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你是理工科博士,研究的是量子尺寸效應這樣一門前沿科學,為什麼會不是唯物主義者?在他們看來,一個做科學的人,必然是與宗教和神學背道而馳的。然而事實往往不是這樣簡單的。事實上很多物理學家走到後來都會皈依到信仰不同宗教,原因也很簡單,科學的極致常常與宗教哲學追求的至高理念不謀而合。無論科學或者宗教,去掉表面的浮塵和路徑的分別,內裡都是人類對真理的探索與追尋,所以這就像是爬山,你可能選擇不同的路去走,但最後到達那個山頂,卻很可能是一樣的,或者只是同一個風景不同側面的景觀。
對我來說,一個普通的博士生不敢說爬到科學的山頂,是因為知道自己還差太遠。但至少這一路走來,也瞥見了最微觀與最宏觀的一致,在量子的世界裡,也體會到宇宙本質的某些奇妙的表現。而我的家族裡又世代有佛道兩家的因緣,因而自幼對我來說宗教神學以及相關的一切從神到靈也都不陌生。所以,一切都只是生命的自然發展,因緣和合而已。
那麼,說回到我現在的工作上,我是一個催眠治療師,也是一個系統整合療愈師,自然我是相信輪迴的,所以從世間的層面來說,前世今生,在我看來無疑是存在且真實不虛的。同時,我更相信的是「空性」,也就是出世間的角度來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什麼這樣說呢?概括些的說是在一個人真正證悟之前,所有看到的前世都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互相交錯的幻象。而一個人如果真的做到了與宇宙的真相和本質融合不二,又怎麼會再需要那些前世呢?那麼他看到的前世也只是融合之前最後那個節點上的匯總,從頭到尾,理順種種因緣,之後更透徹地走向那個存在本質的真實。
那麼,催眠治療中為什麼還要引導回溯呢?這是因為既然這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顛倒夢想,那麼幻象與夢想也同樣具有相對真實的意義。而且某些幻象與夢想一樣,還可以用作有利的切入點,讓我們更深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解開內心的情結,跳出內在的模式,從而起到很好的療愈效果,也可以帶來推動自性發展成熟的作用。但歸根結底,「故事不重要,療愈效果才重要」,故事本身就好像是「借假修真」的一座橋梁,它是可選擇的方式與手段,但不是必須的存在。
換句話說,沒有這個「假」也未嘗不可。這就好像是不是必須得有石橋,木橋或者竹橋就不對了,你就渡不了那條河,不是這樣的。各種各樣的橋都可以,你還可以遊泳呢,也說不定還可以飛過去呢。這都是可能的。
那麼,這些前世故事來自哪裡呢?
集體無意識,所有故事的原始存儲器
心理故事誕生的根本層面來自於集體無意識。所謂集體無意識就是人類共同的心理印記的全部組合,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臺電腦,你在電腦桌面上可以看到的所有文件或者可運行的軟體,都是你的意識。而在意識背後是那個運行的系統,以及系統背後的種種代碼。這就好比是你的潛意識。而無意識就像是全世界所有電腦在從古至今的所有時間點上一起連接到的無限擴展的網絡,它是「雲」,裡面存儲著所有人的所有印記,哪怕是那些刪除掉的,也同樣在其中留有痕跡。所以,某種程度上我們是「可能」獲得各種各樣的雲資源裡的信息的,但同時每個人最後會下載的東西又不同。
這並不難理解,就好像我們的身體會遺傳自祖先一樣。一個人,生下來一定會有人的生理構造。從外面看,我們可以長得千差萬別,但在這個千差萬別裡,卻又有著一個基本相似的底層基因藍圖——就像你會覺得蘇菲瑪索很美,而黃渤顯然不是一個類型的漂亮,這是基因表達差異。但同樣,你不會見到長著三隻眼睛,或八隻手的人,就是這個共同藍圖的作用了。
人類的心理也一樣,在表面的形形色色背後,也有著一個共同的底層代碼。這個底層代碼,保證我們的心理不會產生太大的偏離,也儲存著應對生存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同時,我之所以把這些信息叫做「底層代碼」就是因為它們的存在狀態,只是代碼的形式,而不是直接可識別的事物。到了我們每個人這裡,都需要自己結合人生種種經歷與經驗,也就是通過與意識交互作用的過程裡,這些代碼才會被補充完整轉化成為可供識別的事物,比如可運行的軟體,或可閱讀的文件。
舉個例子,比如基督意識或者說它背後的創世與救世的原型,也是人類共同的底層代碼之一。但這個底層代碼在每個人身上是否會顯化出來是不一定的,而如果某些人生經歷,促使我們正好與這個無意識原型相契合了,那麼它就會逐漸浮現出來,並逐漸成型成為我們所了解的屬於自己的某個樣子。
