。他會先讓人用炭爐把某個屋子烤暖和。然後等乾隆皇帝過來時,宮女會將炭爐取走。這樣屋子暖和,而且沒有煙味了哦!各位看官,你還知道哪些古代皇帝取暖的方法呢?歡迎告知,讓小編我長點見識哦!

相關焦點

  • 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其中一種方式很無恥,至今社會仍然存在
    在唐朝的時候帝都在北方,大家都知道在北方冬天幾乎都是鵝毛大雪,天氣非常的寒冷。現在的北方人家幾乎都會家家戶戶安有空調或者地暖,那也都是現代的東西,那麼古代的皇帝在沒有空調的年代,是怎麼抗寒取暖的呢?燒火取暖在那個時候的普通人家可能就在冬天來臨之際上山砍柴,然後冬天的時候用來燒火取暖。
  • 古代皇宮既沒空調也沒暖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說到這我們也要感謝科技的進步,要不然我們哪有空調可以享受呢,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在冬天怎麼取暖?在夏天怎麼納涼呢?我們總是會在不斷的抱怨,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期待著夏天趕緊來溫暖一下自己,可是真的到了夏天,大家又巴不得趕緊回到冬天,因為夏天實在是太炎熱了。
  • 古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木材一燒就沒了,他們用了這種無恥方法
    今天電熱匯介紹——古代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大家都看過《闖關東》這部電視劇吧?傳聞在雪地裡尿尿都能凍成一個冰棍,如今條件好了都躲在家裡用空調、用納米採暖爐等取暖,躺在床上,看著電視劇。那麼大多數的古代皇帝是如何來解決採暖需求的呢?我國古代時期,生活條件落後,過冬時會用木頭來燒火取暖,這是之前就準備的,那種木頭據說非常的耐燒,不過在其過程當中會有濃煙和一股刺鼻的氣味,一些大戶人家會買來一些木炭燒火取暖。
  • 古代皇帝無恥的「取暖」行為,宮女低頭哭訴:陛下,不可以!
    就拿我們如今看似簡單取暖進行對比吧,古人們絕對羨慕不已,如今的人們的保暖方式很多,不僅可以穿著各種保暖衣物,美觀保暖兩不誤,還有各種保暖設備,讓人冬天出汗,可以說是人們最愛的季節。
  • 古代沒有空調暖氣,皇帝是怎麼取暖的?有一種方式很無恥!
    這幾日,寒潮大面積來襲,小編所在的北方城市還下起了小雪,現在的人們有著許多的取暖方式,那古代的人們是怎麼取暖的呢?在紫禁城的皇帝取暖方式和平民又有何不同?
  • 古代貴族如何取暖?除了炭火和皮草,李隆基竟發明這種無恥的辦法
    古代貴族如何取暖?除了炭火和皮草,李隆基竟發明這種無恥的辦法文/梁青每年冬天,大雪紛飛,每次下雪都讓人想到2008年的那第一場大雪災。各地人應對寒潮也有各自的方法,北方人樂呵呵的吹著暖氣,南方人只好開著空調。那麼古代的人們沒有空調,沒有暖氣是怎麼熬過漫漫寒冬的呢?尤其是對於王公貴族來說。古代貴族如何取暖?除了炭火和皮草,李隆基竟發明這種無恥的辦法。第一種方法很簡單很有效,大家都能想到,就是用火。明清時期皇宮在北京,也很寒冷。
  • 奇葩說:在古代,皇帝取暖都是依靠女人的身體,長見識了
    進入冬季,我們身邊的取暖設備越來越多,但是在古代沒有這些設備,他們都是怎麼過來的?眾所周知,谷底啊皇帝為了取暖都興建很多的宮殿,例如建椒房、修暖閣、鋪火道、燒火爐、穿貂裘、吃火鍋,但是也是有些稍有的皇帝想到用女人的取暖的,這方法真是無恥至極一、最荒唐的取暖手段:妓圍禦寒「寄語長安眾年少,妓圍不似獵圍豪。」此詩句出自南宋著名詞人陸遊的筆下,詩中提到了「妓圍」一詞其實是古人的一種群暖方法。
  • 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冬天靠什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在這兒,少有人了解古代這些帝王用嬪妃身體取暖的無恥方式。這種令人無法想像的供暖方式大多數是唐高宗李隆基弟兄們「創造發明」的,能夠稱之為是史無前例了。「贈言北京長安眾青春年少,妓圍不像獵圍豪。」此詩詞源於宋代知名詩人陸遊的作品,詩裡提及了「妓圍」一詞實際上是古代人的一種群暖方式 。
  • 南京冬天怎麼取暖 冬天取暖設備有哪些
    冬天是一個比較寒冷的季節,對於北方的最北面來說,最冷的一天都有可能是零下20幾度,所以,我們家裡不採取取暖方式的話,是根本沒辦法待人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看一下南京冬天怎麼取暖,先打聽一下其中的取暖方式,然後再去選擇,除此之外,冬天取暖的設備都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
  • 乾隆皇帝是怎麼讀歷史書的
    乾隆看歷代名臣:官員的節氣是做人之根本 除了對皇帝們的關注,乾隆還關注那些臣子們,這些人也很重要,他們關係著國家的運轉。那麼什麼樣的人是他要的好幹部呢? 看他對知名大臣狄仁傑的評價。 可乾隆不這麼看。道理很簡單,狄仁傑原來是唐朝的大官,居然在武周政權官也做得一帆風順,對武則天服務得很周到。狄是怎麼得到武則天賞識的呢?武則天搶了李唐的天下後,李唐的宗室自然不服氣了,於是常常有反擊,也就是動亂,而狄恰恰是平定了豫州的叛亂後得到武則天賞識的。此後,狄一路順風,被武則天稱為「國老」。但恰恰是這個「國老」挽救了李唐王朝。公元698年,武則天開始做皇帝,感覺好得不得了。
  • 貓咪冬天是如何取暖的:睡暖爐呀,就是有點費臉
    副標題:冬天,流浪貓跟著人類或許是唯一獲救的方法,請大家不要吝嗇愛心不知不覺入冬已經將近兩個月了,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那麼,喵星人在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們的投稿吧!★有點費臉網友1、老家有時候會在外面燒東西,一般火熄滅了我們就不管了,聰明的貓咪就會鑽進去利用餘溫取暖,有時候一睡就是一個中午。貓咪:嗯……暖和是挺暖和的,可就是有點費臉……★真皮草地墊網友2、無意間看到的,第一眼看到時,總感覺哪裡有點不對勁,盯著貓咪看了半天,終於發現了它的小秘密……真皮草地墊!
