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重重困難回國,小提琴家寧峰履行了在上交駐團的諾言

2020-12-10 澎湃新聞

「上海交響樂團絕對是世界頂尖的,我站在樂隊中間,聽著樂隊在後面演奏,雞皮疙瘩掉了一地——我被深深打動了,那是生理自然的反應。」和上海交響樂團排練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家寧峰這樣形容和樂團合作的感受。

每一個新樂季,上交都會請一位音樂家駐團,今年,樂團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寧峰。

9月1日的新樂季開幕音樂會,上交將獻演巴伯《弦樂柔板》,致敬抗疫英雄、緬懷逝者,同時上演華裔作曲家於京君的《貝多芬主題變奏與賦格》,寧峰則將擔綱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獨奏重任。

克服重重困難履行駐團諾言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問世於1806年,是樂聖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

「嚴格意義上,這是一部帶有小提琴獨奏聲部的『交響曲』。第一個樂章裡,所有的主旋律都是樂隊奏出來的,小提琴是在此基礎上做『翻花』,甚至是給樂隊伴奏,所以這是一部非常『交響化』的協奏曲。」

在音樂總監餘隆的帶領下,寧峰和上交整整排練了兩天,「總監排練得非常非常細,他把他在德國學習的經驗,以及他對德奧音樂的見解和體驗,非常詳細地教給了我們。」

寧峰和上交結緣於10年前,而他對餘隆的印象,可以追溯到他的學生時代。

「我還是一個普通學生,他已經開始引導中國的古典音樂事業和國際接軌。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的中國觀眾若想在現場聽到國際一線的演奏家,就去他帶領的中國愛樂樂團和北京國際音樂節。」

也是在中國愛樂樂團的演奏廳裡,餘隆和寧峰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聽到他的琴聲。那時,25歲的寧峰剛在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奪冠,在樂團演奏員的推薦下,初出茅廬的他給餘隆拉了一曲,正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14年後,39歲的寧峰被餘隆和上交邀請為駐團音樂家,雙方合作的第一首曲子,還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感謝餘隆和上交這麼信任我、這麼支持我,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認可、很大的榮譽。」

寧峰久居德國柏林,任教於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為了準備開幕音樂會,早在7月底,他就已經抵達上海。

當時回國的航班還很少,寧峰花了比平時多幾倍的價錢搶到一張機票,從柏林開車到法蘭克福,再從法蘭克福飛到上海,在上海酒店十幾平米的房間裡隔離14天,做了好幾次核酸檢測,環環相扣,才拿到綠碼。

「寧峰非常出挑,我們很認可寧峰的實力,找寧峰來駐團,也說明國內音樂市場對他有信心。」上交團長周平說。

早在去年年初,寧峰便接到了駐團邀請。疫情爆發後,考慮到國際疫情以及國際航班的不確定性,對於今年是否要繼續請寧峰,上交開了很多次會,和寧峰嚴肅溝通了幾次,「經過很長時間的考慮,他堅持要做,決心很大。」周平回憶。

演出完,寧峰9月底才能回柏林,12月還要再回上海。為了和上交的三臺音樂會,他要在德國和中國往返三次。

「人的一生,每個階段都在找平衡,我現在是找事業和家庭的平衡。我有兩個孩子,都很小,兒子要上小學,太太在德國樂團工作,也沒法請假,他們都沒有條件和我一起回中國。」

克服重重困難,寧峰還是堅定了回國的決心,履行了駐團的諾言,「疫情爆發後能回國,能把很早以前定下來的事情繼續完成,這段經歷對我人來說,永生難忘。」

挑戰小提琴文獻中的三套經典開幕音樂會後的一周內,寧峰還將用三個晚上的時間,與鋼琴家黃秋寧獻上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鳴曲,和巴赫的6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以及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被公認為小提琴文獻中的三套經典。

在寧峰看來,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是其中演奏門檻最高的一套,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它是三套中唯一一套為鋼琴與小提琴而寫的作品,且在貝多芬的表述裡,鋼琴放在小提琴前面,需要兩位音樂家同時具有極高的水平;第二,完整演奏這10首作品,需要近4個小時,遠超巴赫和帕格尼尼,對演奏者和聽眾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

有意思的是,去年10月,同樣是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寧峰在一個晚上的時間裡,挑戰了巴赫小提琴音樂的巔峰之作——6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現場演奏加中場休息將近3個小時,無論對寧峰還是觀眾來說,都是馬拉松一般的挑戰。

今年年初,39歲的寧峰還完成了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的錄製,「帕格尼尼的隨想曲,我個人認為是年輕人玩的,希望自己還是年輕人的時候玩一次,等到中年的時候,再做一些中年人該做的事。」

