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各音響廠家的研發水平也有著很大的提升。已經從常規的點聲源音箱,發展到適合於中、大型擴聲的線陣列。這為我們擴聲領域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是對於不懂行的人來說,線陣列的各種宣傳,有些比較誇張的說法,導致一些人將線陣列與高大上劃等號,對於線陣列不了解而陷入一些尷尬的誤區。今天我們找到了國內一些對線陣列發展有所關注的音響品牌的負責人,一起聊一聊音響界的「網紅」——線陣列。
線陣列的前世今生
線陣列是一組排列成直線、間隔緊密的輻射單元,並具有相同的振幅與相位。雖說是按直線排列,但覆蓋面排列的角度有所不同。
線陣列的概念並不是今天才有的,最初是由美國著名聲學專家H.F奧爾森提出的。1957年奧爾森先生出版了經典聲學專著《聲學工程》(AcousticalEngineering)中,論述了線陣列特別適合遠距離聲輻射。這是因為線陣列能夠提供非常良好的垂直覆蓋面的指向性,以取得良好的聲效果。法國人最早把潛艇的聲吶原理用到線陣上。
到了70年代出現了最早的線陣列,不過當時還不完善。是以"聲牆"形式出現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大場地,如大型體育場和廣場、體育館等擴聲的需要,數十隻甚至上百隻音箱水平堆積、垂直疊放形成聲牆,上萬瓦的功率一開起來確實地動山搖、氣勢不凡。
後來人們逐漸發現,這種傳統的組陣方式雖然在總體上可以滿足大場地擴聲的需要,但是有兩個突出的問題暴露出來:一是大型組陣現場搭建繁雜,使用不便;二是擴聲聲場存在明顯的聲幹涉現象。顯然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某些使用場合,特別是對重放音質要求高的場所將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為了能解決這些問題,近十幾年來,聲學家和揚聲器廠商開始鑽研,企圖解決這些問題。在隨後的幾年裡,一些國內外著名的揚聲器生產廠商也陸續推出了各自品牌的線陣列揚聲器系統,如L-Acoustics、JBL、d&b 、Meyer Sound、EV、TWAUDiO、D.A.S、ENNE、貝塔斯瑞、LAX、聲揚、 宏志HZ、 T.D 、悅妙YME等。
線陣列為什麼火起來了?
香港安恆利(國際)有限公司副總裁(技術研發)項珏對於現在演藝設備市場熱衷線陣列的情況有著獨特的看法,他認為現在各類演出場館尤其是室內劇院似乎不採用線陣列揚聲器系統就是一種落後的觀點是存在偏頗的。線陣列揚聲器系統相比傳統的所謂點聲源揚聲器系統二者採用了不同的學聲供聲技術。
前者構建系統快,特別是在構建高聲壓的大型擴聲系統時這種快捷的特點顯的更為突出。它的傳輸效能也比較高。若採用其本身廠家推薦的固定校準程序設置作為調校補償參考,在戶外聲學環境不複雜的條件下其調校更顯的便捷。其系統設備的利用率也相對比較高。這些安裝快捷,拆卸容易等的優點在戶外廣場和大型戶內臨時系統構建時是目前其它形式的擴聲系統難以比擬的。
也因如此,在對於一些出租的場館或劇場劇院,由於外來的演出團體所帶來的演出內容往往風格迥異,為實現和更好地呈現藝術效果,也往往自帶設備或自己租賃所需要的系統設備。而租場地是以時間收費的。劇團為縮短演出裝臺等的時間,自身系統設備和外租設備能適應大型場地擴聲需求以及能快速安裝、快速調試、品質基本得到保證等這些要素就成了選擇揚聲器的重要條件。這就催生了線陣列產品的流行和廣泛應用。
而在另一方面,對於那些規模不大(劇場深度一般不超過32米,觀眾廳平面結構高低略複雜的所謂「永久型劇場劇院」裡的固定配置擴聲系統,若認為唯線陣列揚聲器系統所不能,這就存在偏頗了,因為前述線陣列揚聲器系統的這些優勢在這裡就未必明顯,有時甚至未必合適。外掛的形式以及安裝點位的適配、對臺口的影響、對耳光的影響、同點聲源揚聲器之間的配合、對反射的控制、略顯「粗曠」的音色等等已經常備受質疑。而線陣列「先進」的遠投射能力和快速安裝的優勢此時並無用武之地。因此項總認為釆用線陣列要酌情酌地酌勢去考量。「時髦」不能成為應用的依據,更不能成為「先進」的標籤。
同時項總還介紹到,目前隨著大型實景演出等文旅項目的日益發展,大型旅遊演藝市場日趨興盛,內地旅遊文化城市的實景演出呈現「白熱化」趨勢,因此不少音響生產廠商都在抓住這一機會努力躋身國內演藝市場,研發和向市場推出了不少適用於大型實景演出、流動演出的線陣列揚聲器產品。這些線陣列揚聲器及系統功率大、投射距離遠 ,能滿足成千甚至幾萬人的視聽需求。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技術發展趨勢。國產技術從仿製到自主開發巳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這類產品與國際先進水平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大功率產品領域這種差距就顯得尤為突出。
