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鄉村振興大講堂第三季第二場走進江夏區群益村:全力以「復...

2020-12-20 武漢發布

走進江夏區群益村,如同走進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畫卷。清澈的梁子湖水繞村而過,雖然才是八月時節,溼潤的泥土裡,豐收的氣息已在絲絲流露。26日,由武漢市農業農村局、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暨武漢鄉村振興大講堂第三季第二場活動,在群益村梁湖山莊舉行。

第二場活動以「田園生機綠復來 共待豐收稻米香——武漢堅決打贏農業抗災保生產攻堅戰」為主題,長江日報百萬網友通過線上直播鏡頭,與武漢市民代表、美麗鄉村攝影大V、全市「三農」戰線建設代表們一起,欣賞群益村美麗的湖光山色,探訪當地村民稻香、果香交織的農耕生活,聆聽武漢「三農」戰線戰疫、抗災的幕後動人故事,共同期待武漢三農大地豐收季節的到來。

26日上午,大講堂一行走進群益村蔥綠茂盛的田疇,大家立即被田間地頭上充滿活力的「生長」氣息感染。蝦稻連作的稻田裡,小龍蝦在水波裡閒適自在;山腳下連片的甜玉米地裡,淡黃色的甜玉米,嘗上一把、一口爆漿;菜園裡、草莓園裡,水災期間雖然受到一定影響,但經過及時補種補栽,一畦畦嫩綠幼苗冒出了土地;一棟棟即將竣工的鄉村民宿,綠蔭掩映、推門見湖……一幅幅生動的鄉村生產生活畫面,惹得市民們拿出相機、手機,一路拍個不停、贊個不停。

群益村通過大力實施「三鄉工程」,目前已經吸引12家「企業興鄉」,全村土地流轉率達到90%,僅流轉土地收入,年戶均已達到近萬元。梁湖山莊是村裡首家響應號召返鄉興業的優秀企業,率先帶領當地舒謝灣村民們,建設農文旅景區融合發展致富。

沿著梁湖山莊的蜜橘林一路前行,舒謝灣脫貧戶夏勝前熱情地和市民們打著招呼,拿出小勺子,邀請大家品嘗家裡自產的蜂蜜。夏勝前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梁湖山莊落戶灣裡後,不僅流轉了家裡的土地,還和村兩委一起,利用山莊四季有花開的優勢,幫助他家開展蜜蜂養殖,「山莊的遊客流量大,我家的蜂蜜都是純天然的,不愁銷路。」夏勝前說,「飛」來的甜蜜生活,讓他倍感珍惜和幸福,目前僅養蜜蜂一項,年收入就在2萬元以上。

從疫情防控保春耕,到抗災搶險復生產,2020年,武漢農業人將汗水灑在田間地頭,確保市民「菜籃子」「米袋子」豐盈穩定。在大講堂演講現場,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江夏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為現場聽眾講述了全市農業戰線工作者們,主動出擊,勇挑重任,全力抗疫抗災保供應保增收保目標,打贏「農業抗災生產保衛戰」的精彩故事。江夏區叢霖農業總經理郭蕊、江夏區布穀鳥種養專業合作社社長劉漢波,講述了積極開展自救,補種補栽,快速恢復生產的感人故事。

「利用金融手段,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建立健全脫貧不返貧的長效機制。」中國太保產險湖北分公司民生保障部總經理盧曰剛,講述了全市建立的「三保聯動」保險體系,為貧困群眾築牢「防火牆」的生動實踐。

在大講堂互動環節中,市民代表積極發言提問。市民陸女士說,聽完嘉賓們的演講,自己感觸很多。當人們在菜場裡自由挑選著琳琅滿目的當季新鮮蔬果時,原來背後有這麼多的人在默默地付出。「我想向武漢農業人和企業家們的辛勤付出說聲『謝謝』,也會多買武漢優質農產品,為武漢鄉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全市百萬畝受災農田快速恢復生產

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負責人熊玉東。

「今年1月份開始,新冠疫情肆虐,六七月又經歷了超長梅雨季節,全市種植業始終圍繞確保全市居民吃上品種豐富、新鮮價優的蔬菜做努力。」在大講堂現場,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負責人熊玉東說道。

