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在這個年紀輕輕的大夫面前,你別想隱瞞,她太厲害了,有特異功能,可以發現你的秘密。」診室裡一名患者這樣告訴記者。病人口中的這位醫生,是山東省中醫院腦病二科的主治醫生——丁曉。在常人看來,只有老中醫才「靠譜」,而這位35歲的年輕女醫生,通過診脈便可知疾病的「前世今生」,從而找到病根,對症下藥。「特異功能」在患者的朋友圈裡廣泛傳播,丁曉成了「網紅」醫生。
被患者稱為「特異功能」的,其實是丁曉的看家本領——「系統辨證脈學」。有一次丁曉給自己的師弟試脈,丁曉說:「師弟,你分手了嗎?」師弟特別震驚:「是的師姐,我剛分手沒多久!」丁曉向記者解釋道,因為他的情緒都在脈象上。
患者感到的神奇,在丁曉這裡都有依有據。丁曉2005年考入山東中醫藥大學,2006年通過選拔進入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批傳統中醫班,2009年跟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齊向華主任醫師開始碩士學習,2016年拜入齊向華老師門下,成為入室弟子,正式成為「系統辨證脈學」的傳承人。
中醫「系統辨證脈學」融合了系統論、神經生理學、物理學以及數學等,綜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體系,核心點就是找人身上最重要的特徵,找到脈象要素,利用中醫學原理,就可以感受到人的體質和個性特徵,能把疾病的過程了解清楚。「這項脈診技術可以讓我看到疾病的『前世今生』,看到患者的童年境遇、人生的經歷、過去的心結等這些對疾病形成有貢獻作用的因素,還可以看清疾病的將來走向。」丁曉這樣形容「系統辯證脈學」。
「系統辯證脈學」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快速明確的診斷疾病,在此基礎上提供靶向的精準化治療,得出的結論指向哪一種藥物,這能減少確診環節,為患者爭取更多時間。丁曉醫生說:「病人在我們的脈診指導下,見效非常快,就是因為我們知道了疾病的根結點在哪。 」
一位有多次腦梗治療史的七旬老人,經多方打聽找到丁曉,經過仔細診脈後,發現患者的癥結:其性情溫厚而膽小,不善抗爭,長期以來形成鬱怒不敢發洩的情志內傷病史,病變的癥結在氣滯、氣虛引起的大氣下陷,這個病機不根除,患者就會反覆因為腦竅失養出現西醫的腦梗死疾病。圖為丁曉正在為急診患者搶救治療。
丁曉為老人制定治療方案,通過對病變結果進行對症治療,並使用益氣升提、疏肝解鬱的草藥內服,配合腹針療法調節氣機。兩周後,患者精神煥發出院,出院定期服用草藥治療,隨訪一年,未再復發。
說起這些年丁曉印象最深刻的事,是曾給一位16歲的少年把脈。家長告訴丁曉醫生孩子是弱智,而丁曉從診脈中卻發現,這少年精神世界特別豐富,而且還比較聰明,但是他在童年時期創傷非常痛苦,這種長時間的痛苦讓他停止了內心掙扎,導致少年產生了類似自閉症的表現,幾年前,被他的媽媽送進了特殊學校。
丁曉說:「當時在診室裡,他的媽媽一直在控訴孩子,說他從來不開竅,我診脈後說孩子智商沒有問題,他的媽媽根本不信,我又給他的媽媽診脈,果然孩子的媽媽性格上特別要強,一開始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引起了孩子的自閉」。
通過診脈,丁曉揭開了「弱智」少年致病的真正原因,孩子的媽媽知道結果後,在診室裡大哭了一場。「這是我感觸最深的事,因為我覺得可能挽救這一個家庭。」丁曉說道。
丁曉給患者的診脈,不低於20分鐘,在她看來,把自己的身心放鬆、放空,才能做到診脈的準確。在今年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傳統中醫迸發出了強有力的作用,為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丁曉認為,後疫情時代中醫更應趁勢而上,讓更多人接受並喜歡中醫。圖為丁曉空閒時間依然在堅持學習。
說到自己被患者的認可,丁曉認為,除了自己有紮實的中醫基礎外,名師的指導非常關鍵。丁曉說:「我覺得傳承是非常關鍵的,作為一名醫學傳承人,不斷站在巨人肩膀上,從經典中吸取力量和寶貴經驗,在臨床的探索中,慢慢提升自己的診療水平。依靠我的所學,能為患者還一個健康,還一個幸福的家庭,這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閃電新聞記者 尹承謙 滕州臺 田恆久 實習生 王越 濟南報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