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催眠,你會想到什麼?
騙人的?挺嚇人的?我要離他遠點,等下把我的銀行卡密碼騙走了?我可不想被控制?
大部分人,對於催眠的認知,要麼來源於道聽途說,要麼來源於各種影視作品,總覺得這是一個相當神秘的事情。
的確,別說普通人,哪怕是對於心理學的從業者,也有很多人會對催眠有一定的認知偏差,比如容易「神話」催眠的力量。
催眠在遠古人類社會中就已經存在,那時候,它被歸結為巫術一類的東西,第一次將它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是維也納醫生麥斯麥(1734~1815)。
麥斯麥認為磁力在宇宙之間無處不在,人體內同樣擁有一種磁氣,如體內磁氣失去平衡,就會患精神病。他在臨床實驗中,通過磁鐵按摩人們的身體,讓患者進入催眠狀態,他這個方法現在我們一般叫它「麥斯麥術」或者「通磁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物磁力說被貶斥為騙術,催眠術也聲名狼藉,直到英國外科醫生詹姆斯·布雷德提出暗示才是催眠的基本要素,學界認可了這一結論,對催眠的研究從神秘化的解釋,轉向物質為基礎的解釋。
現代理論中,對催眠的定義一直在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可催眠是一種心理治療技術,是催眠師對來訪者進行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像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特殊心理狀態。
催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幫助來訪者處理心理問題。
想要理解催眠的原理,首先就是要知到意識和潛意識,冰山模型很好的解釋了這一問題,當我們在清醒狀態下,意識處於主導地位,控制我們的活動,在水面之上,潛意識處於被壓制的狀態,處於水面之下。
在催眠的過程中,催眠師會通過一系列的預先設計好的流程,將來訪者的意識引導至它處,這時來訪者的潛意識就不再被意識壓制,進入開放狀態,催眠師就可以直接和潛意識溝通。
催眠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心理治療技術,它的作用大都體現在解決一些心理疾病上,比如焦慮、恐懼、緩解疼痛等,並不是所有心理諮詢師都可以使用催眠技術的,那需要經過漫長且專業的訓練,所以別見一個學心理學的就問別人會不會催眠了,容易挨打的。
對於如何進行催眠,幾天幾夜也講不清楚,不如先來說說大眾對催眠認識的常見誤區吧。
(1)催眠是不是就是睡著了,是不是會完全喪失意識?
並不會,催眠並不是睡眠,在催眠狀態下,能保持對周圍環境的意識。
(2)會不會被催眠師控制?會不會醒不過來了?
不會,不要低估潛意識對你的保護,當你被要求做一些違背個人意願的事情,你會馬上脫離催眠狀態,你可以在任何階段主動脫離催眠狀態。
(3)每個人都能被催眠麼?
不是,催眠與每個人的主觀意願有關,一個打心底就不願意接受催眠的人是無法被催眠的,除此之外,催眠還與個體的專注度與智力有關。
(4)催眠可以刪除我們的記憶麼?
不會,催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記憶遮蔽」的效果,但是在外部刺激下,很容易就回想起來了。
(5)催眠者對催眠過程中的一切都沒有記憶?
不是,他們都記得。
(6)催眠可以讓我們變成超人麼?
不會,你被催眠後,你還是你,哪怕催眠師給了你是超人的暗示,但是你的身體素質擺在那裡,催眠又不是改造。
(7)催眠是否必須依靠某些儀式進行?
不是,進入催眠狀態基本都是靠催眠師的暗示,道具的使用與否取決於催眠師。
(8)催眠對我們的精神會有損害麼?
一般而言,催眠不會有損害,當然如果催眠師不合格,出現不當操作,就有可能出現一切不可控的因素,所以,當需要進行催眠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對方是否有執業資格,實在害怕的話,那就不要催眠了。
綜上所述,催眠是一種心理治療技術,它不神奇也不神秘,影視文學作品中的催眠是藝術加工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傳聞基本是忽悠人的,希望以後當你聽到關於催眠的傳說時,能用更科學的眼光看待它。
參考文獻:
張姝:認知行為療法的新進展——認知催眠療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5)
何星輝:別給催眠「加戲」 . 科技日報2018.1.16第004版
曲文祥,高雋:我國對催眠的認識和態度.大眾和專業人員的比較.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16(3)
杜鳳:催眠療法與意象對話技術對高職生自我接納幹預的比較研究. 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