自1月23日關閉離漢通道到4月8日「解封」,全市農業戰線堅守崗位、沒有休息,為「菜籃子」保供盡心竭力、勇於擔當、展示作為。圍繞菜籃子生產保供做了五項工作:第一是市級財政支持搶播快生菜10萬畝;第二是在園蔬菜面積維持在30萬畝左右,蔬菜總產量維持在40萬噸左右。在園蔬菜生產儲備每日可採收量保持在5000噸以上;第三是動員各新城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蔬菜生產主體每日向中心城區調運蔬菜不少於500噸,連續調運40天;第四是積極開展蔬菜直供進社區。共組織了74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產品電商平臺,在2155個社區開展社區團購,日配送蔬菜15萬份1200噸;第五是積極對口支援中心城區,新城區累計支援中心城區「愛心菜」60.5萬份4500噸。

疫情期間,全市蔬菜供應基本做到品種豐富、數量充足,從白沙洲、四季美兩大批發市場價格監測來看,蔬菜批發均價維持在為4-5元/公斤,價格平穩。

「保供工作剛剛結束,我市又迎來了超長超強梅雨天氣,導致我市農業受災面積112.2萬畝。」該負責人說。

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成立專班,及時預報預警,各區迅速開展「六搶」工作。搶排積水:截至8月13日,全市被淹耕地全部搶排了漬水。搶管:對澇漬過後的受災、成災以及絕收後補種的作物,搶抓田間管理。搶種:截至目前全市種植業已完成絕收後補種19.19萬畝。搶防:全市已防病蟲面積162萬畝次,有效壓減了病蟲危害損失。搶收:搶收早稻、玉米、西甜瓜、梨等適收種植產品15.6萬畝,最大限度減輕了農業受災損失。搶早理賠。

同舟共濟

江夏區田園生機復綠來

江夏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劉啟明。

「疫情期間,所有人在不平凡中度過,江夏區的保供人,更是不平凡。武漢市民想吃魚了,江夏農業人挺身而出說『江夏有』。一句話,江夏區給武漢市中心城區送出水產品7.9萬份。」談到疫情期間的保供重任,江夏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劉啟明說,「江夏的農業人和農企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交出一張張滿意的成績單。」

疫情期間,江夏區農業農村局做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從關閉離漢通道到「解封」,全區上市農產品3萬噸,銷售額7億元。第一時間組織農民和新型農業主體復工復產,搶收在田蔬菜的同時,在全市率先啟動並完成2萬畝快生菜搶播搶種任務。累計支援洪山區和東湖高新區蔬菜5.7萬份422噸。

汛情期間,金水辦事處新溝大隊承包種養戶錢鋼承包的160多畝稻田,幾場大雨過後成了一片汪洋。錢老闆準備關門回老家。區農業農村局種植科工作人員幫扶老錢,為他安排了救災物資種子1100斤,複合肥3200斤,尿素800斤。幾天後,被淹田地裡的水全部抽排,已經耕整好的田塊和正在催芽待播的種子,讓老錢對今年的收成又有了信心。

對於老錢的幫扶並不是個例。為了幫助農民恢復生產自救信心,讓農民感到有季節可搶,有作物可補,有政策依靠,江夏區農業農村局搶抓時機,緊急落實水稻早翻秋種子20萬公斤。從抗疫到抗災,江夏區農業農村人牢記,中國人的飯碗要裝中國糧,上下齊心共同努力。

田園生機復綠來,金水河畔萬畝荷花、千層稻浪,在江夏農業農村人的努力下得以實現。

蔬菜保供讓大家心連心越走越近

湖北叢霖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郭蕊。

「從2月初開始,我們叢霖農業人就一直盡己所能,捐贈愛心菜,作為農業龍頭企業,為本地的個體戶及小型企業謀銷路,將檢驗合格的蔬菜低價供應至所需之處。」大講堂上,湖北叢霖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郭蕊講述了該公司在抗疫抗災恢復生產中的生動故事,現場市民聽後頻頻點讚。

湖北叢霖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是江夏區的農業龍頭企業,在抗疫期間承擔著江夏區對口援助中心城區的洪山區、東湖高新區蔬菜保供任務。「迅速組建保供小組,聽從指揮調度,基地的許多工人都沒有放假,實行輪流作業。」郭蕊介紹,公司的蔬菜保供隊分工協作,保障每批送出蔬菜的質量、數量、送貨及時率。