說到未來線陣列揚聲器這系統的發展,項總以及ENNE有著清晰的認知。自十九大以來,國家一直重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改善生態環境。所以許多企業主動採取節能減排環保措施。那麼對於線陣列而言,重要的第一是減輕重量,減輕重量其中一個重點是在喇叭單元的材料上和技術上的提高改善。第二需要不斷提高換能效率,減小失真。
與此同時,面對未來的AI時代,音響系統將從數位化時代步入智能2.0時代,音箱的智能技術、高效換能技術、電聲轉換技術、小型化技術、沉浸化技術將會有全新的突破。面對未來我們還有很多技術需要攻關。但我們充滿著信心和期待。
L-Acoustics一直是線陣列音響系統的領先品牌,在世界範圍內有著極高的知名度以及客戶認可度,L-Acoustics在1992年推出的V-DOSC音箱是線陣列音箱的鼻祖,至今還在市場上廣泛應用,而2008年推出的K1音箱以及後續的KARA、K2音箱都在引領著擴聲音箱行業的發展,這些產品無論在聲壓級、音色和體積重量都是行業的代表。
談及線陣列為何在國內市場如此火熱,華匯音響技術總監周鳳歆表示:從應用市場上說,第一,隨著演出場地的逐漸擴大化,需要將能量投射到更遠距離的音箱。 第二,聽眾對於聲壓級的要求也逐漸提高。 第三,文化市場的繁榮也帶來更多的演出擴聲需求。
技術上,以上的市場需求都導致需要更大聲壓級的音箱並能投射至遠距離。而傳統點聲源音箱由於其聲壓級有限以及多只在一起幹涉的原因無法在遠投射的同時保持好的音色。因此,音箱廠家都在研發線陣列音箱以適應市場的要求。
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線陣列技術的理論和實際應用也有更多的廠家可以開始掌握,因此現在幾乎所有的廠家都有推出線陣列音箱。
同時周鳳歆還向筆者解答了未來線陣列發展的方向,他認為,目前一線廠家的線陣列產品已經能夠做到很大的聲壓級和很好的音色,很多廠家在追求達到更好的體積重量,以及更好的水平垂直控制能力。還有一些廠家在研發用電子方法改變輻射特性的產品。我個人認為目前擴聲音箱的研發已經到達了一個瓶頸,因為人們對於聲壓級和音色的追求已經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滿足,而聲壓級也不可能無限增加,物理規律也不可能被打破。因此我認為擴聲的下一步發展是讓聲音更自然,並且能讓儘可能多的觀眾有接近的聽覺感受。
而L-Acoustics在近幾年推出的L-ISA多通道沉浸式擴聲系統是我們認為擴聲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L-ISA的應用,可以給更多的觀眾以更自然的擴聲:保證良好的清晰度,準確的聲像定位等,最終給與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
「盲目跟風,重表象輕實際」,悅妙電子的梁總認為,現在許多中小型演出、婚慶等等,只要是使用線陣列,箱子多,就被認為是高端、氣派的象徵。誤以為其它常規箱品質再好也難匹敵,哪怕是價格昂貴的常規箱,也比不過同價位下一大堆的雜牌假線陣列。
並不是使用線陣列,音箱多,就被認為是高端、氣派的象徵。總結來說,擴聲工程應該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就像裁縫製作衣服一樣,因人而異、量體裁衣。
研發線陣列是企業需要挑戰的技術難題,包括箱體,吊掛件和號角的設計都需要嚴格遵守線陣列的原理,再到單元,元器件等選型。線陣列主要實現聽音區域的相對一致的聲波,均勻覆蓋,優秀的線陣列產品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技術實力。
現在企業研發線陣是一個趨勢,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大型演出中,需求大的聲壓級和均勻覆蓋,快速搭建安裝和調試使用線陣列實現非常合適。
銳聲技術總監陳運勇認為,線陣列音響有著不少優點,其中1.水平角度覆蓋大(部分可控);2.垂直角度可控;3.流動演出安裝極為方便 ;4.可以按需求自由搭配;5.最大的優勢就是衰減比傳統音箱小了一倍等等是線陣列較為鮮明的特點。
同時因為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的提高,常規的線陣列產品的缺陷漸漸顯露出來。運輸需要的空間和重量更多,搭建需要的人手更多。所以更小、更輕、足夠能量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不少企業如TWAUDiO、L-Acoustics等都走在前沿的,體積小、便攜產品更受歡迎,這個也是線陣列發展的趨勢。
部分國內外線陣列
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國內外許多生產廠商的線陣列產品系統名稱不同,原理和特性也不盡相同。各自標新立異,或在結構、或在箱體工藝、單元選擇等方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既避免專利、模仿、抄襲的困擾,又獨樹一幟,宣揚自己公司的賣點。那麼國內外出色的線陣列音響產品有哪些呢?
