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建被網友調侃像三線城市,但有一點值得大陸城市學習

2020-12-18 路邊新鮮事

去過臺北的朋友都會發現,這座城市並沒有想像中繁華,高樓大廈較少,而且城市建設比較老舊。在大陸一些城市論壇裡,有很多網友調侃臺北的城建頂多屬於三線城市水準。雖然沒有密集的摩天大樓,但是漫步臺北,有一點讓很多遊客讚許,那就是雖然陳舊,但是乾淨整潔。

圖為臺北一條普通街道,路面乾淨,車輛行駛井然有序。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各個城市基礎建設日新月異,很多城市建起了一座座高樓,甚至「最高」紀錄連年刷新。但是,城市「硬體」提升了,「軟體」卻沒有得到相應升華。比如為人們詬病的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現象時有發生。

圖為臺北一條普通的小巷,車輛停放有序,地面也很乾淨。臺北的建築很多為上世紀90年代修建,看起來比較「老」,跟大陸城市的老城區很像。

下雨後,地面沒有汙泥和積水,即便穿球鞋走在這樣的路上,鞋子也不會弄髒。那麼,為什麼臺北的衛生狀況不錯呢?這跟當地人的從小的衛生習慣密切相關。

圖為臺北一個居民區的小巷子。據了解,臺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垃圾不落地」,而且要分類丟到垃圾桶。大陸很多城市才剛剛推行垃圾分類,執行狀況也一般,但是在臺灣,垃圾分類早已經深入人心。即便是一大袋垃圾,人們也會分揀出裡面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分別丟棄。

筆者親歷的一個細節可以看出臺灣人的衛生習慣。一次筆者跟朋友在一家麵館吃麵,朋友的茶杯裡有小半瓶涼水想順手倒在店門前馬路上,但是店主人看到後連忙制止,說:「不可以哦!」然後接過水杯倒在水池中。這讓朋友感到很難為情。

如果以為只有城市裡乾淨,鄉下會比較髒就錯了。圖為一個臺灣一個人口密集的小鎮子,路面同樣很乾淨,車輛也停放整齊。

鄉村道路令人感到心曠神怡,綠意盎然,空氣清新,乾淨整潔沒有浮灰。不得不說,這樣的衛生習慣和垃圾分類的意識,值得很多大陸居民學習,大家共同維護身邊的城市環境。(圖文:常江/路邊新鮮事)