「我們把地種好,給市民提供安全綠色的蔬菜,也算是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當蔬菜及時送到指定地點,得到一線抗疫人員和社區居民的肯定後,我們的幹勁就更足了!」郭蕊說,保供的蔬菜讓「菜籃子」滿噹噹了,也讓大家心連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春耕開始後,公司基地的工作人員每天工作8個小時,順利搶種了300畝左右的莧菜、小白菜等快生菜。保供和復產一樣都不能缺位。「承受重壓和風險,在特殊時期讓市民吃上放心菜,是叢霖農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們將繼續保障『菜籃子』供應,同時為促進農民增收作出貢獻。」郭蕊堅定地說。

千畝小龍蝦「成功突圍」變身網紅產品

武漢布穀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漢波。

「法泗地處江夏區西部,水稻面積5萬多畝,由於地勢低洼易澇,種植水稻產量和效益都不高,土地也因此出現『撂荒』的現象。」大講堂上,武漢布穀鳥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漢波介紹,近年來,合作社發展稻田養殖小龍蝦,產業效益增長了3倍。

疫情期間交通管制,小龍蝦銷路不暢,看著日產的萬斤蝦,農戶心急如焚。街道黨工委了解這一情況後,安排專人到稻蝦養殖基地拍攝短視頻帶貨。「視頻發出後,不少人慕名前來訂購小龍蝦,高峰時單日帶貨近千斤,銷路算有了突破口。」劉漢波介紹。除了網上帶貨,合作社積極聯繫盒馬鮮生、白沙洲市場等銷售渠道,現在已確定2家白沙洲市場定點供應渠道。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挺過來了,我們的養殖基地遭遇了多輪強降雨,1100多畝蝦池被淹,魚蝦大量逃逸,秧苗全被衝毀。好在大家全力抗災恢復生產自救,及時開展搶排、搶收、搶種、搶管和搶防。」劉漢波滿懷欣喜地介紹,目前,在江夏區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合作社復工復產成效明顯,汛期造成的逃逸水面已全面補投,水體也全面消毒,早翻秋水稻由於播種早,長勢喜人。

「防貧保」為貧困群眾築牢脫貧「防火牆」

中國太平洋保險湖北分公司民生保障部總經理盧曰剛。

「兩年時間,中國太平洋保險湖北分公司推出的「防貧保」系列覆蓋全省2400萬農村人口的70%以上,惠及人口達1700萬人。為貧困群眾築牢脫貧不返貧『防火牆』」。中國太平洋保險湖北分公司民生保障部總經理盧曰剛在大講堂上說。

為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建立健全穩定的脫貧長效機制,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開發了集精準脫貧保、產業扶貧保和防貧返貧保的「三保聯動」的「防貧保」保險體系,保障剛剛脫貧但收入不高不穩的貧困群體,避免其因災、因病、因疫、因學、因產業造成返貧。

截至今年8月16日,中國太平洋保險湖北分公司已經和湖北省內67個縣市籤約「防貧保」,已救助全省1萬多個「貧困家庭邊緣戶」,救助總金額達9385萬元,還有2000多個家庭正在等待扶貧辦審核確認後賠付。「防貧保」增加了貧困邊緣群眾的抗風險能力,在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極大作用。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實現後,「防貧保」將繼續完善,擴大惠及面,力爭實現全省全覆蓋。

連結>>>

快來參加「2020武漢美麗鄉村大比拼」拍攝美麗鄉村蝶變贏取萬元大獎

由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武漢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主辦的「2020武漢美麗鄉村大比拼」攝影活動,已於今年5月拉開帷幕。活動設置萬元大獎,歡迎全國攝影愛好者和微視頻創作發燒友踴躍投稿,展現武漢新農村建設發展的巨大新變化。對於優秀作品,我們將推薦參加全國「小康美景隨手拍」和「美麗宜居村莊短視頻擂臺賽」活動選拔。

一、活動截止時間

2020年9月30日

二、活動要求

1.攝影作品和微視頻作品必須內容真實,並取材於武漢鄉村範圍內。

2.參賽作品主題鮮明,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能積極展現武漢在「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3.圖片作品單幅或組照(含6張以內)均可,微視頻作品時長鬚在1分鐘以內。

4.作品拍攝時間從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均可;投稿請註明拍攝時間、地點,並附100字圖片、微視頻說明。

5.參賽作品一律採用電子投稿形式,畫質清晰,必須原創。對於所有獲獎和入選作品,主辦方有權用於展覽、出版物、媒體網絡等宣傳,不再支付稿酬。獲獎作品享有署名權。

三、獎項設置

1.攝影類作品

一等獎(1名)獎金1萬元

二等獎(2名)獎金2000元

三等獎(3名)獎金1000元

優秀獎(10名)獎金500元

2.微視頻作品

最佳創作獎(1名)獎金3000元

優秀傳播獎(2名)獎金1000元

最佳畫質獎(3名)獎金500元

投稿郵箱:3288177522@qq.com(投稿時請註明「2020武漢美麗鄉村大比拼」攝影活動)