L-Acoustics
L-ISA沉浸式擴聲技術使藝術家能夠創造和提供新的多聲道聲音體驗。這種全面的聲音技術生態系統提供了一種極其自然而生動的聲景,可以提升臨場感並讓聽眾置身於音樂之中。
L-ISA沉浸式擴聲技術通過由硬體和軟體相結合來實現,除了高性能、可靠性的L-Acoustics揚聲器、Soundvision聲場模擬軟體和控制軟體以及功率放大器,還增加了L-ISA處理器和L-ISA控制器等新工具。
L-ISA沉浸式擴聲系統,通過創新性揚聲器排列方式--「聲景」及「擴展」,實現聽眾區域每一個位置都是最佳聽音位。同時,L-ISA能把舞臺上每一個聲源進行定位,實現What you hear is what you see(所聽即所見)—聲像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L-ISA具備可變混響功能:通過改變場地的混響時間使現場變成完全不同的空間聲效。
L-Acoustics創新不止,無論是採用結合點聲源與線聲源特點的Colinear Source技術的Syva揚聲器還是打破傳統擴聲模式的L-ISA,都證明L-Acoustics引領著擴聲行業的發展。旗下的X系列、P系列、K系列、ARCS WiFo等揚聲器,早已深得市場的認可。
JBL
獨特差分驅動技術
小尺寸,大聲壓,146dB聲壓級,快速便捷的吊裝與運輸系統,可縮短吊裝時間達70%以上,自出道以來,便一直是全球各大演出擴音系統的主力軍。
以JBL A12為例,該產品的低音驅動單元使用了差分驅動技術,將音圈與磁體集成在一起,這樣減少了號角邊緣的衍射現象及失真,提升了低頻的靈敏度,能夠得到更好的線性及聲波推動表現力。差分驅動技術是JBL的獨特技術,在所有高端低音單元的設計上均使用了該技術。
不同於傳統的低音,差分驅動器使用雙音圈和兩個磁體,磁體實際上是置於音圈內而不是磁體外圍,像其他傳統低音單元那樣,音圈間的空隙可以讓JBL A12降低失真,與此同時大量減少用於固定磁體的鋼材料從而使得重量輕了許多,並且在搭配專用的線陣列吊架和垂直轉運推車的協助下,兩人即可輕鬆完成線陣列的安裝及拆卸。
d&b audiotechnik
d&b 具有豐富的產品線、中正自然的聲音風格,以及完整的擴聲系統解決方案。
d&b 根據不同的應用與規模,對應不同系列的音箱產品。而 d&b 線陣列音箱包括 SL-系列、J-系列、V-系列、Y-系列、xA-系列及 T-系列音箱。其中 SL-系列音箱是 d&b 於今年才正式發布最新的、最大的線陣列產品,提供前所未有的指向性控制、動態餘量及顯著擴展的低頻下限,同時配有為快速安裝而設的全套吊掛、線纜和運輸解決方案。剛發布不久,全球數十家公司便已加入 SL 家族,隨即成為國際巨星全球巡迴演出或大型音樂節的理想選擇。
當 d&b 最新的SL-系列線陣列音箱的指向性控制與 ArrayProcessing (AP) 線陣列優化處理技術相互結合,便可以實現線陣列的全場音色一致,有效把聲壓能量過大的區域,重新分配給聲壓小需要提升的區域,為每一位觀眾提供最佳聽覺體驗。
在音響界引起熱話的,除了 d&b audiotechnik 最新推出的 SL-系列音箱,亦有今年發布的 d&b Soundscape 聲音景觀系統。
d&b Soundscape 聲音景觀系統為觀眾呈現真實而引人入勝的聲效設計及身臨其境的聲像體驗。該系統具有聲源定位的功能,定位對象可以是一位演員、一個講者、一件樂器,或任何發出原聲或創造音效的聲源,實現整個觀眾區 360 度環繞的聲像還原 (En-Scene)。該系統亦可以通過電子可調混響系統(En-Space) 增添更多混響聲學特性,創造真正的沉浸式音頻體驗。
d&b 作為被公認為音響市場的領導品牌之一,將技術開發、系統綜合、質量控制與卓越的技術支援服務集於一身,被廣泛應用於全球各地的固定安裝及流動應用的環境。