相關焦點

  • 二線還是三線?實拍臺灣省會臺北城建,竟連大陸三線城市都不如?
    這些建築大多雜亂無章地堆砌在一起,看上去很像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城建水平。基隆河岸的建築看上去也是低矮陳舊,鮮有高樓。城區道路並不寬,摩託車(臺灣叫機車)佔據了絕大多數路面。摩託車具有佔地面積小,方便靈活的優勢,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有不小的作用,所以臺灣各大城市都沒有禁摩。
  • 臺北和大陸比城建,結果大跌眼鏡,大陸三線城市都「笑」了!
    自古以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國佔有重要的位置,70年代以後,這裡的經濟發展速度特別快,以前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臺灣最大的城市是臺北,這裡也是臺灣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臺灣政治經濟中心文化的發展中心,以前這個城市既有輝煌也有失去,但很多去臺灣旅行的人覺得臺灣城市建設的程度比大陸落後得多
  • 作為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的城建和大陸一比怎麼樣,二線還是三線
    在上世紀70年代之後這個地方的經濟快速發展,和香港、新加坡、韓國等一起被人們稱為「亞洲四小龍」,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人們,大都有較高的物質生活水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臺灣最大的城市,也是最發達的城市臺北,這個城市曾經非常的輝煌,當然也有那麼一點點失落。近幾年以來,去過臺灣的人們都感覺,曾經作為臺灣最大的城市,現在臺北卻有落後,有被內陸城市超越的傾向。
  • 臺北這座城市的城建,放在內陸是什麼水平?是二線還是三線呢?
    臺北這座城市的城建,放在內陸是什麼水平?是二線還是三線呢?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的領土,臺灣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經濟發展的非常快,當時跟香港,新加坡,還有韓國,並成為亞洲四小龍。臺灣最大的城市就是臺北,臺北這座城市曾經有過輝煌,當然也有過沒落,現在去過臺北的人們,很多人都感覺還為這座城市已經遠遠落後於內陸的一些城市了。很多人對於泰國的一些了解,大多都是在網上得來的,臺北在以前的時候非常的具有吸引力,很多的大陸遊客都想要去臺北看一看。現如今兩岸開放早已很多年了,現在去臺灣也是非常的容易,而且大陸遊客給臺灣這座寶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建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曾幾何時,很多人知道的臺北都來自歌詞中「冬天來臺北看雨」的歌詞,當時臺北對人民很有吸引力,都有想去臺灣看看的心,現在兩岸開放多年了,去臺灣是件容易的事,源源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帶來了很多活力,這些城市將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 臺北已不如大陸二三線城市?原因究竟出在哪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臺北2020年共有戶籍人口260.2萬,較上年度減少4.3萬,其中20到39歲的青壯人口流失多達2.8萬。與大陸京滬等大都市限制人口規模相比,臺北市則是鼓勵人口遷入,到頭來這裡的人口不增反降,引發外界質疑。
  • 臺北最大的一座城市,城市基建在大陸是什麼水平呢?二線、三線?
    臺北也是臺灣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最發達的一個城市,臺北這座城市曾經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不過現在去過哪些特別的人,臺北已經落後與大陸城市。臺北在以前的時候對於大陸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很多人也都想去臺灣看一看。不過現如今兩岸開放已經很多年了,去臺灣也都非常的容易,於是很多的大陸遊客都紛紛的前往臺灣,也給臺灣帶來了無限的活力。那臺灣的這些城市將會改變多少呢?
  • 嘆高雄錯過對的人,跟不上大陸三線城市!臺網友:韓選臺北市長吧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揭曉上次去高雄看到的現況,感嘆比較是最殘酷的!高雄錯過對的人,後悔也都沒有用了。對此,網友贊同遊淑慧心聲,表示如果高雄人不珍惜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那麼就來選臺北市長吧,翻轉現任市長柯文哲主政的臺北!
  • 臺北不如大陸三線城市?蔡英文毀「灣」不倦遭暴擊
    記得不久前李敖的女兒李文才剛說過「臺北很多地方連一個大陸的三線城市都不如」,不想才過一天就爆發全臺大停電事故,這「神助攻」也是666~~  要知道當李文用「老」字形容臺灣時,那可重創了不少灣灣的玻璃心,更指責她是「故意黑臺灣」!
  • 嘆高雄錯過對的人,跟不上大陸三線城市!臺網友:韓國瑜選臺北市長吧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揭曉上次去高雄看到的現況,感嘆比較是最殘酷的!高雄錯過對的人,後悔也都沒有用了。對此,網友贊同遊淑慧心聲,表示如果高雄人不珍惜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那麼就來選臺北市長吧,翻轉現任市長柯文哲主政的臺北!
  • 臺灣的一線城市臺北和廣東的深圳對比,一個像三線,一個像一線
    改革開放後的短短幾十年間,中國大陸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現在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很多領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深圳則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發展最快的城市,本來深圳只是一個小漁村,因為被劃分為了經濟特區而開始飛速發展,如今已經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 「別說一線城市,臺北連大陸二三線城市也比不上」!柯文哲心塞了
    撰寫:桑據悉,臺北市市長參加一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臺北市市容與大陸一線城市相差甚遠,好多臺北市民也認為「本市並不漂亮」,據臺灣「今日新聞網」有關消息指出,柯文哲在開業致詞中宣稱今年是臺北設市百年,很多人都在感嘆本市歷史文化與傳統,但市內還存在著30萬戶40年以上老房子,很多人都覺得臺北市貌
  • 一省之府 曾經的亞洲經濟橋頭堡 為何發展速度滯於三線城市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市容「難看」,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引發網友熱議。臺灣網民也因此展開激烈的討論。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我們過去常稱之為寶島臺灣。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曾經在很多人眼裡,臺北非常神秘,又有吸引力,內地人都想去臺灣看看,現在兩岸開放多年,去臺灣已經不再困難了,源源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增添了很多活力,這些城市又有什麼變化呢?許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一個大城市,比不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甚至比不上一些二線城市,大部分建築都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建造的,他們中的許多人看起來很老,沒有多少高樓大廈。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部,7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北是臺灣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在許多人眼裡,臺北是一個非常神秘和迷人的地方,大陸人想去臺灣看看,兩岸已開放多年,去臺灣已經不難了,臺北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面積271平方公裡,人口270萬人,是臺灣經濟文化中心,有名的集團、企業、銀行的總部在這裡。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臺北,相當於大陸幾線城市?遊客:意料之外
    以前臺灣對大陸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大部分是因為臺灣的娛樂產業發展得很好,就編制自己來說,以前喜歡看流行的臺灣電視劇,聽臺灣的流行歌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對臺灣的好奇感很深,放假時,編輯去了臺灣最大的城市臺北,從建築上看,可能是因為臺灣發展得早,高層建築基本上建於80、90年代,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都很舊,如果要和我們大陸一線城市的整個城市相貌相比,肯定是無法比擬的。
  • 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臺北市長這番話,太扎心了
    導讀:近年來,大陸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飛速發展。而臺灣的市容市貌卻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經常引起人們的熱議。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在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表示,「人們抱怨臺北市長得太難看」,但臺北的市容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柯文哲此話給臺北人心口上戳了一刀。
  • 柯文哲:臺北「難看」,不如大陸一線城市
    有人表示,「不要說一線,二三線也比不上」。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一項建築工程典禮時稱,臺北的市容已經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臺北市『長得很難看』」。柯文哲(資料圖)據臺灣「今日新聞網」21日報導,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臺北設市100周年,臺北有歷史有文化,但40年以上的老房子也高達30萬戶,沒有變動。在1999年的「9·21」臺灣大地震之前,島內的房子都沒有防震係數的概念與要求。
  • 臺北城建比不上大陸一二線城市,不過人家這方面建設卻是很先進
    已經退休在家的臺北市民黃先生通常是這樣做的:上午在家看電視或看書,下午搭捷運(即地鐵)到臺北車站逛地下街,晚上若還有精力,再乘捷運去淡水或新店散心。他笑著說,「臺北有一點比較好,如果遇到酷暑或下雨,可以一整天都呆在地下,吃喝以及休閒娛樂都能解決」。 黃先生所說並不誇張,不少臺北市民都在過著這種「地下生活」。
  • 我國臺灣最大城市臺北,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相當於幾線城市?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中國一點都不能能少!而臺灣自古以來作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國也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自70年代以來,臺灣的經濟就呈現出高速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