武漢鄉村振興二維碼

武漢農業農村二維碼

郊遊武漢二維碼

歡迎您掃碼參加武漢鄉村振興大講堂活動,加入長江日報鄉村振興活動QQ群(群號830587441),關注系列精彩主題活動,一起展現新時代鄉村生活的美麗風景。

撰文:長江日報記者潘璐 餘康庭 胡毅 通訊員駱露露 王璐

攝影:長江日報記者劉雍濤 統籌:邵瀾 李英波

相關焦點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 ,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
    立足田園生態、踐行農旅結合、發展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江夏樣本」已然成型,江夏區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風馳電掣、逐浪前行!創新搭建魯湖田園綜合體示範帶發展新格局讓山更青水更綠人和諧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江夏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
  • 洛社鎮鄉村振興大講堂深入對話「六次產業」
    6月6日,在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特色,以江南水鄉風貌與人文環境為依託的無錫洛社六次產業園,一場洛社鎮鄉村振興大講堂「對話『六次產業』」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正在熱鬧進行。來自國務院、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專家學者與當地惠山區、洛社鎮的黨員幹部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共謀鄉村振興的「洛社之路」。
  • 「三扶活動」走進鄉村小學 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開設了「運動促進身高發育」等3場科普活動。紅網時刻12月6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戴妍潔)為了對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科普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12月4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
  • 全力培育家庭農場,大力助推鄉村振興
    12月2日上午,人民網、中國日報網、央廣網、新華報業、揚子晚報等一批主流媒體齊聚示範區三餘鎮,共同探尋示範區三餘鎮退役軍人季華響應通州灣大開發號召,助力鄉村振興,創辦特色家庭農場的奮鬥歷程。此次活動是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委網信辦聯合舉辦,旨在尋跡江蘇退役軍人創業先鋒代表。
  • 「武漢人遊武漢」惠民盛宴再度開啟
    武漢市首屆鄉村旅遊節在黃陂木蘭草原於6月10日正式啟動。  地址:新洲區舊街街孔子河村  諮詢電話:027-86937339  南部——  江夏區(5家):  1、群益村梁湖農莊  介紹:緊鄰梁子湖,擁有「武漢十佳休閒山莊」等稱號。
  • 文昌市東路鎮舉行第二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鄉村閱讀季活動
    12日下午,文昌市東路鎮第二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鄉村閱讀季活動在該鎮綜合文化站舉行。來自該鎮葫蘆中心小學四年級的30多位同學認真聆聽「走進繪本 回歸童真」的閱讀分享課,每人還領到一本繪本讀物。據悉,第三場閱讀分享活動將於12月19日上午在該鎮綜合文化站舉行。  閱讀能帶給孩子無限的樂趣,同時,也是孩子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
  • 「對畫武漢 創意之城」第三屆武漢中外少兒創意季閉幕
    2019年12月16日上午,「對畫武漢 創意之城」第三屆武漢中外少兒創意季在武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了閉幕儀式,參與本次閉幕式活動的有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城鄉建設局、武漢市設計產業促進中心、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等相關領導、科技企業領導及代表、創意季獲獎小朋友以及部分學生代表和媒體朋友
  • 走進漳平·永福 探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之路——「福建省鄉村振興...
    近日,「福建省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龍巖小分隊,在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啟明教授和中共漳平市委臺港澳辦邱豐茂主任的帶領下,前往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參訪交流;隊員們先後走訪了九德農場、臺品櫻花茶園、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及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理委員會辦公點,詳細了解園區對臺交流合作的新進展和鄉村振興生動實踐,初步探索構建
  • 群賢畢至曜暖冬 鄉村振興正當時——第二屆鄉村振興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本網訊 12月15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人文與發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鄉村振興學術論壇在人發學院成功舉辦。300餘名聚焦鄉村振興領域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同為鄉村問題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展開深入學術討論。
  • 「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合川
    4月19日,由市委宣傳部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農委組織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進行宣講。6位報告人的故事深深打動了聽眾。    當天下午,在重慶人文科技學院,來自合川區各街鎮的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西部計劃志願者和基層單位青年幹部,以及部分學生代表,聽取了晏洲、彭陽、張雪、簡義相、楊大可、嚴克美6位報告人在鄉村大有作為的故事。    「幾位報告人的經歷和奮鬥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 2020年雲浮鄉村旅遊季開啟!