就像我曾經分享過的一個案例,一個父親在母親孕期與他人私奔的孩子,從小就沒有父親,父親形象這一塊是完全缺失的。所以他潛意識地渴望彌補自己的傷痛。於是與之相應的集體無意識原型就漸漸浮現出來了,那就是同樣「沒有父親」的耶穌,成為了他的救贖。用「母親神聖受孕」和「自己是天父之子」來取代內心「母親被拋棄,自己被遺棄」的現實,對他來說無疑要好過得多。因此,相信耶穌就是自己的前世,那麼這一切就都是有意義的,父親的離開是為了成全自己的使命,所以這是一種靈魂層面更大的愛。至此他與父親的關係也達成了某種認同。
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是自我保護的方式,也是對命運殘酷的一種防禦,是可以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他適應社會生活的人格層面也為了自我保護而採取了另外的措施。那就是告訴自己,自己的使命是秘密的,是不能與人分享的。但它會始終推動著各方面的運轉,這就是耶穌今生在中國出現的原因:以現在最合適的途徑來繼續完成上帝的救贖。這個孩子就這樣一路靠著這個支撐順利成長到了青年,事業生活心理也還獲得了相對平穩的狀態。
然而,三十年後,父親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靜。他一下子慌了亂了,原來的故事出現了「縫隙」不再堅不可摧了。怎麼辦呢?無意識反而劇烈湧現,畢竟越是不再那麼確信自己的時候,我們越是可能抓取更多證據。所以他找我療愈的時候,不但主動告訴我他就是耶穌再臨,而且還「確認」我是他某最得意的門徒。他尋求療愈只是耶穌布道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這個案例非常典型地表現了集體無意識原型是如何從潛藏狀態,逐漸與意識作用,又是如何險些控制意識造成心理和精神問題的過程。
但是,這本身並不代表這個人一定會走向出重大心理問題的階段,事實上這個案例裡的朋友就逐漸剎住了自己這輛向前奔跑的車,真正與自己的人生和解了。
類似的集體無意識在每個人的底層代碼裡都存在。我自己從小到大的各種經歷也充滿了類似色彩,選個相關列子,我曾反覆夢到「魚」的意向,種種奇奇怪怪的情節就不詳述了。期間還夾雜著「羊」的犧牲故事。當時小孩只是好奇為什麼魚會發光還會飛,別的沒想,但因為奇怪也始終記得。多年後,為了更好地療愈上面的案例,我開始翻閱很多聖經故事,尋找合適的突破口,這才知道「魚」是典型基督象徵,而「羊」是耶穌受難的象徵。那已經是2012年了。
而這幫我打開了集體無意識在這個個案中的具體表現形式的窗口,也打開了一系列相關療愈的大門。我可以理解他們,因為我懂得也發自內心地知道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共同集體無意識。
而集體無意識在意識層面以具象形式浮現也不代表就會持續陷入病態,它本身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過程。我對任何集體無意識的呈現,也沒有偏見,因為我自己恰恰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才會去研究這些事物。
夢也好故事也罷,都只是一個古老意向在與我們契合之處,得到了某種形式的呈現和表達。而不代表「我們就是」。我們理解了它認識了它,它也沒有成為我們的限制。這就是集體無意識的奇妙之處,它就在那裡,只能等待被看見,無法被掩蓋或壓抑。與它善加溝通,它也會與我們合作,幫我們看到自己心理的種種,然後我們也可以整合自己的內心走向更加完整統一的方向。
執著點,前世故事的索引表
如果說集體無意識是一個巨大的「潛藏信息庫」,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我們在其中索引到了哪些信息,又down下來了哪些信息呢?這就要說到集體信息庫和靈魂信息庫(姑且為了方便使用一下這個概念)的關係了。
首先要知道我們的靈魂信息庫並不是封閉和孤立的。就像沒有人的生命是一座孤島一樣,靈魂信息庫也跟整體的信息庫關聯著。我們無論怎樣在輪迴之海裡打轉始終都在這片「雲」裡。這「雲」也都可能影響到我們的存儲信息。
所以,個人的靈魂信息庫是始終跟集體信息相連通的。所以,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如果已經不再執著,就會好像失去了索引的關鍵詞一樣,也會沉入到集體無意識信息庫裡,它就不會在自己的今生裡繼續呈現。