  • 乾隆皇帝與劉墉的絕對
    乾隆皇帝和大臣劉墉都是才子,出口成章。 只是君臣之分,平時都愛做個詩,出個對聯。有一天,早朝完畢。乾隆皇帝來了興致,說劉墉:劉愛卿今天閒來無事,陪朕釣釣魚吧。劉墉說,好啊,能陪皇上釣魚是臣的榮幸。 君臣二人就在釣魚亭前開始釣魚,也不知怎麼的,劉墉不一會就釣了好幾條魚。
  • 南京冬天怎麼取暖 冬季取暖用什麼設備好
    冬天已經來臨了,天氣真的是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都有集中供暖,所以北方人相比南方人來說還是非常幸福的,但是一般的情況下,南方人也有自己的取暖方式,雖然現在取暖方式有很多,但是大家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那麼,南京冬天怎麼取暖?冬季取暖用什麼設備好?
  • 李蓮英和慈禧之間的神秘關係,李蓮英是不是假太監?答案毋庸置疑
    李蓮英本名李進喜,生於1848年,本來也是個家裡疼的孩子,無奈家中貧寒,姊妹又多,不想讓父母過這種苦日子,於是淨了身,入了宮,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走鋼絲」生活。儘管他是宮裡的太監總管,也是慈禧最得寵的太監,但他與慈禧的關係,總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 古代的皇帝如何取暖?宮女滿身病痛,李隆基最為過分
    北方的冬天有多冷?剛從水裡拎出來的衣服能夠迅速凍成冰,衣服能立起來!這樣寒冷的北方,在冬季,大家幾乎都不出門,躲在家中取暖。現在有空調和各類取暖器,在古代,科技不發達,凜冬而至,他們又是如何取暖度日的?
  • 他們是怎麼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的
    他們是怎麼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中國古代時期的生活方式的一種。現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幸福的時代,夏天天氣熱,回到房間裡面就會有空調,開著空調、連著無線網絡、吃著冰西瓜,這應該是夏天最幸福的標配吧。而在寒冷的冬天,在我國的北方還會有暖氣,外面下著雪,在室內穿著短袖、吃著雪糕,即便是沒有暖氣的中部以及南方地區,也有空調可以取暖。
  • 李蓮英的「本事」不一般,慈禧都離不開他,連貴族都對他另眼相看
    李蓮英出生在直隸河間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縣臧屯鄉李甲村人。鹹豐七年,即公元1857年,才九歲李蓮英通過同鄉、大太監沈蘭玉的介紹,由鄭親王端華送進皇宮而當上了一名太監。李蓮英入宮後名叫李進喜,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直到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他16歲時,才調到長春宮慈禧跟前侍候。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惡人名單中少不了李蓮英,和他有關的說辭都是本性無賴,油嘴滑舌。
  •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以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看過慈禧太后的相關紀錄片之後,就忍不住地被那些彈幕所深深吸引,很多人都在感慨鹹豐皇帝,如果康熙帝和雍正帝知道,你(鹹豐)會如此這般作為,看到後該有多心痛大好的江山就這麼被你拱手讓人(慈禧)。鹹豐帝在臨去世前將印章交由慈禧,讓慈禧成為西太后。這就是變相的讓慈禧成為了權勢的監護人之一,後面的慈禧也成了掌握權勢命脈的主要人物。
  • 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一臉膿包,面露陰險,為何受盡慈禧寵愛?
    最有名的就是武則天,那是因為她成為了皇帝,而那些沒有成為皇帝,卻在當時更甚皇帝的女性也有很多,例如羋月,呂后。而在清朝末年最出名非慈禧莫屬了。鮮為人知的事蘭姑娘大家聽著肯定很陌生,其實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慈禧在還未進宮之前的乳名就叫蘭姑娘。長相一般的慈禧在初進宮時,默默無聞,根本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她甚至連皇帝長啥樣都不知道。
  • 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民間一直有三種聲音,一說是慈禧太后,一說是袁世凱,還有的說是慈禧太后的太監李蓮英,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下面,我來根據我所了解到的來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光緒皇帝去世之後不到24小時,慈禧太后也去世了。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清帝國兩個最高國家領導人相繼去世,實為奇怪,此事引發了一百多年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