    12月18日,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暨雲城區「粵菜師傅」工程美食匯、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暨雲城區第三屆鄉村美食(番薯)匯活動在蟠龍天湖廣場、前鋒鎮大江頭村文化廣場共同開幕。▲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暨雲城區「粵菜師傅」工程美食匯▲2020年雲浮市鄉村旅遊季暨雲城區第三屆鄉村(番薯)美食匯在天湖廣場的開幕式上,副市長何婧向6個鄉村旅遊智庫工作站負責人授牌;市有關領導為第二屆「雲浮名廚」現場頒獎;《粵菜「雲」聚》正式發布。
  • 惠安縣崇武鎮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特色鎮
    如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振興鄉村戰略重要指示精神,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目標要求呢?2019年,崇武鎮被評為福建省鄉村振興特色鎮,潮樂村被評為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蓮西村、五峰村、前垵村、大岞村被定為重點扶持村。  「黨建+」成為鄉村振興發展引擎  突出強化黨建引領。堅持鎮黨委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向中心任務聚焦、為全盤工作聚力,把鄉村振興作為書記「一把手」工程,突出基層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 「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璧山
    重慶日報訊 (記者李星婷)4月16日,由市委宣傳部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農委組織的「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璧山,開啟在渝西片區為期一周的宣講。昨日報告團在璧山區的宣講,深深打動了現場聽眾,報告團成員鼓勵大家勇當「領頭雁」,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中去。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探索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賴文武 攝  近年來,樟樹市以鄉村振興引領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全力推進集鎮「十個一」、行政村「十個有」為重點的工程建設,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活動,走好鄉村振興「一盤棋」。  該市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工作。
  • 鄉村振興,東港全力開跑!——採風見聞
    24日,由東港區委宣傳部組織的鄉村振興---山海西路路線集中採訪啟動,大眾網記者隨從其中,深度體驗發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成果、新景象,感受美麗鄉村煥發出的靚麗風姿。  這一路,我們用心記錄、用心傾聽,發現山海西路之美,感悟「全力開跑」下港城鄉村之變……  春風十裡文旅創意園:近郊鄉村向文創小鎮的蛻變
  • ...六大展區同臺演繹「高精尖」,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今日在...
    在湖北武漢,農業正在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砥礪前行。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三鄉工程」實施、加強美麗鄉村建設……今年以來,武漢以創新培育為驅動,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主線,全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推動武漢疫後重振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交出滿意「答卷」。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武漢市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491.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
  • 鄉村振興要見人見物
    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徵邊聽邊互動,不時與大家展開探討,並做了總結髮言。第一,鄉村振興是關係到富民強國的大戰略、大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了部署,十九屆五中全會又對鄉村振興作了進一步的謀劃。
  • 武漢二線復產後逐月產效 前三季金杯電工淨利增24%
    Q3單季營收和淨利同比分別增52.08%、81.90%。對於第三季度公司業績增速加快,公司董秘鄧紹坤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一是今年新增的子公司武漢二線復產後,這塊優質資產開始逐月產效,經營業績上升明顯,Q3單季實現淨利3400萬元;二是公司優化產品結構,電線電纜業務增勢較好,通過加大銷售和產品線推廣,公司營收規模比上年同期增加。
  • 「決勝全面小康」江西樟樹:探索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該村黨支部書記沈小金興奮地說,通過實施鄉村振興「雙十」工程,村裡不僅引來了項目,環境也有了大變樣。車埠村支部委員會。 賴文武 攝近年來,樟樹市以鄉村振興引領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全力推進集鎮「十個一」、行政村「十個有」為重點的工程建設,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創建活動,走好鄉村振興「一盤棋」。
  • 央媒走進嶺南鄉東澄村|看「浙」裡的運動如何振興鄉村
    ,攜手浙江日報、錢江晚報、浙江在線、浙江電視臺公共新聞頻道、體壇報等省級媒體,共同用筆和鏡頭記錄我區嶺南鄉東澄村獨具特色的鄉村體育元素,見證運動振興鄉村行至此處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一年四季,季季景不同,每次來都有新風景。」另一位遊客介紹,他最早一次來東澄參加戶外活動已是10年前,10年間,他見證了東澄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參與者,他更見證了東澄村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偏僻村落,一步步變身為在紹興戶外圈內頗有人氣的戶外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