TWAUDiO
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大
TWAUDiO的線陣列體積很小。以其雙10寸的線陣列VERA20為例,寬度只有600mm;重量只有24kg;但是最大聲壓級可以達到139dB。值得注意的是VERA20實現了卓越創新的吊掛硬體,只需一名技術人員即可實現簡單,快速,低成本的安裝和拆卸。
D.A.S
先進數位化技術應用。D.A.S音箱以AERO系列為例,其中AERO-40A、AERO-20A和AERO20A-120線陣列系統運用了DASaim這種高科技的數字指向性控制技術。DASaim為陣列中的每一隻揚聲器定製FIR濾波器,通過對陣列整體表現做出前所未有的控制來滿足系統的預期目標。
ENNE
出色音質,獨特設計,靈活的使用及安裝方式,產品性價比高。ENNE AL200系列線陣列音響包括AL210(雙10」線陣列全頻揚聲器),ALS118(單18」線陣列超低音揚聲器)和ALS218(雙18」 線陣列超低音揚聲器)這三款型號。AL210的高音單元採用全新設計的超短波導號筒,極大的降低了失真,使聲波能夠完全以平面波形式投射。高頻壓縮驅動器採用全新設計的釹磁鋼環形振膜,失真極低。 AL210的高音靈敏度高達115 dB,能夠提供144 dB的峰值最大聲壓級,滿足遠距離投射的需要。 AL210的箱體採用對稱式結構設計,低音單元採用全號筒加載的結構方式,有效提升了中頻的能量輸出,令人聲更加飽滿、紮實。增加的腔體空間與精心計算的導向孔配合,使中低頻能量充沛,有彈性。
聲揚
國內可自行做3D指向性測試和GLL數據生成的音響企業。
VCX是ZSOUND最新研發的旗艦產品,也是一款雙十四寸線陣列音箱。採用大型四路驅動的三分頻系統,在安裝時可預置角度的吊掛件。因為配置了全釹磁高靈敏度中、高音單元,以及大衝程的釹磁低音單元,所以具有動態餘量大、低頻下限低的聲音效果。基於聲揚這款新產品的優勢特點,流動演出、體育場館、劇院將是聲揚對這款產品的市場定位。
YME悅妙
經驗豐富 潛心研發。
YME悅妙的國家發明級專利的單10寸有源一體化流動演出線陣系統--YOGA;全球首款雙13寸三分頻四驅動高性能大型演出線陣系統--GT13;全球首款雙11寸三分頻高性能跨界中大型演出線性陣列--GT11,這三款產品各有優點。
以悅妙YOGA SUB為例,這是一款可用於搭配GT 11的雙18〞寸超低音箱,其使用了兩個高性能的18〞鐵氧體單元,100mm音圈和具有防雨性能的紙盆,聲音能達到低至30Hz (± 3dB)的頻響範圍,帶來高效能、大範圍動態輸出;底部安裝有萬向鎖輪,音箱移動方便輕巧;18mm的優質全樺木夾板,噴塗具備防雨和超強耐磨功能的高級聚脲漆。基於通用箱體的設計,使用者也可以通過自行安裝功放模塊的方式把無源的YG SUB升級成有源版本YG SUBA。
編後語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文化消費、旅遊消費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需求,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未來的大型劇場劇院、文旅小鎮、大型實景演出、大型運動會等文化旅遊項目上都可以看見線陣列的身影,更小、更加便攜、更加智能的產品也會成為市場需求,生產線陣列產品的廠商們也應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創新、改進自己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