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這部片子的讀者應該不佔少數。也應該有很多人對催眠的神奇嘆為觀止。好奇的同時,又有一點點害怕。
記得一位顧客在我提出催眠療法時很慌張,說,「醫生啊,你催眠了我以後,會不會你問什麼,我就會說什麼?比如我的銀行卡號和密碼?」
其實,催眠並不像小說和影視劇裡描述的一樣,催眠師可以隨意控制被催眠對象的思想和行為,這是不可能的。
催眠,源自於希臘神話中睡神Hypnos的名字,它是運用心理暗示和受術者潛意識溝通的技術,因為人類在睡眠的時候,潛意識對外來的信息的懷疑、牴觸功能會減弱,因此施術者會用一些正面的催眠暗示(又稱信息,例如信心、勇氣、尊嚴)替換受術者原有的負面信息(又稱經驗,例如焦慮、恐懼、抑鬱),從而讓受術者能夠產生和原有不同的狀態。而這樣的改變,對於那些不熟悉心理學的人來說,是非常神奇的,不可思議的,所以催眠曾被奉為巫術中最為頂級的部分。
催眠狀態,是一種似睡非睡,半清醒半模糊的意識狀態。催眠師會採取放鬆,單調刺激,假想,集中注意力等方式,讓被催眠者進入想要的夢境。在夢境中提示被催眠者積極的信息或線索,來減輕或消除其原有的恐懼,悲傷,緊張,焦慮,失眠等。進而改變被催眠者的整體精神狀態。所以,催眠只是一種治療手段,旨在改善撫平人的心靈創傷。而且,催眠師和被催眠者要有對彼此有絕對的信任,催眠並不是簡單的催眠師單方面控制,而是需要被催眠者的配合。換句話說,如果被催眠者不想說的事情,催眠師是無法知道的。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催眠術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並且用在各個領域。比如鋪天蓋地的廣告,商業談判,運動員潛能開發,學生成績提升等等,催眠術不僅僅可以撫慰心靈的創傷,重塑精神狀態,更可以激發人類的潛能,帶給人巨大的啟迪和智慧。
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通過自我催眠,達到一些小目的,比如最簡單的,學生每天早上照著鏡子對自己說,你今天注意力會很集中,解題速度會很快,微胖女神對著鏡子說自己會變瘦,瘦了會很好看等等。
催眠,並不神秘,也不危險,它只是一種工具,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