而反過來,如果不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卻很執著,對別人的故事投入了太多情緒情感,那麼也可能建立起索引關鍵詞和搜索渠道。這時候,這些故事也會進入我們自己的靈魂信息庫,並且可能因執著而在今生顯化出影響。所以,執著點就好像是我們內在的索引表,它在,我們就可以建立相應的搜索路徑,下載相關代碼並轉變成識別信息。
這點我若干年前都有過文章探討。當時舉過一個例子,《紅樓夢》中神瑛侍者入世輪迴,就是寶玉。寶玉誕生之時又攜帶了一塊通靈玉,這玉本是女媧補天剩下的石頭,因顧念人間繁華而入世體驗一番。那麼借用這個例子來做個推論,這塊石頭初入紅塵,經歷了溫柔鄉繁華地的種種,反而可能起了執念,再不能安心回去做一塊石頭,於是繼續入世輪迴。
帶著這屢執念的信息,這塊石頭若投生成人,那麼回溯出來的前世,自然就以為自己是寶玉了。而如果神瑛侍者自己也此生有憾,未能了結,也來輪迴,就可能出現兩個賈寶玉的轉世。再誇張一點,如果寶玉的貼身小廝茗煙,在這一世看著寶二爺這一生的大起大落,心中留下了太多感慨和執著,甚至也可能在轉世之後,回溯中看到這一切因為感受逼真感情真摯也以為是自己的經歷。這就又多了一個寶玉。每一個甚至都對生活細節了如指掌,非常真實。可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卻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這也是這個例子再講一遍的原因,現實中,我們無法去判斷誰回溯到的前世是真誰的是假。
進一步說,還有其他情況。比如一個靈魂也可能因身口意的分離,而轉生成為兩個或三個,那麼這兩三個人同樣會回溯出一樣的前世。因為本來就是同一個。然後呢,這幾個部分可能因靈魂整合而又合成了一個。但也可能發展出了不同的特質有了各自的身口意,而從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宇宙間的生生滅滅,總是在變化著的。誰也無法說清我們以前到底是不是都是一個靈魂分裂無數次分裂來的,還是早就走向了不同的選擇。所以,你說非要究個前世,哪個是哪個又不是呢?
記得幾年前,我在寫一些故事的時候也曾寫過一句話:「故事者,已故之事也。屬於他們的故事已經落幕,而當下才是我的人生。」這句話大概可以算是對我的前世今生觀的一個概括。真真假假有什麼意義呢?莊生曉夢迷蝴蝶罷了。你以為的「真」,也可能不是「真」,然而你對這個故事有感應,有觸動,有執著,它影響了你的現狀,你攜帶了與此相關的信息了,那這對你來說又的的確確就是「真」。
所以,在催眠療愈師看來,重要的從來不是真假,而是跳出時間的幻覺,收穫對當下對自性的發展與成熟更有益處的內在啟迪。
輪迴何曾在別處?
再進一步地說,我會覺得前世今生,天國地獄也好,或者六道輪迴也罷,無論信仰什麼,替換成類似的詞,都是一樣的,那些都不在別處,它們都在今生的生命中呈現著。
當我們生氣到快要爆炸,恨不得跟對方拼命,把別人碎屍萬段的時候,何嘗不像是所謂的「阿修羅」呢?當我們拼命想擁有想要的人,喜歡的事物,或者金錢名位,怎麼抓都抓不住或怎麼抓都抓不夠,因而陷入在痛苦裡不能自拔的時候,何嘗不像是所謂的「餓鬼」呢?但當你看到他人需要幫助,願意施以援手的時候,當你分享自己的喜悅,跟身邊的人有愛的互動的時候,你的臉上閃爍著的又何嘗不是天國的光芒呢?所以,六道都在人間,也都在人心。
再繼續舉個更現實版的例子,比如你和媽媽一起出門遇到了一個很粗魯無禮的人,被很蠻橫的對待,但媽媽並沒有很生氣,過去就算了。而你卻在旁邊暴跳如雷,感覺好像自己被欺負了一樣,甚至過了幾天你再次出門的時候遇到一個與那人長相有七八分相似的人,你還感覺到很生氣。那麼你就是與這個情況相感應起了執著,其實某種程度上說你已經在這個情緒的輪迴裡了,而且攜帶了別人的信息輪迴而不自知。這樣的情況,我們都可能遇到過不是嗎?那麼上部分探討的情況與此本質也沒有區別,只是時間線拉得更長了一點罷了。
所以,療愈的宗旨就只是療愈,任何方法都是實現這個目的的橋梁與手段。而催眠回溯連接到的潛意識無意識或者靈魂信息庫,都可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意向或故事,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切入我們的內在情結,轉化我們的內在模式。而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卻認真追究個「真假」,就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看故事,尋求前世認同,無論何時都不是目的,回到對今生的啟發,回到當下的體悟,療愈內在的創傷,促進自性的發展成熟與圓滿,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