問及三套高難曲目有何不同,寧峰坦誠,從音樂性上來講,帕格尼尼的隨想曲和巴赫、貝多芬的那兩套作品,無法相提並論。

「它代表了小提琴家對小提琴技術掌控的一個巔峰,我們需要儘可能提高我們對樂器的掌控能力,但最終,這些能力和技巧,都是要為音樂服務的。」

另外,「它是相對娛樂性的作品,更多的是技術上的炫耀。就像看電影,有些片子是文藝片、紀錄片,能帶來思考,有些是娛樂片,看完對人生的感悟不會有什麼改變,但挺高興的,能睡個好覺。通過錄音,我希望讓大家知道,雖然它很技巧,音樂性不是那麼深刻,但也可以做到很好玩。」

年輕的時候把帕格尼尼拿下來,寧峰形容,就像給年輕的、瘦的自己拍照留念,而至於巴赫和貝多芬,「等哪天我開最後一場音樂會,拉完貝多芬返場,我肯定是拉巴赫的『恰空』。」

對於巴赫的6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寧峰更是放出豪言,人生要錄音兩次。

35歲,他第一錄巴赫,第二次,他希望在退休的時候,再挑戰一次,「三十而立,結束學業、進入社會、打拼事業、組建家庭,基本上人生中需要經歷的事情都開始經歷了,我有一些感悟,這是一次。第二次,人生經歷的差不多了,對人生有一種總結,我想再錄一次。一個是序言,一個是尾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交新樂季46場音樂會亮相,每一場演出都預備了多個方案
    上交團長周平介紹,考量到疫情,當天發布的只是「樂團音樂季」,而非「團廳音樂季」,未來,上交還將分兩次,發布上交在邀請和製作方面的演出計劃。「國際同行對我們又羨慕又嫉妒,很多人給我發私信,儘管限制了觀眾人數,但至少可以看音樂會了。」上交音樂總監餘隆說,上交在新樂季的策劃上花了很多心血,秉著對觀眾和行業的負責,不管什麼演出,都預備了兩個甚至三個方案。
  • 首位老師小提琴家寧峰巧用一客生煎來上課
    昨天晚上,著名小提琴家寧峰下了飛機,飯也沒吃,直接趕到了黃浦區青少年藝術活動中心,他知道早就等候在那裡的幾位小朋友,特地為他帶來了自己最愛吃的小楊生煎。不過,他捧著熱氣騰騰的生煎,只吃了幾口,便放下了,不是因為沒有醋,而是因為作為「大師帶飛計劃」的第一位老師,他要開始上課了。
  • 專訪小提琴家寧峰:把紙上的音符在手中變活
    近日,在上海交響樂團2020-2021音樂季開幕音樂會上,知名小提琴家寧峰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繹了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緊接著,他又與鋼琴家黃秋寧合作了全套的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常年活躍於國際舞臺的寧峰,對音樂始終懷著一種謙遜與敬畏。
  • 寧峰10日與ThomasHoppe合作帶來二重奏音樂會
      早報文娛專訊 8月10日,寧峰將在青島大劇院音樂廳與ThomasHoppe合作,舉行二重奏音樂會。  作為優秀的華人小提琴家之一,旅居於德國柏林的寧峰近年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的舞臺上均有著使人印象深刻的演奏,並頻頻受邀與國際頂尖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 《文藝熱搜榜》:滬上各大劇院和院團迎來新樂季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海愛樂樂團委約創作了三部作品:駐團作曲家龔天鵬的交響組詩《百年頌》、趙光的交響樂《輝煌》和徐景新的聲樂套曲《永遠的豐碑》。新樂季還將世界首演多部原創作品,包含龔天鵬的交響詩《憶·二零二零》;胡詠言、於陽、劉力原創的四管編制交響樂《紅樓夢》;由呂其明創作的隨想曲《白求恩在晉察冀》等。
  • 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發布擴大特殊困難人員回國通道通知
    關於擴大特殊困難人員回國通道的通知經國內批准,7月29日和8月2日,我館聯合駐南各總領館組織實施了第二批次包機撤離特殊困難中國公民行動。此次包機繼續執行人道主義優先原則,在撤離的509名中國公民中,除26名已經畢業急需回國的留學生外,其餘均為老幼病孕等特殊困難人員及其必要陪護人員。根據要求,上述人員登機前積極配合進行核酸檢測,檢測後自覺居家隔離,避免交叉感染。落地後,經國內防疫部門多次檢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通知:將協助那些有嚴重困難的留學生回國
    就目前的疫情來看,加拿大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仍然處於不斷上升的階段……針對這一情況,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於今日(北京時間5月9日)在其官網省更新了一則通知:將協助少數確有嚴重困難的留學人員搭乘臨時航班回國!這份《預告》中表明,國內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考慮對少數在加拿大有嚴重困難、急需回國的留學人員,作出開通臨時航班等安排。《預告》提醒大家,在疫情期間居家防護是最安全的方式。由於飛機上空間密閉、人員密集,交叉感染的風險極大。如果不是確有嚴重困難,不建議大家選擇在此時回國。
  • 駐俄使館:部分因疫情無法回國公派留學人員可延期回國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消息,駐俄羅斯大使館昨日在官網發布了《關於疫情期間公派留學管理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稱,鑑於當前疫情形勢及國家公派留學人員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對目前在俄且應回國時間(包括之前因疫情等原因延期後)在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間的國家公派留學人員
  • 駐奈及利亞使館對確有困難需回國中國公民開展調查摸底
    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微信公眾號「中尼夢之橋」5月27日消息,近期,一些在奈及利亞中國公民向中國駐尼使領館反映受疫情影響停航遇到實際困難,表達急需回國意願。為做好領事協助工作,現對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急需回國的中國公民進行調查摸底: (一)2020年5月1日前滿60歲,2006年5月1日後出生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 (二)孕婦及患病在當地無法醫治、急需回國就診人員,可提供醫院診斷證明或所在僑團、單位證明; (三)回國參加中考、高考或其他重要考試、畢業論文答辯的學生,可提供學生證或其他相關證明; (四
  • 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公民注意!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將...
    每經編輯:畢陸名據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12日消息,近來,駐奈及利亞使領館陸續收到在尼中國公民訴求,反映因疫情等原因面臨實際困難,表達急需回國意願。駐尼使領館充分理解大家所處困境和迫切回國心情,一直努力積極協調解決。
  • 駐美使館再次對確有困難留學人員回國意願進行摸底調查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7月22日電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會同教育部、民航局、各地方政府等有關部門,於4月11日至6月5日開通專門面向全美留學生兩輪共32架次臨時航班,總計接回在美留學生約7000人。
  • 駐英國大使館呼籲在英中國公民謹慎轉機回國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部分在英留學人員輾轉兩國甚至三國多個城市回國避疫,既費用昂貴,又充滿不確定因素。二、如決定回國,建議儘量購買直航機票。如確需轉機,一定要事先詳細了解相關國家機場、籤證要求、防疫規定等等最新信息,做足準備。要按學校要求履行報備手續,與學校或實習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妥善安排好學業和返回籤證等事項。回國後一定要遵守國內相關防疫規定。
  • 綜述:我駐義大利使領館積極協助確有需要僑胞回國
    新華社羅馬8月21日電 綜述:我駐義大利使領館積極協助確有需要僑胞回國新華社記者義大利是中國公民旅居歐洲的主要國家之一,約30萬中國公民在意工作、學習和生活。新冠疫情暴發不久,意政府宣布暫停中意兩國直航,給有回國需要的旅意中國公民造成較大困難。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MISA閉幕上交世界巡演開啟!交響樂的夏日狂歡不...
    音樂會集結鋼琴家李堅、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阿莉莎·韋勒斯坦三位同場獨奏挑梁,分別演繹莫扎特《A大調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普羅科菲耶夫《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三部協奏曲。據悉,這三首作品也將在8月啟程的上海交響樂團140周年世界巡演中上演,而作為當今樂壇最活躍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阿莉莎·韋勒斯坦更是將「隨軍出徵」加盟上交巡演。
  • 蔡英文暗示不退讓 韓國瑜強調履行諾言
    蔡英文暗示絕不退讓,韓國瑜強調履行諾言【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崔明軒】在剛過去的這一周,圍繞著2020年「總統大選」,藍綠陣營都集體陷入焦慮。民進黨這邊,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不接受協調」的態度,宣告他和蔡英文之間不可避免會有一場「血戰」。而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堅持不選2020」的表態,也讓黨主席吳敦義陷入兩難。
  • 小提琴家呂思清攜手鋼琴家米沙·納米諾夫斯基共赴冬日之約
    原標題:小提琴家呂思清攜手鋼琴家米沙·納米諾夫斯基   國家大劇院「冬日之約」系列音樂會上周五晚(11月13日)迎來一場重磅演出。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和被譽為「鋼琴抒情詩人」的80後俄羅斯裔美國籍鋼琴家米沙·納米諾夫斯基共同奉獻了三部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其中包含著名的《F大調第五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春天」》。
  • 新中國成立後 有多少科學家從海外衝破重重阻力回國?
    大陸解放前夕,蔣介石派來的兩架專機停在北平南苑機場,國民政府派了說客,也許了很多諾言,但北大、清華的大多數學者教授們就是沒有登機,而是選擇了留下來等待新中國的誕生。客觀地說,這些知名的學者、教授們對新中國究竟有多少認識,恐怕在當時他們本人也是難以表述清楚的。